2009年2月18日星期三

佛教慈善的几篇论文

中国佛教慈悲理念的特质及其现代意义
方立天[济南]文史哲,2004年第4期

68-72页


慈悲是佛教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佛教的重要伦理准则和理想价值观念,鲜明地体现了佛教的人文精神,构成为佛教人道主义思想的重要形态。阐述中国佛教慈悲理念的内涵和特质,进而揭示其现代意义,是本文所要着意论述的内容。

  一、慈悲理念的哲学基础

佛教的慈悲理念是奠立在佛教世界观——缘起论的哲学基础上的。缘起论是说,世界万事万物都由因(直接原因)缘(间接原因)和合而生,也由因缘散失而灭。这是佛教解释人生、社会和宇宙种种现象产生、变化和消亡的基本理论。从缘起论又推导出“无我”论:就人来说,也是由各种因缘聚会而生,即生理的、心理的多种成分的组合,并没有一个真正的独立的自我存在。既然人不能作为自身的主宰,人生无常,毕竟空无,这就构成了人生痛苦、一切皆苦的价值基础。人有生老病死的痛苦,有欲望和追求得不到满足与实现的痛苦。这就形成人生的一种根本的需要——抚慰痛苦,缓解痛苦,祓除痛苦。佛教慈悲理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此而被凸显出来。
从缘起论还推导出“同体”论和“平等”论。(注:关于佛教的平等论可参照拙作《佛教平等理念对和平与发展的启导意义》,载《中国宗教》2004年第1期。)按照缘起论,没有任何事物可以离开因缘而独立产生和独立存在,同样,每个人也都与其他众生息息相关。从三世因果关系来看,其他众生的某某在过去世可能就是自己的父母等亲人,宇宙间各类生命实质上是一个整体。进一步说,佛、菩萨观照众生与己身具有同一的本性(同体),也就是说,一切众生皆具有存在的同一性、本质的同一性和至善的同一性。佛、菩萨也由此而生起与众生的绝对平等心,生起为众生祓苦与乐的慈悲心。这是佛教提出慈悲理念的必然性和践行慈悲理念的可能性的理论基础。
建立在缘起论哲学基础上的慈悲理念,成为佛教弘法度生的出发点。《长阿含经•大本经》云:“以慈悲心故,为说四真谛。”[1](第1卷,P5)《法集要颂经•有为品》也云:“如是佛世尊,一切智中师,慈悲为有情,广说真实语。”[1](第4卷,P777)慈悲心是佛为众生阐说苦、集、灭、道四谛的内在动因,慈悲精神也贯穿于四谛的学说之中。《中阿含经•说处经》和《增一阿含经•苦乐品》分别讲到慈、悲、喜、舍“四无量心”[1](第1卷,P563)与慈、悲、喜、护“四等心”。[1](第2卷,P658)四无量心亦即四等心,是佛教修持者藉以成就阿罗汉果位的解脱心愿和精神力量。在小乘佛教慈悲理念的基础上,大乘佛教进一步深化慈悲理念,宣传慈悲思想,弘扬慈悲精神,并把四无量心发展为四种广大的利他心愿,以引导和辅助无量众生成就佛果。许多大乘佛教经典都宣扬慈悲理念,如《妙法莲华经》,尤其是其中的《妙音菩萨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更是集中地宣扬菩萨,特别是观音菩萨的大慈大悲精神。菩萨的这种大慈大悲精神,集中表现了佛、菩萨对众生平等的深切关怀,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慈悲标志着中国佛教的根本精神。

  二、慈悲理念的思想含义

慈悲是梵语Maitri-Karunā的意译。“慈”是慈爱众生,给与快乐,“悲”是悲悯众生,拔除痛苦,二者合称为慈悲。简言之,慈悲就是“与乐拔苦”。佛教认为,慈从悲来,悲必为慈。“悲”原意为痛苦,由痛苦而生悲情。一个人深刻感受到自身的痛苦,也就能对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产生悲情,自然地由衷地衍生出对他人的友情,并扩展为对一切众生的普遍的平等的慈爱。慈与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慈悲相连,才能产生“与乐拔苦”的践行和作用。
大乘佛教把慈悲分为三种,称为“三缘慈悲”。《大智度论》卷四十云:“慈悲心有三种:众生缘、法缘、无缘。凡夫人,众生缘;声闻、辟支佛及菩萨,初众生缘,后法缘;诸佛善修行毕竟空,故名为无缘。”[1](第25卷,P350)这三种缘是根据大乘佛教空宗思想划分的,认为以众生为对象的慈悲,是凡夫的慈悲,称“众生缘慈悲”;“法缘慈悲”是指觉悟众生无我进而觉悟诸法无我的道理而生起的慈悲,是声闻、辟支佛和菩萨的慈悲;心无所缘,离一切差别,超越对立,毕竟空无,此为佛的“无缘慈悲”。


隋代佛教义学高僧慧远著《大乘义章》,他在该著第十四卷中把“三缘慈悲”,分解为三种悲和三种慈,即众生缘悲、法缘悲、无缘悲和众生缘慈、法缘慈、无缘慈,并分别就其意义,作出明确解释,反映了中国佛教学者对慈悲概念的重视和理解。[1](第44卷,P743)
与上述三种慈悲紧密相关,佛教还把慈悲层次化,分为小慈悲、中慈悲和大慈悲三个层次。《大智度论》卷第二十七云:
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譬如,有人诸子系在牢狱,当受大辟。其父慈恻,以若干方便,令得免苦,是大悲;得离苦已,以五所欲给与诸子,是大慈。如是等种种差别。问曰:“大慈大悲如是,何等是小慈小悲?因此小而名为大?”答曰:“四无量心中,慈悲名为小,此中十八不共法(注:“十八不共法”,是佛不与众生共有的独特的十八种智能或功德,其中有大慈大悲法。)次第说大慈悲,名为大。复次,诸佛心中慈悲,名为大,余人心中〔慈悲〕,名为小。”问曰:“若尔者,何以言菩萨行大慈大悲?”答曰:“菩萨大慈者,于佛为小,于二乘为大。此是假名为大,佛大慈大悲,真实最大。”复次,小慈但心念与众生乐,实无乐事;小悲名观众生种种身苦、心苦,怜悯而已,不能令脱。大慈者,令众生得乐,亦与乐事;大悲怜悯众生苦,亦能令脱苦。[1](第25卷,P256)
据上所引,区别慈悲层次的标准有三:一是慈悲践行者身份的不同。佛的慈悲为大:菩萨的慈悲相对于佛为小,相对于二乘为大,也可说菩萨的慈悲是中,是中慈悲;二乘即声闻与缘觉的慈悲为小,是小慈悲。二是动机与效果的差异。小慈悲只是主观的同情、怜悯,停留在心念、心愿上面,而大慈悲则给予众生以实际的关怀、帮助,使众生真正得到快乐,脱离痛苦。三是自他有别与平等一体的区别。小慈悲是主客有别、自他有别的,大慈悲则主众生平等、佛与众生平等,是一种无差别的、普遍的慈悲,这也称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是最高层次的慈悲。
三缘慈悲偏重于从慈悲的对象来区分,大、中、小慈悲则偏于从佛教修持者的认知和思想境界的高下来立论。两者的关系错综复杂,如以众生为对象的“众生缘慈悲”,也可以从动机与效果的差异角度区分为小慈悲与大慈悲。又如“法缘慈悲”,因慈悲践行主体二乘与菩萨的不同而有小慈悲与大慈悲之别。至于“无缘慈悲”即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与佛的大慈大悲异名同实。慈悲的种类与层次的关系,虽然复杂,但从思想实质来看,两者又是统一的。
大乘佛教强调慈悲是佛教的根本,《大智度论》卷第二十七云:
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所以者何?菩萨见众生生老病死苦、身苦、心苦、今世后世苦等诸苦所恼,生大慈悲,救如是苦,然后发心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以大慈悲力故,于无量阿僧祗世生死中,心不厌没。以大慈悲力故,久应得涅盘而不取证。以是故,一切诸佛法中慈悲为大。[1](第25卷,P256)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为无上觉悟。“阿僧祗”,意为极为漫长的时间。就是说,慈悲是佛法中最重大的原则,是佛教的根本所在。大乘佛教菩萨的特征就是全力践行大慈大悲的原则,以普度众生为自己的崇高职责和伟大理想。
中国佛教极度推崇慈悲精神,唐代释道世在《法苑珠林》中就说:“菩萨兴行救济为先,诸佛出世大悲为本。”[1](第53卷,P774)中国佛教以诸佛、菩萨为理想人格的化身和学习修持的榜样,也以救度一切众生为最高愿望。这正如《大乘起信论》所说:“众生如是,甚为可悯。作此思惟,即应勇猛立大誓愿,愿令我心离分别故,遍于十方修行一切诸善功德。尽其未来,以无量方便救拔一切苦恼众生,令得涅盘第一义乐。”[1](第32卷,P582)菩萨都有大悲愿,慈悲济世,救度众生,不度尽众生,誓不证菩提,不成佛道,这也构成为中国佛教的主导思想之一。




  三、慈悲理念的善行要点

随着小乘佛教向大乘佛教发展,佛教越来越强调慈悲与智慧的结合是解脱之道的两大环节,也是大乘菩萨德性的两个方面。慈悲是在践行上要求自我牺牲和无私奉献,智慧是在认识上证悟宇宙、人生的真谛。悲智结合,悲智双运,是为解脱成佛的正道。大乘佛教把“戒、定、慧”三学的戒学、定学归结为慈悲,慧学为智慧。“六度”中的前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也被定为慈悲之度,最后第六度智慧即是智慧之度。于此可见,慈悲在佛教修持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大乘佛教,尤其中国佛教对慈悲理念的践行主要侧重于布施和不杀生两个方面。佛教崇尚布施,认为布施具有无上功德。小乘佛教的布施有两种:一是“财施”,将财物布施于他人,破除自我的贪心和吝啬,以免除来世贫穷;二是“法施”,向人说法传教,使人成就解脱智慧。大乘佛教在此基础上又增加“无畏施”,给人增强无畏的信心,使之面对茫茫人生之苦而无所畏惧,在修持解脱的漫漫长途上勇猛精进。大乘佛教还将布施与慈悲教义联系起来,用以济世利他,普度众生,把布施的对象扩大到遍及一切有情(众生),并把它纳入“四摄”(注:“四摄”,“摄”,意为引领,即菩萨引领众生的四种方便: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和“六度”之中,且居于两者之首项,这就表明,布施是大乘佛教道德修养与解脱修持中最重要的善行。
不杀生是佛教“五戒”(注:“五戒”,佛教在家教徒应遵守的五项戒条,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的首戒,指不杀人,也指不杀鸟兽虫蚁,还指不乱折草木等,表现了对一切生命的尊重,也体现了戒律所包含的慈悲的本质特性。佛教也认为,对社会和自然有害的东西,如害虫害鼠,非杀不可,杀了,也是慈悲心的一种体现。中国佛教还特别反对战争和刑杀,并提出断酒肉、素食、放生的主张。自南朝梁武帝提倡断酒肉以来,素食成为汉地僧人普遍的饮食生活准则。

  四、慈悲理念的形象创造

对于广大信徒来说,任何一个宗教的神格形象,对宗教教化的神圣性、权威性的确立,都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在大乘佛教诸多佛菩萨中,集中体现慈悲理念的神格形象是阿弥陀佛和观音菩萨、地藏菩萨。
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又因接引众生往生西方极乐净土而称为“接引佛”。据《无量寿经》载,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其中第十九愿说,凡诚心发愿往生极乐世界者,在临终时,阿弥陀佛必亲来接引往生。弥陀信仰在中国流传久远,东晋时竺法旷、支道林、慧远等就信奉往生净土法门。后经昙鸾、道绰至善导,更创立了以持名念佛,即口颂“南无阿弥陀佛”为主要特色的净土宗,提倡以修行者的念佛为内因,以弥陀的愿力为外缘,内外相应,往生弥陀净土。这种以信佛的因缘愿生净土,凭借阿弥陀佛的愿力便得往生,是为修持成佛的“易行道”。阿弥陀佛接引众生往生西方极乐国土,使众生离苦得乐,从人间火宅升入极乐世界,这中间表现出来的崇高的慈悲形象、伟大的慈悲情怀,令众多信徒感激赞叹,趋之若鹜。
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同为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胁侍,是以慈悲济世,拯救众生为本愿的菩萨。“观世音”称号的含义有三:一是观世音,观众生发出求救的音声即往拯救;二是观世意,观众生发出求救的意愿即前往施救;三是观世身,观众生身受苦难而往解救。因观音菩萨达观自在,理事无碍,又称为观自在菩萨。有关观世音菩萨的经典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有《妙法莲华经》,该经中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还以《观音经》为名单本别行。又如《大方广佛华严经》的《入法界品》、《佛说观无量寿经》和《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等,也是有关观世音菩萨的重要经典。观音菩萨是佛教塑造的大慈大悲理念的典型神格化身,其慈悲精神的特征有三:一是现实性: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能解救众生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苦难,满足众生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愿望和要求。二是随类性:观世音菩萨“随类度化”,对于众生一视同仁,不分贵贱贤愚,随顺众生的类别、特性来不断变换自己的形象,开示教化,度脱苦厄。三是融通性:观世音菩萨为了拯救众生的苦难,满足众生的要求,应化无方,融通自在。观世音菩萨的应化形相千姿百态,如多首、多臂、多目,非男非女,变男变女,乃至清代以来,更有送子观音,并与道教结合而有“观音娘娘”之称。观音信仰无论在中国汉传佛教还是藏传佛教中,均极为普遍、深入,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超越了对诸佛与其他菩萨的信仰。这其间有着深刻的社会和思想的原因。



地藏菩萨也是中国佛教重点崇奉的菩萨。据《地藏菩萨本愿经》等载,地藏菩萨受释迦牟尼的嘱托,承诺在释迦牟尼身后和弥勒菩萨成佛以前的中间无佛时期,地藏菩萨将现身世间,救度众生。据传地藏菩萨立下“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宏愿,置身于地狱拯救恶道众生。《地藏菩萨本愿经》还称,若是崇奉地藏菩萨,必能使人世间获得丰壤良田、无水旱天灾等十种利益。”[1](第13卷,P787)民间还以地藏菩萨为地狱的最高主宰,称之为“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萨”,管辖十殿阎王。
在中国大乘佛教信仰中,上述三位佛菩萨以阿弥陀佛和观音菩萨最为突出,在阿弥陀佛和观音菩萨中,又以后者居于首位。三位佛菩萨的角色定位是,阿弥陀佛接引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观世音菩萨解救众生的现世苦难,地藏菩萨则赋予世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他们互相配合,各有分工。这就是说,大乘佛教慈悲济世,既满足了人对来世的期待,又帮助人解除现世的痛苦,同时还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调和了现实与来世、此岸与彼岸、社会与自然、现实与理想等人生和社会的根本矛盾,给广大信众带来情感和思想上的满足与愉悦,希望与期待。

  五、慈悲理念的内在特质

佛教慈悲理念是与其解脱论紧密相联系的,归根到底,是为了众生的解脱,成就佛果。不过从中国人佛教信仰的动机和重心来看,则偏于祈求佛和菩萨帮助解决现实的问题与困难,满足现实的功利与福祉。
从思想史角度理性地审视佛教的慈悲理念,我们会发现,它的出世性、神秘性、宽泛性等局限性,是易于引起一些人的质疑,难以让人普遍认同的。但是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认为更为重要的是应当思考作为拥有数以亿计的众多信徒,并构成中华文化儒道佛三大组成部分之一的佛教,其基本理念慈悲是否也是对人生和社会的省察、反思的成果?是否也是维护人类生存的智慧表现?是否与世俗社会提倡的价值、道德、精神也有共通、一致之处?我们认为回答应当是肯定的。大乘佛教慈悲理念所包含的价值理念和人文精神内涵是丰满的,也可说是深刻的,这表现在:
人本思想与人道主义。佛教慈悲观念的提出,主要是缘起于对人类的局限性的反思,对人的生命脆弱性的关切,对人生苦难的忧患,这种以人为对象、以人的解脱为本位的人本思想,与以关怀人尊重人为特征、以人为中心的人道主义是相互会通的,且有相互一致之处。
利他思想与集体主义。佛教慈悲观念以利他为原则,强调要有利于他人,要为救济一切众生而致力行善,这与我们提倡的助人为乐、大公无私,一切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的集体主义思想,也是相近、相通的。
平等思想与同情博爱。平等是佛教慈悲的思想基础,慈悲是平等的道德体现。佛教主张人与人之间平等、人与其他生物之间平等,强调对他人,对其他生命主体性的尊重、关怀以至敬畏,这与儒家的“仁爱”、“博爱”、“民胞物与”(仁民、爱物)是一致的,与中国哲学,即以“天人合一”为基本理论架构的整体生命哲学是相通的。佛教平等思想所蕴涵的尊重一切生命的伟大同情心和博大的爱心,是值得肯定的。

  六、慈悲理念的现代意义

从社会史的视角观察,我们不能不承认,佛教的慈悲理念符合相当多人的祈望和希求;从古至今,受到人民,尤其是下层人民的普遍欢迎。虽然佛教慈悲理念在古代社会的作用是复杂的、多重的,但是,从佛教慈悲理念中所折射出来的信息中我们不难发现:人的有限性、脆弱性、人的现实困境乃至深重灾难,人的追求和理想难以满足与实现,凡由此种种切身感受而导致的仰望神灵的慈悲、扶助、赐予之心,是真诚而强烈的,一部分信徒从中得到了程度不等的情感慰藉,也是真实不容置疑的。从这方面来看,佛教慈悲理念无疑发挥了某种抚慰社会人心、稳定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的作用。
在历史上,慈悲理念的意义不断得到新的诠释和新的发展,浸润人心,生发作用。在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的今天,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国,佛教慈悲理念是否也有其现代价值与意义呢?我们认为,佛教若能审时度势,与时俱进,革故鼎新,结合社会的需要、人民的生活和容受的条件,运用现代的思想、理论、概念、术语对佛教慈悲理念作出新的合乎本意和情理的诠释与阐发,必将有助于慈悲理念的弘扬,进而有益于社会的发展。
我们认为,在当代社会,佛教慈悲理念具有以下新的现实意义:
有助于提高国民的素质,尤其是道德素质。伦理道德建设必须建立在符合人性的本质和要求上。可以说佛教提倡的慈悲理念,符合人性的弱点与优点共存的本质、去恶从善的要求、离苦与乐的愿望,以及平等博爱的追求。提倡慈悲理念,必将有助于发扬团结和互助友爱的精神,有助于实践无私奉献、济世利人、救死扶伤、扶危济困等美德善行,有助于社会公德的完美与职业道德的提高。
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人类安全。虽然当今世界总体来说是和平的,但是种族、宗教、地区的冲突此伏彼起,恐怖主义活动猖獗,核扩散问题形势严重,人类面临自我毁灭的危险。为了消除人类和平、安全的威胁,需要各国的共同努力,采取相应的坚决措施。就思想文化方面而言,以关怀、尊重生命价值为基础的佛教慈悲理念,实是一种跨种族、跨宗教、跨国界的博爱文化、和平文化和安全文化,有利于调整人的观念进而导致在行动上维护和平与安全。
有助于生态平衡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佛教强调宇宙万物的不可分离的依存性,佛教慈悲理念主张尊重他者、尊重异类、尊重动植物的生命,反对滥杀滥伐,任意糟蹋环境,破坏生态平衡。若将佛教平等慈悲理念应用于生态学,无疑将有助于建立完整的生态伦理学,进而也必将有助于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论布施
[ 作者: 佚名 来自:中国佛教文化网 已阅:379 时间:2008-12-31 录入:yangsihan


2008年12月31日 佛学研究网
先讲一个小故事:

  古时候,有个农民在自家地里耕地,却意外地翻出一个金罗汉,足足有几十斤重。家里人及亲友、邻居都为他高兴得不得了,说这辈子再也不用操心吃喝的,再也不用风吹雨打太阳晒地干活。可是这个农民却从此闷闷不乐,整天愁眉苦脸地想心事。大家都很奇怪,追问他到底为什么苦恼。这个农民终于开口了:“我一直在想,还有十七个金罗汉会在哪儿呢?”

