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15日星期四

《皈依三寶始終學修攝要頌》










作者:能海上師

甲一、三寶之名體
乙一、贊三寶體相
丙一、讚歎皈願
丁一、贊佛寶
總贊
諸一切種諸冥滅 大悲三智十力身
別贊悲智
法界虛空一切種 如其所有盡所有 無上正等正覺知 觀諸眾生同一子
皈願
我今皈依永皈依 皈依佛道誓願成
丁二、贊法寶
總贊
佛說三藏十二部 教證名言諸軌持
別贊教
流轉還滅體相用 名詮旨趣等隨行
別贊證
諸乘道地一切證 能依所依因果等
皈願
我今皈依永皈依 歸依法門原修證
丁三、贊僧寶
總境
三賢十地四果向 剃發染衣具戒者 三乘四部八大子 從佛輪轉聖比丘
別境
龍樹無著執金剛 法王第二宗喀巴 大悲法流恩師眾 出家得戒傳法尊
贊德
具戒定慧解脫等 度生大願流無盡
皈願
我今皈依永皈依 願斷煩惱度有情
丙二、三寶法喻
總釋
如來正法聖賢僧 明淨堅嚴希無上
法喻
佛如良醫法妙藥 將護病者說名僧


乙二、釋內體之自性三寶
自性
佛謂自覺法者正 自性離染清靜僧 有情皆自具三寶
譬如木中本火性 須藉鑽等勝勢力 所謂佛種從緣生
乙三、釋外緣之一切三寶
丙一、同體三寶
同體
佛即是法法即僧 名義有三性不異 三寶常住同真際 亦第一義亦法身
丙二、別相三寶
於一佛寶中 有諸身等別 于一大藏中 教理行果分
依佛教修行 三賢及十聖 四果四向等 菩薩聲聞僧
丙三、依諸乘分別三寶
大乘佛寶
自覺覺他覺行滿 具足三身五智身 菩提大悲以莊嚴 是名大乘之佛寶
大乘法寶
無畏無流證教法 實相中道二空理 乃至無量度攝門 皆名大乘之法寶
大乘僧寶
不畏生死不入流 恒求自苦他安樂 度生大願無窮盡 是名大乘之僧寶
小乘三寶
丈六紫金三十二 阿含四諦因緣法 緣覺聲聞四果相 是名小乘之三寶
密乘三寶
大日如來金剛尊 密乘四部生圓教 住戒勤修證道等 得大法樂諸品僧
常住三寶
金坭畫像及舍利 三藏名言教證體 剃法染衣現前眾 久住於世持佛法
甲二、皈依之因由
乙一、引佛說偈
反顯
眾人苦所逼 多皈依諸山 園苑及叢林 孤樹制多等
此皈依非勝 此皈依非尊 不因此皈依 能解脫眾苦
正明
諸有皈依佛 及皈依法僧 於四聖諦中 恒以慧觀察
知苦知苦集 知永超眾苦 知八支聖道 趣安隱涅槃
結成
此皈依最勝 此皈依最尊 必因此皈依 能解脫眾苦
乙二、難聞難得
離八種苦
地獄鬼畜生 長壽北俱盧 諸邊地下賤 盲聾喑啞等
世智邪辯才 正法滅盡時 是名曰八難 難聞佛法故
得十圓滿
眾同處所依正圓 現生不作五無間 無諸邪見信業果 如是五種內圓滿
大師世俗勝義法 教猶住世證未隱 諸種資緣悉具足 如是名為外圓滿
乙三、念死無常
念死
有情決定死 死來無定期 死至不可拒 死後何所歸
念無常
是日已過 命亦隨減 如少水魚 智者應思
乙四、觀察諸苦
生苦
生為苦之因 眾苦所依聚 老死諸愁憂 無常等住地
煩惱複隨生 逼迫身心等 生為死之因 無生何有死
老苦
老苦複可憐 勝色日衰減 腰弓頭似銀 面皺不樂看
念力多忘失 命根快欲斷 壽者複多憂 久憂常不死
病苦
四大不均平 逼惱身心苦 肉瘦皮乾枯 動止不自由
威儀難振作 受針灸等痛 樂境欲不興 時時斷命憂
死苦
死苦痛舍難 一切攜不去 極可愛自身 眷屬良朋翼
田宅諸財物 勢位巧文藝 父母諸妻子 不能相偕去
死時萬苦煎 死後何處去 大名勢財能 皆不免於此
怨憎會苦
若仇怨相逢 怖報怨治罰 惡名身逼命 避免苦複生
愛別離苦
由世境所逼 親愛眷屬離 發起憂愁惱 悲哭等痛心
求不得苦
農種不獲實 商賈而失利 欲高位無階 求聞事反違
或心灰意冷 惱喪等難堪 或苦思計較 欲求不得苦
五取蘊苦
貪著於五蘊 流轉苦增盛 引後有無窮 成現在苦器
亦盛苦苦器 雖暫時隨己 與樂境共生 舍離苦複起
引起死中後 猶連鎖無盡 果縛未脫離 子縛早已生
流轉盡六道 數數取捨身 積骨過須彌 乳淚勝海深
損益業不定 勝劣趣無憑 獨來亦獨往 無人作伴侶
長劫受眾苦 複不作厭棄 亦不求停息 隨風浪起止
觀六道苦
諸天戰爭時 斷支隕命等 劣天被驅擯 死住不自在
修羅多嫉妒 熱惱而興門 截肢或斷命 雖智不見諦
人苦謂生等 苦逼如鬼獄 或修羅畜生 似天而速壞
畜弱肉強食 因饑渴獵等 耕複任打殺 但念水草淫
惡鬼業由貪 內外自體障 人間月為日 壽命五百年
地獄中輕苦 勝刺三百槊 寒熱等無間 壽命同天量
乙五、皈依三寶為欲自救救他——結成皈依之因由
難得難遇
人生實難得 佛法猶難遇 如須彌引針 盲象浮木等
身命無常
此身如聚沫 無常刹那盡 遊旅八苦中 流轉六道輪
無別人法
諸山林園苑 孤樹靈廟等 自苦即未離 他苦雲何濟
悲小雜瞋貪 執我心不平 我諦審諦觀 不能離二苦
唯依三寶
唯五智三身 十力四無畏 大悲方便語 慈心利有情
能救濟自他 是正真皈依 此皈依因由 因熟讀深思
甲三、皈依之受持
乙一、受得
受得方法
決定信樂皈三寶 無諂誑驕從師受 千里無僧佛前受 後遇僧時速具儀
乙二、行持
丙一、別學皈戒
應止
不皈天神外道等 不惱不害於有情 不與外道等共住 違此三法失皈依
應持
皈敬如來是我師 皈敬正法證教體 現前僧眾賢聖等 直至菩提永皈依
丙二、共學六支
念德供養
常念三寶聖功德 恩德無邊應供養
度生求願
于諸眾生發宏願 凡所興求白三寶
皈禮護戒
晨夕三七作皈禮 守護皈戒如愛命
丙三、附學八種
精進心
決定信樂皈三寶 常恒勤修無止息 於戒止持呵五欲 棄貪瞋等諸蓋纏
了境正信正念心 慧定施戒護願等 三業專一殷勤修 如是功德向三寶
念心
常念三寶恩 殊勝諸功德 孝子念父母 戲語不言舍
念念不去心 道種因積集 加持難思議 他生猶熟客
慧心
慧心謂擇法 知功過得失 魔等不動轉 斷除諸惡見
定心
由慧力皈依 心定如山王 諸魔不動搖 違緣心更固
施心
施他量可量 受報有後境 如來正法僧 不可量受現
恩報除罪業 去貪少守護 資福調練身 恒常施不斷
要恭敬淨財 豐盛不儉草 整肅亦莊嚴 親身行為妙
不圖他觀美 不圖他忻贊 善願為他故 正等菩提觀
護心
護三寶護戒 護內心善法 七眾皆有責 各各護不同
願心
立志光遠 不怯不弱 殷勤策勵 滿四宏願
世世生生 得逢三寶 如法修行 護自三寶
回向心
以此聖功德 回向於自他 夢中心常念 究竟無舍離
我及父母眾 恒依止三寶 直至菩提座 永久作皈依
甲四、皈依之功德利益
現前利樂
現前大威勢 度自他八苦 王賊兵獄難 水火風饑渴
貧窮諸災厄 應念得消除 諸毒不能害 惡咒不能著
諸天龍鬼神 精祗魔魅等 災星與惡星 藥叉羅刹眾
一切非人禍 災害不能侵 遠危難鬥諍 橫夭決不臨
身強家宅安 財位速成就 求子女眷屬 一一皆如願
日夜身心調 睡眠無惡夢 衣食住病藥 四緣悉隨順
正壽增色力 愚癡者增慧 樂施增富饒 見善且勇為
後時利益
常逢善知識 有暇聞正法 了知正因果 修為無倒錯
家庭常雍樂 悉作修行侶 得世人尊仰 出言人皆信
能建立三寶 救濟諸苦困 生死若客遊 不憂墮惡趣
究竟利益
能如法修為 由戒定生慧 從初地至十 漸入如來位
度現生父母 並累世宗親 宏願無窮極 行普賢大行








皈依三寶始終學修攝要頌淺解
能海上師集述 弟子倪正和敬解

根據佛教經律論三藏明文的規定,作為一個佛教徒,必先經過一番如法歸依三寶的手續,然後方才取得佛教徒的資格。反過來說,如不歸依三寶,或只歸依一寶二寶的,他就因為欠缺必要的手續與不如法,沒有資格算是一個佛教徒。所以佛教徒與非佛教徒的區別,完全是以歸依不歸依三寶來決定的。
這次中國佛教協會成立會議的全體代表,一致同意佛教的優良傳統應予尊重,佛教徒必以受持三歸為基本條件。更使這個區別佛教徒與非佛教徒的重要標準,在全國範圍內,更明確的建立起來,更好更一致的予以重視和護持。這是發揚佛教優良傳統,一件寶貴的收穫,值得全國佛教徒的讚歎和擁護。
歸依三寶是每一位佛教徒,入門初步,首先應當認識瞭解的常識,亦是從開始學佛起頭,一直到成佛為止,始終不離的一門主要的學修功課。有人以為歸依了,就算了,何必還要長期學修,乃至貫徹始終學修呢。這是要待根據經論來作一番詳細的陳述。能夠廣攝經論的精義,扼要說明歸依三寶的重要,與其所以然的具體意義,要推能海上師所集的《歸依三寶始終學修攝要頌》最為第一。茲將攝要頌逐頌解釋以供同好,並以引起全國佛教徒的注意與重視。
攝要頌原頌,已見上篇。為使原頌易懂起見,仍附科判,俾明段落,從科判上加以研究與體會,還可以看出佛法文字組織的嚴整。如是嚴整的文字組織,是佛法經論獨具的特色,而為世間其他文體所少有。推原其故,完全由於佛法內容十分充實,所以佛典組織非常嚴整。所謂德充於內,文形於外。要有十全十美的本質,方有十全十美的外表。文相的優越是由於教理的圓滿。佛法的可貴,就是貴在文質並茂,表裏如一。這是真實不虛,無法假冒的事實,佛法教理,廣博淵深,初學雖難一時全懂,然據此顯而易見的科判特色來推斷佛法內容的究竟圓滿,亦很可以幫助我們加強對於三寶的信心。
複次,把要說的千言萬語,深廣教理,集成偈頌,最能以簡馭繁,鉤玄攝要。例如攝要頌首四頌就含攝了萬餘言乃至無量意義,故名攝要頌。所以不論世出世間,古今中外的大德文豪,或為詮理,或為抒情,當其滂沱的文思,一經觸發,瓶瀉潮湧,沛然莫禦時,每嫌長行散文不能包羅萬象,暢所欲言,唯有形諸歌頌,方覺海闊天空,發揮盡致,綱舉目張,含攝無遺。所以佛法偈頌都是祖師的心血,法寶的結晶,是精華中的精華,是珍寶中的珍寶,是啟發智慧的殊勝資糧,我們必須把它精密攝持,把它消化了來滋養我們的法身慧命。
攝要頌大科分四: 一、三寶之名體;二、歸依之因由;三、歸依之受持;四、功德及利益。為求述解醒目起見,複以科(科判),頌(頌文),解(淺解)三字標於三類文字之上,以醒眉目,便利讀誦。其中「科」「頌」引攝要頌的原文,而「解」則是科頌的解釋。
科 甲一、三寶之名體分三
乙一、贊三寶之體相分二
丙一、讚歎歸願分三
丁一、贊佛寶分三
戊一、總贊半頌
頌 諸一切種諸冥減 大悲三智十力身