  听完这个小故事,大家可能都笑了,笑这个农民如此贪心。在我们的佛法中,布施就是针对贪心提出的。布施有三种:一、财施,分内财施和外财施。施舍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或全部,叫内财施;施舍钱财田地等,叫外财施。二、法施,以人间善法或佛法教化大众,叫法施。三、无畏施。

  关于布施这个题目,大都停留在世间法的自利利他的道义水平上,即使谈“三轮体空”,也过于泛泛而谈,很少从切实的修行、发慧角度阐述布施的功用。

  如果我们细读佛教经典,并结合自己的修证体会,我们不难发现:布施是作为修行法门开立的。在修习六度菩萨道时,布施列为第一圣道,对治五毒首魁──贪心,即“执我”“执有”之心。布施本身不是目的,布施的目的在于通过布施达到净行净心。所以经典中把布施列为菩萨道。如果把布施仅仅视作助人为乐,从布施行为中获取一份自我满足,内心安宁,那么,这种布施仍为俗趣。我们禅宗达摩祖师与梁武帝相会交谈不契的公案,就是围绕布施这个题目展开的。

  据载:南北朝梁武帝普通八年(公元527),达摩祖师泛海经广州至建业,会梁武帝。梁武帝是当时有名的佛心天子,崇尚佛教,大兴土木,建寺造院,广赐度牒,剃度僧尼,并且自己三次出家,以身侍佛,均被臣子重金赎回。他想到自己为佛教做了如此广大的布施,所以,他问达摩祖师有何功德?

  没想到达摩祖师严肃地回答他:没有功德。

  梁武帝急了:为什么没有功德?

  达摩祖师说:这只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善因,不是实相。

  梁武帝问:怎样才是功德?

  达摩祖师说: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

  由于与梁武帝相谈不契,达摩祖师遂一苇渡江北上,后卓锡于少林寺。

  这个公案很清楚地说明,停留在世俗水平上的布施,为布施而布施,不是真正的布施,这种布施没有“实相”。什么样的布施才具有“实相”?达摩祖师开示我们:“净智妙圆,体自空寂”的布施,才是具“实相”的布施,才是真正修行意义上的布施;说得再通俗一点,布施为了对治贪心,为了修行净心,为了去“我执”、“有执”,为了体证世间万事万物的空性。布施是外在的,布施者的修行功夫是内在的;布施只是修行人舍离诸有心、体证诸有空性的自然流露而已,即我们平时常说的“三轮体空”。

  事实上,有实际修行经验的人都有体会:修行的过程,也就是增长智慧的过程。修者通过修行,舍离诸有,体证诸有空性,洞悉世上万事万物迁流不住之理,这就是智慧。所以布施作为修行法门,作为菩萨圣道,也是智慧之道。佛经载释尊割肉贸鸽、舍身饲虎等圣迹,我们仅仅感受到释尊利生的大慈大悲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更要深察到释尊“照见五蕴皆空”的大智大慧。

  在这里,我要特别说说“舍”字,即释尊舍身饲虎的“舍”字。过去我们对此强调不够,通过实际修证才发现,舍心的培养在具体修证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舍心与布施关系非常密切,是表里关系,是一体的。但是不少人对这两者的关系不了解,甚至错解,一方面对佛教倡导的布施善举深表欢迎和称赞,另一方面又认为佛教消极厌世。实际上,佛教的“厌世”不是消极的,不是逃避式的心理厌恶,而是对世俗生活觉醒后,即体证世间万事万物空性过程中对世俗生活的超越。佛教的“厌世”,对世俗生活的舍离,恰恰最能体现出佛教徒对于人生积极向上的态度,不断超越自己的珍贵品质。正是这个意义上,相传唐太宗曾感叹:“出家修行乃大丈夫之行,非王公将相所易为。”如果我们不是简单地把佛教的“厌世”与世俗生活中的想不开、寻死之类混同起来,那么,修行者的“厌世”程度,即内心舍离世俗生活程度,应是衡量修行者修行功夫非常重要的标志。因为修行者舍离世俗生活的程度与修行者对世俗生活的认识觉悟程度直接相关,所以,修行者的“厌世”程度,也是修行者智慧水平的标志。

  一个人真对人生宇宙有所觉悟,对世间万事万物空性有所体证,那么可以肯定,他对世俗生活一定有所舍离。正如我们政府在改革过程中提倡“抓大放小”政策一样,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也有个“抓大放小”的过程。所谓“放小”,就是放弃、舍离人生中不重要的东西,比如舍弃世俗生活中的那些小惠小利、狭隘的自以为是、一己之见等等。所谓“抓大”,就是抓住人生生死头等大事,觉悟人生,了脱生死,成就道业。现在我们都非常仰慕高僧大德,包括古代的禅师,甚至道家的真人等,这些高人之所以高,让人觉得高高在上,就因为他们洞彻人生,舍离世俗生活。

  只有当我们充分理解了“舍”字的含义,明白了舍离的道理,我们才能真正懂得布施的意义。舍离与布施是一体两面,就像硬币的两面,没有舍离,就没有真正的布施。佛经上将布施列为菩萨道之首,决不能把菩萨简单看成是一个乐于助人、闻声拔苦的大好人,菩萨更是一个洞察人生、宇宙实相的大智人。菩萨的出世与入世并不矛盾,菩萨首先是对世俗生活已经觉悟,并在内心彻底舍离了世俗生活,达到“自净其意”的境界,无“我执”、“有执”,完成了对世俗生活中诸有万物的超越,证入空境;这就是所谓出世,就是我们常说的小乘成果、罗汉果位。然后,在超越诸有、体证诸有空性的基础上,再一次完成了对诸有空性的超越,在智慧上,进入“空有不染”的妙境;在功用上,达到空有互回的化用,对世间一切有情众生发出大慈大悲的关爱,这就是所谓入世,亦即我们常说的菩萨道。所以我们应该把布施真正放在菩萨道高度来看待,才不失布施本意。只有这样,即使是初修的信众,甚至刚发心向佛的一般群众行布施,他们也能始终明了布施具有的福慧全部功德,在修行路上不致迷失方向。(信息来源:中国佛教文化网)
佛说有三十三种不净的布施
[ 作者: 佚名 来自:周易天地 已阅:361 时间:2009-1-12 录入:zhangjingzhen


2009年1月12日 佛学研究网

佛告诉毗耶娑,有人虽做了好事,但挟带了功利性的不清净心理,不算真布施。他列举了三十三种不清净、不纯净的布施:

  第一种,是以歪曲的心理、颠倒的见解、无纯净发心所施的财物,这不是真正的布施。

  第二种,有人昨天请我吃过一块蛋糕,今天我要还礼;或者他十几年前帮助过我,现在他有困难我要接济他。这都属于人情上的投桃报李,礼尚往来,不算布施。

  第三种,有人施舍财物,不是出于真正的慈悲、怜悯和同情心,而是为了耍阔气,或纯粹是打发人家了事,这不算布施。

  第四种,因为自己有所欲求,比如看到这束花特别喜欢,多付上一毛钱;或上舞厅感到那位小姐很漂亮,多给两个小费,这都不算布施。

  第五和第六种,把财物丢到火中或投进水里,都不能算布施。因为水火都是自然物,你把财物白白扔掉了,却不能使别人受益。

  第七种,有人送礼给大人物,指望以后可以有所提拔照顾;或者看在某个大老板甚至总统的面子上,在慈善救济事上凑上一份,藉以拉个关系,这都不是纯净的布施。

  第八种,怕强有力的黑道中人来抢你,赶快送钱消灾,这不是布施。

  第九种,送人家**、海洛因、麻醉剂等毒品,这不是布施。但医生见病人太痛苦,打麻醉针以止痛,这是布施。这里有很多道理,要研究。

  第十种,送人家武器,不是布施。我儿子前天买了一把防身刀给我,他在刀下面放了一毛钱。我打电话问他这是什么意思,他说美国人的规矩,送刀给人,不是让人自杀,放上一毛钱,表示吉利的意思。这个我不懂,他还算是真布施哦!
  第十一种,送肉与人,那是杀生而施舍给人家,这不算布施。

  第十二种,你收养了许多孤儿,保护他们,把他们养育成人。但你指望以后可以使唤他们,做你的帮手,这就带上先决条件了,就不能说是纯净的布施。

  第十三种,为了出名而施舍,不是纯净的布施。

  第十四种,为了捧歌星戏子而出钱,比如一个歌星开赈灾歌唱会,一天收到几千万捐款,这个歌星做了好事,可出钱者未必是净布施。歌星不唱的时侯,你为什么不布施?有些人是为捧歌星的场,这个里头有差别。

  第十五种,有些人破产了,财物转到别人手里,这并非出自自愿,所以不是布施。

  第十六种,比如说,这个屋子因闹鬼,不敢住下去了,送给你出家人做庙子;或者因为打官司,自己的屋子有麻烦,干脆送给社会慈善机构,这都不算净布施。

  第十七种,有人因学佛或受了教育,知道帮助人家是好事,但自己没有钱,就拿人家的财物做人情,这也不算布施。

  第十八种,谷麦在田地仓屋中被鼠鸟等所食,并非有意送与它们吃,不能说是布施。讲到这里,想起前两天报上揭露一批送往大陆灾区的大米,在码头搬运中发现是发霉的。这就不是布施,相反,人吃了霉米会中毒,送的人反在造恶业了。

  第十九种,假使我电脑坏了,我请这方面的行家来修理,请他吃饭,送他钱。这是你想学东西,是应该付的酬劳,而不是布施,布施是没有条件的。

  第二十种,比如病人怕自己要死,送医师一个大红包,以为医生就会对他尽心了。这是有求于人而给钱,不是布施。

第二十一种,打了人家,骂了人家,自己觉得难为情,然后送东西给他谢罪,这个不算布施

  第二十二种,有人布施了之后,心中疑虑人家是否在骗他,或在想人家以后是否会报答他。这都不算布施。

  第二十三种,有人施舍了之后心痛懊悔,这就不是布施。我年轻时在四川学佛,人家有困难,我站出来说要帮助他,大家比较买我的面子。后来有个老前辈劝我不要再替人家去化缘了,为什么呢,他说四川人有句老话,"劝人出钱,如钝刀割肉",人家虽然给了你面子,但那个人心里难过啊!他还给我讲了个笑话:有个大魔王在地方上作怪,连孙悟空都降服不了。后来从西天佛祖那里派了个小和尚,魔王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小和尚说此行不是来收服他的,只是给他看个东西。说着,从背上黄布包袱上拿出一本缘簿,"居士,请你多少写一笔吧!"那魔王一看,"哇!"就跑掉了。所以,平时在人家谈布施时,我就不轻易谈。有些人把钱送出去以后,越想越后悔,越后悔越睡不着,"如是施者,非净布施。"

  第二十四,还有的人,送了东西给人家,好像这个人从此就卖给他了,今后定要人家报答他。这个就不是净布施。

  第二十五,有些阿公阿婆,念咒布施都有账可查,你看他们念什么《心经》、《白衣咒》,念一段经,在黄裱纸上戳一个印,我念了多少卷,死后带到阴间去,也不知一卷是二十八块还是三十五块。这等于在投资,将来连本带利得多少好报。"如是施者,非净布施。"

  第二十六,人到衰老、重病临死之时,感到痛苦了,晓得时间不长了,不把财产传给子女,布施出去。这也不算净布施,因为你已晓得财产把握不住了,你不布施也不属于你了。没有清净心,还是不行。

  第二十七种,为了名誉而施舍,希望在电视上露面,希望在报纸上广而告之,希望一切人都感激我,这不是净布施。

  第二十八种,好比说看到黄医师都出了十块,我就出十五块,蔡老板不服气,出二十块,把我们两个都盖了。出于攀比心、嫉妒心而送财物的,不是布施。

  第二十九种,为贪女色而摆阔气,送种种金银珠宝、绫罗绸缎等贵重东西,那是你为了追求漂亮女人,不是布施。

  第三十种,有些人因为自己没有儿女,所以才愿意拿出家产送人,这是做好事,固然不错,但从佛法的布施学来看,还不算是纯净布施。

  第三十一种,以有无福德来挑选布施对象,这样的布施不是净布施。

  第三十二种,布施首先要雪中送炭,周济穷苦者,若看上不看下,光做锦上添花的事,那也不算净布施。

  第三十三种,就是为了鲜花果品而舍物与人,这也不是布施。这是很轻的一条了。

  佛教的布施学,这里每一条研究起来,都是戒律。

  佛告诉毗耶娑,这些不净布施,不会得到真正佛道的果报,最多也就是修到仙道的果报而已。佛用种子作比喻,布施作为一种业力行为,等于播种,挟带不纯动机的"垢染布施",就像种子下到盐碱地里,不会有好的收成。而且,这种子本身的功能("种子界"),不但与土地的品质("地界")处在一种相依相存的关系中,还须有阳光、空气和雨水,才能使种子发芽。种子放在玻璃瓶中,固然不会发芽,但下在贫瘠的土地上,或得不到天雨的滋润,也是不能开花结果的。(信息来源:周易天地)

关于当代佛教慈善事业模式的构想
[ 作者: 释如瑞 来自:佛教在线 已阅:19 时间:2009-2-18 录入:tianqiuju



2009年2月18日 佛学研究网
内容提要:
佛教慈善事业的目的在于令众生“悟入佛之知见”,得到究竟安乐、彻底觉悟。围绕此终极目标,本文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佛教慈善事业的模式:
第一,构想佛教慈善事业的理念。此中提出三个思想:(1)以“究竟安乐”为目标。(2)以“佛法教育”为主线。(3)以“开放式良性循环流程”为手段。
第二,论证实现佛教慈善事业理念的途径。此中提出紧密相关的三个环节:(1)通过修道,增长般若智慧,增强慈善公信。(2)通过教育,长养慈悲心,增强慈善意识。(3)搭建慈善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平台,发扬菩萨不舍世间的精神,济助弱势群体。
第三,承办佛教慈善事业,实践大乘佛法的教义。此中重点介绍一宗佛教慈善事业——“清泰安养园”,从最初发心,到宏观规划、精密设计,直至硬体建设、软件配置,所有环节中都贯穿大乘佛法的教义。以期在娑婆世界展示“极乐净土”。
关键词:佛法教育 慈善事业 慈悲济世 不舍世间
前 言
“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乃佛陀出世之本怀。佛教徒兴办慈善事业,不仅是接引众生的方便,更是佛弟子修学佛法的具体实践。
论及佛教慈善事业,可以理解为佛教对社会的关爱或者佛教徒对社会的使命。从理论上说,这一使命从大乘佛教的般若解脱、不舍世间以及慈悲济世的教义中已得到充分体现;从实践上看,佛教界为当今社会的和谐、安宁、富乐、进步所作的种种奉献便是明证。
五台山普寿寺自1991年复建以来,阖寺上下致力于探索“僧伽教育”的模式和目标,到2005年基本上勾勒出一幅“三加一僧伽教育总体工程”蓝图:
一、修行道场——五台山普寿寺;

二、教育场所——榆次大乘寺;

三、慈善福利机构——菩提爱心协会。
该协会落实承办了一项佛教慈善事业——清泰安养园。
我们试图将大乘佛教的般若智慧、不舍世间以及慈悲济世的教义融入“三加一僧伽教育事业”之中。既作为当今僧伽教育模式的尝试,也作为佛教慈善事业模式的探索。
一、佛教慈善事业理念定位
1、以“究竟安乐”为终极目标
佛教,即佛陀的教育。佛陀,意译为“究竟觉悟”。佛教,也就是觉悟的教育,觉知三世一切诸法,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教育。佛教慈善事业的终极目标,就是通过佛法教育,令众生得到彻底觉悟、究竟安乐。
2、以“佛法教育”为主线
佛教慈善事业,应始终贯穿佛法教育。此教育可从四个方面实施:
(1)对僧众:通过戒定慧三学的精勤修习,坚固道众的出离心、长养其慈悲心,增进道业,提高优秀文化及其他世学水准。令具德高僧挑起统领佛教慈善事业的重任,使更多僧人成为佛教慈善事业的教育者与服务者。
(2)对布施者:通过佛法教育,令其次第修学三皈、五戒、十善业,行四摄六度,坚固优秀文化道德理念,认知广行惠施的功德利益,进而在全社会传播爱心,带动更多的贤善之士成为佛教慈善事业的管理者、宣传者、奉献者。
(3)对受施者:在接受佛教慈善事业关爱的同时,受到佛教文化的熏陶和滋润。得到心灵净化,了知业果法则,懂得因果不虚。变受施为布施,随力随份,服务众生。
(4)对社会公众:随着佛教慈善事业的深入发展及不断优化,令社会公众在见闻此等事业的过程中认同佛教慈悲济世、般若智慧对全人类的深远意义,自觉投身于一切有利于社会、服务于大众的善举之中。
3、以“开放式良性循环流程”为手段
在大众观念中,佛教寺院及出家众本身就是慈善事业济助的对象。大凡步入佛教寺院的人,不管出于何种目的,无论有无佛教信仰,都会很自然地生起清净心、布施念。
在佛教教义尤其是大乘思想中,佛教中一切如法如律的造作,如诵经、礼拜、坐禅、念佛乃至起心动念,皆是利益众生的慈善事业。出家众接受众生的四事供养,不仅是为了自己资身办道,更重要的是为了令布施者得到反报之福。包括企业在内的在家众对僧众布施财物,僧众反馈的是解脱烦恼、究竟觉悟的方法,此方法中包含了丰富的优秀文化思想及传统美德。
在双方相续的博弈中,财物布施者受到佛法次第完全教育,实际行持十善业道、四摄六度,切身体会般若智慧、慈悲济世的教义,使自己的布施理念由“为消灾免难、祈福求贵”,逐步上升到“为世界和平、人民安乐”,最终升华到“布施波罗蜜”。与此同时,财物布施者又能成为佛法传播者,他可以将自己得到的佛法利益布施他人。而佛法布施者同时又成为财物布施者,在严持佛制戒律的前提下,经过与施主达成共识,可以将自己得到的财物去赈灾扶贫、济苦拔难。
通过如此良性的布施循环流程,能所双方皆可获得自利、利他之功德,并以此功德成就“觉行圆满”的究竟目标。
二、实现佛教慈善事业理念的途径
1、修道——般若智慧——增强慈善公信
有文章指出,障碍中国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因素之一,是慈善组织公信力薄弱。民政部发布的《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06-2010年)》明确提出发展慈善事业的基本政策及措施之一就是:“推动慈善组织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逐步推行决策、执行和监督分离的运行机制,建立规范、公开的财务管理制度,捐赠款物使用的追踪、反馈机制和公示制度。推动慈善组织制定行业规则和行业标准,加强行业监督,形成行业自律机制。推动第三方评估机制建设,制定评估规程和评估指标。推动社会监督的制度建设,加强对慈善组织的法律监督、行政监督、舆论监督、公众监督,逐步形成自律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提高慈善组织公信力。”
不可否认,以上种种制度如果能够建立健全,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慈善组织的公信力。但更究竟的措施应该是净化慈善事业管理者的心灵,提高其社会公德及个人道德修养,变外在的制约成内心的自觉。
佛教慈善事业在此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佛弟子通过戒定慧三学的修习,严持戒律、识知业报,不仅对名闻利养生起出离心,对苦难众生具足慈悲心,而且通过精勤修道,逐步开启清净无漏的般若智慧,以敦厚纯善的清净心服务社会、利益众生。由此群体兴办、参与的慈善事业,必能令世人产生信敬。
“普寿寺三加一僧伽教育工程”中规划的第一个项目是“普寿寺——修行道场”。其修学宗旨是:“华严为宗、戒律为行、净土为归”。其教育内容是:纯以出世法对学尼进行信、解、行、证的教育。其教育目标是:培养三学基础雄厚、勤于慕灭修道的僧才。以其所修的道力回向有情、救度众生,令一切众生远离众苦及众苦之因。
2、教育——慈悲济世——增强慈善意识
有学者认为,阻碍中国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另一因素是“国民的慈善意识薄弱”。《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06—2010年)》确定的发展慈善事业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慈善文化广泛传播,公民的慈善理念、企业的社会责任普遍增强,慈善潜能得到激发,普遍认同并参与慈善活动,基本形成慈善事业高尚的社会氛围。”
我国具有雄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慈济社会、救度苦难”的思想源远流长,中国人也因此而具大乘根基。大乘佛教之所以能成为社会宗仰的一种文化意识,菩萨之所以能成为宗教的理想人格,应归于其“慈悲济世”理论及实践。持续开展包括佛教在内的祖国传统文化教育,传播优良道德理念,菩萨济世的大乘思想定能深入人心,国民的慈善意识及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自然随之增强。
庐山慧远大师说:“佛道济俗,亦为要务。何则?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则十人淳谨;千室之邑,百人修十善,则百人和睦;传此风教,以周寰区,编户一千,则仁人百万。夫能修一善,则去一恶;一恶既去,则息一刑;一刑息则万刑息于国,此所谓坐致太平者是也。”梁启超也说过:“佛教之因果,使上智下愚皆不能不信也。”如果社会大众人人能够受持佛教的五戒,那么我们的国家必定是一个淳朴谦让、重德祥和的净土;如果人人能够树立正确的因果观念,社会就不会有尔虞我诈、巧取豪夺的丑态;如果人人能够怀抱佛教的慈悲精神,这个社会就会减少暴戾杀伐之气、安和利乐;如果人人都能有佛教“诸法无我”的体认,这个社会将是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大同世界。
“普寿寺三加一僧伽教育工程”规划的第二个项目是“大乘寺——教育场所”。作为佛教教育机构,其教育包括对僧众的教育和对社会信众的教育。此基地采取世法和出世法相结合的教育形式。以佛陀的教育为根本,融入世法教育内容,同步而不同向。其教育目标是:(1)在增进僧众出世法修学功底的基础上,加强世法修养,积攒度化当代众生的资粮。(2)增进在家众的优秀文化修养,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在服务众生、奉献社会中得到自我超越。
3、实践——不舍世间——济助弱势群体
如果说修行佛道可以增强慈善组织的公信力,佛法教育可以增强国民的慈善意识。那么,见闻觉知的佛教慈善事业,则是修道功行的实践检验、佛法教育的具体落实。
释迦牟尼佛以无上菩提法化导众生五十年,实践他降生之时立下的誓愿:“三界皆苦,吾当安之”(《修行本起经》卷上);“此生利益一切人天”(《过去现在因果经》)。佛陀的慈悲精神,在大乘佛教中得到了充分发扬,甚至被视为佛教的最根本精神。《观无量寿佛经》中说:“佛心者,大慈悲是。”《大智度论》(卷27)中亦言:“慈悲是佛道之根本。”
佛子“不舍世间”的情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教义,使佛教慈善事业具有广阔的空间。佛教文化教育本身就是一桩宏伟的慈善事业;抚慰受伤的心灵更是佛教慈善事业的独特课题;传统的养老院、孤儿所亦为佛教慈善事业所重塑;新型的慈善项目如基金运营、法律援助、生态保护乃至维护和平等等,也为佛教慈善事业所青睐。
普寿寺“三加一僧伽教育工程”规划的第三个项目就是以“慈善福利”为宗旨的“菩提爱心协会”。该协会的性质是:集多项慈善福利事业为一体,由出家僧众指导、社会人士参与的非营利性公益社会团体。其宗旨是: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爱国爱教;筹募慈善基金,造福社会;慈悲济世,利乐众生,推进佛教慈善事业的发展。该协会计划承办的慈善项目有:
(1)多元化的佛法教育:佛教,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原本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乃至社会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根据当今社会的现状,应对国民实施多元化教育,而在各种教育中应突出“关爱社会、服务众生”的内容。佛教经典中揭示了宇宙人生的真理实相、众生烦恼的根源以及消除种种烦恼的方法,记载了佛菩萨倒驾慈航、慈济社会的感人故事,谱写了先贤祖师勤修道业、服务众生的光辉篇章,以及公众普遍认同的三皈、五戒、菩萨戒,四摄、六度、十善业道等内容,都是净化世风、成就人类淳善道德的有效方法,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传播给世人。比如按照学历次第,深浅相应,或者写进中小学教科书,或者作为辅助阅读资料,或作为大学里的选修课,或作为研究生的专项研究课题。更可以影视、音乐、文学等媒体传播至千家万户。令祖国优秀文化教育相伴随着一个人接受教育的全过程。
(2)祈祷和平: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其不仅需要有一个各国人民、政府之间的平等相待和互相尊重的国际环境,更需要人人都怀有一颗博大的爱心和同情心。佛弟子坚固道心、勤修道业,身体力行发扬大乘佛教慈悲利他的精神,长养众生本具的慈爱之心,并将此心转化为营造、维护世界和平的实际行动。
(3)保护生态:大乘佛教的慈悲精神,不单是对人类,也遍及于一切有情之生命,乃至所有无情之山水土石草木。佛教对无情山水草木的慈悲,本身就是对人类生存环境的良好保护。这在极力提倡“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当今时代,尤其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
(4)心灵抚慰:抚慰苦难者受伤的心灵、保障苦难者心理健康,是佛教慈善事业的龙头。如果说物质匮乏算是一种痛苦,那么心灵恐惧不安、精神郁闷沮丧则是更加剧烈的忧伤。古往今来,有多少清雅之士并未因贫穷而痛苦,有多少名门望族却因犹豫悲伤而破亡。佛教认为,一切烦恼皆由心生。佛制八万四千法门,无非为了令众生对治内心的烦恼,依法修行,达到彻底解脱。
(5)家园赡养:建设以赡养老人为主旨、济助社会弱势群体的“清泰安养园”。(容后详述)
菩提爱心协会组织结构

三、佛教慈善事业的初步尝试——清泰安养园
实现佛教慈善事业的理念,需要实践中的尝试。在菩提爱心协的组织管理下,“三加一僧伽教育”中的道俗二众在佛教慈善事业上作了种种努力及探索。比如,多次举办正信居士培训班,对俗众传授三皈、五戒及在家菩萨戒并定期组织居士学习讨论;举办少儿养正班,对中小学生施以仁义理智信的文化教育及忠孝慈善的礼仪实践;组织正信居士开展赈灾、扶贫、慰问、放生等活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与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开通律学答疑专线电话,对各地尼众在学习、行持戒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解答;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对精神遭受创伤的人士施以心灵抚慰。
与此同时,兴办了 “清泰安养园”。这便是“普寿寺三加一僧伽教育工程”中最后附加的“一”,即菩提爱心协会承办的一宗以赡养老人为主旨的慈善事业。希望以此传统慈善项目为龙头,带动其他新型慈善事业。
1、建设清泰园的初始发心
人生在世,老病死不可避免,不分贫富贵贱,不论达官贵人、黎民百姓皆如是。佛在《阿弥陀经》中讲:西方有极乐世界,生活在那里的众生没有众苦、但受诸乐。我们身在娑婆,心向净土,故而发心在娑婆世界建设“极乐净土”。
2、清泰园的宗旨与目标
清泰安养园的宗旨是:报四重之恩、济弱势之苦、替儿女尽孝、为政府分忧。
清泰安养园的目标是:使得园区住众生活在娑婆世界的“极乐净土”之中,使僧俗二众的孤寡老人及其他弱势群体在这里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病有所医、终有所安。
“老有所养”——不仅要给予老人物质上的帮助,还要给予精神上的抚慰);
“老有所学”——不仅给老人提供技能培训,还要给予坦然面对老病寺心理教育;
“老有所为”——不仅发挥住众原有的技能及专长,而且用慈悲喜舍的精神去奉献社会、服务众生;
“病有所医”——不仅在老人生病时提供及时的医疗服务,而且在平时还有专门的服务人员对老人进行健康护理;“病有所医”——不仅在老人生病时提供及时的医疗服务,而且在平时还有专门的服务人员对老人进行健康护理;
“终有所安”——不仅在临命终时给予终极关怀,而且在命终后也能按照佛陀的教导给予究竟安乐的安顿。
3、对清泰园的宏伟规划及周密设计
依据《阿弥陀经》中对西方极乐世界的描述,将清泰安养园设计成一所与周边自然环境相融合充满人文景观的适宜安养场所。《阿弥陀经》中描述了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因而我们在规划设计时充分体现其精神,表达其究竟安乐的意境。
根据规划,清泰安养园将建设五个养老院落,占全园建筑面积的40%、一个孤儿院落(10%)、一个餐饮服务楼院(5%)、若干园林景观(30%)、一家爱心护理医院(5%)、若干大小不等的念佛堂、闭关院(10%)。总建筑面积七万平方米,可容纳三千人左右。
结合各类住众的身体特点及需要,建造高、中、低层建筑以及四合院、窑洞区等。户内安装紧急呼叫、电子安防系统、以及音视频统一传播装置等。园区内强调空间导向性,即对方位感、交通安全、道路可达性均作科学合理的安排。
整个建筑群中有七宝池,宝池里有八功德水,水中有各色大如车轮的莲花(实际上是莲花造型的船),水清澈见底,人坐在莲花上,可感受到亲临西方极乐世界的意境。
清泰安养园中设办公管理区,作为管理人员日常工作、开会、生活的场所;园内有爱心护理医院,不仅给住众提供医疗服务,而且还教大家调养身体。医疗护理部提供临终关怀,内设助念堂、告别堂及相关服务设施。
园内住众的居住区域划分明确。出家众分男众、女众两部分;在家众分无儿女和有儿女的两部分。无儿女的全部免费;有儿女的根据不同情况部分免费或不免费。
清泰园内天然形成的壮观沟壑拓宽了设计独特人文景观的视野。艺术家们将以浮雕、绘画、书法等艺术手法在沟壑中设计一条人生旅程。该旅程展示人从母亲怀胎、婴儿降生、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直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全过程。漫步峡谷,欣赏艺术,感受法味,等走到峡谷的尽头,也就把人的一生经历了一番。
在有佛教信仰的住众院落塑庄严的阿弥陀佛像或者悬挂佛菩萨圣像。用现代科学技术,令礼拜瞻仰者以特殊的方式方得见佛。比如先念若干声,感得村门开启;再念若干声,感得莲花开,如来现。
4、清泰园的文化理念
(1)体现三个和谐:物质与精神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身与心的和谐。最终推动全社会的和谐。
(2)体现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硬体建筑、软件配置及景观建造等多方面,展示中华民族忠孝、仁义、和平、慈爱、宽容、智信等优秀文化理念。
(3)开展多元化的文化教育活动:老人入村居住,政府部门、慈善机构、学生群体等一定前来关心探望。为此安养园建立不同层次的佛学教育场所。对于成年人,可以进入园中的佛教音乐影视观看室、念佛堂、禅坐堂等修学场所进行观摩学习;对于儿童,可以施以寓教于乐的佛教活动形式,比如开办爱心夏令营、少儿养正班等。清泰安养园峡谷风光提供游乐场所。使所有来到这里的人都有机会接受到佛法的教育。
(4)开设契机的修身养性课程:为园中住众定期开设基础佛法讲座及其他世法课程:为老年人开设:佛法、书法、种植、健身等;为孤儿开设:传统文化、佛法入门、劳动体育、野外训练、音乐舞蹈等;为员工开设:佛法、营养配餐、医疗护理、家政管理、老年心理等。
5、清泰园的组织结构

6、清泰园的隆重开工及稳步建设
在各方爱心人士及政府领导的关怀帮助下,清泰安养园于2007年3月20日举行了隆重的开工典礼仪式。教内高僧大德以及山西省的相关领导、晋中市的相关领导、榆次区四大班子各位领导亲临会场,对清泰安养园的建设作了振奋人心的鼓舞和激励,热衷于慈善事业仁人志士约5000人参加了动工典礼,表达了对清泰安养园所承办的慈善福利事业的关注和支持。
在政府领导不遗余力地支持和促动下、在十方爱心团体及善士的慷慨帮助下,我们迈出了稳健的修建步伐。
(1)吉祥村
95岁高龄的上梦下参老和尚率先发心建设吉祥村。吉祥村由四座六边形的二层圈楼组成。此村院落主体工程全部竣工,一号楼已经使用,二号楼即将投入使用,三号楼、四号楼将与2008年冬完成内外装修。吉祥村可容纳200人左右。
2、窑洞区
窑洞区的主体建设已经完成50%,预计明年入夏之前竣工。
3、自备井
2006年冬,由专业打井队为清泰园凿了一眼深水井(400米深),出水量达到每小时35吨到50吨。此眼井已经取得榆次区水资源委员会的取水许可证,也经过了榆次卫生防疫部门的水质检测。
4、蔬菜花果草药园
丰富的土地资源,为清泰园种植纯天然蔬菜瓜果、培育药草花卉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老人们在这里可以力所能及参加一点户外活动,种植的纯天然蔬菜、瓜果、草药不仅自给自足,而且还可以供养其他护理安养园。
5、修学堂
清泰安养园特别为信仰佛教的老年人设置修学佛法的场所。诵经、念佛、礼拜、经行、禅坐等修学活动都有适宜的空间和设施。
必须承认,建设“清泰安养园”的过程,实际上是战胜种种困难的过程,也是考验我们的真诚发心及修行道力的过程。我们坚信此事业符合佛陀的教义,契合国家的政策。有三宝加持、政府支持、企业参与、信众护持,我们定能在娑婆世界展示出一个极乐净土。
结 告 回 向
出家无家处处家、出家无家为大家。大乘佛教的基本教义就是令一切众生远离众苦、究竟安乐。身为佛子,只有谨遵佛制、刻苦修学、充实自我、完善僧格,然后步入尘世、济度群生,方不负佛陀之教导、十方之信施、众生之期望、社会之重托。
最后,让我们至诚祈愿:
三宝的慈光普照世界,佛法的雨露遍洒三千。
众生的身心永离悲苦,幸福与祥和充满人间!
文/释如瑞
主要参考资料

1、民政部颁发《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06-2010年)》。

2、《人民政协报》2005年11月29日载“力促慈善事业健康发展民政部出台三‘意见’”。

3、http://www.bjpopss.gov.cn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葛道顺撰“我国慈善事业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4、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2007年1月29日载社会发展研究部 岳颂东撰“促进我国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5、许琳撰“论中国当代慈善事业参与主体”,载《西北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6、郑功成撰“现代慈善事业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载于《学海》(南京) 2005年第2期。

7、http: //www.sina.com.cn 2008年7月21日发布《长江》杂志载张彦撰“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掀起美国慈善事业的革命”。

8、NGO发展交流网2008年8月11日发布《长江》杂志载“慈善的艺术”。(信息来源:五台山文化网)