解 第一大科三寶之名體是開示我們認識三寶——佛寶,法寶,僧寶。不但引導我們認識三寶的名相,並且還要進一步認識三寶的功德體性,由是來發起我們對三寶的信仰心與恭敬心。唯有在具足信心,具足恭敬的基礎上,方能建立與鞏固我們歸依三寶的決定心與信樂心。佛法重理智而訶斥情感,重正信而訶斥迷信。佛教是以三寶的真寶功德與其表裏如一的言行來攝受眾生的。所以作為一個名貴相符的佛教徒,也唯在認識三寶功德之後,他才不致迷失方向,他的信心,才不致因環境轉變,或遭遇障難而動搖。信為道源功德母。由於認識真切,信心堅潔的原故,就能聚集與生長一切功德,乃至最後成就三寶的殊勝功德。必須指出,一切成就由信心來,一切信心由認識來。沒有認識,就生不起信心,沒有信心,就談不到成就。要有真切的認識,才有堅潔的信心,要有堅潔的信心,才有殊勝的成就。所以認識三寶的功德實為將來成就三寶功德的先決條件。有一分認識,有一分成就。有十分認識,有十分成就。現在認識越透徹,將來成就越殊勝。這種顯而易見的道理,l經說明,是人人可以理解的。我們佛教徒之所以信佛學佛,目的就是希望成就三寶的圓滿功德,來實現拔苦與樂、普度眾生的偉大行願。所以對於三寶功德的認識,必須經過l番極長時期的學修,以期認識得更全面,更深入,更透徹,更親切,這就為將來的成就具備了必要的條件,並保證其所希求的成就,提前實現,更早完成佛道的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無上功德。現在第一大科廣贊三寶功德,即為提高我們對三寶的認識,是與我們將來佛道上的成就有著最極密切的關係。
佛教的經典,很多寫成頌文統攝要義,作成總結。依照印度習慣每四句作為一頌,長行散文則以三十二字作為一頌。歸依三寶始終學修攝要頌首先以二句韻文總贊。二句就是半頌,字數不多而含義極豐。佛寶功德,無量無邊,廣說無盡,然可以斷德、智德、悲德三種功德來統攝佛寶的無量功德。現在攝要頌初半頌諸一切種諸冥滅,大悲三智十力身,就是總贊佛的智斷悲三德,與三德的偉大作用。初句諸一切種諸冥滅,引自《俱舍論頌》的第一句。「諸」表諸佛世尊,不限於本師釋迦牟尼佛,或某一尊佛,而是全攝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為我們歸依的物件。又言諸而不言佛,是表造頌的論師堅持真理,大公無私,並不朋黨宗師,贊佛而不贊餘。故論師不皋師匠之別名而於內外諸師中,果能圓滿具足斷智悲三德的,悉皆歸敬。然三德具足,除佛世尊外,別無餘人。故一諸字是表無量諸佛而非一佛,無量諸德而非一德,亦表亦遮,能立能破,具諸妙義而複不致招非佛教徒的嫉忌譏謗,足見論師造頌遣辭的善巧。
初句已釋諸宇,餘六宇二切種諸冥滅」是贊佛的智德斷德。六個字可以分成四句話,包含反正二層意義來解釋:二切種冥:諸冥」表反面的意義,二切種冥滅:諸冥滅」表正面的意義。一切種冥是以劣等智慧為體,就是凡夫的世智辯聰,亦名凡夫知見。此等劣智,對於一切事理,不能明瞭悟解,因之使凡夫的思想冥暗,沒有光明,故名一切種冥。諸冥是以貪瞠癡等煩惱為體,煩惱能擾亂人們的身心,使之觸事昏迷,行動顛倒,故名諸冥。l切種冥滅是表佛的無上智慧,圓滿成就,永滅一切劣等智慧,故日一切種冥滅,就是所謂智德圓滿。諸冥滅是表佛的無漏智慧,永滅一切煩惱習氣,清淨潔白,離諸垢染,故日諸冥滅,就是所謂斷德圓滿。 ,
第二句大悲三智十力身,大悲是表佛的大慈悲心。佛看眾生受苦,無異自己受苦,所以運同體的悲心,拔諸眾生出離眾苦,興無緣的慈心,與諸眾生究竟安樂。佛所做的工作就是拔苦與樂,普度眾生,盡未來際無有疲厭,而且以普度眾生,悉皆成佛為目標,因為唯在度生成佛之後,離苦得樂,方才究竟。又佛度眾生,以不遺一眾生,不舍一眾生為範圍,因為有遺有舍,悲心即不圓滿,無遺無舍,而且不受空間時間的限制,悉以度成佛道為目標,正顯佛的悲心,深廣無比。故大悲二字,是表佛的悲德圓滿。以上總贊佛寶智斷悲三德。
三智是說:
一、一切智,即聲聞緣覺觀一切法體性空的智慧;
二、道種智,即菩薩觀一切法緣生如幻的智慧;
三、一切種智,即佛觀一切法如空如幻空幻不二的智慧。唯佛世尊。三智究竟,乃是讚歎佛的智德。
十力,由於世尊三德圓滿,徹底了知宇宙人生、世出世間的正因果相,所以應事接物,任運顯示十大力用,所謂:
一、是處非處如實知,
二、知眾生三世諸業諸受。
三、知諸禪解脫三昧定,垢淨分別相如實知,
四、知眾生諸根上下相如實知,
五、知眾生種種欲,
六、知世間種種無數性,
七、知一切道所至處,
八、宿命明,
九、天眼明,
十、漏盡明。
身表佛寶三身四身功德。三身謂:
一、法身,以空為體,遍一切處。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這是說法身是諸佛所共的;
二、報身,以智為體,莊嚴無比,教化諸大菩薩;
三、化身,悲願為體,隨類化現,拔苦與樂,普度眾生。
四身複有二說,一說開前三身的法身為二而成四身,即一、法身,以空為體,無有形相,二、法性身,以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法五蘊身為體。 一說開前三身的報身為二而成四身,即一、自受用身,自受法樂;二、他受用身,教化菩薩。總之。一一一身四身,唯是開合不同,正以表示佛的體大(法身),相大(報身),用大(化身)。以上半頌總贊佛德竟。
科 戊二、別贊悲智—頌
頌 法界虛空一切種 如其所有盡所有
無上正等正覺知 觀諸聚生同一子
解 前半頌已總贊佛寶斷智悲三德。今此l頌特別對於悲智二德,再度稱讚,故日別贊悲智。斷德是以斷煩惱,斷我執為究竟。究竟斷盡之後,就恢復了清淨本然的體性,喻如白紙,或如明鏡,正當纖塵不染時,就不需要多餘的說明。智德悲德則如紙上的妙文,鏡中的影像,得隨所見,讚頌講述,各抒種種不同的感想。諸佛世尊,一切自利利他的功德,皆從悲智二德表顯出來,功德的深廣程度,雖然大有不同,然淺者見淺,深者見深,最能引人入勝,啟人信仰,故確有一再說明的必要。
頌 初三句贊智德,頌末一句贊悲德。
頌初三句末後一個知宇,是貫通上面二句,正表佛的智慧廣大,所以是無所不知的。初句法界表十法界眾生,就是聲聞、緣覺、菩薩、佛四聖法界,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六凡法界。虛空表四方四隅上下十方虛空(空間)。一切種表佛的一切種智。 一切種智能知十方虛空的十法界聚生,染淨二種緣起的本末究竟。如其所有法界虛空,一切事理,深隱幽微的體性,徹底了知羞其所有法界虛空,一切事理,緣生如幻的廣大相用,悉皆了知。故日如其所有盡所有。又如其所有是贊佛的深般若,深般若深達理體晝其所有是贊佛的廣般若,廣般若廣演言教。唯佛世尊,深廣般若,圓融無礙,故日如其所有盡所有。梵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華翻無上正等正覺。正覺顯非凡夫的不覺,亦非外道的邪覺,而是二乘的正覺。二乘雖有正覺,然非正等正覺。正等正覺顯超二乘而是菩薩的正等正覺。菩薩雖有正等正覺,然非無上。無上正等正覺顯超菩薩而是再無有上的佛智。所以無上正等正覺是佛獨有的大菩提智。這種大菩提智亦名一切種智,能知盡虛空,遍法界,如其所有性,盡其所有相的一切事理,故日無上正等正覺知。
第四句觀諸眾生同一子是贊諸佛世尊護念眾生的悲心。因為諸佛護念每一眾生如同父母護念獨生兒子一樣。父母之愛子女,一無條件,亦無保留,最純潔,最偉大,尤其父母之愛獨子,更是體貼入微,愛護備至,以喻諸佛護念眾生,亦複如是。複次,子女應感父母生育教養的恩德,以喻眾生應感諸佛說法,開示悟人佛的知見,培育長養法身慧命,以及護念加持的大恩德。父母生我色身,就世法言,恩德甚大。聞佛說法,蒙佛護念,長養我們的法身慧命,恩德更大。因為色身易壞,生滅無常淒身慧命,一經長養,正是將來成佛的勝因。喻如食少金剛,決定不消。入佛知見,決定成佛,亦複如是。所謂成佛,就是煩惱永斷,生死永了,悲圓智滿。三德究竟。成就之大,與十方佛,平等平等。由於常隨佛學,成就如是無量功德,而知諸佛以無上佛法教化眾生,恩德之大,遠非父母生育的恩德所能及了。所以佛經上廣設譬喻,讚歎諸佛恩德的偉大,如說佛是暗夜的明燈,險途的嚮導,病苦的良醫,人天的師表,以明諸佛恩德,深厚廣大,而非言說譬喻所能陳述其萬一的。《華嚴經》普賢菩薩廣贊佛偈雲:「刹塵心念可數知,大海之水可飲盡,虛空可量風可系,無能盡說佛功德。」由此可見諸佛甚深功德海,實在是贊莫能窮的。以上釋別贊悲智竟。 ,
科 戊三、歸願半頌
頌 我今歸依永歸依 歸依佛道誓願成
解 梵語南無,華翻歸依,或作皈依,義即崇尚、敬禮、信順、愛慕、欽仰、不離、虔求、賜與、還淨、依止,有無量義,不能具說。總之,我以清淨的身口意三門,歸投依止於佛,讚歎供養於佛,虔求諸佛的身口意三輪加持於我,轉我的罪惡三門而成諸佛的功德三輪,乃至斷智悲三德,無量功德,無欠無餘,圓滿成就。歸依,有盡形壽歸依、與直至菩提永歸依二種分別。盡形壽歸依通行於我國內地,自歸依之時起,至壽盡命終為止,在這段時間之內歸投依止於佛。直至菩提永歸依是宗喀巴大師所宣導,為蒙藏佛教徒所奉行,從歸依之時起,直至成佛證大菩提為止,永遠歸依諸佛,生生世世不離諸佛,這是一種最極殊勝的歸依。
「我今歸依」是約盡形壽歸依而言,「水歸依」是約直至菩提永歸依而言。歸依佛道誓願成是說明歸依之目的在於成就佛的功德,成就諸佛普度眾生的大能力。雖然歸依之時,歸依的人尚未成就佛的功能,然大願不妨先發起來(願),繼之以精進學修(行),如是願行相資,則佛寶功德就能逐漸成就起來,乃至最後圓滿成就佛寶的無量功德。這就是佛弟子發願追求的最高成就,故日歸依佛道誓願成。以上略釋歸願竟。
科 丁二、贊法寶分二
戊一、總贊半頌
頌 佛說三藏十二部 教證名言諸軌持
解 前二頌廣贊佛寶功德,今二頌廣贊法寶功德。初半頌總贊。初句佛說三藏十二部,佛指釋迦牟尼佛。釋尊於二千四百餘年前,在印度迦毗羅衛國,為淨飯王的太子,自幼慈悲為懷,敏慧異常,為求徹底解除聚生生老病死的痛苦(拔苦),而與眾生究竟圓滿的安樂(與樂),故於十九歲出家修行,以求拔苦與樂究竟圓滿的方法,至三十歲得證無上正等正覺而成佛道(自覺),成佛之後,說法四十九年,將佛自己所證的離苦得樂的方法,演說教化眾生(覺他),使求生悉皆獲得離苦得樂的利益(覺行圓滿)。這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為求利他而出家修行,為求利他而說法度生的大事因緣。可知佛為度生而出世,亦為度生而說法。佛所說法,非一般世間法所可比擬,而是既合真理(契理)。又合事實(契事)。複是聞法的人所易領解(契機),更是拔苦與樂究竟圓滿的方法(利益廣大)。如是究竟圓滿的方法,唯佛能說,故稱佛說。是佛所證之法,亦是修行成佛之法,故名佛法。至極珍貴,世所稀有,所謂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故共尊為法寶。