论中国佛教的慈悲精神及其现实意义 (2007-05-17 11:46:27)
学术史: 金易明在2006年第2期(《佛教文化上发表文章(《纯洁心灵,缔结和谐——关于佛教与世界和谐之融洽关系的随想))。作者认为,缔造世界的和谐,须以纯洁众生的自心为滥觞。佛教教义对众生自心全面系统的分析,鞭辟入里的揭示,其目的就在于促使众生转迷为悟,达到自心和谐安宁的境界。1947年施密特出版了《佛陀的教义》和《佛陀的大弟子》,戴密微是研究中国佛教的专家,于1924年出版了处女作《〈弥兰陀王问经〉各种译本的研究》,以后对中国的佛教一直研究不缀,发表了《〈大乘起信论〉真伪辨》、《真谛论佛教教宗之起源》、《佛教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渗透》、《中国佛教》等等。
摘要:慈悲精神作为中国佛教的根本精神,它缘起缘起论,酝酿成与乐拔苦的菩萨精神,它在佛教上的践行主要体现在布施和戒杀上。慈悲精神的现代意义是:有助于提升道德境界,塑造良好的人格形象;有助于正确处理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以来,在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碰撞、激荡、冲突、融合中,从改头换面到脱胎换骨,终于发展成为一种精密、深邃、严谨的思想体系。从广义的伦理学观点来看,慈悲精神作为佛教的根本精神,佛教是一个伦理道德系统。因而研究和探讨慈悲精神的内涵、理论基础和它在佛教上的践行及其现实意义,就显得尤为必要。
慈悲精神就是与乐拔苦的菩萨精神,“慈”(与乐)是爱护众生,给予欢乐;“悲”(拔苦)是怜悯众生,拔除苦难。《大智度论》卷二七称:“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乘佛教以慈悲作为异于小乘、进入世间“普度众生”的重要依据,慈悲是佛道之根本。印度天亲菩萨在《十地经论》中说:慈者,同与喜乐因果故;悲者,同拔忧苦因果故。慈悲就是与众生拔苦与乐的动机和效果的统一,是慈心慈行和悲心悲行的的统一。佛教的慈悲精神是建立于缘起说。所谓“缘起”,就是世界万事万物均由因缘而生,亦由因缘而灭。因指产生事物的直接原因;缘指产生事物的间接原因。缘起说认为,万事万物都处在一定的因果联系中,并随因果关系的改变而改变。宇宙万物都是因缘相关的存在,都不能离开因缘而独立存在,每个人都与其他众生息息相关。这种人与人的密切相关性就是慈悲的出发点。
慈悲精神只有体现在行动上,才是真正的慈悲。菩萨行是指以“六度”为中心的大乘所有的修持和行动,它是慈悲精神的真正践行,是佛菩萨把完美的德性转化为德行的道德实践行为,其核心内容就是普度众生,利乐有情。如地藏王菩萨曾立下“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宏愿,自愿置身于地狱救拔恶道众生。又如观世音菩萨主张“随类度化”,一切众生,不分贵贱贤愚,遇难时只要念诵他的名号,他就能寻声而至。佛菩萨是实践佛教慈悲精神的典范,是道德理想的人格化,佛菩萨的践行精神激发和引导着广大佛教信徒立足于现实生活,把慈悲精神贯彻到具体的修行实践中去。慈悲精神的践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布施,二是不杀生。所谓布施,一般有三种,一是财施,二是法施,三是无畏施。布施是不图回报的,正如托尔斯泰所说:如果善有目的,那就不是善,如果善的结果有报酬,那就不是善。所谓不杀生,指除了人之外,所有有生命的动物、生灵都应当被保护、戒杀。不杀生被列为佛教戒律的第一条。
中国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在现代,它仍然有着发展的深厚社会土壤和心理基础,因而作为中国佛教根本精神的慈悲精神,也仍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佛教的慈悲精神,有助于人们提升道德境界,塑造良好的人格形象。道德境界是指人们所达到的道德觉悟程度以及所形成的道德品质状况和精神情操水平。人格是做人的尊严、品质的总和,人格形象体现着人们生命的质量和生命的层次,体现着道德境界的高低。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给社会带来繁荣和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许多人把金钱和财富看成人生价值的衡量尺度,道德淡漠、理想沉沦、物欲膨胀已经成为许多人的生活态度。慈悲精神鼓舞着人们用赤诚的爱心、慈心、同情心、恻隐心和怜悯心去关爱众生,关爱宇宙万物,以慈悲柔和的心怀去体谅、帮助他人,去造福社会、造福人民,有助于引导人们从自我的狭隘天地中走出来,正确对待物欲,摆脱各种精神困扰,重建精神家园,安顿自我并提升自我,从而在心灵深处培植一种公平、公正、健康的心态,培育一种善良、理智、从容的生活态度,培养一种能够适度克制欲望、充分发挥爱心的道德情操,从而有助于人们提升道德境界,塑造良好的人格形象。
慈悲精神有助于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我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这些矛盾,关系到人类社会的整体命运和每个人的现实生活和生命价值。根据佛教教义,个人产生烦恼和痛苦的根源就在于不懂得“无常”、“无我”,因而产生“常见”和“我见”,并执著于“人我”和“法我”,无法获得解脱。用慈悲精神来引导人们,使人们在对社会和其他人的无私奉献中,勤勉精进,永不懈怠,才能断除烦恼,消除“我执”、“我见”,增长智慧,才能最终达至觉悟。要达到生命的觉悟,只有在对众生深切的关怀与同情中,只有在对他人和社会的不断奉献中才能实现。而一旦真正觉悟了生命的真谛,就必然会去无私地奉献人生。可见,个人与自我的关系问题是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慈悲精神的弘扬,可以使人们真正懂得造福社会和人民就是真正地造福自己,这是处理人我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矛盾的关键。
在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佛教的慈悲精神倡导人们以慈悲的心情去善待自然,善待生命。人与自然是息息相关,休戚与共的。一些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或暂时的利益不惜捕杀珍奇动物,破坏生态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在逐步提高,人们在征服自然的同时赫然发现,大自然已表现出其反扑的强大威力,生态环境的破坏、地球资源的耗竭就是人类为自己的霸道行为所付出的惨痛代价。对自然的破坏,就是对自我生命的摧残,这不仅会危及我们人类自身,还必将祸及子孙后代。倡导慈悲精神,倡导人们关爱自然,关爱生命,有助于缓解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使人们在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前提下有节制地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从而有利于自然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营造和谐的生存空间。
慈悲精神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当前,我国人民正处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而奋斗的历史时期,稳定的社会环境至关重要。要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必须要处理好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冲突,要每个人都对自己的欲望有所克制,才能使个人欲望或需要与社会秩序或他人利益相协调。发扬慈悲的集体主义精神,提倡不以个人好恶、亲疏、利害,不以思想偏见、集团私利等等来取舍,不采取不正当的行为伤害、剥夺别人的权益,就可以减少贪污腐败和制造假冒伪劣等不道德行为,使人们去掉贪心、私心,净化人的心灵,净化社会的大环境,从而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同时,促使人们积极投身社会的各项公益事业,如民政部门的优抚救济、低保补助、赈灾工作,民间开展的光彩事业,“希望工程”、“幸福工程”、“送温暖”、“春蕾计划”等,推动这些公益事业的发展,从而在社会上形成安老助孤、扶危济困、扶残助残、互助友爱的良好社会风气,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从而充分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团结奋斗,克服困难,创造财富,逐步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参考文献:
( 1 ) 【台湾】劳政武,佛教戒律学,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
( 2 ) 任继愈,佛教大词典,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 3 )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下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 4 ) 方立天,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北京:中华书局,1982
( 5 ) 魏承恩,中国佛教文化论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6 ﹚ 狄雍著,《欧美佛学研究小史》,霍韬晦译,香港, 1999


慈善:佛教承担的社会责任
作者:温金玉 转贴自:佛教在线
2008年11月24日 五台山文化网
摘 要:慈悲是佛教本有之意,为众生解除痛苦是佛教解脱之道的根本意义所在。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佛教的慈悲理念更多地是落实在救苦救难、抚孤恤寡、修桥补路、赈灾济困方面,中国民众对悟空之理、般若心法,其实并无太多的参悟,而把其主要心思放在“功德佛教”的信仰层面上。而在现代社会里,佛教的社会功能则更多地体现于慈善公益事业上。可以说,慈善就是佛教的弘法之路、宣教之道。慈善是佛教通向社会的一扇大门。在现代社会,佛教要建立常规的慈善制度,并在佛教服务社会的支撑点和平台上有所创新,积极探索佛教慈善的新模式。可以说就
关键词:慈善 社会承担
佛教的根本宗旨是弘法利生,所谓“弘法是家务,利生是事业”。弘法就是以正法来根治人心,即陶冶灵魂,提升人性。利生就是与乐拔苦,慈悲喜舍,利乐有情。而慈悲正是佛法的根本精神,也是利生的最终目的。弘法与利生是互动的,弘法可以使众生明了惜缘、知苦的生命实相,利生可以让有情更懂慈悲报恩的佛教本怀。
当前,宗教在整个社会结构关系中的地位已确定,宗教关系作为五大社会关系之一,涉及的其实就是宗教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各宗教之间的关系以及宗教自身系统中的关系,协调处理好这几个层面的关系,不仅是宗教自身健康有序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关系到社会稳定、人群安宁等国家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这与十六大六中全会所提出的“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的精神是一致的。十七大报告和新党章的总纲的提法进一步指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之一是经济社会方面,宗教界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重点之一是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如果说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是从总体来讲的,那么十七大报告中对宗教工作的阐述,重要性在于把发挥宗教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这一重点明确了。这一重点可以说就是佛教的时代使命,也是佛教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一、佛教的社会承担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佛教从其组织建设与教义整合方面均有全新的面貌,佛教界高扬“人间佛教”的旗帜,并以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为号召,以大乘菩萨行来弘法利生,更以“众生病则我病”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思想来回报社会,服务人群。所以从建国后中国佛教协会成立以来,慈善公益事业就一直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展开。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实,全国佛教界发扬“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的优良传统,响应党和政府关于加强发展慈善事业的号召,将慈善事业作为佛教与社会沟通的最直接、最可接受的桥梁与方式,开展了一系列公益活动。这一模式受到政、教、学三界的普遍认同,也受到社会民众的赞叹。
随着佛教慈善事业的不断展开,各地有条件的佛协与寺院成立了专门的慈善功德会,为慈善公益事业的有序展开、规范化动作奠定了基础。如1993年,重庆市佛教协会在惟贤法师倡导下,成立重庆佛教希望工程委员会,开展资助失学儿童。1998年又成立重庆佛教协会慈善功德会,在继续开展希望工程的同时,启动“母亲工程”。1994年12月,在妙湛法师主持下成立了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上海佛教界的慈善事业一直有优良的传统,他们设立了两个基金会,每年为上海贫困家庭捐赠25万元,为上海市残疾儿童教育事业捐赠30万元。上海市佛教界近20年来用于赈灾、扶贫的捐款在2000万元以上。广东省佛教界从1993年至2002年,用于慈善公益事业的资金已达一亿一千八百万元。2000年湖南省佛教基金会成立。山西省佛教界成立了山西五台山佛教慈善功德总会。1995年9月河北省佛教协会成立了河北佛教慈善功德会。
海峡两岸,血脉相连,人间佛教思想是两岸佛教界共同奉行的准则。台湾慈济功德会在证严法师带领下目前大约有500万会员,分布在全球38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为大陆受灾同胞进行救助行动,特别是1991年在大陆援建灾民住房── 安徽省全椒县14个慈济社区、江苏省兴化县15个慈济社区、河南省固始及息县两地的34个慈济社区,计3107户百姓受益。建11所学校,10多间养老院,收容了近500位老人。2008年经有关部门批准,慈济在大陆成立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这个基金会由国家宗教事务局担任业务主管单位,是首家由非大陆居民担任法定代表人的基金会。
香港慈辉佛教基金会,是由香港“旭日集团”美国公司董事长杨洪于1999年创办的。基金会自成立以来,每年都投入数千万元在祖国内地做扶贫工作。从2000年至今捐款总数接近一亿元。慈辉佛教基金会在祖国内地偏远地区扶贫济困,维修乡镇卫生院、打井修桥、资助贫困学生。在多所大学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和学术资助,曾荣获国家民政部颁发的“爱心捐助奖”,杨洪也当选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百名慈善家之一。
中国佛教界所开展的慈善事业可谓稳步推进,2003年入春以来的“非典”防治工作。2004年12月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引发的巨大海啸灾难,都有佛教界的慈悲捐赠。
2008年1月中旬以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和西北地区出现了建国以来罕见的持续大范围低温、雨雪和冰冻的极端天气,一场五十年不遇的暴风雪席卷我国14个省市,致使道路冰滑、交通堵塞、水管冻爆、停电停运、物资紧缺,不仅给广大民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也给我国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据有关部门统计,截止至1月底,因灾死亡38人(因房屋倒塌、滑倒和溺水等原因),紧急转移安置161.7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01亿亩,倒塌房屋14.9万间,损坏房屋60.2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326.7亿元。雪灾牵动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心,也牵动着佛教四众弟子的心。中国佛教协会得悉灾情后,立即发出通知,要求各地佛教协会积极行动起来,以各种方式,通过不同的渠道,为抗灾救灾工作做出贡献。
1月31日,中国佛教协会向广大佛教界发出救灾倡议,随即在北京广济寺隆重举行“雪灾消弭国泰民安祈福法会”,号召全国三大语系佛教四众弟子发扬佛教“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心念众生、护国利民”的优良传统,积极参加抗灾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为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尽自己一份力量。广大佛教信众纷纷向灾区伸出援助之手,在较短的时间里中国佛协已募集到150万元,送往灾区。雪灾无情人有情,广东省佛教界捐资近400万元支助灾区。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香港佛教界闻讯也迅速行动起来,香港佛教联合会主席觉光法师特别呼吁全港百万佛教徒及各方仁人善长,同伸援手,共度难关。2月1日,香港佛教联合会通过中央驻港联络办向内地灾区捐款300万元。3日,香港佛教三德弘法中心主席净雄法师向叶小文局长表示,将立即响应贾庆林主席的号召,赶到湖南灾区,捐款80万元,并参与救灾工作。
2008年5月12日(农历四月初八),适逢佛祖释迦牟尼诞辰二五五二年纪念日,北京市灵光寺在佛牙舍利塔前隆重举行为缅甸灾区捐款暨浴佛节大法会。常藏法师号召在场的法师和信众,秉持佛教同体大悲的精神,向遭受风暴灾害的缅甸人民伸出友谊之手。随后举行了捐款仪式。此次所捐70余万元人民币将全部送往缅甸赈济灾民。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据民政部报告,截至6月19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9180人遇难,374061人受伤,失踪17686人。累计受灾人数4616.0865万人。
严重的灾情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多难兴邦,大灾有大爱。中国佛教协会于14日上午在北京广济寺隆重举行消灾祈福大法会,祈望同舟共济,共渡难关。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大和尚在法会上呼吁,各级佛教协会带领广大佛教徒,全面配合党和政府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各尽所能,积极参与到灾害的紧急救助当中,向灾区人民伸出慈悲、关爱、援助之手。现场赈灾捐款络绎不绝,共募集善款188.57万元、2000美元和价值100万元的物资。
2008年5月14日,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获悉地震灾情后,寝食难安。当他得知中国佛教协会将在广济寺举办捐赠仪式暨祈福法会,立即委托中佛协工作人员代他个人现场捐赠10万元善款,转达至灾区人民,并亲笔写信向灾区表达自己的慰问之情。同时,班禅身边工作人员也纷纷捐款达15700元。
2008年5月21日,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在北京雍和宫主持为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遇难同胞的祈愿法会,为灾区人民祈福。
2008年5月29日上午9点许,“中国佛教界为汶川等地震灾区祈福追荐赈灾大法会”在四川省成都市的千年古刹宝光寺隆重举行,来自两岸三地的高僧大德汇集于此,共同为地震遇难同胞诵经祈福,祈愿灾区人民摆脱灾难,重建家园;受伤者脱离危险,早日康复;死难同胞的亡灵早得超荐,早登极乐。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长老亲自为法会主法。国家宗教局副局长齐晓飞出席并致词。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刀述仁、戒忍法师、永寿法师、明生法师等出席法会。参加法会的还有来自香港、台湾的佛光山、法鼓山、慈济功德会等以及部分演艺界的热心人士一同来共赴善举。
山西省佛教界四众弟子共捐款500余万元。温州市佛教界所捐赈灾善款达938万元。广东省佛教界捐献2600余万元。在6月21日晚上,广东省佛教协会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体育馆举行“慈悲喜舍奉献爱心——广东省佛教界抗震救灾慈善募捐晚会”,再次发动全省佛教界为支援灾区献爱心, 全省佛教界、企业界和现场观众为支援灾区捐出3200万元,专门用于对口支援汶川灾区重建。
台港澳地区佛教界与海外华人佛教徒对地震灾区表达了最大的关注。净良长老以急件发函至台湾省各县市佛教会,号召广大佛教徒发挥人溺己溺的慈悲精神,赈济灾区。佛光山于5月17日全球五大洲的佛光人与游客同步举行“百万人共同念佛祈福回向法会”,并决定捐出新台币1000万元来救灾。台湾慈济功德会还派出医疗救治小组前往灾区、台湾法鼓山社会福利慈善基金会也派出救援人员进入地震重灾区,发放救灾物资、抢救伤员、消毒防疫、行医送药、进行心理安抚、重建场所……在灾区,到处都留下了佛教志愿者的足迹。香港、澳门佛教界也积极行动起来,投入捐助与赈灾活动之中。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法师对地震中不幸罹难的亡者表示沉痛哀悼;对灾难中生死未卜、失去联络的人士表示万分关切;对失去亲人,蒙受巨大苦痛的死难者家属表示同情和慰问;对震区急需救援的灾民、伤病者,表示慰问和关怀。香港佛教界于 5 月 15 日将 630 万元善款捐送中央驻港联络办公室赈灾专户。
此外,严重和灾情也引起了国际佛教友人的广泛关注,日本、韩国等地的佛教团体以及世界佛教徒联谊会都通过不同方式表达了深切的关怀与同情。
据不完全统计,从地震发生到目前,海内外的佛教界已为地震灾区捐款超过了两个亿。
二、佛教慈善事业的思考
从这些年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宗教界发扬慈悲喜舍的优良传统,承担济世度人的社会责任,加大慈善事业的投入,将是与社会最好的互动。
佛教界的善举,有力地实践了“人间佛教”的精神,向社会各界展示了中国佛教的慈悲济世的襟怀与风貌,为佛教界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事实证明慈善事业是佛教工作的一大特色,是弘法利生的一个窗口,感染与动员了更多的善心人士参与到公益事业之中,是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体现。广东省佛教界慈善活动的开展,不仅是一种布施实践,也是对我国佛教界如何开展慈善活动的一种积极探索,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1.慈善是佛教通向社会的一扇大门。当代佛教的主旋律是建设人间佛教,回馈社会,服务人群,报恩众生,为共同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实令世人瞩目,各大宗教也相应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健康发展,宗教活动场所在逐步开放,教团建设也稳步推进。但在社会公共领域中依然有许多人不能正确理解宗教的真谛,没有认识到宗教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对宗教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误解与偏见。然而,在宗教活动中,宗教慈善之举却始终如一地成为社会各阶层皆予认同的一种与社会互动的良性模式。尤其是都市佛教,较多地成为社会人群关注的焦点,其慈善之举便成为让更多人了解并理解佛教慈悲济世、弘法利生本怀的最好渠道,可以说,慈善就是佛教的弘法之路、宣教之道,慈善是佛教通向社会的一扇大门。
2.建立制度型佛教行善模式,这不失为在当前现实生活中促进佛教与社会的良性互动的一个积极尝试。慈善制度的建立使寺院资金有了一个合理的流向与出口,这不仅实现了佛教慈悲救世的本怀,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佛门善款日巨而又缺乏制度性监管所引发的腐化风险和弊端,即所谓“还住持一个清白,给信众一个明白,让舆论监督有个交待”。
佛教界要建立常规的慈善制度,而不是听风是雨的一种被动跟进。在当前国家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活动中,佛教界更应顺时应机,高扬慈悲喜舍的利生情怀,为社会的繁荣富强,为人群的安乐和谐贡献特有的力量。经济是寺院发展的基础,但经济也同样是历史上构成法难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如何使寺院经济得到平衡发展,则是随着国力强盛、信众布施增多所出现的又一个重要问题。如何探索一条新的寺院经济管理模式,关系着当代佛教的健康发展。没有宗教的和谐,就不会有全社会的和谐,同样的,没有整个社会的和乐,更不会有宗教的和乐。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是宗教这个子系统在社会大结构中唯一的生存之路,除此别无选择,这也是提高宗教与当代社会适应性的深意所在。
目前日益庞大的寺院经济将是对这一问题的又一次警示。教界有人曾倡议成立一个具有中国佛教特色的“佛教慈善总会”,以便有利于全国佛教界人力物力的调动及团体管理。其实如今大陆佛教教育资源的混乱使用,已是一种前车之鉴。这应引起我们的深思。新加坡宗教团体慈善事业的成功展开,可以成为我们借鉴的模式之一。据有关人士预计,在21世纪,佛教慈善事业将会成为未来中国慈善活动的主体之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支不可低估的力量。在这方面,也是落实“十七大”所提出的发挥宗教界与信教群众的积极作用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号召的最直接的响应。所以佛教更多地承担着社会公众对佛教的期待,佛教慈善事业的展开便拥有了更深刻的社会责任与现实意义,其成败得失,既关系着佛教自身形象的展示,同时又涉及到广大群众对佛教的认同与否,兴一处佛法,净十方人心的理想,是要建立在实实在在的具体宗教实践基础上的。
3.探索佛教慈善的新模式,不断拓展佛教服务社会的功能,拓宽领域。当今社会,收入差距拉大,贫富悬殊,心理失衡严重,社会矛盾冲突点增多。佛教界除了发扬慈悲本怀,积极投身到有益于民众的各种公益活动中,利乐有情、造福社会,真正起到扶危济贫、赈灾救难的作用。同时也要发挥佛教特殊的安抚人心的社会功能,在佛教服务社会的支撑点和平台上有所创新,如心理咨询门诊、心灵抚慰中心、禅修营等都不失为一种新型慈善方式的探讨,既要解身苦,更要解心苦。
文/温金玉