世尊說法度生,歷時四十九年,凡有緣者悉皆得度,緣未熟者,亦皆具備得度的因緣,故於七十九歲示現滅度而入涅盤。佛具三身,法身報身皆無生滅,化身則隨緣應化,示現生滅。佛既示滅,佛的弟子乃將佛所說的一代時教,結集而成經律論三藏,使不散失,持久流通,於未來世,饒益眾生。經律論三藏總名法寶,因其成份。三種不同,故分三藏。一、凡是佛說或佛弟子說而蒙佛印可的對機法語,結集而成經藏。二、佛所制定,專為調伏眾生身口意三門,使其了知此作得罪,此不得罪,此時應作,此時不應,於行無疑,不錯不倒的律儀戒條,及佛弟子對於戒律的注疏解釋,結集而成律藏。三、佛弟子根據經藏律藏的旨趣,從種種不同的角度,對於整個佛法,作具體而有系統的闡述,結集而成論藏。三藏的成份,大略如是。又佛法的內容,不外以戒定慧三學為綱領。律藏詮戒學,成就斷德。經藏詮定學,成就悲德。論藏詮慧學,成就智德。是為三藏與三學三德的關係。又律藏表佛的身輪功德(身教化),經藏表佛的心輪功德(心教化),論藏表佛的語輪功德(說法教化)。是為三藏與三輪的關係。又經律論三藏即今所存的經典是。經典所載,全是法寶,法寶所攝,全是功德。因為法雖佛說,然佛由法成,法為能生,佛為所生,法如母而佛如子,所以諸佛如來,對於法寶,無不恭敬供養,尊重備至。釋尊昔在因地,為求一四句偈,不惜犧牲身命而為供養。又如《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說:「如此娑婆世界毗盧遮那如來,從初發心,精進不退,以不可說不可說身命而為佈施,剝皮為紙,析骨為筆,刺血為墨,書寫經典,積如須彌。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況王位、城邑、聚落、宮殿、園林,一切所有。」可知諸佛尊重法寶,勝過自己的身命。所以我們對於三藏經典的一偈半頌,片紙隻字,皆應恭敬頂戴,視同諸佛的真身舍利一樣。
十二部是經律論三藏的別名,因三藏的內容,有十二種不同的組織形式,故稱十二部。十二部是: 一、長行,與今之散文相同。二、重頌,於長行後,再以偈頌總結要義;三、孤起頌,從頭至末,全是偈頌而無長行。四、授記,佛為弟子確指將來的成就;五、無問自說,佛見機緣成熟,雖無人請而自說妙法,如佛說阿彌陀經;六、因緣,因緣即事實,佛隨事實發展的需要而說法制戒,皆名因緣;七、譬喻,以淺譬深,以近喻遠,引導弟子領解深廣的佛法;八、本事,說過去的人事;九、本生,就現在人事而引起先前的因緣;十、方廣,方表方便具足,廣表初中後境行果,滿分具說,如大般若經;十一、未曾有,凡夫小乘向來未曾見聞的稀有事情,如放光動地,說諸了義等;十二、論議,佛及佛弟子,問答辯論。分析諸法性相,由是發明深隱的道理,名為論議。三藏的內容是不出此十二種組織形式的,所以十二部即是三藏的別名。
次句教證名言諸軌持,教證二字是總贊法寶功德。法寶功德,無量無邊,然可以教證功德,總攝一切。教即教理,亦即佛所說的言教,與記載言教的三藏經典。因其言教契理契事,順願隨機,所以不論一偈半頌,能使聞者獲大利益。是為法寶在教理方面的功德。證謂行果,由實踐修行而圓證佛果,以顯佛法不是空談,而是既有理論上的根據(契理),複有事實上的成就(契事),是可以實驗實證的科學。是為法寶在行證方面的功德。又教證二者有相互的密切關係,因為一切言教皆為行證的前方便(理不離事),一切行證亦必以教理的教授教誡為根據(事不離理),言教離開了行證即成理想上的空談。行證離開了教理,亦將成為外道的盲修瞎練,徒勞無功,或反枉召苦果。所以必須以言教指導行證,複以行證的成就來證明教理的真實不虛。又言教但求契理,可以物件顯說,而行證則貴契機,有待個別傳授(即同一班次的弟子,根機亦各不同)。又教理廣演一切法的相用,屬廣般若,行證則直指一切法的體性,屬深般若。又教賴言說,使人瞭解,俗諦所攝故•證離言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真諦所攝故。教證功德,廣說無盡,舉要言之,大咯如是。
名言是安立種種名相(法相)、來表達種種法體。如安立火的名言來表達真的火,安立水的名言來表達真的水。其實真火與火的名言是兩件事情,真水與水的名言亦是兩種東西。所以說水說火,不過表達意思,不是真的水火。換言之,一切名言,不過表達一切法的相用,不就是一切法的體性(如真的水火)。一切法的體性是離名言,離文字的,故稱離言法性。複因離言法性,非常難懂的原故,所以佛不得不巧設方便,安立名言來引導我們了達法性。正如以手指指示月亮,令人循著指頭的方向,望見月亮。指喻名言,月喻法性。循名言而了達法性,亦複如是。然世人智淺,往往分不清楚名言與法性的區別,以為名言與法性是一件事情,誤認名言即是法性,於是執我執法,執著堅固,這種認妄作真的錯覺,一經說穿,正與小兒誤認標月的手指謂是月亮,一樣可笑。軌持是就法的定義而言,亦是說明法的偉大作用,與其不可思議的功德。甚麽叫做法。法的定義是「軌」生物解,任「持」自性,所以簡稱軌持。法的範圍、非常廣大,舉凡一事一物,一名一言,皆名一法。換言之,凡有名言皆名為法。然一一法或一一名言,皆能循名思義,令人瞭解,如言火,使人瞭解火,古口水,使人瞭解水,這就是軌生物解的說明。又如言火,就明確任持了火的自性,決不誤會到別的東西上去。又如見了一個知己朋友的名片,則這個朋友的聲音笑貌,就活現眼前,這是法有任持自性的作用的說明。又如修行人作火觀時就能漸生暖覺,作甘露觀時而覺甘露灌頂,作空觀時而覺四大皆空,這也是任持自性在起作用。又如望梅自能生津,生津自能止渴;由戒可以生定,由定可以發慧,則是由一法的任持作用而引生同類他法的任持作用(簡稱同法作用)。如是輾轉引生,由發生而發展,由發展而把我們的潛在智慧儘量啟發出來,這就是法寶的偉大作用。一一法,一一名言,法爾具足軌生物解、任持自性的功能,所以佛以軌持二字作為法的定義,可說是要言不繁,恰到好處了。
複次,由於聚生根器利鈍智愚的不同,因之軌生物解的瞭解有廣有狹,任持自陸的任持有深有淺,其種類可說是千差萬別的。喻如愚者執一不化,一法作一法解,而智者就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等而上之,初地菩薩於一法上通達一百法,二地菩薩於一法上通達一千法。三地菩薩於一法上通達一萬法,如是地地倍勝,直至佛地,就能於一法上通達無量法二即一切,盡其所有的諸法相用)。攝 一切法還歸於一法二切即一,如其所有的諸法體性)。佛的智慧,廣大如海,所以能夠自在無礙,通達一切法,演說一切法,所謂佛為法王,於法自在。可見法寶的軌擴作用,發展起來是不可思議的。軌持既有廣狹深淺,種種不同的差別一寸以扒扒持上加一諸字,而日「諸軌持」,以顯軌生物解任持自性,是隨不同的根器而起不同的作用。
人的智愚,並不一定以會不會講話寫文章為標準,佛以無上智慧,觀察實際,挖根窮源,說明智愚的原因,由於我執的輕重,即我執輕者智,我執重者愚。我執輕者根器利,所以在他身上,法爾的軌持作用,容易生起,容易發展。我執重者根器鈍,所以在他身上,法爾的軌持作用,不易生起,不易發展。喻如同樣響應扒曠的號召,我執輕者或具忘我精神的人,就能克服一切困難而勝利完成任務。我執重者或抱個人英雄主義的人,就不免要犯任務主義,命令主義的錯誤,而把好事辦成壞事。其所以然的原故,就是前者重視任務,不計個人利害,個人與任務打成一片,使法爾的軌持作用,自由發生,自由發展,故能勝利完成任務;而後者則是個人利用任務以為表顯進身的梯階,不是個人為任務服務,而是任務為個人服務,遂致法爾的軌持作用,無法生起,故其後果,適得其反。人的智愚並不是一成不變,而是可以教育轉變的。我們如要轉愚成智,轉鈍根而為利根,最扼要最根本的方法,當從逐漸減除我執入手。
複次,人的苦樂,亦不一定以物質享受的有無為標準。佛以無上智慧,觀察實際,挖根窮源,說明苦樂亦與我執有密切的關係,即我執重者苦,我執輕者樂。就世間現象言,由於我執重故,重視個人利益,勝過整體利益,遂致公私對立,勞資對立,人我對立,處處對立,處處碰壁,其個人就將苦惱不堪了。我執輕者則知個體服從整體,私利服從公益,勞資兩利,人我平等的道理,故能處處通達,人人歡喜,這才是真正的快樂。再就修行用功言,我執重者,學戒不能嚴責己過,調伏身心,學定即不能發生發展法爾的軌持作用,那末他的修行既甚辛苦而進步又緩,故名苦遲通行。我執輕者,因無我執大魔阻擋門路故,所以學戒修定就能快快上路,因為我與法,法與我,容易交融,所以法爾功能,容易生起,很快即得戒定方面的安樂,如是修行,名為樂速通行。苦樂亦不是一成不變,而是可以轉變的。我們如要轉苦為樂,離苦得樂,最扼要最根本的方法,亦當以逐漸減除我執為方便。
整個佛法所說的,就是說明減輕我執,斷除我執(成就斷德),乃至證無我,度聚生的方法,也就是教化眾生轉愚成智(成就智德),離苦得樂(成就悲德)的方法。所以佛法內容充實,與其方法的究竟圓滿,是有頭腦的人所不易否認的。
佛教徒中事實上頗多不識字的愚夫愚婦,然因長時期誠心念佛,念法(念經咒),念僧(如念觀音聖號)的原故,而識字了,開智慧了。其所以然的道理,就是 一一名,一一法,法爾有軌生物解,任持自性的作用,所以就藉誠心念佛,念法,念僧的因緣,而潛通佛智,暗合道妙。可知念佛念法,精進用功的人,是可以轉愚成智,離苦得樂,轉變肉身而成佛的法身的。只要有信心有決定心,這是人人可以貴驗,並保證其有一定的體證。我們應當相信佛法就是改造人生的科學方法,而且是最善巧,最圓滿的科學方法。佛法的價值,在這一點上,我們就可以充分體驗出來。如是珍貴的稀有法寶,雖然常住十方,如果沒有釋迦如來對我們演說佛法,我們如聾如盲,聞不到妙音,見不到功德,將長期浮沉在苦海中,得不到救護。所以應當感激佛為度生而捨身求法的恩德,佛為度生而說法開示的恩德。佛寶的恩德也就是法寶的恩德,因為佛不是用手來救護眾生,而是以說法普度眾生的,眾生能不深深感激佛寶法寶的大恩德麽?
上文解「名言二段,曾以指與月來譬喻名言與法性是兩種東西,名言不即是法性(不即)。在解「諸軌持」時,又說一一法,一一名言,皆有任持自性的作用,並舉許多例子,說明名言與法性是不離的(不離)。既說不即,又說不離,這不是矛盾麽?其實不即不離(亦名不一不異)不是矛盾,而是說明事實的真相。唯有瞭解不即不離的事實真相之後,才能爭取長足的進步,開發無漏的智慧。且設譬喻,以明所以。名言喻如道路的路名牌,而法性則是一條條的道路。路名牌不即是道路(不即)。而南京路的路名牌又不離南京路(不離)。可見不即不離並非矛盾而是事實。我們循著路名牌的指示而走我們所要走的道路,這是對的。佛說名言與法性,不即不離,是要我們循名言而達法性、亦複如是。如果有人要到南京路去,走到南京路的路名牌前,就立定不走了,自以為我已到了目的地,這一個錯覺的生起,就使他模糊了南京路的認識,也就阻礙了他的進步。這種模糊認識,阻礙進步的錯覺,為害最大,最要不得。佛為糾正這種錯誤起見,所以大聲疾呼,告以「不即」的道理,要我們提高警惕,隨時慎防發生錯覺,發生執著等過失。佛又指點我們「不離」的道理,要我們放下我執,當下生起法爾的軌持作用,當下享受我法交融的大利益。總之,懂得不即不離的關係之後,對於我們知識的提高與進步是有不可思議的幫助,這就是法寶的不思議功德。
現在再來看看我們的實際情況是怎樣呢。我們因為不知「不即」的道理,所以處處執著,說東著東,說西著西,說我著我,說法著法,說到哪里,著到哪里,所謂眾生處處著,如同一個醉漢一樣,扶得東來西又倒,扶得西來東又倒,無往而不執著,無往而不自生障礙,這真是阻礙進步的最大阻力。另一方面對於「不離」的道理,則又疑惑不決,無意接受,有的甚且不問所以,武斷以為迷信,遂把法爾的軌持作用l筆抹殺了,同時自己亦就徘徊在歧途上,因循貽誤,踏破鐵鞋,始終找不到開發般若智慧的門路。所以善得益者無往而不得益,甘受損者無往而不受損。我們凡夫自甘受損,無異駝子跌跤,兩頭落空,在「不即」方面,因執著故,離不開過失•。件「不離」方面,—因狐疑故,得不到利益。這就充分說明佛之所以智慧如海,而凡夫之所以愚昧無知的所以然的原因了。佛為憐憫眾生昏昧無知故,特就名言與法性不即不離的關係,指點眾生離苦得樂,轉識成智的法門。此一法門,不過是無量法門中的一門,然由此法門,是可以通達無量門,無量法的,這就是無上甚深微妙法的不可思議功德。 以上解總贊法寶功德半頌竟。
科 戊二、別贊教證分二 已一、贊教半頌
頌 流轉還滅體相用 名詮旨趣等隨行
解 前已總贊法寶的種種功德,今以一頌特別廣贊法寶的教證功德,前半頌贊教,後半頌贊證。前半頌讚歎教法的第一句,流轉還滅體相用。流轉是就世間法而言,亦名有為法,有生住異滅四相的流轉變遷故,也就是苦集滅道四聖諦中的苦集二諦。流轉法的體相用是以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為體,以三界有情的流轉苦相為相,以惑業苦互為因果,迴圈洄旋為用。還滅是指出世間法而言,亦名無為法,無生滅故,亦名解脫法,解除煩惱的系縛故,由是可以轉識成智,離苦得樂?也就是四聖諦中的滅道二諦。還滅法的體相用是以涅盤,或四諦、十二因緣、六度、四攝為體,以四向四果、五道十地為相,以三十七助道品焉用。
上面一段文,話雖不多而攝義極廣,幾乎是把世間法與出世間法的重要綱目,全都舉出來了。如要逐項解釋清楚,非寫數萬字乃至數十萬字不可,如是詳解,暫為事實所不許。欲求言筒意賅,辭約義豐,唯有引用海公上師自己所集的頌解原文,來解流轉還滅體相用一句話所包含的要義。海公悲心殷切,便利後學,於《歸依三寶始終學修攝要頌》集成之後,複擬著述《寶相贊》來解釋攝要頌。寶相贊亦名聖教法相初基,為初學通達法相的最好課本,可惜尚未著述完成,現只解至贊教的半頌為止。寶相贊筆者前未知道,最近方才獲見抄本。初學對其頌文,或者仍難全解,若能悉心多看幾遍,多問多聞,則亦不難漸解其義,最好能將頌文讀誦背熟,則佛法大義與佛經上常用的法相名辭就能通達無阻了。以下恭綠《寶相贊》原文。
總解 流轉還滅
解流轉
江河急駛 往而不迥 出無明淵 成三界流
欲流有流 見流癡流 漂溺有情 戀莫能住
十二因緣 河身宛轉 惑業苦果 流勢洄旋
三苦六道 轉變不停
解還滅
思返彼岸 涸無明源 息諸流注 不隨洄旋
離苦漂沒 說為還減
總解體相用
【名一流轉亦有為,生住異滅故,或苦集鬥諍。【體】蘊處界為體。【相】三界九有情,是流轉之相。【爪】惑業苦互興,是流轉之用。【名】還滅息眾流,或稱雲滅道。【體】其體即涅檗,或諦緣度等。【相】五道十地階,果向等為相。【用】道品諸方便,蛻為還滅用。
解蘊處界
【五蘊】說蘊唯有五,色受想行識。【色蘊】色蘊分能所。能造屬大種,名地水火風,性堅濕暖動,持攝熟長用,遍而能作種。所造謂五根,五境及無表。【五根】眼耳鼻舌身上五境】色聲香味觸,根者自在義,主宰或增上。對根者屬境,所緣各各分。【無表】無表從身語,表業之所生,善不善無記,業惑種子稱。或說法處色,意所緣之境,極迥微定果,受所引遍計。【能所一能所猶父子,造者生因義。【受蘊一受蘊性領納,隨觸苦樂舍,苦生時欲離,樂減時欲合,舍不生離合,或蛻六受身。【想蘊一能增勝取境,安名曰想蘊。【行蘊】行蘊又分二,相應不相應。【相應行】相應名心所,各從心王命。【五十一心所】遍行五謂觸,作意受想思。別境起不起,欲解念定慧。善謂信慚愧,無貪等三根,輕安不放逸,行舍及不害。煩惱貪瞠癡,慢疑不正見。不正見複五,身見及邊見,見取禁戒取,四餘名邪見。隨煩惱謂
忿,恨覆惱嫉樫,誑諂輿害惰,無慚及無愧,掉舉輿昏沉,不信並懈怠,放逸及失念,散亂不正知。不定謂悔眠,尋伺等各二。日光鉗取物,心用五十一。【不相應行】不相應行得,命根眾同分,異生無想定,無想報滅盡,名句文身等,生老住無常,流轉輿定異,相應及勢速,次第時方數,和合不和合。無質非能緣,生滅非無為,依王所及色,分位差別假。【識蘊】識從根立名,各起了別用,眼耳鼻舌身,唯
了自性境。有分別計度,隨念稱為意。或更說末那。阿賴耶等識。【十二處】諸識生長門,立為十二處。【十八界】種類相繁多,分別攝為界,十二加六識,故數有十八。【總結】聚生門種族,是蘊處界義,愚根樂三故,蛻蘊處界三。
解諦
雲何名為諦,不顛倒實有,無變易二行,不更起相違。文義亦相稱,治身見斷見,常見無事見,亦治四顛倒。
解四顛倒
無常常倒 苦為樂倒 無我我倒 不淨淨倒
解四諦
執三界為樂,佛蛻苦聖諦。邪因自在等,佛說集聖諦。毒畏執永生,佛蛻減聖諦。裸體吞金石,投崖事水火,吐納堅固身,練氣調精神,解脫失方便,佛說道聖諦。【總結】一觀生死過失,觀涅盤安穩,分別世出世,各各因果分。
解聖
離貪等自在,超常不生義。聖人之所生,亦出生諸聖。
解苦
【苦苦】一觀受唯是苦,苦樂行或八。苦苦謂生老,病死怨憎會。樂苦愛別離,及求不得苦。行苦五取蘊,相續最難知。【別解八苦】生為眾苦依。變壞為老苦。病苦困逼身。死苦諸根壞。厭惡怨憎會。可愛痛別離。希求不遂願,相續轉增勝。【別解樂苦】苦苦眾皆厭,樂苦最難知。輕苦或變易,對苦作樂觀。或暫樂長苦,或苦多樂微,如壞井蛇泉,刀蜜鉤毒味。輪王樂四洲,針刺即感痛。鮮衣上味汙,少苦敵多樂二苦無常】苦屬刹那性,故蛻苦無常二苦空】由惑業系取,不自在說苦,他主宰實無,故蛻苦為空。【苦無我】諸苦無自性,故蛻苦無我。
解集
信解苦諦已,顯苦隨屬因。苦諦如機關,動力蛻名集。不出生死牢,貪愛堅鎖系,求出生死獄,應斷諸縛集。渴愛蛻名集,亦平等聚生。執梵天自在,時性大空等,鄰虛合流注,不了緣生義。破邪因無因,而蛻於集諦。集諦又四相。【集因一集因諸惑種。【集集】集集說為業,如瘡漸次發。【集生】集生痛苦起,猶如忽被刺。【集緣】集緣三相助。【總結】邏卒守罪人,從生乃至死,逼令造眾業,作眾多戲弄,世智莫能越。
解滅
【多種義】滅有多種義,念念及相違,中間無生等。雲何念念滅,有為刹那謝。相違謂有為,性乖用不起。由施戒定等,貪瞠暫不生,蛻為中間減。無生滅因盡,惑等永不生。【多種名】又無為無下,無流及真諦,彼岸及聽細,難見及無偽,無諍鬥無失,無譬無戲論,寂靜不死露,極妙止安善,愛蠱及希生,無枉未曾有,無災害涅盤,不思議不生,無跡非作者,無憂住無等,無求及無邊,微細及無損,離欲染潔淨,解脫非依住,非對無等等,無害甚深細,難解能度彼。無上聖勝果,無畏怖不舍,遍滿難稱量,無數貞不破,為尊應贊仰,為舍皈依處,無諍無虛假,無垢除暗燈,樂無墮及洲,不動無所有,無作種種名。【滅】滅謂滅我相,斷煩惱之離。【解脫】解脫言苦盡。【妙善】妙善阿練若,是境是能作。【定生】空無願無相,離三作成就,此決定出生。
解道
【道】道者趣菩提,體智之能作。【道品一道品多屬用,順理諸方便。【道成辦】戒定慧等學,心住理能行。【道決定獲】由修解脫行,能生畫苦智。
解三十七道品
【總解】三十七助道,四念處正勤,及四如意足,五根五力等,七覺八正道,略為四念處,開則三十七,更廣複無盡。不以一種藥,而治聚病故,余無量修法,皆攝在此中。【四念處】念隨順正智,緣中得止住,以念持此法,對治四顛倒。【四正勤】破邪行正道,不同世間勤,於法欲求證,黑白之止行。【四如意足】能攝心安穩,止住一緣中,失勤多散亂,令心調柔故。【五根力】調柔生五根,不可壞稱力,
或以淺深論,或以軟利名。【七覺支】七覺支修用,令入於實智,念集善遮惡,中三沉令起,後三輕安等,心散時令定,得法心安穩,漸至涅盤城。【八正道一於法觀不謬,八正道戒見,正見四念處,慧根力擇法。正語離口邪。正思維諦理。正業正命者,除一切邪命。正精進四勤,進根力進覺。正念念處等,念根力念覺。正定如意足,定根力定覺。【總結一念處正修法。正勤行不謬。攝心稱神足。根調柔名根。轉深說名力。入無畢實智,說名菩提支。於法見不謬,王道之金繩,稱雲八正道。
十二緣起頌(出《俱舍論》)
【總解】無我唯諸蘊,煩惱業所為,由中有相續,入胎如燈焰。如引次第增,相續由惑業,更趣於餘世,故有輪無初。如是諸緣起,十二支三際,前後際各二,中八據圓滿。【別解十二支】宿惑位無明。宿諸業名行。識正結生蘊。六處前名色。從生眼等根,三和前六處。於三受因異,未了知名觸。在淫愛前受。貪資具淫愛。為得諸境界,遍馳求名取。有謂正能造,牽當有果業。結當有名生。至當受老死。二止名原由】傳許約位蛻,從勝立支名。於前後中際,為遣他愚惑。(惑業苦攝十二支)三煩惱二業,七事亦名果,略果即略因,由中可比二。【互相緣起】從惑生惑業,從業生於事,從事事惑生,有支理唯此。
十二支問答釋疑
問 無明為有因否?老死為有果否?設爾何失。若有者,緣起支應有十三,或十四。若無者,無明為因,老死為果,應是無為。
答 應作是說,無明老死,雖有因果,而非有支。故無十三、十四支失。無明因者謂不如理作意。老死果者謂愁悲苦憂惱。複有蛻者,無明有因謂前無明。老死有果謂後老死。過去未來,無明老死,有多刹那,故無十三、十四支失。有餘師說,無明有因,謂前老死—。老死有果,謂後無明,現在名色、六處、觸、受,即未來老死。若說受緣愛,即老死緣無明,猶如車輪,上下迥轉,終而複始。如是有支,無始相續,雖有因果,而無十三、十四支失。
複次,此十二支緣起法,有根有莖,有枝有葉,有花有果,猶如大樹。此中根者謂無明行。莖者謂識名色。枝者謂六處。葉者謂觸受。花者謂愛取有。果者謂生老死。此十二支緣起法樹,或有花有果,或無花無果。有花有果者,謂異生及有學。無花無果者,謂阿羅漢。