慈 善 之我见----慈悲之心和慈善行为是人类共同的至上追求
多才旦

摘 要:本文论述了慈悲之心和慈善行为是人类共同的至上追求,以及行善方式和这一至善追求对人类进步及世界和平所带来的重要意义等。
关键词:慈悲之心;慈善行为;戒律;价值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我们经观察和分析历史,研究现实社会各种现象后发现,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受时代、地域、民族、宗教和文化等背景影响而构成的普遍且共同的价值因素不敢说没有,但实在是不多见。这并不奇怪,“物之不齐,物之情也”。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不同文化间交流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频繁和深化了,树立一种以赞赏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信仰和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文化多元共存,反对用产生于某一文化体系的价值观去评判另一文化体系,承认一切文化,无论多么特殊,都有其合理性和存在追求的相对主义文化观,进而去寻找一些人类共同的至上追求是非常必需和值得探讨的。慈悲之心和慈善行为就具有这种普遍认同的至上价值的特性。不论生活于古代或现代,也不管他是什么肤色或民族,甚至也不论他有无信仰和信仰什么,从整体角度都有其不同形式的慈善传统和习俗,并且就每个人也不同程度地具有慈悲之心和慈善行为。以堪称世界三大宗教的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为例,基督教提倡博爱、佛教讲慈悲、伊斯兰教提出善功,另外儒家讲仁爱、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讲至善等。说法虽有所不同,但其精神基本是一致的。本文的目的并不在于告诉读者什么新的东西,只是提醒读者已经知道的事;只想鼓励我们共同把已经学到的那些知识加以应用。

(一)
基督教倡导的“博爱”,集中体现了这个教的慈善思想。“博爱”分两个层次,一是爱上帝,二是爱人。《新约·马太福音》中耶稣说:“你们要全心、全情、全意爱主——你的上帝,这是一条最重要的诫命。第二条也一样重要:你要爱邻人,象爱自己一样!”《圣经》旧约全书中的《约伯记》列出约伯的善举:“穷人求援,我总乐于帮助;孤儿求助,我就伸出援手。在水深火热中的人为我祝福;我也使寡妇的心欣慰。我以正义作衣服穿上;公道是我的外袍,我的华冠。我作盲人的眼睛;我作跛子的腿。我作穷人的父亲;我常为陌生人伸冤。我摧毁强暴者的势力,救援被他们欺压的人。”
佛教倡导大慈大悲,大慈是指以爱护之心予众生以快乐和幸福;大悲是指以怜悯之心拔除众生诸苦。《大智度论》卷27称:“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将慈悲之心当作佛道之根本和普渡众生的重要依据。佛教的慈悲分众生缘慈悲、法缘慈悲和无缘慈悲三种层次,统称三缘慈悲。而大慈悲之心是离一切恩怨亲疏之别,心无所缘而平等的佛慈悲。同样在藏传佛教理论中,总揽全局的也是以大慈悲心为根本的方便法门与以缘起性空为主题的智慧法门两条主线。这两个又是互为前提,相辅相成的辨证关系。没有智慧法门不能解脱,没有慈悲之心不能成佛。藏传佛教的特点之一可以说是慈悲和智慧的高度统一。佛家总是以慈悲为怀,布施赈济,治病救人,造桥铺路,挖井造林和维护生态等等。孙中山先生在《军人精神教育录》中也赞扬佛教“以牺牲为主,救济众生。”
伊斯兰教要人们在今世生活中力行善功,不作恶事。《古兰经》指出:“信道而且行善者,是乐园居民,他们将永居其中。”一再劝导人们,要坚持不懈地通过做善事而成为善人,把善行贯彻于行为的自始至终,时时、处处行善,以做善事作为生活的最大乐趣。
统治中国学术思想达2000余年的儒家文化主导精神是“仁”。孔子指出,“仁”就是“爱人”。《论语》写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墨子讲过,人们不论亲疏远近,都应“兼相爱”,即平等地施爱于他人。孟子则作了具体阐释:“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宋代范仲淹所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则体现了“仁”的思想境界。佛教尚未传入藏族地区前盛行一时的苯教也是非常看重永恒慈悲的,《色米》中解释“俄摩隆仁”四个字时说:“俄是没有轮回;摩是如愿以偿;隆是辛绕的授记;仁是永恒的慈悲。”意思是说,在辛绕授记永恒慈悲的普照下,没有凡间尘世生死轮回的痛苦,能够如愿以偿地享受永恒的幸福。正如新加坡李光耀讲的:“一切宗教都致力于实现人身上全部最好的东西--仁爱、礼貌、慈悲和谅解。这些品质不但对于个人灵魂的超升有必要,而且对于社会的幸福也是必要的。”
马克思在《政治学》一书中指出:“政治学上的善就是正义。正义以公共利益为依归。”慈善思想可以说是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是对非正义、非公正、荒淫、纵欲、权力争夺等等社会现象的直接批判。

(二)
人类历史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刺激人们的贪欲,逐渐使人们产生对财产的崇拜。这种崇拜从严格意义上没有超出动物对于世界的把握水平。慈善是一种崇高的超功利的精神追求,使人的内心世界得到升华的外在规范倾向。慈悲之心是动机,慈善行为是效果,或者说有慈才有善。各种宗教讲慈善,强调真心诚意、驱除各种贪心和杂念,使心地恢复清净,就得讲戒律、讲改过。佛教的戒律旨在断恶修善。即称为修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离间、不绮语、不贪欲、不恚恨和邪见等十善。逆十善而行的十不善却要坚决驱除。行善先通过受戒律改过,改过才能积善,从而才能辨明行善动机之真伪。有益于他人、有益于公、处于真心和不图回报者为真,反之为假。
基督教也讲戒律,《圣经》、《申命记》中有关上帝颁布的律法,即摩西十诫,其中也包括孝敬父母、不杀人、不奸淫、不偷盗、不可做假证明陷害人、不贪恋别人的妻子、不可贪图别人的钱财和房屋等。强调心灵的净化。18世纪美国著名神学家乔治·怀特菲尔德讲:“我们必须改变我们思想品质和性情,忘掉既往的习性。”心灵净化了,才会真正关怀和救助他人。这种慈善观推动了后来的社会改革。很多有志之士认为,一个人的“心灵生活”是幸福的主要源泉;内心世界是否丰富与活跃,决定了一个人感受幸福的能力。如一个人有钱能买到高质量的音响,但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是没有办法拿金钱所买到的;有钱可以买到书籍,但无法买到知识;有钱可以买到药品,但买不到健康的体魄;有钱可以周游世界,但对风光和艺术的欣赏能力无法拿金钱买到等等。无数个事例都充分证明了有钱并不一定买到幸福。因此,“有钱的人未必幸福”。在一个发育良好的体内,必须同时具有一种正常而良好的慈悲之心,这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天士力集团总裁兼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闫希军有一句富有哲理的名言:“成为慈善家,是一个成功企业家的追求。”几乎可称作“大家”者,无论是大经济学家、大政治家还是大科学家、企业家和哲学家,必然都是大慈善家。

(三)
至于行善的方法,佛教有其特别的论述。佛教提倡的“四摄”,实际指的是布施、爱语、利行和同事四种行善的方法。布施包括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财布施是以财物济人,消除他人物质匮乏之苦;法布施是帮助人们摆脱对天灾人祸的恐惧,解救困难,使之安居乐业;爱语,是首先要有爱敬之心,即先学爱人、敬人、爱物、爱事、敬事,续则以亲爱之情、和易之语,因势利导地劝化人们;利行,是指以种种善举利益众生;同事,是以众生平等之心,平等之身份,亲近众生,同舟共济,同甘共苦,与大家共同作好事,以身教感化众人,同时消除大家物质上的匮乏和精神上的烦恼。佛教慈善的终极目标是把终生救出六道轮回,其慈善救助事业的意义和范围是很大很广的。可以说大慈大悲心也是恒心、长远心,慈善救济众生锲而不舍。佛教以如此大慈大悲之心进行慈善救助,是最为圆满的。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认为人生的一切希望最终以至善为归宿,是人类追寻的最终目标。他认为寻找至善的原则的根据不能眼睛朝下,仅在经验的层面上搜罗,还必须眼睛向上,寻找那种支配我们头上的星空的自然律一样的普遍的道德律。他说:“有两种伟大的事物,我们越是经常,越是执着地思考它们,我们心中就越是充满永远新鲜、有增无已的赞叹和敬畏,那就是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和我们心中的道德律令。”认为在人类社会里,各民族、国家、集团,乃至每个家庭和个人都有各自的利益。倘若都以各自的利益为条件,那么他们之间将不会是共同认可并遵守的普遍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这一最终目标及律令要求人们超越各自不同利益的差异和冲突,无条件地遵守它。这一律令是理性的自律和至上的追求,遵循它具有普遍的合理性,因为它不但考虑到人类长远的整体利益,而且规范着人在自然中的地位,承担着人类对其他自然物的义务,即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这实际上讲的是道德和慈善的普遍性原则和至上的追求,任何人都应毫无例外地予以遵守。康德论述“道德律”,“至善意志”并进而论说了“至善”。道德律是经验的,而“至善”是超验的。人的身心是大自然亿万年进化的成果,是天地间无价之宝,一般都不想象一般动物那样度过一生,都需要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都有一种比“仅仅自身活着”更高的“价值目标”。莎士比亚的《一报还一报》剧中人物讲“仅仅一个人独善其身,那实在是一种浪费。上天生下我们,是要我们把我们当作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普照世界;因为我们的德行倘不能推及他人,那就等于没有一样。”为此,一个人只有找到高于个体的某种精神价值,他的立功、立德、立言才有意义。笔者遇见好几个年级稍大一点的朋友说,我都退休了,现在再试图去办什么利他善事,不是太晚了吗?对这一点,美国北卡罗莱纳州州立大学法克伦·雷蒙德博士在他的《埃及生死之书》中说:“永远没有太晚的事情,因为死去并非是我们的终点;对灵魂来说,本来就没有终点,只要行动,就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一切都可以改变。”
总之,在人生旅程中最重要的事,就是积极生活,努力去做自己认定是值得去做的事,做生命的主人。我们有理由相信,慈悲之心和慈善行为是值得每一个善良而真挚的 人共同追求的超功利的至上目标追求!


、慈悲的蕴涵

1、 慈悲的语义

慈悲本为二个独立的概念,最早佛教只强调慈,稍后才以慈悲并称,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慈是代表朋友,或亲爱的人。悲是指哀怜、同情。对朋友要友善地对待之,对不幸者要抱以同情,这就是慈悲。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说:“慈名爱念众生,当求安稳乐事以饶益之。悲名愍念众生受五道中种种身苦、心苦。”也就是说,慈就是爱护众生,当求安乐之事来利济众生,悲就是怜悯众生,同情其轮回于五道之中,受种种生理和心理的痛苦。所以龙树对慈悲的定义就是“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因此慈悲的定义就是“拔苦与乐”。

2、 慈悲在佛法中的地位

慈悲在小乘佛教中,原为五停心观之一,五停心观指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界分别观、数息观。主要在于对治个人心性弱点的修行方法。慈悲观主要对治嗔恨心较重之人,因为这样的人心中总是充满愤恨和不满,修此慈悲观可以柔和其心,令其消除内心的敌意,从而避免由嗔心所带来的过激和冲突。所以慈悲观在小乘中是一种修行法门。小乘佛教还赋予慈悲某种咒力的意义。如《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八十三中说:“住慈定者,刀、毒、水、火皆不能害,必无灾横而致命终。”这是相信慈悲有某种特定的神奇力量,可以保护生命免受侵害。在《俱舍论》中,在慈悲之外又加上了喜舍,合称四无量心。《俱舍论》卷二十九说:“无量有四,一慈二悲三喜四舍。”四无量心也是一种修行法门,也是一种德性,到大乘佛教时,为了突出慈悲的深意,便将慈悲喜舍定为佛之本性,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二说:“善男子,大慈大悲名为佛性。何以故?大慈大悲常随菩萨如影随形,一切众生必当得大慈大悲,是故说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佛性有菩萨的佛性与众生的佛性之区别。菩萨的佛性是指已证悟者所拥有的本质,而众生的佛性是指尚且证悟的本质。一为实然状态,一为潜在状态。将慈悲喜舍由修行法门提升为佛性的地位,体现了大乘佛教对慈悲的重视,所以大乘佛教认为证悟成佛必须要透过“慈悲”的实践来实现。

3、慈悲的自利与利他

在解脱道上,慈悲不仅是修行的法门之一,大乘佛教更认为慈悲就是佛性,因此慈悲便成为个人修行解脱的重要条件,甚至就大乘佛教而言是首要条件。然而在小乘佛教中,慈悲的地位还不是那么具有绝对的地位。在《阿含经》中,世尊一再强调的是“无常、苦、空、无我”的观念,对“无常、苦、空、无我”的看破,凡夫就能“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不受后有”,而证得阿罗汉果,所以小乘重视的是智慧。但大乘佛教认为,若只有智慧而没有慈悲,就会流于独善其身,这样而证悟解脱的阿罗汉只是独觉的自了汉。大乘大乘佛教认为佛陀的根本精神并不是教导众生只为自己的利益着想,不是自己得解脱就够了。如果是这样的话,如来就不会悲悯众生,在他证道以后也不会教导众生获得解脱的途径。因此自利不是如来的真精神,慈悲利他才是如来的本怀。而且当自利与利他相冲突时,大乘佛教仍以利他为先,甚至还放弃自利的解脱,以实践绝对的慈悲为目的。慈悲在大乘佛教中被认为是佛道的根本,菩萨在观察一切众生生命当中的苦难,生起了大慈大悲之心,而想令众生解脱一切苦难。

二、慈悲与菩萨思想的关联

大乘佛教的兴起就是慈悲的生起,慈悲思想的兴起实际也就是菩萨思想的兴起,因为菩萨的真实含义就是觉有情,慈悲就是菩萨的本质。但是大乘菩萨的观念并未出现在《四阿含》中,在大乘经典出现以前,虽有一批《本生经》故事来讲述本生菩萨的行迹,但本生菩萨指的是世尊无数轮回的前生,这些《本生经》的故事其实并非佛陀所说,而是后世基于对佛陀的崇拜而创作出的。本生菩萨的故事很受普遍民众的欢迎和认同,这些故事满足了崇拜者的心理,同时也显示了佛陀伟大的人格精神。另外也为大乘菩萨的兴起,奠定了基础。《本生经》中本生菩萨唯有一人,就是世尊,但在大乘佛教中,菩萨的数目却是数不胜数,大乘菩萨是大乘修行者普遍的人格典范,从而逐渐建立了大乘佛教以慈悲为中心的基本特质。

1、 本生菩萨的慈悲

本生菩萨的慈悲,可以说是以“布施”为核心的,在《本生经》中屡屡赞叹佛陀在前生所行布施的功德,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舍身饲虎与割肉喂鹰的故事。这些故事把慈悲的精神予以绝对化,连行布施者自己的生命都可以毫不吝惜地舍弃,自己可以忍受生理与心理的一切痛苦。慈悲布施的绝对化,其实就是象征对于“我”及“我所”的彻底扬弃,这可视为佛陀“无我”精神在世俗人事上的具体表现。然而换一个角度说,那样慈悲布施连自己的妻子或者自己的生命也可以布施出去,而且仅仅是因为一念慈悲,并未对布施的后果以及其得失加以权衡,显然使人不可理解。事实上,《本生经》故事的创作,乃是源于对佛陀本人的崇拜而来,因此将佛陀加以神化以显扬其绝对的慈悲,这是对崇拜对象神圣化的结果,我们不需要对内容的情节抱太过认真的态度。但至少对其行为可以看出菩萨的慈悲,并不存在任何的界限。不仅是今世,还有来生,以至无穷世,菩萨都以慈悲心来对待众生。平等的施与,不仅限于人类,还惠及至一切有情,所以菩萨的慈悲绝对不是功利主义式的道德,也不是以人为本位的慈悲。

2、 大乘菩萨的慈悲

布施的方式到了后世,被较细密的予以分别。《大智度论》卷十四说:“布施有三:一为财施,二为法施,三为无畏施。”财施就是财物的施舍,就是救助贫困;法施就是将佛法说与人知,以佛法度人;无畏施就是救人厄难,令人无所畏惧。由此可反映出大乘菩萨的布施内容已由财物的布施逐渐转向佛法的布施。佛教的修持有“六度”之说,所谓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波罗蜜。波罗蜜就是到彼岸的意思。六波罗蜜就是六种渡过生死烦恼大海到达清净解脱之彼岸的法门。一般大乘思想是以般若波罗蜜为成佛得度的最重要的法门,而其余五种法门若不以智慧为本,则不能渡过生死大海。龙树菩萨更强调说智慧的获得需以慈悲为本。在《大智度论》卷二十中说:“大悲是一切诸佛菩萨功德之根本,是般若波罗蜜之母,诸佛之祖母。菩萨以大悲心故,得般若波罗蜜。得般若波罗蜜故得作佛。”这就是说,原本是以布施为核心的慈悲观至大乘佛教这里演化为慈悲与智慧并重的所谓悲智双运的慈悲观。慈悲与智慧对于大乘菩萨来说就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所以本生故事中的绝对布施在大乘菩萨这里就获得了理性的解释,而不是任情随意的布施。换一说法,即大乘菩萨的慈悲,已逐渐呈现出合理性的发展方向。

大乘菩萨慈悲的的特性,除了慈悲对象的普遍性、无条件慈悲的绝对性,还有悲智双运的合理性之外,其最特别之外在于超越慈悲意识,也就是超越道德意识的慈悲。什么叫超越道德意识的慈悲呢?用佛教的话说,就是三轮体空的慈悲即:施者是空,受施者是空,所施物也是空。施者是空,所以不起傲慢,没有能施者的优越感;受施者是空,因此对受施者就没有爱憎远近之分;所施物是空,因此不会吝惜所有的财物、眷恋自身的安乐或爱惜自己的生命。大乘菩萨的慈悲其实不只不是功利主义的道德,三轮体空的慈悲观同样也不是一种义务论的道德律令,而是在洞察诸法无常、苦、空、无我之际,对于愚痴众生所抱有的一份同情。大乘菩萨的慈悲视生命如梦幻泡影,因悲怜众生于梦中浑然不觉,所以要陪众生于梦幻之中,并期待在感同身受中唤醒众生,这样的慈悲伦理学的成份很少,更多的是宗教性的慈悲。因为这种慈悲是建立在空思想有基础上的。

三、三种慈悲

《大般涅槃经》有一段话说:“慈有三缘,一缘众生,二缘于法,三则无缘。……众生缘者,缘于五阴,愿与其乐,是名众生缘。法缘者,缘于众生所须之物而施与之,是名法缘。无缘者缘于如来,是名无缘。慈者多缘贫穷众生。如来大师永离贫穷受第一乐。若缘众生则不缘佛。法亦如是。以是义故,缘如来者名曰无缘。世尊!慈之所缘一切众生,如父母、妻子、亲属,以是义故,名曰众生缘。法缘者不见父母、妻子、亲属,见一切法皆从缘生,是名法缘。无缘者不住法相及众生相,是名无缘。”这一段话是说,依三类因缘而有三种慈悲:众生缘慈悲、法缘慈悲、无缘慈悲。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一下这三种慈悲。