附十二因緣圖說
【流轉一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
【還滅】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名色乃至老死滅。

六度頌(依《大乘莊嚴經論》)
【解施】 無貪善根勝思維,以己身物施受者,施物成就財增益,施身經中蛻五事,壽命容色身力強,安樂辮才皆增上,自他二攝圓菩提。身物苦集不堅性,法施自他醒愚迷,善習財法無畏施。 ;
【解戒】 具足受學諸學處,求涅盤道滅諸有,戒果人天無憂惱,次第住心成等持。任持功德如大地,止息一切煩惱熱,遠罪緣起離憎怖,福資具足慧相應。身口意業善淨行,羯磨受得法得二,法得定共得定生,道共得果無流等。
【解忍】 仇怨不報耐眾苦,法忍智生三次第,依大悲因依法起,法言持戒多聞慧。經說忍得五果相,少憎少嫉護他意,喜樂臨終無悔恨,往生人天善道行,二利速成行難行,具足最勝無上稱。 •
【解精進】 善業勤修正勇猛,信心欲樂堪劬勞,念力定力對治生,善法樂住離雜染,三畢身心無間重,精進品類七種分。
【解靜慮一 調心內住念無忘,不失所緣巧精進,生起喜樂離退失,五通現得住三住,施戒天住無量梵,三空三乘聖者居,諸法上首定相應,有尋有伺唯有伺,無尋無伺三類地,喜俱樂俱舍念俱。
【解般若一 離邪離世正擇知,依定持慧如實解,流變垢染善脫離,抉擇世出世間智,大出世間之慧命,無上正知慧命者,正說正法正緣生,諸法無匹勝中勝。
以上解流轉還滅體相用,以下解名詮旨趣等隨行。
解名詮
能詮自性名句法,憶持不忘精刻記。所詮差別眾法義,性相分別界地等,總別同異善分攝,理符三支無過失。
解旨趣
教證法法具宗要,各各因由各各理,反正順違取捨知,心善抉擇不移義。
解究竟旨趣
大乘究竟之旨歸,平等普攝盡有情,無上正等正菩提,教證宗要各各俱。
解隨行
識相明宗究竟知、依法起修次第正,初中後善入住轉,容易不倒不遲漫,遠離癡盲我慢行,不了次第五見等。
海公《寶相贊》原文到此為止,以下尚待繼續集述,文義太豐太好,我們殷切希望能夠早日著述完成。
佛法每一部經,每一部論,不論長短,亦無分長行或偈頌,悉皆具備名詮、旨趣、究竟旨趣、隨行四重要義。名詮謂以適當的名句(亦即名言或法相),說明白所要說明的事理。旨趣謂一名有一名的旨趣,一節有一節的旨趣,一章有一章的旨趣,把要標舉的宗旨,層層顯示。究竟旨趣謂一切經論皆有一個總的旨趣,普度眾生,悉皆離苦得樂,轉識成智,就是佛教的總旨趣。隨行謂即依解起行,實踐學修,由真修貴學,而次第成就,而證果證道,而成佛度生,圓滿貫徹並實現了究竟旨趣的願望。
以上解別贊教法半頌竟。
科 己二、贊證半頌
頌 諸乘道地一切證 能依所依因果等
解 我們知道教證二法,教不離證,證不離教,合則兩全其美,正法久住,離即互失依靠,將使正法衰頹。我們期望正法久住,所以教證必須並重,不可偏廢。其實教證原是分不開的,教法多分偏於名詮旨趣的說明,而證法則是偏重隨行的指示,合起來就說明白了名詮、旨趣、究竟旨趣、隨行、一整套的佛法。教法亦如遊覽指南,而證法則如其中所附的行程地圖與寫真照片等,使閱者看了之後,因而認識更清楚,印像更深刻,於日後身曆其境時,得以暢所欲至,實地親證,至少亦不致迷失方向,可免誤入歧途的危險。
諸乘道地一切證。諸乘謂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佛乘。通運行人從苦至樂,從迷至覺的工具是乘宇義。由於親聞佛說苦、空、無常等法而證無我的四果四向名聲聞乘。生在佛世,或生於佛法滅時,由於昔曾聞法,至今緣熟,賴自智力,觀現前法,或觀十二緣起而斷無明的名緣覺乘。為度上中下機而修小中大法,全為利他而先自離生死過失的名菩薩乘。依諸法無生,眾生無盡,因之悲願無盡而證菩提涅盤的名無上佛乘。諸佛訶斥小乘是斥責部分聲聞緣覺重自利而忽利他的劣心,並非訶斥聲緣乘法。聲緣乘法則是諸乘共修的基本佛法(亦名根本乘法)。
聲聞緣覺證無我的智慧,名一切智(自覺)。菩薩度生,自利利他的智慧,名道種智(覺他)。諸佛二智究竟,悲流無盡,名一切種智(覺行圓滿)。欲求覺他,必先自覺,自未得度而能度人,無有是處。勉強行之,則如未習游泳而入水救人,就有自他俱溺的危險。
諸乘佛法,可依次第,循序漸修,亦可因根厚機利,或方便具足而同時兼修,然不應好高騖遠,執大乘而輕根本乘法,亦不應得小為足,但求自了,而不進修菩薩乘法。須知為利他故,修自利法,雖似自利,亦屬利他。反之,為自利故,修大乘法,縱修大乘,仍是小法。所以我們修行,應發拔苦與樂的菩提心,修自利利他的菩薩行,為度有情,故願早證大覺。這就是佛說諸乘,要我們明次第,懂方便,就路還家,直趣寶所的本意。
已釋諸乘,次釋道地。道謂五道,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究竟道。地謂十地,初地、二地、乃至十地。皆是修行學佛必須經過的歷程。初資糧道,謂修行必須具備福慧資糧,正如遠行必須具備旅行資糧l樣。故唯識雲,為趣無上正等菩提,修集種種勝資糧故。資糧道攝三十心,所謂十住十行十回向。二、加行道謂加功用行而趣見道,故名加行。喻如旅行資糧,準備舒齊,踏上舟車,動身起程。加行道中,複有四位,謂暖位、頂位、忍位、世第一法位。三、見道謂無漏智生,了四七四八證真如,由是通運行人至於極果,故名見道。又見道謂見無我,見利他功德,見王道朗顯。見道刹那,即入修道。四、修道謂更進修無分別智,斷所餘障,故名修道。唯識等雲,為斷餘障,證得轉依,複數修習無分別智,是以此位名為修道。又此修道,能為依持生長一切功德,故亦名地。是以修道亦稱十地,所謂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五、究竟道謂功成事畢,故稱究竟。與資糧道等不同,彼之四位,功未畢故。與聲緣乘,亦有分別,彼所得果,非高勝故。唯佛獨能,所作皆辦,功德最勝,故名究竟。諸乘與五道十地,皆應一一修證,次第成就,集積無量功德,方才出生一個無上佛果,故日諸乘道地一切證。
能依所依因果等。能依謂能依教修行的人,所依謂所修的法。由於修行恒常不斷,生起了法的法爾作用,逐漸轉變了修行人的身心氣質,乃至逐漸證得轉依,所謂轉染依而成淨依,轉依識而成依智,轉苦依而成樂依,轉凡夫的色、受、想、行、識、五蘊身而依聖者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法五蘊身。這就是因地修行,果地成佛,修因感果,證得轉依的說明。
有作是說,法為能依,人為所依,由別別法,成別別人。如習醫術,名為醫師,習工程者,名工程師。修行亦然,修聲緣法,名聲緣乘,修菩薩法,名菩薩乘。又人為所依,謂修行人的身心,正是載道之器,亦稱法器。欲修殊勝的佛法,必先具備圓滿的法器。法器圓滿,第一要無損漏,漏器難蓄水故。第二要潔無穢,穢器貯醒醐,醒醐亦將變成毒藥故。我們欲求法器無損無漏,潔淨無垢,必須受戒學戒,依戒而行,嚴持不犯,設或偶犯,立即懺悔清淨。戒為三學的根本,法五蘊身生起的基礎,這是修行人首應注意的要點。
總之,世間法不離因果,出世間法正在加功用行時,亦複不離因果。修一天有一天的成果,修一法有一法的成果,集積無量的修因,而成一整個無上的佛果。.由於修因可以證果,所以修行決定成佛。然修行必須依照教法,以期避免盲修瞎練,而能直趣寶所。又修行人與所修的法,有能依所依,互為因果互相緣起的微妙關係,必須認識「人」「法」「能」「所」、初則互相緣生、終即融成一片的原理,方能使圓滿的法器與殊勝的轉依,迅速成就。這就是能依所依因果等一句話所包含的要義。
以上解別贊證法半頌竟。
科 戊三、歸願半頌頌
我 今歸依永歸依 歸依法門願修證
解 (解我)一切法無我,我隨世立名,表能歸依者,補特伽羅位。(解歸依永歸依)歸依佛法竟,世世不舍離,直至菩提座,永不歸依餘。(解歸依法門願修證)由何故歸依,為斷諸煩惱,法門願修證,成佛度眾生。
科 丁三、贊僧寶分四 戊一、總境—頌
頌 三賢十地四果向 剃發染衣具戒者
三乘四部八大子 從佛轉輪聖比丘
解 前已廣贊佛寶法寶功德,此段是贊僧寶功德。僧寶對於佛法的功德,與對於我們的恩德也是非常廣大的,因為我們在離開了釋迦牟尼佛將近三千年的今天仍能聞到佛法,並且聞到教證完整的佛法(教猶住世,證未隱,教證無缺,是名正法,若有欠缺,即非正法住世),那就要歸功於僧寶傳承佛法,住持佛法,弘揚佛法的功德。所以我們尊重僧寶如同尊重佛寶法寶一樣。假使佛滅庹後,沒有僧寶師弟傳承,學修住持,弘化顯揚佛的教法,那末佛法恐怕早已失傳,我們今天就沒有機會聞到無上甚深微妙法了。現在不然,這就反顯僧寶的可貴,是不隗與佛寶法寶並稱三寶的。
初一頌是總贊一切僧寶,故名總境,境即物件,我們當以一切僧寶為讚歎歸敬的物件。初句三賢十地四果向。三賢十地是贊大乘僧寶,四果向是贊根本乘僧寶。三賢謂十住十行十回向,尚未見道的賢僧,十地謂初地、二地乃至十地,見道以俊的聖僧。四果向即四果四向,謂預流向、預流果、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以上是就學修過程略舉大乘僧寶與根本乘僧寶的名相。
一切僧寶皆具聞思修三慧功德,戒定慧三學功德。何謂聞思修三慧功德。謂聞佛說法,或聞師說法,由聞法而智慧啟發,名日聞慧。聞後思惟,由思惟而智慧爭畏,名日思慧。由聞思而實踐修行,由修行而知行合一,理論與實踐打成一片,乃至能修的人與所修的法融化合一,因而證果證道,名日修慧。比丘日常工作,不離此三,故知僧寶有聞思修三慧功德。何謂戒定慧三學功德。謂比丘所聞、所B》、昕修的功課,即此戒定慧三學是。戒學用以戒除身口方面不合理的言行,而使言行合理。定學用以對治心念方面不合理的胡思亂想,而使思想合法度,有條理,循軌律,有組織。慧學由於言行合戒,心念合定,就能由戒生定十由定發慧,慧即無漏智慧,無漏智慧有大功能,能破黑暗,能斷煩惱,因而得到轉識成智,離苦得樂的後果。比丘所聞、所思、所修的內容,不離此三,故知僧寶有戒定慧三學功德。比丘功德,廣說無盡,然舉此聞思修三慧,戒定慧三學,已可總攝僧寶的一切功德,所以這裏首先予以扼要的說明。
次句剃發染衣具戒者,是說明僧相所具的特徵,與僧相所表的功德。舍俗出五一五二家,成就僧相,必須具備剃發、染衣、具戒三項基本條件。剃發謂剃除鬚髮,染衣謂衣服染成壞色,具戒謂受持二百五十條比丘具足戒。鬚髮與鮮豔衣服都是世人修飾身相、追求五欲的資具,今悉剃除捨棄,正表比丘背塵合覺,厭離五欲的決心。二百五十條比丘戒,名律儀戒,是僧眾言行的準則。比丘須要五年學戒,於言行中,學習斷惡修善,學習言行如佛,直至學習純熟√口行清淨,即名淨行。今日的淨行,即是將來成佛的正因。所以剃發、染衣、具戒,一方面表示舍離世俗染汙流轉相,一方面成就諸佛功德莊嚴相,亦稱威儀幢相,使人一見,知是離染出俗的人,學佛言行的人,自然生起一種清淨脫俗的感覺。這就不但以僧相自利,而且兼以廣利眾生了。複次,剃發、染衣、具戒,亦是諸佛斷德、悲德、智德具體而微的表徵。剃除須髫是表願斷一切黑業(惡業)的願心,此願正與斷德相應。僧聚衣服名福田衣,是聚生恭敬供養,植善培福的物件,所以染衣是表願利益一切有情的願心,此願正與悲德相應。具足受持比丘戒是表願斷惡修善,學佛言行,離顛倒行,順智慧行的願心,此願正與智慧相應,所以比丘的威儀幢相正是願斷一切惡(斷),願修一切善(智),願度一切有情(悲)。11一大願心的表徵,而與斷智悲三德相適應的。佛命比丘代佛弘化,比丘受持佛戒,衣佛衣而行佛行,故知比丘就是如來悲智等流身,所以我們應當恭敬僧寶,如同恭敬佛的化身一樣。