1、 众生缘慈悲

“众生缘者,缘于五阴,愿与其乐,是名众生缘。……慈之所缘一切众生,如父母、妻子、亲属,以是义故,名曰众生缘。”众生具色受想行识等五阴,就众生身(色阴)、心(受想行识四阴)两方面来予以安乐,这叫做众生慈悲。另外就众生之间的关系,如父母、妻子、亲属等关系来行慈悲,这种局限于亲疏关系的,称为众生缘慈悲。众生缘慈悲,可以说是基于“人之常情”而起的慈悲。儒家“爱有等差”的思想与之相近。儒者认为行仁须由亲始,所谓“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与众生缘慈悲的心理动机相似。这种慈悲极有可能囿于人情之私,或局限于家族之内,而不能大公无私地施与一切众生。所以众生缘慈悲容易有其局限性。

2、 法缘慈悲

“法缘者,缘于众生所须之物而施与之,是名法缘。法缘者,不见父母、妻子、亲属,见一切法皆从缘生,是名法缘。”众生缘慈悲是给予能令众生身心安乐之物,法缘慈悲则是给予众生所需之物,其范围已超过身心安乐的要求,只要众生所必须的,可以令其离苦得乐的一切资具,都在法缘慈悲所布施给予的范围。

法缘慈悲的思维方式并不是推己及人的向外扩张式的实践方式,而是在实践这种慈悲时,心中并无父母、妻子、亲属等亲疏之别,而是就“诸法缘起”的角度,视众生平等无别,以一种无差别的态度来为众生拔苦与乐。

“诸法缘生”的意思是指存在的一切诸事物以及生命,都由无限的因缘而起灭,一切存有彼此互成因缘,互为因果,在无限的因果轮回中,每一个众生在无限时空中,或为亲子或为怨敌,都有一看不见的因缘之线缭绕着。从因缘观来看,所有一切都是平等地与“我”关联着。所以,众生不论怨亲,对行法慈悲的人来说,都应平等对待,不能有所差别。

3、 无缘慈悲

“无缘者缘于如来,是名无缘。慈者多缘贫穷众生。如来大师永离贫穷受第一乐。……无缘者不住法相及众生相,是名无缘。”相对于众生缘与法缘慈悲之“有所缘”(有条件、原因)的慈悲,无缘慈悲就是无所缘的慈悲。一般慈悲的对象是贫穷众生,对于贫穷众生拔苦与乐称为慈悲。但无缘慈悲的对象是如来,如来是觉悟者,早登极乐之境,而永离贫穷痛苦,何以还须对他拔苦与乐?是的!我们不能对如来拔苦与乐,我们对如来行慈悲,实际等于无慈悲可施。而众生正是尚未证悟的如来,如此对众生行慈悲时,也不可执著说在行布施。因此无缘慈悲,就是不执著于法相(存在的差别相),以及众生的差别相,乃至不可存在慈悲的意识而行慈悲。所以我们说无缘慈悲是超越了慈悲,超越了道德的慈悲。

无缘慈悲是不存有慈悲意识来行慈悲,所以它的根本精神是三轮体空,扬弃施者、受施者、所施之物的分别来行慈悲。以无缘慈悲来行慈悲者,没有施者的自得,去除了对受施者的远近亲疏之分,也不会吝惜所施之物,甚至连行慈悲这个念头都不存在于意识之中,这才是真正的无缘的慈悲。如无私的母爱。

众生缘慈悲是一般人伦道德的慈悲,法缘慈悲是宗教性博爱的慈悲,法缘慈悲是基于佛教缘起思想的慈悲,是能施与所施自他不二、能所两忘的慈悲,以无所施而施,无所与而与的方式来行慈悲。就行为来说,虽有施与,在意识中却完全泯灭此种念头。行慈悲者并不感觉自己是在行慈悲。心无所缘,毫不执著于差别对待。诸佛的真正慈悲并不在于救助众生现时的痛苦,而在于令众生了解众生的痛苦之源是因不明诸法实相,心有贪著,爱其所爱,恨其所恨,乐其所乐,苦其所苦,才会有这多的苦难。

四、慈悲与空

1、 慈悲的基础

(1)同情:众生缘慈悲、法缘慈悲、无缘慈悲,这三种慈悲的内涵虽然不尽相同,却有相同的起源,皆源于对众生所受之苦的同情,这就像孟子所说的侧隐之心、不忍之心一样。所谓同情就是感同身受,它可分为二个层面:一设身处地来想像众生所受之苦,另一是思量自己亦是众生之一,现在即使未受苦,将来也会有受苦的可能,所谓“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如《维摩诘所说经》“以一众生病是故我病”。

“同情”是否是人类所共有的一种自然情感,是否普遍地存在于一切人的心中?这对中国哲学来说,就是孟子与荀子所争执的焦点。佛教事实上并未对“同情”是否是一先天道德情感进行讨论,就佛教的观点而言,乃是极其自然的。因为从佛陀时起,就对这类根源性的问题不感兴趣,佛教只是就现象来论现象,并不谈现象之上的本体。所以对“同情”并不作超越现象的争论,更不会有“良知本体”之说。与“同情”相对的是麻木不仁,有人甚至会为折磨他人而生快感。

(2)轮回:轮回的思想是印度文化思想中极其重要的特色。在印度思想家中,除唯物论者外,没有哪一派不先行预设轮回思想作为立论的基础。即使如反婆罗门教的佛陀也如此。轮回被认为是生命的真实存在,无始以来,生命的本质就是如此,所以生命所受的苦并非一时一世,而是轮回有多久,痛苦就有多久。

对于轮回无限之苦的体认,更加深了慈悲之心量。因为慈悲本来就是面对痛苦之时所兴起的一份同情,当人们面对无可回避且铺天盖地令人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的痛苦之时,如果他不麻木,那他会具有更广大的慈悲之情。

佛教的慈悲精神并不止于悲悯的情感而已,因为轮回无限延伸了众生苦痛的悲观,更激发出人们求解脱之心切,只要能证悟便能得解脱,这是一份希望。因此,佛教的慈悲,便是由同情的情绪中超拔出来,慈悲行者就不再以情绪去感受这些痛苦,而是用智慧去观照痛苦。不仅能感受痛苦,更能理解痛苦,以及找出解脱的方法和途径。这样才可对症下药,如同医生的应病与药,这才是佛教的应机和对治。

(3)缘起性空的无我智慧:慈悲的另一基础就是无我智慧。同情心与轮回观属于印度文化中的共同内容,并非佛教的思想特质。基于缘起性空的无我智慧才是佛教的真实慈悲。

何谓缘起性空的无我智慧?诸法因缘而生,因缘而灭,其性本空,法无自性称为“法无我”,人无自性称为“人无我”。能够体会人无我、法无我,就是不执著的智慧,不执著于人(主体)及法(客体)之有无、生灭。以一种不著两端的中道观来看这个世界,不因有而喜,不因无而悲,不因死而苦,不因生而乐,随时保持清净不受烦恼,不为无明所蒙蔽的状态。能观诸法无我的智慧,必然超越悲喜之情,同时也超越了人我以及物我的分别。在缘起法中,一切的存在,彼此相依相待,并无有一法高于另一法,或者说独立于另一法之外存在,因而行慈悲者并不高于受施者,慈悲本身也是因缘所成,也是缘起性空的存在。以诸法毕竟空来行慈悲,就是无缘大慈。

2、 慈悲与空的对立和调和

其实,在遵行或依据缘起性空的无我智慧来行慈悲时,确存在着实践上的困难。《大智度论》就说:“若诸法皆空则无众生,谁可度者?是时悲心便弱。”慈悲之实践,如空观较强的人,纯从诸法空性的角度来行事,会认为众生毕竟是空,是不真实的存在,如此一来就失却了救度的对象,无对象可救,自然悲心就会减弱,以为慈悲是毫无意义的事。那么应如何来认识这一问题呢?所谓“诸法皆空则无众生”,所显示的是一般人对空观常有的误解。以为空就是无,无就是不存在。事实上在佛教中,空就是缘起有,也就是指在特定时空因缘条件下无实体性的存在,我们不能以诸法性空,便说诸法不存在,最多只能说是因为诸法是无实体性的存在,而其称为不实的假有。“诸法皆空则无众生”,被直接解释为众生不存在,如果众生不存在,那众生的痛苦也就无从谈起,这样救度众生痛苦的慈悲就更无有意义,因为一切诸法都不存在。佛教空的思想,显然并非主张这种虚无主义的断灭论。

“诸法皆空则无众生”其真实意义在于:从现象的角度来说,一切诸法以及所有的众生,都是现象有,但从究竟的角度讲,一切诸法除了现象之外,并无永恒的实体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诸法与众生是空,但并不否认现象性的存在。就如同梦境一般。

五、慈悲的培养与实践

1、 认识痛苦的本质

佛教把痛苦分为三种:苦苦、坏苦、行苦。三苦不仅是性质不同,还有层次上的差别。所谓苦苦是指身心上所感受到的直接的痛苦,如疾病、伤害、忧郁、悲伤等。苦苦是任何人都会直接感受到的痛苦,是最直接也最普遍的痛苦感受。众生是包含身心二方面的存在物,因此,对于身心所受到的痛苦是无可否认的。但佛教认为将痛苦的本质仅仅局限于身心层面,还是不完全的。因为佛教认为除了苦苦这一身心健康可以直接感受的痛苦外,还有不是由身心感受到的痛苦,这就是坏苦。所谓坏苦,是因快乐的消逝与变易所引发的痛苦。比如爱别离苦、老病死苦、贫富转化之苦等,这类变易之苦都属于坏苦。坏苦虽是引起苦苦的原因之一,如爱别离苦,会引发心理的痛苦。苦苦是指身心对痛苦的直接感受,而坏苦则多了一个过程,就是经过对于“变易”、“无常”的体认之后所产生的感受。因此也有人认为苦苦是纯感性的痛苦,而坏苦是基于理智认知以后产生的痛苦。苦苦与坏苦虽有层次上的区别,但一样是经过身心感受的实际痛苦。坏苦又是引发苦苦的原因。然而深究下去,则“无常”更是坏苦的原因。“诸行无常”是佛教的三法印之一。无常也是众生确能经历过的事实,如“是非成败转成空”、“朝如青丝暮成雪”等。基于“诸行无常”的理念,佛教更在苦苦和坏苦之外,又立行苦。行苦就是指就诸行无常这一客观事实所引生的痛苦。行苦才是痛苦的本质。

诸行无常的行,是泛指一切因缘造作的事物,佛教认为所有的存在无不是因缘所生,是以诸行就是指一切的存在物。一切事物都有局限性,所以称为“无常”。这是相对于“常”而言,常在时间上是指永恒,而在状态上是指圆满,无常就是指不永恒不圆满。行苦乃是完全超越了个体主观意识的苦。行苦即不永恒不圆满就是存在的本质,可以说痛苦是存在的本质。连天人都要在享受尽福报后再受轮回之苦。

佛教对痛苦的理解,不只注意感性的一面,还揭示了存在的本质是无常。而众生以无常脆危的生命又去追逐同样无常的事物,从而引发种种的痛苦,所以佛教要人去悟道,去把握生命的真实。

2、 认识自他不二的缘起法

除了要认识到苦是我们别无选择的共同处境之外,缘起法还告诉人们要懂得一切存在物之间相依相存的关系。缘起相依的思想其教育意义在于众生相依相存,任一众生都对我有长养的恩德。一切众生为我父,一切众生是我母。甚至天地万物亦是我生长的缘起条件。所以我们不仅要善待众生,对无情的万物也要心存感激。如果我们真能以此存心,我们便会放弃个人的自我本位,认识到自我与他人其实是一体的,自他是不二的,所以我们才有可能以一种无我的心态去舍弃自我的利益去谋求大众的福乐。

3、 无我的慈悲观

在实践慈悲行的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要去掉以自我为中心的我执。大乘菩萨的慈悲是无缘慈悲,我们不可抱着我为中心的意识去行慈悲,大乘佛法以慈悲心为地,才使万法皆空找到落脚的地方,也就是说:“说空不空”。无我是空,但慈悲不空,虽知无我而不断慈悲,故空而不空;虽行慈悲而不执有我,故不空而空。无我的慈悲不仅要消除人我的界限,还要提倡三轮体空的精神来实践慈悲的宗旨。也就是说行慈悲者须完全抛弃慈悲的观念,以超越慈悲的方式去行慈悲。因为菩萨行慈悲的最终目的并不只是要去满足众生的主观感受,而是在于为众生拔除最究竟的痛苦,走上解脱之道。如黄粱一梦所揭示的人生道理。所以也有人批评说大乘佛教愿力很大,但实践力较弱。但我们反过来想,如果菩萨的慈悲若是以去除众生主观的痛苦不目的,那菩萨所应修行的法门就不该是智慧法门,而应是神通。因为有了法力无边的神通,便会满足众生的心愿,才能有求必应。如果菩萨的慈悲是这样的慈悲,那佛教也就不再是佛教了。如马郎观音先以欲勾牵,令入佛见智。但现实社会一般多为凡夫,所以大乘菩萨的究竟慈悲常常隐而不显,对菩萨的信仰也常沦于一般功利性的信仰,信者所追求的大多是现世生活和救济,而非究竟的解脱,所以观音胜过佛陀的信仰。行慈悲者也是往往只著眼于拯救眼前的身心之苦,未能对大乘菩萨的慈悲作进一步的体认与弘扬。


人间佛教的慈悲观2008-12-01 09:51据大智度论卷四十、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五等载,慈悲有三种:(一)生缘慈悲,又作有情缘慈、众生缘慈。即观一切众生犹如赤子,而与乐拔苦,此乃凡夫之慈悲。然三乘(声闻、缘觉、菩萨)最初的慈悲亦属此种,故亦称小悲。(二)法缘慈悲,指开悟诸法乃无我之真理所起的慈悲。是无学(阿罗汉)之二乘及初地以上菩萨的慈悲,又称中悲。(三)无缘慈悲,为远离差别之见解,无分别心而起的平等绝对之慈悲,此乃佛独具的大悲,非凡夫、二乘等所能起,故特称为大慈大悲、大慈悲。

慈悲观又作慈心观、慈愍观,是多嗔众生观想由予乐拔苦而得到的真正快乐,以对治嗔恚的观法,有三种方法能止息。

一、以生缘慈来止息违理嗔:

有些人常常无端发怒,恼害众生,这种嗔相称为“违理嗔恚”或“邪嗔”。

对治之道:

应先取至亲的人得到快乐的样子作为观想对象,然后再慢慢扩及怨憎的人,乃至一切众生。可由四个阶段来思惟修行:

1.第一阶段:先从对我们有恩的人,如现世的母亲或过去世母亲,乃至生生世世的母亲。

2.第二阶段:再从我们所敬爱的人,如师长等。

3.第三阶段:然后中间人,即非亲非故,较无缘之人。

4.第四阶段:最后到自己的仇人或怨敌。

如是循序渐进,扩展到十方法界一切众生,都成为我们所缘的对象。

二、以法缘慈来止息顺理嗔:

在我们被他人恼害的时候,或因自己行善持戒,而对于作恶犯戒的人,往往生起嗔心,这种嗔相称为顺理嗔恚。

对治之道:

可由三个阶段来思惟修行:

1. 第一阶段:应该观想众生都是五蕴和合而成的假有法,因此无一众生可得。

2. 第二阶段:思惟,既然众生不可得,又那里有持戒毁犯、善恶是非等事呢?

3. 第三阶段:理应本著慈心爱念,将自己的修行法喜,与众生一齐分享,这样一来,一切是非善恶之心不起,嗔心自然就能消除。

三、以无缘慈来止息诤论嗔:

《观无量寿经》说:“诸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有些人以为自己所得的法才是对的,别人所说所行都是错的,因此与人诤论时,见他人有违己意,就产生嗔心,是名诤论嗔。

对治之道:

可由三个阶段来思惟修行:

1.第一阶段:应修无缘慈,泯除分别妄想,于一切法,不忆不念。

2.第二阶段:因此,打从心里就没有计执诤论,又哪里来的嗔恚呢?

3.第三阶段:所以,就能等视一切众生,以无缘大慈覆护一切众生。

结语:

修行慈悲观者,可于行住坐卧中,发大慈悲心,运心作观,忆念众生的恩惠和轮回痛苦,而感发报恩、拔苦的愿心。将今生及过去所修行的所有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并诚心为其祝愿:“当愿众生,亲近三宝,听闻佛法,远离颠倒,离诸妄想,发菩提心,修六度行,同证菩提”。信愿力量不强,观想不出来时,可以不断忆念众生的恩德、痛苦,如此,内在慈悲喜舍能量,便自然由心源流露而出。


大乘佛教的慈悲精神和智慧解脱


  楼 宇 烈

大乘佛教的主要精神,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那就是“悲智双运,福慧并修”。这里,“悲”和“福”体现的是大乘佛教度人利他的慈悲精神,“智”和“慧”体现的是大乘佛教自度自利的智慧解脱。“悲智双运”是就大乘佛教的教义和宗旨来讲的,而“福慧并修”则是从修道者的修行方向和方法来讲的。

大乘佛教的慈悲精神

二千五百多年前,释迦牟尼因观世间众生沉溺欲海,饱受生老病死之苦,从而发心出家求解脱之道。经过十余年的访师求道和潜心修行,释迦牟尼终于证得了解脱生死轮回之无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之后,释迦牟尼以此无上菩提法化导众生,说法四十余年,直至圆寂,以实践他降生之时即立下的誓愿:“三界皆苦,吾当安之”(《修行本起经》卷上);“此生利益一切人天”(《过去现在因果经》)。佛陀的这一誓愿,体现了佛教关怀众生、利乐有情的伟大的慈悲精神。
按照佛教经典原本的解释,“慈”和“悲”是分别从两个不同的方面来体现佛教对众生的关怀的。慈是与众生乐,悲是去众生苦。如《大智度论》中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卷27)佛教视“苦”为一切世间法的根本相状,求道修证也就是要脱离此无边之苦海。所以,在拔苦与乐的慈悲精神中,亦以拔苦为更根本。佛教的这种慈悲精神,在大乘佛教中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扬,甚至被视为佛教的最根本精神。如《观无量寿佛经》中说:“佛心者,大慈悲是。”《大智度论》中则更明确宣称:“慈悲是佛道之根本。”(27卷)在大乘佛教所崇仰的那些佛、菩萨中,无一不有自己的誓愿,然救世济众则是他们共同的誓愿。此中,尤以地藏菩萨救度众生的誓愿最大,最为感人。据《地藏菩萨本愿经》中记载,地藏菩萨发愿说:“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乐,得至菩提,我终未愿成佛。”(卷上)所以,后人为地藏菩萨所作的对联曰:“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充分表达了地藏菩萨的大誓愿。大乘佛教中有许多救苦救难的佛、菩萨,除以上已提到的释迦牟尼佛和地藏菩萨外,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等也是最受广大信众崇拜的救苦救难的佛、菩萨。应当指出的是,大乘佛教通过佛、菩萨体现出来的这种慈悲精神,主要并不是让人们通过祈祷去期待佛、菩萨来救度自己,而是要 信众按照佛菩萨的慈悲精神去实践。上述“福慧并修”中的修“福”业,即是要求信众通过对大乘佛法“六度”(六波罗蜜)中“布施”、“持戒”、“忍辱”等修法的实践,以实现利他的慈悲精神。中国的禅宗强调“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和“即心即佛”,认为“自性迷,佛即是众生;自性悟,众生即是佛”,倡导“自性自度”,更是把实践济世利生的慈悲精神视作是否悟得“自性佛”的体现。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它不仅需要有一个各国人民、政府之间的平等相待和互相尊重的国际环境,更需要人人都怀有一颗博大的爱心和同情心。若能发扬大乘佛教慈悲利他的精神,将有助于人类爱心和同情心的养成和增长。
此外,大乘佛教的慈悲精神,不单是对人类社会,它也遍及于一切有情之生命,乃至所有无情之山水土石。佛教对有情生命之慈悲,不仅体现于“不杀生”的戒律中,更体现于为救有情众生之生命,可以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在佛典中有大量记载着佛、菩萨为救助有情众生,不惜牺牲自己一切的故事。其中,“割肉喂鸽”、“舍身饲虎”等是人们熟知的故事,虽不免有所夸张和极端,但它表达了慈悲利他精神的理想和升华。佛教对无情山之山水草木的慈悲,则体现为对人类生存环境的良好保护。中国有句俗话:“天下名山僧占多”。不错,中国的佛教寺庙大多建在风景幽雅、环境优美的名山中,而他们对优美环境的保护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我们现代人如能从佛教的不杀生和同情、爱惜一切有情众生之生命,以及积极保护生存环境等慈悲精神中学到一些东西的话,我想对改进当今世界面临的严重的生态失衡和环境破坏,当会有所裨益的。