後半頌三乘四部八大子,從佛轉輪聖比丘:三乘是就顯教聲聞、緣覺、菩薩、三乘僧寶而言;四部是就密宗事部、理部、瑜伽部、無上部、四部僧寶而言:八太子與聖比丘是指佛在世時常隨左右、助轉法輪的八大菩薩,即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金剛手菩薩、地藏菩薩、虛空藏菩薩、彌勒菩薩、除蓋障菩薩,與諸大聲聞弟子如迦葉、阿難、舍利弗、目犍連等,都是我們所應讚歎歸敬的僧寶。以上總贊大乘僧,根本乘僧,賢僧,聖僧,剃髫、染衣、具戒僧,顯教僧,密部僧,與隨佛轉輪諸菩薩僧、聲聞僧竟。
科 戊二、別境—頌
頌 龍樹無著執金剛 法王第二宗喀巴
大悲法流恩師眾 出家得戒傳法僧
解 別境謂具特殊功德的僧寶,尤其對此土眾生有特殊恩德的僧寶。別境一頌複分為二,前半頌是贊對佛法功德最大,物件生恩德最深的四位祖師,是為別中之總,因此四位祖師是一切佛弟子所共敬仰的;後半頌別贊各各佛弟子的剃變恩師,傳戒恩師,與傳法恩師,是為別中之別,因為各人的師弟關係,各有因緣,各別不同,異前別中之總(共故),故名別中之別(不共故)
前半頌四大祖師龍樹菩薩無著菩薩是大乘顯教空有二宗的祖師,執金剛是傳承密法的本尊,法王第二宗喀巴則是近代顯密圓通,弘揚佛法功德最大的一位祖師。
佛滅度後七百年(西元二世紀)。龍樹菩薩生於南天竺,是馬鳴菩薩的再傳弟子,他弘揚文殊菩薩深般若的教理,為大乘空宗的祖師。龍樹菩薩的《中觀論》具有摧破一切外道邪論,成立一切佛法正論的偉大力量。因為當時印度的外道各持一種學說,互相詰難,互相辯駁,弄得議論紛紜,莫衷一是。(下文引自蔣竹莊居士的佛學綱要)「龍樹則以為真理不是我們有限的知識所能確認譜若拿有限的相對知識去討論無限的絕對真境,無論說得怎樣精妙,終是妄想,故大乘的唯一手段首先要除去自己的妄想,妄想果然除掉,真理自然顯現罐龍樹這樣一喝,把當時所流行的宗教哲學一掃而空,這是他的破邪手段。妄想既除,真理自現,所以破邪也就是顯正必此可分三層說明:第一、客觀世界的現象,全屬虛妄的幻影,了無實在。我們只要看宇宙萬象無一不是生生滅滅,變幻無常的(喻如滄海桑田)。就可證明這個道理。第二、和這客觀世界相對的就是主觀的心象,這心象也是前念去,後念來,念念生滅不已,全屬妄想。世人偏要用自己的妄想,去分別客觀的現象,執為彼,執為此,這不過是虛妄中更添虛妄,和夢中說夢,沒有兩樣。第三、既知道主觀的心象,客觀的現象,都是空的,了無貴在,唯有自己除去妄念妄想,方能夠超出有限的分別,認識無限的真理,達到和宇宙貴體冥然契合的境界。所以龍樹的顯正方法是先明客觀的空,次明主觀的空,歸到一切皆空,這空境正是離開妄念的境界,不是完全沒有,正如雲散而見無限的天空相彷佛。」
「總之龍樹所說的空,有兩種意義,一是現象界的空,是說妄想妄念的主觀,和虛妄顯現的客觀,全是幻影,空無所有,二是絕對界的空,是說超越我們思慮之上,不可拿言語說明,也不可拿文字寫出的真實境界,因為是不可思慮,不可言說的,姑且也叫做空,這是與現象界的了無所有的空,意義全別,這絕對的真境,佛家名為真如,真者是不偽的意思,如者是不變的意思。」 以上是中觀論說明一切法體性空的主要理論。
佛滅度後九百年(西元四世紀),無著菩薩生於北天竺犍陀羅國,他承傳了彌勒菩薩廣般若的教理,為大乘有宗的祖師。其著述有《顯揚聖教論》等多種,與其弟天親菩薩都有千部論師的尊稱。無著菩薩觀一切法緣生緣滅,而如幻的相用非無,故名有宗。空宗有宗,粗看似乎正相矛盾,其實二者並不矛盾,而且複有互相助成,不可分離的密切關係。龍樹菩薩是就一切法的體性,深入觀察,而知五五五六一切法皆以真空(真如)為體,法體是空,故立空宗。無著菩薩遍觀一切法小生生滅滅雖皆緣生如幻,然緣生的作用非無,緣生的規律亦有,故立有宗。真空法體並不妨礙緣生相用,緣生相用亦不妨礙真空法體,所以空有二宗並不矛盾;而且正因體空,才能現起緣生的作用,由是認識緣生的規律,體若不空,則作用不起,規律亦隱;複因一切作用,既隨緣生,亦隨緣滅,暫有還無,悉皆如幻,由是反顯法體是空,真實不虛。這就說明了空有二宗不但並不對立,而且有不可分離,互相助成,互相顯現的密切關係。
大乘顯教不外空有二宗,印度的空有二宗,亦即中國的性相二宗,所以可由二宗的祖師與其主要教義來代表顯教的全體。
密乘執金剛具有祖師與本尊二種意義。就祖師言,謂大日如來是此土傳授密法的初祖,金剛手菩薩(金剛薩堙)是此土承傳密法的二祖。就本尊言,則一 一法有一一法的本尊,如修文殊法,即以文殊菩薩為本尊,修綠度母即以觀音菩薩 、為本尊。因是密法,此不具陳。
以上釋初句龍樹無著執金剛竟。
次句法王第二宗喀巴,謂佛為法王,宗喀巴大師的恩德僅次於佛,全分承受了龍樹無著深廣二般若的教義,與悉地成就執金剛的無上密法,並皆善予發揚光大,故共尊為法王第二。良因佛滅度後,弘法諸師,或弘顯而不弘密,或弘性而不弘相,能夠融通顯密性相,而集大乘與根本乘教證正法的大成的,當推宗喀巴大師最為第一。大師鑒於當時佛教徒不重戒律,流弊叢生,故特提倡持戒,不遺餘力,依佛所制的教授教誡,教化弟子,重依止法,而尚廣學廣修,所以法緣隆盛,名稱普聞,正與佛在世時的盛況不相上下。大師對於顯教密教的修行次第,更有極其精審的闡述。其重要著述有《菩提道次第》(顯教),《密宗道次第》(密教),將佛一代時教,由凡夫修成佛果的修行程式,徹底掀翻,和盤托出,辨析分明,層次井然,既使初學入門有路,曲予導引,亦令久修積極向上,發菩提心,趣無上道。又大師所有言教,完全是為修行,而其修行次第,亦複依據聖教與聖言量,所謂如說能行,如行能說,說修一致,學行合一,這是大師法流之所以源遠流長,歷經考驗而不阻滯中斷的主要原因。又大師創設三大寺,每寺僧眾少則數千,多則數萬,真修貴學,辯析疑難,嘎登家風,至今未替。又大師的教化方域,遍及康藏甘青、蒙古新疆,甚至遠及北京的皇宮,幅員之廣,超五印度。又大師於每年正月初一至廿一日廣陳供養,誦經修法,與諸弟子共發正法久住的殊勝大願,昕以數百年來,康藏人士對於佛法,聞而能信,信而能修,修而能證果位的,所在多有,此即大師願力所感的正法景象,而為內地佛弟子所豔羨希求的境界。又大五七五八師具大智慧而複精進異常,每日必讀生書十七篇,皆能記誦不忘,此外l天又閱百十卷書,其好學不倦,自強不息的精神,實非常人所能及。大師著述除上述顯密二次第外,有律海心要顯明燈等共十八函,所著無序跋等雜文,皆為詮顯一代時教的重要著述。職是之故,凡具正知正見的佛教徒,不分顯密,不分宗派,無不心悅誠服,一致共尊大師為法王第二,故日法王第二宗喀巴。
宗喀巴大師生於元順帝至正十七年丁酉,農曆十月二十五日,青海省西車府湟水口人。明太祖洪武五年壬子,年十六,入藏學法,即在衛藏弘化,垂五十年,德高望重,遐邇傾心。其大弟子二人,受命世世轉生,弘揚佛法,即今之達賴班禪二位喇嘛是。明永樂十七年己亥,大師圓寂,世壽六十有三。大師發願轉末法為正法,正法住世五百年,今已超過五百年,而法流東被,遠及川滬,繼起發願,暢師本懷,要賴我們的共同努力,與大師的大力加被了。
以上解別境前半頌別中之總四位祖師竟。
後半頌別中之別,大悲法流恩師眾,出家得戒傳法僧,是就比丘的出家剃度師、得戒師與傳法師而言。每一比丘必具如是三位恩師。三師亦可是三人,或是二人,或是一人,或複多人,都是傳承如來大悲法流,對弟子有大恩德的師尊,換句話說。三師就是弟子的法身父母,故應恭敬供養,終身頂戴,以祈長養自己的法身慧命。孝順父母,向父母前培福,是成就世間法的先決條件。頂戴三師,向三師前培福,是成就出世間法的必要條件。宗喀巴大師崇尚依止法,提倡馬鳴菩薩事師五十頌,意即在是。總之,修行如欲有所成就,必須依戒修行,依教修行,依師修行,而獨大忌依我自己的知見修行。今日內地一般佛教徒,其修行既不依戒,亦不依教,亦不依師,唯獨依自己的我見修行,大多數是好逸惡勞,好簡厭繁,有少數是盲修瞎練,徒勞身心,所以其成績就遠不如宗喀巴大師法流的殊勝了。聰明的佛弟子,但把眼前的事實來對比一下,就知道何去何從,決擇出一個正確的方向來。
以上解後半頌別中之別竟。
科 戊三、贊德半頌
頌 具戒定慧解脫等 度生大願流無盡解
初句具戒定慧解脫等,是贊比丘自剃繁染衣具戒以後轉變煩惱五蘊身(色受想行識)而成清淨法五蘊身的功德。法五蘊身就是具戒、具定、具慧、具解脫、具解脫知見身。法五蘊身必從第一戒法身生起,而戒法身則由剃發,染衣,受持具足戒而得。煩惱五蘊身為流轉生死的根本,而法五蘊身則是成就功德、成就法身、成就菩提的基礎。所以出家受戒實為人生一大轉變,從流浪生死扭轉而出五九六O離生死,確是一個劃時代的大轉變,所謂轉煩惱為菩提,轉生死為涅盤,就是從這裏開始轉變的。
比丘之可尊敬即在他能發起出離心,受持具足戒。這是常人所不願做不敢做的大丈夫事,而他願做敢做,這就值得我們的重視與研究了。出離心謂出離貪財貪色貪名貪食貪睡等五欲,與出離貪瞠癡慢疑邪見等煩惱的纏縛,也就是下決心要從五欲煩惱的窟宅中解放出來。怎樣才能解放自己出離五欲,出離煩惱呢。最有效的下手方法就是所謂出家「具戒」,由受持二百五十條比丘戒來改造身口方面的惡業,學習如佛一樣的淨業;再用修定的方法來改造內心方面的惡念,學習如佛一樣的淨念,漸漸由戒生定,就是所謂「具定」;漸漸由定而開發了無漏的智慧,就是所謂「具慧」;即以無漏智慧來斷除五欲煩惱的纏縛,把自己從魔窟中解放出來,這就是所謂「具解脫」;再以自己修行斷煩惱的經驗,源源本本,告訴他人,使他人同樣能夠遠離煩惱,獲得解放,這就是所謂「具解脫知見」。以上略述法五蘊身次第生起的程式。法五蘊身功德圓滿,即是如來的清淨法身。必先成就法身,方能出生報身化身。法報化三身成就,斷智悲三德圓滿,是即所謂無上佛果。比丘從出傢俱戒,乃至修行成佛的程式,大略如是。次句度生大願流無盡,謂佛見眾生愚妄無知,流浪生死之可悲憫,故發菩提大願,普度苦惱眾生,使皆轉愚成智,離苦得樂。如是悲流無盡的大菩提願,怎樣才能實現完成呢。佛是採用二種方法。一、佛為開示世人悟入佛之知見,苦口婆心,說法四十九年,攝引大眾信仰三寶,歸依三寶,為在家弟子授五戒八戒,為出家弟子剃發、染衣、授律儀戒,這是佛實現度生大願的初步方法。二、佛命弟子,發菩提心,助佛弘化,複命弟子,師弟傳承,續佛慧命,永作如來使者,荷擔如來教法,使盡未來際的眾生皆能聞到佛法,即因聞法因緣,而思惟佛法,學修佛法,複因聞思學修而轉愚成智,離苦得樂,因而實現與完成了佛的度生宏願。所以佛的菩提大願是賴僧寶的傳承與弘化來圓滿的,故知僧寶功德正是佛寶功德的延長。
複次,比丘能發出離心,受具足戒,已屬難能可貴,若更能發普度眾生的大菩提心,觀一切有情,皆如自己的父母,觀眾生受苦,有如自己受苦,觀他即自,大悲忘我,所謂下士為求樂,中士為離苦,上士恒勤求、自苦他安樂,這種全心全意、徹頭徹尾、為度眾生離苦得樂,而自願代受一切苦難的大菩提心,則更功德巍巍,令人欽仰。出離心、具足戒、菩提心是為僧寶值得尊敬的三大功德。前二自利,後一利他。我們尊敬僧寶,非獨尊敬其人,實兼尊敬其德,這是我們所應認識的要點。
問:或有比丘是為生活或受刺激而出家,並沒有發過出離心,亦更談不到菩提心,如是出家,有無功德。
答:雖無出離心,菩提心,只要他已剃發、染衣、具戒,而仍保持其僧相,仍有功德,因他僧相不改,善根健在,他日因緣成熟,是不難補發出離心,乃至繼發菩提心的。
問:亦有比丘,初雖受戒,繼即犯戒,乃至破壞殆盡,如是比丘,應否對他恭敬。
答:受戒之後而又犯戒,應分兩方面講,受戒有功德,犯戒有過失。因過失故,必墮三途,受重苦報,苦報受畢,必因受戒功德的成熟而終於修行成道。所以他雖有過失,亦有功德,我們應憐憫他的過失,而仍尊敬他的功德。犯戒的過失,由他自己負責,(我們能夠幫助他懺悔改過,當然更好。)而敬僧則是我們的本份。我們對他應守我們的本份,正如愛護兒童是成人的本份,決不能因兒童犯了錯誤而不守愛護兒童的本份。任何比丘皆應恭敬,正如任何兒童皆應愛護一樣。兒童之應愛護,因為他是具體而微的成人,也就是未來的成人。比丘之應恭敬,因為他是具體而微的佛,也就是未來的世尊。所以敬僧即是敬佛,慢僧亦即慢佛。敬佛敬僧,功德無量,慢佛慢僧,罪過無量。此中進出,關係重大,我們必須認
識清楚,以免誤犯錯誤,枉受苦報。以上略釋贊德竟。
科 戊四、歸願半頌
頌 我今歸依永歸依 願斷煩惱度有情
解 「我今歸依」謂我今盡形壽歸依僧寶,其願力只及此生,至命終舍報時,歸願亦舍。「永歸依」謂從歸依之日起直至成佛,生生世世,永遠歸依三寶,其願力貫通於菩提道全程,是為最極殊勝的歸願。「願斷煩惱」謂我願如僧寶t樣發斷煩惱的出離心,「度有情」謂我願如僧寶一樣發普度眾生的菩提心。我們歸依僧寶,非獨歸依其人,實兼歸依其出離心、具足戒、菩提心,歸依其聞思修三慧、戒定慧三學,乃至斷智悲三德。這些僧寶功德就是我們歸敬的物件,學習的榜樣,所以應當念念在心,明記不忘。
以上略釋歸願竟。
科 丙二、三寅法喻分二 丁一、總釋半頌
頌 如來正法賢聖僧 明淨堅嚴希無上
解 佛法僧三寶的功德恩德,上文業已分別說明。今此一頌結成三寶之所以尊稱為「寶」的原因,複分為二,前半頌總釋「寶」義,以明珍寶所具的高貴品質;後半頌複以譬喻顯示三寶護念我們的恩德,使我們體味到與三寶不可分離的關係,因之對於三寶獲得更明確、更親切、更全面、更深入的認識。
前半頌上句「如來正法賢聖僧」,如來是佛十種名號的一種。諸佛乘如實道,來成正覺,今佛亦如是來,故稱如來。又如表真如法體,來表從體起用,來此世間成佛度生的悲智大用,所以如來即是佛寶。正法謂法寶,賢聖僧謂僧寶。上句標三寶名,下旬「明淨堅嚴希無上」顯三寶德,前五字總顯一般珍寶的高貴品質,末「無上」二字則是別顯三寶所獨具的無上高貴的品質。明謂明亮有光彩,凡是珍寶,都有光彩。淨謂清淨無雜染,質地純淨,故名珍寶。堅謂堅貴不變壞,如金剛鑽堅利無比。嚴謂莊嚴,因莊嚴故,能使見者歡喜。希謂稀有,物以希為貴,因稀有故,更顯珍寶的可貴。以上明淨堅嚴希是世間珍寶通具的品質。世間珍寶雖具如是高貴品質,然非無上,因為比較起來,好還有好,高貴還有高貴,可說是沒有窮盡的。複次,任何高貴珍寶,任何上妙世間法,或能使人離部份苦得部份樂,然不能使人離一切苦得究竟樂,或能轉頑愚成世智,然不能轉分別識成無漏智,唯獨三寶能令一切依教奉行、實踐學修的人,悉皆離苦得樂,證涅盤果,轉識成智,證菩提果,使人從煩惱纏縛中解放出來,而成自在無礙,常樂我淨的佛。所以唯獨三寶是一切珍寶中的無上珍寶。這是我們應當認識清楚的第一要義。
科 丁二、法喻半頌
頌 佛如良醫法妙藥 將護病者蛻名僧
解 根據諸佛世尊無漏智慧的觀察,凡是人是免不了有些毛病的,沒有毛病的人是少有的。所謂病,不單指身體上的內科病、外科病、神經病等,而是廣義的總括生理方面的毛病、心理方面的毛病、習慣方面的毛病(後二類病,佛法名為煩惱障)。還有見解方面的毛病、知識方面的毛病、乃至所學所修不夠全面、而誤以為已甚全面的「智不及愚」方面的毛病(此數類病,佛法名為所知障),如是身病、心病、內病外病,廣說有八萬四千,乃至無量諸病,略舉綱要亦有四百四十種病。這種種病,大多數是病人自己所不覺察、不知道的無形病。就因大家不覺察、不知道的原故,所以人們雖然長期在三苦八苦中兜圈子,亦很少有人提出追究病源、挖掘病根的要求。病與苦是分不開的,有病即有苦,所以從苦可以證明病的存在;無病方無苦,所以要求離苦必先治病。複因三苦八苦的滋味嘗得久了,以為大家都是如此,亦複安之若素,不以為苦,這是麻痹更甚,不但不知自己有病,且亦不知自己有苦。或雖感覺自己的痛苦,然只對苦果作鬥爭,以期減少痛苦,而不去十分深入追究苦因,挖掘苦根。或複誤認暫時離苦的極短時間為樂,所謂認苦為樂,苦謂樂倒,這是四種顛倒知見的一種;其餘三種顛倒是人身不淨,不淨淨倒;世間無常,無常常倒,諸法無我,無我我倒。此四顛倒都是違反事實真相的錯謬知見,故名四倒。複因顛倒錯謬,而大家又不知道是顛倒錯謬,故是人昕易犯的通病。(四倒的解釋容後文便再釋)以上種種毛病,除一般身病是世間醫師所能治療外,其餘都是人所不識、藥所不治的致命重病,唯佛世尊能識能治,所以我們亦稱世尊為大醫王。頌以良醫喻佛,正是最極恰當的譬喻。佛說八萬四千法門,乃至無量法門,正為對治八萬四千乃至無量諸病。凡是有一種病,佛就有一種對治的法藥,如佛說五停心觀對治多貪、多瞠,多癡等五類毛病,又說四念住對治四顛倒等,只要病人能夠信受奉行,無不靈驗異常,根本痊癒,聽以佛法亦稱為萬病總治的阿伽陀藥。頌以妙藥喻法,亦是非常恰當的譬喻。
世尊湣念聚生,無量劫來,被煩惱病苦之所纏縛,輾轉受苦,不求出離,如在火宅中嬉戲的天真兒童一樣,身處險境而不自知,如在大海中浮沉的落水旅客一樣,隨業流轉,不得自在。世尊湣念眾生,因無知故,枉受諸苦,所以降生世間,說法度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所謂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就是引導眾生離苦得樂,證涅盤果,轉識成智,證菩提果,也就是普度有緣,悉皆成佛。因為必待度生戎佛之後,方能究竟解脫一切病苦。所以諸佛是為治病救人而成佛,亦為治病救人而出世。《妙法蓮華經》說,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所謂大事因緣,即指救治病人,究竟離苦的大事因緣。常言道,治病須治根,救人要救徹。今以佛法來治病救人,是救治方法中比較徹底和完善的方法。
僧寶的使命是荷擔正法,代佛弘化,一方面師弟傳承,藉使佛種不滅,一方面顯揚佛法,藉以治病救人,而其總的目的,無非以究竟圓滿的佛法來饒益苦惱無知的眾生,所以僧寶如同醫院裏的護士一樣,直接使病人減少痛苦、得到照顧。頌以將護病者的護士喻僧,也是非常恰當的。我們應當致力於發掘我們自己的毛病,自己常作病者想,殷切的仰望三寶以妙法藥來救治我們的毛病,使我們與三寶經常發生非常密切的關係。同時我們還要維護寺廟,供養三寶,尊重護持佛所制定的優良傳統,如攝徒傳戒、講經修法等佛事,因為這些皆是使佛法常住世間,以佛法廣利眾生的具體工作,其要義於後面頌文,續有陳述。
問:三寶功德,已承解釋,然在常見的僧眾身上,由於看不出如本文所述的一二功德,不免令人懷疑三寶的全部功德是否真實。複次,僧眾奉佛為師,以法為藥,而自己負有將護病者的使命,然頗有一類僧眾,由於世間法學習不夠,因顧慮自己出路狹窄,生活成問題而感覺苦悶和旁徨。這是表示他們自救的力量尚且不夠,安有餘力治病救人。
答:僧寶功德不是凡夫以貌取人的肉眼所能辨別出來的。僧眾之中,龍蛇雜處,凡聖同居,所以他們所隱藏的內德,非是我們凡情所能測量得到的。這是一方面的事實。另一方面或有一類僧眾因懷顧慮而感苦悶。這是由於他們對於世間法和佛法的認識不夠透徹。由於認識不夠所以動搖了對於佛法的信心。由於舊信心既已動搖而新信心又複建立不起來,因之感覺到苦悶。如果他們對於世法佛法有比較深入的認識,他們就不致失卻信心,也不致感到苦悶。這是一個考驗,唯有認識清楚,信心堅定的人,才經得起這個考驗。在這個現實的考驗下,倒是佛教徒提高對自己的認識,由是而開發智慧的好機會。願我們佛教徒抓緊這個機會,回頭來體認這個自己到底是誰。
問:就一般非佛教徒來說,他們因未聞佛法而不懂佛法,是不足為怪的。如果是佛教徒而說他們認識不夠,那就怪了。若不將此中原因,具體說明,則外界對於佛法的批評如「佛法理論與實際相隔十萬八千里」,就不易解釋了。
答:這一疑問的解釋,確實重要。一部分僧眾對於佛法認識不夠的現象,是我國內地佛教所存在的特殊現象。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則是多種多樣的,舉要言之,則有地理方面的緣由、歷史方面的緣由、社會方面的緣由、人事方面的緣由。為釋疑故,試作如下的說明。
佛在世時比丘行乞食制,所以比丘亦名乞士,上乞法以養慧命,下乞食以養色身。然乞食制宜於熱帶及物產豐富、生活較易之處。我國的氣候是寒帶與溫帶的氣候。為適應地理氣候不同的關係,所以佛法傳入中國,不得不改乞食制而為叢林制。叢林制的好處是為修行人集體解決食住問題,使其可以脫空身心,鑽研學修,其缺點是不免逐漸摻雜了一些當時封建社會的不良習氣。這是由於地理關係,引出輾轉演變的最初起因。
佛法自東漢傳入中國,至唐代而盛極一時,並在多方面幫助了中國文化的突飛猛進,例如音樂、書畫、雕刻、建築、造像、造紙等,無不受到極有價值的影響。這種偉大的中印二土的文化交流,逐漸引起了抱門戶私見的儒道二教的嫉視,因之曾三次陰謀與當時的統治階級相勾結,釀出三武滅佛的慘劇,而使佛教文化,實即中國文化受到非常慘重的破壞。宋人儒者每多暗閱佛典,竊其意義注釋儒書,而又公開抑佛揚儒,並且上下其手,於歷史中,儘量湮沒佛法在中國文化上所起的偉大作用。由這種偏私和不老實作風為因,就輾轉釀成後來舊知識份子是非不辨,昏庸糊塗的後果。
由於佛法在解放前的舊社會裏,一向被知識份子所歧視,所以信奉佛法的,只有二類人,一類是少數不受儒學傳統之所束縛,努力向上,追求真理的智者。此類佛教徒對於佛法有透徹的認識,可惜人數不多。 一類是老實樸素的勞動人民,因其文化程度低,所以沒有沾染知識份子的偏見,亦因文化水準不高,所以對於佛法只有片斷點滴,模糊夾雜的認識。此類佛教徒人數最多。至於一批不上不下的所謂知識份子,或則拘泥偏見,奉儒抑佛,或則醉心洋化,崇美恐美,都是與佛無緣的盲從分子,而他們對於佛法的共同看法又皆一味武斷,以迷信二字抹煞一切。這類人當然對於佛法全不認識。這是阻礙佛教徒提高文化水準最主要的歷史與社會因素。
我國自全份承受佛法方面的文化遺產之後,歷代祖師,高僧大德,都是在逆流中護持這份遺產,在遭人嫉視的環境下發揚光大這份遺產,其煞費苦心,撐持門庭的厚德深恩,是我們所感激所懷念的。他們且留給我們很多寶貴的著述,唯多是顯揚自宗的一家之言,而卻沒有像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一類的書籍,不分宗派,把整個佛法,有組織、有系統地作全面而又深入的陳述。因為佛法所包含的範圍極廣,可說是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若不把它有系統地總結起來,是不容易理出一個頭緒來的。又如三寶功德,廣說無盡,讚歎功德的文字,又複散在浩如煙海的大藏經中,若不把它提綱攝要,作成總結,就不易認識三寶的真實面目。我們從前就因缺少像《菩提道次第》一類書籍,因之要想透徹認識佛法的內容是有相當困難的。