大乘佛教的智慧解脱

佛教认为,人世间的一切烦恼和痛苦都来源于人们的分别心。佛典中常说:“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如《大乘起信论》等),就是说现象世界的一切差别,都源于人们的这种分别心。人们由分别心而起我执、法执,生贪、瞋、痴三毒心,成种种颠倒妄想,从而陷于无尽的烦恼,无边的苦海,不得解脱。对此,大乘佛教认为,要得到彻底的解脱,就必须以无分别的、平等的“般若”智慧,从根本上去除人们的分别心。这也就是《金刚经》中所谓的“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对于现代人来讲,精神上最大的痛苦和不幸,大概无过于“自我”的失落。而这种“自我”失落,完全是现代人盲目依赖物质手段和无节制追求物欲的结果。若追究其根由,也不外于佛教所揭出的贪、瞋、痴三毒心。贪,为人的贪欲心;瞋,为人的瞋怒心;痴,为人的愚痴心。贪欲是对名声、财物等己所爱好的东西的无限制追求;瞋怒是对不合己意的有情众生的嫉妒或憎恨;愚痴则是对事理的颠倒执着。三毒心的不断扩张,使现代人在不断扩张的物欲追求中,身为物欲之奴隶而尚不自觉;在日益发展的高科技面前,越来越被自己所创造的科技环境所支配,而走向“自我异化”。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失去了越来越多的个体自我本有的主动和自由,越来越找不到人生真实价值之所在。
佛教以戒、定、慧三学来对治贪、瞋、痴三毒,教导人们以布施心去转化贪欲心,以慈悲心去转化瞋怒心,以智慧心去转化愚痴心。大乘佛教以本来清净为诸法之本性,既不应有人我之分别,亦不应有物我之分别。世人之追境逐欲,求名为利,自寻物尽之烦恼,实为自我清净本性之迷失。俗话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对于每个个人来讲,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试问,世上有那一个人不是赤条条地来,又赤条条地去的?由此可见,对于每一个个人来讲,大乘佛教以清净本性为自我,是极其深刻的。
清净也就是空,不过大乘佛教是不离色言空的,他反对各种离色空、断灭空的说法,并斥之为戏论。因此,大乘佛教并不否定人们创造的物质财富,以及人们必要的物质生活。他只是要人们不要迷执于物相,沉溺于物欲。人类创造的财富,归根结底是属于全社会的,对于个人来说终究是身外之物,不仅不可执着贪求,更应发心施舍,还之于社会大众。一个迷执于自我的人,必然把追求个人身心之欲求放在首位,这样他也就把自己封闭于自筑的牢笼中,终日价用尽心计谋略,落得个无穷得失烦恼,而终归于空虚盲然的人生。若能打破我执,视人我诸法平等无二,行慈悲利他之行,则必将体现出自我的真实价值,识得清净本性之自我的本来面目。
由此说来,大乘佛教之慈悲利他精神和智慧解脱法门,在今天还有其合乎时代的现实意义,可为现代人精神修养的资粮。


佛教的慈悲利他思想对当代文学发展的启示——李桂红
2009年02月17日 《禅》2007年合订本 点击:0次


当代文学深藏于骨子里的东西,是作者过于执著和注重自我个人感受的倾诉,并且不管这种感受是否无聊和有害,都要企图强加于读者和公众。文学成了作家个人感觉的玩偶,社会人生乃至人类的崇高使命感已经荡然无存。如法国的米盖尔·杜尔海所云:“对人的环境与自然环境再也提不起兴趣来了。生活在他周围的人们不过是勿勿来去的过客。如果不是偶尔还有一种权威性的声音使他麻木或令他感奋的话,可以说,已经没有一种使命感是他欣然承担的了。”当代文坛流行的“新写实主义”,“新现实主义冲击波”等,特别强调所谓的生活的“原生态”,“整个存在都被还原成作品……作品似乎被还原成无意义,没有连续的时间,没有固定的距离,没有确定的对象,也没有确定的故事情节。”先锋文学常常用荒诞的生存景观,充满背谬状态的时空场景,异常怪诞的文本形式,晦涩难懂的语言,虚假苍白的人物形象,来表现人自身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对峙状态,现实社会对真实人性的压制、盘剥和扭曲,人类的生存尴尬,精神困境和灵魂挣扎。“我们的世界,在他们的作品中被遮蔽了。他们的作品,只对我们打开了一个不能被看做与我们的世界相同的世界。”因为固守在自我的那个小圈子中,心胸眼界的狭隘导致其作品也显得日益狭窄、贫乏、单调,没有光彩和生命力。在许多作家的笔下,由人性与性格的局限,人人都很俗,社会中的人总是摆脱不了社会环境的制约,在无奈的认同和迷茫的期待中,左右不过一个“活”字。芸芸众生都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时光流逝中,在日渐苍老却又无可奈何的感慨中,庸常麻木、卑微艰辛地生存着。小说文本常常出现的都是鸡毛蒜皮,百无聊赖,似乎越干枯无味越是贴近生活的“零度写作”。许多作品流露出来的,往往都是在“寒夜”和“苦雨”的人生“长途”中深重而无奈的伤感和叹息,主人公抑郁、荒芜、沧桑和厌倦的心境,生命莫可名状的孤寂和疲惫,一种无所傍依、茫然若失、找不到人生意义与目标、找不到生活出路的精神苦闷。许多的当代文学作品,在彰显人性恶的方面,有着“出色”的表现。文章常常以极度夸张的手段,让叙事话语不断地在暴力、血腥、杀戮、死亡、贪婪、自私、冷漠、自渎、畸恋、自然欲望的放纵等非理性的状态中反复盘旋和细细临摹,将这些残忍而酷烈的恶的人性潜质叙写得入木三分而且怵目惊心。许多的“新写实”作品,充满了种种欲望的喧嚣和腐朽颓废的气息,对人类理性和善良、真诚等美好品质的质疑,使作品沿着堕落这个危险的词语慢慢滑行。文章不断地发现人性中丑恶的一面,而往往作品中最不择手段的丑恶角色反而容易取得成功,这无形中让读者学会设置圈套、欺骗别人,甚至摹仿作品中的反面人物而走向堕落。这无疑是当代文学最可悲的地方。诸如“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康德《实践理性批判》)的正气与胸怀,在当代文学中,已是十分少见。

前几年,中国大陆当代文坛十几个属重量级的作家在香港中文大学举办了一个交流会,结果到场者寥寥无几。以文化见长的《明报》在它的文学版上发表了一篇小文章,说以前的作家多以关心社会人生为己任,这样的消息在《明报》肯定会大做文章,甚至头条;但现在的作家们注重的仅仅是自我,缺乏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感,那么社会和别人又有什么理由必须去关心他们呢?从现今的图书市场也可以见到,一方面那些“新生代”作家以“著作等身”而自居,而另一方面,这些著作乏人问津,眼下的文学正陷入日甚一日的失落与尴尬。这些作家处心积虑地构建这些文学作品背后的真正目的,无非是为了自己的名利,然而他们中绝大数人的努力,似乎并未达到自己的目的。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并未考虑到,他们的这些作品,是否对社会人心有利益和好处。

在纷繁复杂,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不少人都感到自己的命运就象风中的一片落叶,被社会这股飓风吹得无所适从。尘世的喧嚣与浮躁,浸染着一颗颗迷茫而脆弱的心灵。我们的人民在向贫困开战,却面临着新的贫困:“穷得只剩下钱了。”人们翘首以待那些精神的战士们,渴望着从他们那里能吹来清新的风。然而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那些先锋派充满苍凉、落寞与无奈的世纪末黄昏情调的文本游戏里,在那些冷漠、调侃、玩世不恭的叙述中,从那些被撕碎的苍白空洞的生活中,读者最终能够得到什么呢?应该承认其艺术探索的努力,但是作为目的与结果,“后现代”的微光,却难以照耀漫漫的人生之路。当代文学作品对现代人身心世界的孤独与迷惘、矛盾与痛苦、失落与压抑、焦虑与恐惧之类的人性疮疤的揭示,可谓形象、贴切,但它们的最大问题,便是仅仅停留在痛苦烦乱的人生表象的展示上,而现代人最需要的,恰恰是超越这些表述之外,通达真正幸福快乐的人生境遇的途径提供。



诺贝尔在其遗嘱中特别申明,诺贝尔文学奖一定要授予那些具有理想气质的作品。福克纳在其诺贝尔文学奖谢辞中强调了理想对文学的重要意义,他写道,诗人和作家的“特殊光荣,就是振奋人心,提醒人们记住勇气、荣誉、希望、自豪、同情、怜悯之心和牺牲精神。”而似乎什么写作技巧都不缺少的当代文学的一个致命缺陷,就是缺乏真正的理想气质,一种造福利益社会人心、真诚关怀人类的生存处境和精神处境,给人类的心灵以慰藉和照耀,拔苦与乐的慈悲精神。

在佛教中,大慈的意思是把欢喜快乐的因缘给予众生,让一切众生得到真正的幸福安乐;大悲的意思是把离开痛苦烦恼的因缘给予众生,拔除一切众生的痛苦。慈悲是觉悟的来源和要素,也是觉悟行为的中心。如《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云:“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佛教认为,慈悲是真正对人对己都有利的,利益社会和众生就是在真正地利益自己,这在佛典中多有论述。如:“慈能除断忿恚根栽,慈能永灭一切过失……慈能超越热恼所侵,慈能生长身语心乐。”(《大宝积经》)世间一般人追求的都是自己的私利,但是即使他们的目的是想要广泛地利益自己,实际上还是要通过利益他人的方式才能顺利有效地实现。“若欲长久利己者,暂时利他乃窍诀。”(《胜利道歌——天鼓妙音》)从现实生活中也可见到,一个人平时若是与人为善,乐于助人,别人也就会愿意帮助他。如果一个人所从事的事业,对社会、他人都真正有利益,这个人会渐渐受到社会与他人的尊重与拥戴,这个人事业也比较容易成功发达。丝毫不想去利益社会和他人,却只期望能从社会和他人索取名利好处,这样的思路和逻辑,是不符合人生正道的,这样的人,也不容易取得成功。一个已经觉悟的人,应常行利他:“愿我于诸以嫉妒,非理诽谤本人者,亏损失败自取受,利益胜利奉献他。”(《修心八颂》)“菩萨所行,不求恩报;受恩之处,常思反报。善男子,一切众生,常求自利;菩萨所行,恒求利他。是名菩萨不可思议。”(《优婆塞戒经·义菩萨心坚固品》)等等。因为我们不能走出那个狭隘的自我,所以痛苦。慈悲利他教人学会的,是与他人、与社会、与宇宙和谐共处的本来智慧与方便,能极大地有利于将陷落和禁锢于私我的小圈子里的残缺的灵性解放出来。宇宙万物都是因缘相关的存在,我们要想收获幸福和安乐,首先必须要播种幸福和安乐的种子,对社会和他人的索取并非生命的本真意义,以慈悲柔和的心怀去利益社会和众生,无私地体谅、关爱和帮助他人,会使我们的生命焕发出更加恒久美丽的光彩。佛教的慈悲利他思想,对纠正当代文学发展的偏弊有着重要和有益的启示。

也是在同样的时代里,一些深受佛教慈悲利他思想浸润的文学作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出生于越南,现定居于法国梅村的一行禅师,他是一位优秀的宗教实践家和活动家,在欧洲和北美组建了许多“正念静修中心”,为佛教界人士、艺术家、心理医生、环保主义者和孩子们提供了大量的帮助,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从而使佛教在西方世界产生了愈来愈大的影响,一行禅师因此也倍受人们的关注。1967年他被小马丁·路德·金提名为诺贝尔和平奖,路德金博士说:“我不知道还有谁比这位温良的越南僧人更堪当诺贝尔和平奖。”一行禅师同时也是一位成功的诗人和作家。到目前为止他已经用英语、法语和越南语写过八十多本书,其中的《与生命相约》、《活得安祥》、《故道白云》已译成中文。他的著作立足于大乘佛教积极入世的慈悲利他精神,始终以觉悟、慈悲、解脱、和平为核心,直面人生的苦难和人性的弱点,特别地关注人类的存在状况,关注人类心灵痛苦的疗救,为现代人解脱痛苦与烦恼,和睦家庭,祥和社会,建设美丽的人间净土提出了“行禅”、“生活在当下”等一系列极富建设性、切实可行的方法和原则。浓厚的生活气息、诗一般的语言表达,加上他对佛法的深刻体验,使他的书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已经被译成三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在欧美畅销书排行榜中曾两度进入前十名。
在一行禅师的书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佛教慈悲利他的思想赋予了他的作品以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感染力。他多次生动形象地例证,运用佛教《华严经》中法界无尽缘起的智慧,对宇宙万物互即互入的本性进行深入禅观和觉照,会很大地有助于培养慈悲利他的胸怀,有利于我们从漂泊无根、孤独、苍白、扭曲、暗昧的生命状态中走出来,回到安祥、自主、喜悦、美好的生命存在:“当觉照的太阳开始照耀时,生命将会展开它那美妙的真实,我们的心灵将充满着慈悲、清明、喜悦和宁静,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可以过得象欣赏蓝天那样舒畅惬意,而每一天我们都在变得更美丽、更安祥、更健康。”(《与生命相约》)一行禅师本人经历了越、美战争,亲人与好友的不幸亡故,刻苦铭心却没有结局的爱情等等许多人生坎坷,但他却能始终以无比的勇气,正视人生的痛苦,积极地从事社会和平与慈善事业,播种慈悲、和谐与理解的种子:“我明白了慈悲的不朽,在这漫长崎岖的路上,将有日月闪耀,照亮我的征程。”(《为和平而工作》)在他的作品中,多次用颇具生活气息、诗意浓郁的例子说明,我们心中慈悲的力量将会改造生命,使它变得更美好;用慈悲、宽容、理解的心怀来看待每一个人,每一个生命的存在,能帮助我们透过烦乱、迷茫和痛苦的生活表象,真正地生活在当下,从而更能欣赏生活中的美:“很多人就是这样活着的,他们被囚禁于愤怒、沮丧和相信幸福与安宁只存在于未来的观念中……我们要尽己所能帮助他们。他们需要被某种事物所触动,如蓝天、孩子的眼睛,一片秋天的落叶等等,这样他们就能苏醒过来了。”(《步入终极空间》》)“能生活在当下是一种奇迹。奇迹不是在水面上行走,而是此刻漫行于绿茵茵的原野上,欣赏眼前一切可见的宁静与美。宁静无处不在,它包围着我们,浸润着我们;它在外面的世界里,在大自然中,也在我们的肉体和灵魂里。一旦我们学会品味宁静,我们的生命就将得到疗救和改造。这不是一个信仰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我们只要能找到使我们的身心回归当下的方法,就能感受到一切清新和生机勃勃的美妙事物。(《生命是一种奇迹》)就连他讲述自己年轻时曾经历的纯真感人的初恋,也是为了触动、滋润和培养深藏在人们心中慈悲与理解的种子,和引导修行人如何理智地正确对待自己的爱情:“九岁时,我在一本杂志的封面上看到一张佛像,佛安详地盘坐在草上。我立时明白,我也希望能象他那样安详和喜悦。”(《初恋》)“她身上有一种巨大的安详,是其他人所没有的,那是由虔诚的修行而产生的。……她出现在这里,一如盘坐草上的佛陀一样安详。童年时代拜访隐修者、品尝泉水的感觉再现了,成为了我们初次相遇的一部分。在我看到她的那一刻,我在她身上看到了我向往和珍爱的一切。” “她看起来就象观音——宁静、慈悲、美丽。” [17]“我心中的某种强大的东西在保护着她,还有我自己。……她象征着我所热爱的一切——我的关于慈悲、关于将佛教融入社会、关于实现和平与和解的理想。我心中的这种愿望是如此地强烈和神圣,以致于任何诸如握她的手或吻她的前额的举动都将成为一种亵渎。”(《春之美》)这些作品,与那些浮泛着欲望和烦恼的当代文学作品相比,真是有着天渊之别。而它们在社会上的反响、受读者的评价与欢迎程度,也同样是有着巨大的不同。

又如在当今世界上享有盛誉,广受推崇的《西藏生死书》(由现定居于美国的索甲仁波切著),特别注重描叙如何生起、培养和发展慈悲利他的菩堤心,其行文非常真诚,恳切,优雅感人。书中多处阐述,慈悲的最深意义,是心性的自然光辉,也是从智慧心产生的善巧方便;慈悲是一颗如意宝珠,它具有疗效的光芒射向四面八方。面对人生的种种挫折和烦恼痛苦,我们不必悲观失望,怨天尤人。这些痛苦可以用来帮助自己发掘、加深和强化慈悲利他的胸怀。如本书中介绍的能最有效地帮助培养慈悲心的施受法的修习:我们可以通过观想和呼吸,透过慈悲来承担和解除一切众生的身心痛苦——他们的恐惧、挫折、伤害、愤怒、罪恶、失望、怀疑和怨气,同时透过爱心把我们的快乐、幸福、安祥、治疗和成就给予他们。这不仅可以治疗自己的冷漠、痛苦、瞋恨、嫉妒等负面情绪,以及过去所受到的伤害和折磨,而且可以透过自己的慈悲,体谅、理解和帮助一切众生。而面对死亡——这个每个人都必将面临的最悲伤和脆弱的人生终点时刻,索甲仁波切认为应给予更深切的慈悲关怀。正确地对待死亡,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充满理智、热忱和勇气地去生活,去帮助人,鼓励人。此书中列举了一些作者认识的患癌症晚期和爱滋病末期的病人,面临着很快就要到来的生命的终点,通过修习施受法,以自己身心的痛苦来承受和帮助解除一切众生身心痛苦,从而发现了一种新的力量源泉,一种以前几乎想象不到的慈悲,使得他们确信并且深刻体悟到,原先认为使自己的生命灰暗无光、对自己和他人都毫无价值的巨大的可怕的痛苦,现在都充满着庄严、美好的目的与意义,并且这种意义在如何地转化他们的生命和死亡。在这些人的自述之中,充满了非常感人的对生命的庄严与感动的赞叹,面对死亡的从容自在和安祥,对众生、对世界、对上师佛法的感恩。是佛教的慈悲让他们找到了生命永不熄灭的支撑和力量。而把我们的心完全开放,感觉生命无常的威力,会让我们发起包容一切而无忧无惧的慈悲心。这个慈悲心能够让那些诚心帮助人者的生命充满力量:“在仇恨的地方播下爱;/在伤痛的地方播下宽恕;/在怀疑的地方播下信心;/在失望的地方播下希望;/在黑暗的地方播下光明;/在悲伤的地方播下喜悦;/……祈求您成全我的愿望,/让我安慰别人,而不求被安慰;/让我了解别人,而不求被了解;/让我爱别人,而不求被人爱;/我们因付出而领受,/我们因宽恕而获得宽恕,/我们因死亡而获得永生。”全书充盈着慈悲利他的圣洁的宗教情感,用触动现代人心灵、温暖而又有力的方式,提出了很多佛教传统中切实可行的关于如何正确面对“生与死”这样一个人类永恒主题的方法和途径,让读者学会更珍惜生命的意义。这也是本书能在当今世界上畅销并赢得广泛的尊敬和喝彩的重要原因。



当代文学的失落,关键在于人的失落。在经济浪潮铺天盖地席卷而来的现代社会,对金钱和地位的追求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奋斗目标。已经有太多的灵魂自愿或被动地放弃了崇高,放弃了真诚,放弃了智慧,放弃了信仰,在一片喧嚣不已的躁动中,很多人已经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去静静品味生活之流的底蕴,去倾心聆听圣者的教言。我们祖先几千年来所推崇的“文以载道”的优秀文化传统,被当今一些自居于时代浪潮尖头的“先锋派”人士视若弊履而加以全盘否定,对中国有上千年悠久历史的儒释道传统文化的精华,更是谈不上有多少了解就不负责任地批判和丢弃。文学成了这些人拼凑文字游戏、纯粹只为了个人投机钻营、沽名钓誉的工具。时髦新潮的西方现代派概念,在他们的作品里被运用得很是娴熟,诸如“一次闪电的空间,/我们第一次看见一只狗,/一辆出租马车,/一幢房屋。”这样的“伟大的意象”在现代派作品中随处可见。然而,这些作品所凸现的,是没有文化根底的虚浮和没有生命力的苍白贫乏,很难让读者从中体会到一丝心灵的感动,更谈不上对社会人生有任何的好处。

相对于当代文学的浮躁和转瞬即逝的风光,佛经文学经历了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风浪淘洗,千百年间,曾有过无数的帝王将相、文人名士、善男信女为之反复吟咏歌叹不已,至今仍让全世界几亿佛教信众奉之为圭宝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佛经文学深刻体现着佛教“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私无我普济天下苍生的崇高精神。如“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妙法莲华经》)“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乏者,令得伏藏。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何以故,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华严经》)如有人读了《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后感叹:“观音大士那无私利他的大悲情怀深深触动了我的心弦,原来在这冷漠、势利的社会人群中,还有观音菩萨那杨枝净水,把无尽的爱洒向人间,抚慰每一个伤痛的心灵。”现代人日渐干涸的心灵荒漠,需要的不是从当代文学中再一次复印和感受生活的迷失和无奈,而是需要一种能给心灵带来宁静与祥和、善良与美好、光明与希望的关怀和润泽。这也是那些深受佛教慈悲利他思想濡染的文学作品能广受读者欢迎的原因。

翻阅一部中国文学史,可以看到,对至真至纯至善至美理想的信仰和追求,一直作为一种文化背景滋养着代代才人。佛教博大精深的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创作曾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许多的文学大家,如谢灵运、王维、寒山、苏东坡、陆游、曹雪芹、丰子恺等人,都深受佛教思想观念的浸润。他们的作品,一直以一种高雅的姿态赢得世人的尊重和传诵。在中国的魏晋志怪、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变文、辞赋、俗讲、道情、宝卷、善书、禅诗等许多文学作品中,常可见到佛教慈悲利他思想的烙印。守望着飞动的红尘,我们的当代文学不能丢弃真诚,不能没有关怀利益社会人生的善良美好的热忱和理想,不能没有一种近乎神圣的精神。虽然神圣不应局限于宗教,它应该是人类所有一切蕴含真善美的东西。这是一种来自时代深处的呼唤。我们希望文学更光明一些,更上升一些,希望高尚美好的理想精神的光辉重新照耀我们。在这方面,佛教的慈悲利他思想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作者:李桂红



佛教的“慈悲”
——兼与孟子“恻隐之心”的比较

一、何谓佛教的“慈悲”
在佛教中,慈指愿与众生乐,悲指愿拔众生苦,它们属于佛教“四无量心”中的其中两个“无量心”,常合称慈悲。
佛教的慈悲之所以被称为“无量心”,乃是因为这种慈悲普被无量众生,能引无量福德——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佛教的慈悲又常被称为“大慈大悲”(大者,无量也),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七中曰:“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关于慈悲能引无量福德,这些福德当然是指宗教的福德,而不是指世俗的福德。按照佛教神秘主义的解释,慈悲所引致的无量福德,传统上有所谓“慈悲五利”和“慈悲十二利”之说,其中“慈悲五利”出自于《檀特罗经》,系指:一、刀不伤,二、毒不害,三、火不烧,四、水不没,五、嗔恶见善;“慈悲十二利”出自于《法句经》,系指:一、福常随身,二、卧安,三、觉安,四、不见恶梦,五、天护,六、人爱,七、不毒,八、不兵,九、水不丧,十、火不丧,十一、在所得利,十二、死升梵天。不管是“慈悲五利”还是“慈悲十二利”,它们都表明行持佛教慈悲能得宗教上的大福德、大利益。

大凡佛教思想,就其内容而言,都有两个向度,一个是宗教向度,一个是人文向度。为了使佛教的慈悲与孟子的“恻隐之心”具有对等的可比性,本文主要是从人文向度而不是宗教向度来探讨佛教的慈悲,而对于诸如慈悲的福德和利益之类的宗教向度的内容,虽然不可能完全不涉及,但均“述而不论”。既然是探讨佛教的慈悲,又怎能不多少涉及其宗教向度的内容呢?

二、无缘慈悲
佛教将人类具有的慈悲分为三种,即众生缘慈悲、法缘慈悲和无缘慈悲。
佛教所说的慈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慈悲兼指以上这三种慈悲;狭义的,或者说真正佛教意义上的慈悲,则只是指无缘慈悲。不过,在阐述无缘慈悲之前,我们不妨对前两种慈悲也作一简单介绍,以为比较。

(一)众生缘慈悲,即是凡夫的慈悲,我们一般人都具有此种慈悲,比如我们看见乞丐衣衫褴褛很可怜,遂生慈悲心,给他几元钱;看见有人受伤,痛苦地躺在路边呻吟,遂生慈悲心,将其送到医院去。……如此慈悲,日所常见,不一而足。这样的慈悲实际上就是孟子所说的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孟子曰: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孟子在这里举了个例子来说明“恻隐之心”,他说,有人看见一个小孩(“孺子”)掉入井里,就产生了“恻隐之心”,欲救他上来,他这样想这样做,并非是因为他与小孩的父母是交好的朋友,并非是因为他想在乡里树个好名声,也并非是因为他厌恶小孩在井里的哭喊声和挣扎声,而完全是因为他有一颗“不忍人”的“恻隐之心”,这种“恻隐之心”就是佛教所说的众生缘慈悲,若用我们现代的话来说,亦可叫人道主义的慈悲。这种慈悲属于人类的一种心理本能,只要碰到合适的对象,便会发生作用,法空法师甚至还人为,众生缘慈悲具有父性慈爱与母性慈爱的特征,他说:
所谓“慈”,是具有父性的慈爱,它在济世救人、利物的范围,含有庄严肃穆的意义;譬如夏天的太阳,它有利于世人与万物。

所谓“悲”,具有母性的慈爱,它有一味的含容抚育万物而不辞其劳的作用。

可见,所谓众生缘慈悲,也就是缘众生而有的慈悲,其本质乃是对众生生命的关怀和怜爱,而且这里的众生并也不仅仅是指人,而且还包括一切动物,现如今流行的动物保护主义——这是人道主义的一个延伸——亦是众生缘慈悲的一个表现。孟子所说的儒家的“恻隐之心”就是佛教所说的众生缘慈悲。

(二)法缘慈悲,这是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圣人的慈悲。三乘圣人断了烦恼得解脱,破了我执达法空,他们看见处于烦恼苦海中的众生,遂生慈悲心,欲晓之以佛法,将他们从烦恼苦海中救出来。这种慈悲的本质乃是对众生生存状态的关怀和怜爱,希望能改变众生的世俗“苦”的生存状态,使之归于佛法“悦”的生存状态。可见,法缘慈悲并不是人的心理本能,而是“三乘圣人”的超出一般人之上的人生觉悟。

(三)无缘慈悲,这是佛的慈悲,也是真正的佛教慈悲,我们一般所说的佛教的慈悲就是指这种无缘慈悲而言的。无缘慈悲,顾名思义,就是不需要任何因缘的、无条件的、绝对的慈悲,而前面所说的众生缘慈悲和法缘慈悲则都是需要一定因缘的、有条件的慈悲。法空法师在解释无缘慈悲时这样说道,无缘慈悲“是无条件绝对的慈爱,因此佛学中解释‘慈’与‘悲’是它为‘无缘之慈’、‘同体之悲’,所谓‘无缘慈’就是无条件、无要求的慈爱,所谓‘同体悲’,就是无时间、无空间的阻碍。”关于“同体(慈)悲”,我们留待后文去说,这里先谈无缘慈悲。

中国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顗在《摩诃止观》卷六(上)对“无缘慈悲”作了如下的界定,他说:
无缘慈悲者,即如来慈悲也,此慈悲与实相同体,不取众生相,故非爱见,不取涅槃相,故非空寂。非空寂,故非法缘慈悲;非爱见,故非众生缘(慈悲);无二边相,故名无缘(慈悲)。

这段引文告诉我们,无缘慈悲就是如来慈悲,亦即佛的慈悲,这种慈悲指的是佛本身就是慈悲,慈悲是佛的本质,是诸法之实相。佛对十方世界一切众生都显示慈悲,这既不是出于佛善良的心理本能(如众生缘慈悲),尽管佛无疑是具有善良的心理本能的;也不是出于佛的觉悟(如法缘慈悲),而是由于佛当下整个就是慈悲,就是一个“慈悲体”。佛是“慈悲体”,遂生“慈悲用”,对十方世界的一切众生无条件地显示慈悲,这就是佛的无缘慈悲。下面,我们不妨通过一个例子来比较无缘慈悲与众生缘慈悲的不同以进一步了解无缘慈悲的特点。

在《孟子》一书中,孟子曾讲过一个“齐宣王以羊换牛”的故事,他说:
臣闻之胡龁曰,王(指齐宣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牛被牵去宰杀以祭祀(“衅钟”),恰巧被齐宣王看见了。齐宣王见牛恐惧发抖(“觳觫”)遂生慈悲之心,下令把牛放了,而代之以羊。虽然杀羊与杀牛在实质上是一样的,都是残害了一条生命,但是只要不看见羊恐惧发抖,齐宣王也就心安理得了。在这里,齐宣王对牛的慈悲是有条件的,即他因为看见了牛恐惧发抖才生起慈悲,若没有看见,他是不会生起慈悲的,正因为如此,所以他才叫人以羊换牛。只要不看见羊恐惧发抖,“眼不见为净”,任凭人们宰杀羊。齐宣王的这种慈悲就是有条件的众生缘慈悲,也就是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现在让我们设想一下,如果佛处在齐宣王的位置,看见有人牵牛去宰杀,此时,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佛同样也会生起慈悲心,制止杀牛,但是,必须注意,佛并不是因为看见牛恐惧发抖才生起慈悲心,而是佛看见牛就会生起慈悲心,因为佛本身就是一个能向一切众生投射慈悲的“慈悲体”,就象一个发光体向其四周的物体投射光一样。佛的慈悲是无条件的无缘慈悲,佛看一切众生都会生起慈悲心。正因如此,所以佛是不会象齐宣王那样叫人“以羊换牛”的。

三、同体慈悲
佛的无缘慈悲也叫“同体慈悲”(有时亦叫“同体大悲”),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界说佛的慈悲的。所谓“同体慈悲”,系指佛看一切众生之身与己身同体,从而生起拔苦与乐、救度众生的慈悲心,这时,佛看众生所看到的并不是众生相,而是真如佛相,《大乘起信论》中曰:

以取一切众生如己身故,而亦不取众生相,此以何义故?谓如实知一切众生及与己身真如平等无别异故。

这就是说,佛的“同体慈悲”是基于众生与佛在真如上的“平等无别”。可见,“同体慈悲”具有本体的意义,在这个意义上,众生与佛之间的关系犹如“波之于水、四肢之于一身”,看见波也就是看见了水,看见四肢也就是看见了一身,看见众生也就是看见了佛。同时,《大乘起信论》还说:

一切诸佛菩萨皆愿度脱一切众生,自然熏习,常恒不舍,以同体智力故,随应见闻而现作业。
所谓“同体智力”就是“同体智慧”。这段引文表明,“同体慈悲”还包含有“同体智慧”的意思。佛之所以能“同体慈悲”救度众生,乃是因为众生与佛具有“同体智慧”,众生若没有这种“同体智慧”,佛便不能救度众生,这就是佛教所常说的“慈悲即智慧”的含义。

四、观世音菩萨的慈悲
在中国佛教中,观世音菩萨被当成了佛教慈悲的象征,观世音信仰在中国民众中已深入人心,诚如法空法师所说:“观世音菩萨与我们娑婆世界众生特别有缘,从古到今,观世音菩萨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反映了对于观世音菩萨之信仰,在中华大地上的普遍盛行和在民众之中的深远影响。在佛教供奉的诸多菩萨之中,人们最熟悉、最感亲切的,恐怕要数观世音菩萨了。‘观音大士,悉号圆通,十二大愿誓弘深,苦海渡迷津,救苦寻声,无刹不观身。’”

观世音菩萨之所以会受到民众广泛的信仰,其根本的原因乃在于观世音菩萨具有救苦救难的慈悲精神或大慈大悲精神,在于观世音菩萨是佛教慈悲的化身或代言人,能帮助众生从种种世俗的苦难中解脱出来,故而其信徒常称念“救苦救难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以求获得观世音菩萨的救度。《法华经》第二十五品“观世音菩萨门品”中就详细地介绍了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慈悲济世、救度众生的种种神迹,并这样总结道:

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受诸苦恼”、处于“苦海”中的众生只要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观世音菩萨便会“即时观其音声”,前来救度众生,使得解脱。因此,佛教的慈悲,从哲学之“体”上讲,是无缘慈悲和同体慈悲;若落实到宗教之“用”上,那就是观世音菩萨的“救苦救难”实践。
1另两个“无量心”是喜和舍,其中喜指见众生离苦得乐而心生喜悦;舍指虽生慈、悲、舍。但又不执着于慈、悲、舍。一说舍指舍怨舍亲,怨亲平等,此处不从。

2 《孟子·公孙丑上》
3法空《观世音菩萨与普陀圣迹及奇迹》,载《台州佛教》1998年第5期,第37页

4佛教将世俗人生用一个“苦”字来概括。通常地,佛教所说的“苦”有“八苦”和“三苦”之说。其中,“八苦”是指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和五盛阴苦;“三苦”是指苦苦(身心受苦时所生的苦),坏苦(乐境失苦时所感受的苦)和行苦(诸行无常迁流不息所得的苦)。

5法空《观世音菩萨与普陀圣迹及奇迹》,载《台州佛教》1998年第5期,第37页。

6《大正藏》第46卷第81页上。
7如来即指佛。佛有十个名号,分别是: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和世尊或佛世尊,其中,“如来”是最常用的名号,意为“乘如实之道来成正觉”或“如其本来面目而来于世间”;或者,象《金刚经》第二十九品所解释的,“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8《孟子·梁惠王上》。

9按朱熹《四书集注》,“衅钟,新铸钟成,而杀牲取血以涂其衅郄也。”郄,通郤,即隙。春秋战国时期,王候家中,新钟制成后,要举行祭祀仪式,用牲畜的血涂其缝隙以示吉祥,是为“衅钟”。

10这应是齐宣王的想象,牛自己是不会知道要被牵去宰的,因而也不会恐惧发抖。

11高振农《<大乘起信论>校释》,中华书局1992年4月版,第67页。

12丁福保《佛学大辞典》,上海书店1991年12月版,第984页“同体”词条。

13高振农《<大乘起信论>校释》,中华书局1992年4月版,第71页。

14法空《观世音菩萨与普陀圣迹及奇迹》,载《台州佛教》1998年第5期37页。

15《大正藏》第33卷第56页下。



 
慈悲精神;佛教中的生态智慧

2006-05-15 15:17:1 人民网



  释宗舜

  中国现在大力倡导保护生态,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佛教中关于生态的智慧是值得借鉴的。佛教是一个充分尊重生命、尊重自然的宗教,这一观念从最初起,即通过佛教的教义和戒律得到传播与实践。

  佛教把生命状态分为两种,即有情众生与无情众生。人与动物等属于有情众生,植物乃至宇宙山河大地属于无情众生。佛教虽然肯定人在六道中的特殊性,同时也强调,因为六道的轮回,一切有情众生之间,有着不可思议的亲缘关系。《梵网经》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从这点出发,佛教坚决反对杀生,不仅不能杀人,也不能杀害其他五道的有情。不仅不能杀害,也不能损恼他们。佛教戒律里面,有很多不得鞭打牛马、让牛马过于负重的规定。而对于大心菩萨来说,更是发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地藏菩萨)。所以,佛教对待有情众生最根本的两点,是平等和报恩。

  佛教对待无情众生的态度,与对待有情众生的态度是紧密相关的。佛教并不因为花草树木、山川河流的“无情”,而轻视它们甚至滥用和浪费它们。佛教把我们由于过去世之业因而感得的有情之身心生命称为“正报”,把国土世间等无情众生称为“依报”。佛教认为,外在的环境乃是有情众生“共业”所感之果,也就是说,“依报”的好坏,是由有情众生来决定的。如果有情众生都心存善念、勤行善业,则“依报”就会变得美好,如:和乐、富足与庄严,就是由于阿弥陀佛及往生有情的功德所感。反之亦然。从这一点来说,佛教更强调“人祸”,而不是“天灾”。从佛教的观点来看,重点不在外部的自然界,而在我们的内心世界。只有通过不断的内省,迁恶向善,由“净心”实现“净土”。佛教戒律中规定,不可“以恶心故放大火,烧山林旷野”(《梵网戒》),比丘不得“踏杀生草,断众生命”(《四分律》),并反复强调对自然财富的珍惜和合理利用。甚至在合理合法的饮食之时,也要“食存五观”,要观想此食垦植收获舂磨、淘汰炊煮,所费功夫甚多,而且施主减其妻子之分,为求福而施,故受食时,要“计功多少,量彼来处”。要反省自己的德行,是不是受得起施主的供养。要对于饮食滋味不贪美味,不憎粗砺。要把饮食看成是治疗“饥渴疾病”的良药,为修成道业而受用饮食。所以,佛教对待无情众生最根本的两点,是自律和珍惜。

  佛教生态智慧的出发点是慈悲的精神。当我们用慈悲的眼与心去对待一切众生的时候,时刻不忘众生成就了我们,我们就能与其他生物与自然界和谐共处。(释宗舜 作者为苏州戒幢佛学研究所研究员)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