複次,即使有了像《菩提道次第》一類書籍,要想從書本上來研究佛法的內容,遠不是一年半載所能速成的,須要有三五年乃至十年數十年的耐心工夫,才能比較全面,比較深入認識佛法。由於佛法的內容既廣大而又精深,所以要想認識佛法,第一須要信心,第二須要耐心,沒有信心和耐心,佛法是沒有法子深入研究,全面瞭解的。
複次,內地佛教更沒有像西藏三大寺一樣教育僧眾的方法和制度。他們是經常進行有系統的學習,有組織的辯論,和專門的考試制度,故能深入研究,提高認識,使大多數的僧眾都能達到相當高變的認識水準,因之人才輩出,曆久不衰,廣大人民,受到利益。
複次,我國佛教由於長時期遭人歧視,所以盛唐以後的歷代祖師,都是有群眾而少得力的幹部,往往是單槍匹馬,貴幹苦幹來領導群眾的。因之在弘法利生方面,也就因幹部希少而不能發動轟轟烈烈,波瀾壯闊的運動。因之佛法之在中國,實在並沒有充分發揮它所能發揮的廣大作用。
內地佛教的歷史背境,略如上述。今日的僧眾都是從舊社會來的,除一部分具有智慧的高僧外,多數都是來自文化水準不高的階層,既出家後須要經過一番剃度傳戒等宗教儀式,然文化方面除少數自求上進外,大多數就沒有進行經 常的、有系統的學習與提高。他們唯常聽開示、聽講經,雖亦得到很多啟示,然終因文化程度低,理解力薄弱,不易獲得如所期望的提高。因此他們對於佛法得不到透徹的認識,也就情有可原,不足為怪了。這種特殊現象,完全是舊社會不合理制度之所造成,所以不應執此特殊現象而懷疑到佛法的內容與三寶的功德。佛教在印度流傳千餘年後,即被婆羅門教所排擠。是佛法教義不及人麼?不是的。是由於當時印度政教領袖的錯誤領導。佛教在印度被擠絕跡之後,印度不久即被英人所侵佔。故知佛教盛,印度亦盛;佛教衰,印度亦衰。所以印度之被統治,其咎不在於有佛教,而實在於失卻佛教。世有誤認印度是因佛教而亡國的,這是不懂歷史,違背事實的胡說。
同一情況,佛法在中國遭到舊知識份子的普遍歧視。是佛法不高明麼?不是的。完全由於佛法的內容太豐富,而當時知識份子的眼光太短淺的緣故。所以不應以某一時期的特殊現象而懷疑到佛法的真實性。我們這樣根據事實分析問題,想為實事求是明白事理的人士所同意。
複次,數百年來,在舊社會不合理制度的鉗制下,我們見到了佛法之被歧視,以致不能儘量發揮其所能發揮的作用,文化遭受束縛,以致不能提高到所能提高的水準,因之更增加了我們對於舊社會制度和舊知識份子的憎恨。
這種不合理的黑暗社會,業已隨著祖國的解放而消滅。在以毛主席為首的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英明領導下,數年來有計劃的經過一系列的必要改革,新中國的面貌煥然一新。今日全國人民,為了實現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建設,為了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莫不以滿懷信心的熱情來響應政府的號召。佛教徒在今日空前明朗的新環境下衷心擁護政府的賢明政策,尤其在總路線和總任務的光輝照耀下,我們要格外做好本位工作來盡我們人民一份子的責任。由於我們知道拔苦與樂,悲智雙運的佛法是與世間善法不相違礙,如能因勢利導,妥予運用,則於團結兄弟民族、加強國際合作、消弭殘酷戰禍、維護世界和平皆能起著相當廣大的作用。因之,我們更要以不斷的學習來充實自己,要埋頭發掘佛法的無盡寶藏,要隨緣宣揚佛法的真實教義,我們要一致發願,為法界眾生解除苦惱,進求勝樂,從光明走向光明而努力。
科 乙二、釋內體之自性三寶—頌半
頌 佛謂自覺法者正 自性離染清淨僧
有情皆自具三寶 譬如木中本火性
須藉鑽等勝勢力 所謂佛種從緣生
解 上文廣贊三寶功德,是要我們由認識三寶而生不可動搖的信心。又贊三寶恩德,是要我們由感激三寶而生虔誠的恭敬心。信心與恭敬心是學修佛法入門初步必須具備的條件。沒有信心固然無法入門,沒有恭敬心亦同樣得不到佛法的真實利益。所以我們於聞到三寶的功德恩德之後,要生起仰慕欣幸的意樂,使內心法喜充滿,還要再再思維三寶的深恩大德,讚歎觀想,念念不忘,由是可以不斷的增長我們對三寶的信仰與恭敬,這就很好的滋養了我們的法身慧命。法身慧命需要上妙精神食糧來滋養,正與我們的身體需要食料來滋養一樣。為什麼讚歎觀想三寶的功德恩德而能滋養我們的法身慧命呢。這裏一頌半就說明其中的重要道理。
一切法皆有一切法的「體」「相」「用」。法體深隱難知,相用顯而易見。以相用上說,佛的三十二功德莊嚴相,與斷智悲三德的殊勝作用,都是我們凡夫所望塵莫及的。然就最極甚深的本體來說,則我們的心體,與佛的心體,乃至與一切眾生的心體,都是同源同體,平等一味,無有差別。所以佛經常說,心佛聚生,三無差別。這個無差別的本體,就是所謂法身慧命,這裏頌文則名之日自性三寶,即自性佛寶,自性法寶,自性僧寶,其他名稱還有很多,如法性、法界、真如、實相、如來藏性等眾多名稱,然所指的就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體性,也就是一切法的平等法性。
用甚麽方法來證明眾生與佛同一體性,人人皆有自性三寶呢。只要我們肯虛心體會,就不難相信有所謂自性三寶的存在。人人都有知覺,這個知覺就是自性佛寶,人人崇尚正理,正理就是自性法寶,人人愛好清淨,清淨就是自性僧寶。一覺」「正」「淨」為人人所易體會的本性,這就證明了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具自性三寶。自性三寶不但人有,一切動物悉皆具有。譬如狗,狗亦有知覺,即狗的自性佛,狗能辨別主人與盜賊,這種不顛倒分別,即狗的自性法,狗對主人搖尾表示好感,即狗的自性僧。狗如是,一切動物莫不如是,不過程度上有智愚顯隱的不同罷了。這就進一步證明了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皆具有自性三寶。所以頌文前三句「佛謂自覺法者正,自性離染清淨僧,有情皆自具三寶」,就是說明覺正淨自性三寶不是玄妙不可思議的,而是眾生本具且能體會得到的三種直覺。試問哪一個人沒有這種直覺,哪一個人沒有這種本性呢。所以有情皆自具三寶是完全可以信任的,而自性三寶就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平等法性也是真實不虛的。
覺正淨是我們在直覺上可以體驗得到的自性三寶,根據同一原理而作進一步的闡述,則智慧即自性佛,諦理即自性法,理智和合即自性僧。凡夫雖皆有知覺,然其知覺與正理有時和合,有時不和合,而且和合是暫時的,而不和合則是長時的。凡夫知覺既然暫時與正理相應,則其長時與甚麽相和合呢。凡夫知覺長時與貪嗔癡等煩惱相和合,與財色名食睡等五欲相和合,這就是所謂背覺合塵。這種背覺合塵的現象完全由於眾生不知有自性三寶的存在,所以自性三寶始終得不到引發培育的機緣。佛悟自性,背塵合覺,充分發展了自性三寶的功德,所以佛具三智,謂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法具三諦,謂真諦、俗諦、中諦,僧即學習以智緣諦的學人,逐漸由疏緣而親緣諦理,由親緣而徹證理智一如的清淨境界。這個理智一如的清淨境界就是一切法甚深難知的法性理體,也就是諸佛共證的平等大覺。平等大覺非從外得,而是從自性三寶發展起來的,發展到家,即證大覺。所謂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就是說明非從外得,亦非新得,不過恢復自性三寶的自性功德罷了。我們凡夫之所以能夠修行成佛,完全因為我們與佛同體,我們皆具自性三寶。如果不是同一體性,我們就永遠不能成佛。喻如煮米可以成飯,而煮沙即不能成飯,因為米與飯同一體性,而沙與飯體性不同故。所以我們要珍重我們的本具佛性,不要迷失本性,辜負己靈,而有好好的予以啟發培育的必要。
問:凡夫與佛體性既同,何以在相用上佛的自在,與凡夫的不自在而有如是不同的差別。
答:覺即是佛,迷即象生。眾生與佛由於迷覺不同,所以本體雖無差別,而在相用上就顯出距離甚遠的差別來。《華嚴經》載本師釋迦牟尼佛於菩提樹下初證正覺時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則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即得現前。所謂如來智慧德相就是自性三寶的自性功德,眾生的自性三寶因被妄想(煩惱)、執著(我執)之所障蔽,因之其性具功德,一向沒有啟發出來,所以迷背自性,流浪生死,若由修行而斷離妄想執著,則如來世尊的智慧德相,眾生自性悉皆具足,無待外求,即如如佛。所以我們修行,一方面要修戒定慧來斷煩惱、斷我執,一方面更要覺悟自性,珍重己靈,好好的啟迪滋養我們的法身慧命,使其潛伏的本能,增長起來,發揮作用。現在我們都負有發掘潛能的任務,要儘量利用潛在的人力物力。這裏就指陳一個可供發掘潛能的無盡寶藏,希望國人予以注意而研究之則幸甚。
一般佛教徒都知道信仰外緣三寶(即身外的佛法僧三寶),而或不知自己具有自性三寶或雖亦知人人皆有佛性,而或不知自重己靈,培育佛性;或雖亦知自重己靈,而或不知培育佛性的善巧方便。因之,修行往往不易上路,甚且日久退心。固然這與持戒殷重與否,懺悔清淨與否,學修精進與否都有關係,然其未曾啟發佛性亦是主要原因的一個則無疑義。所以我們如要修行上路,除應具備持戒、懺悔、精進等條件外,還應注重啟發自性,更應知道啟發自性的善巧方便。甚麽是啟發自性的善巧方便呢?思惟讚歎外緣三寶的功德來滋養引發自性三寶是最極善巧的方便法門。因為這是借外緣三寶的功德莊嚴,藉思維讚歎的熏習因緣,使我們的自性三寶逐漸同化,因而生起增長發展的殊勝作用。普賢菩薩在《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中,總結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修行經驗,歸納而成十大行願,複將十大行願列為前行七支,正宗三門,其行證次第有如後表:
長行十大行願 頌文行證次第
普賢行願品綱要
助 修 增福 一、禮敬諸佛 一、禮 贊 前行七支
二、稱讚如來
三、廣修供養 二、供 養
淨垢 四、懺悔業障 三、懺 悔
五、隨喜功德 四、隨 喜
正 行 成智 六、請轉法輪 五、請轉法輪
七、請佛住世 六、請佛住世
七、回 向
運悲 八、常隨佛學 一、常隨佛學(自義門) 正宗三門
九、恒順眾生 二、恒順眾生(他義門)
十、普皆回向 三、今後回向(回看門)

從此表上可以看出禮拜稱讚如來是修行學佛的首要法門。三世諸佛在因地修行時莫不以禮贊如來來引發自性三寶的,而後面供養,懺悔,隨喜等功德,也都是從禮拜讚歎而引生出來的。所以我們可以確信思維讚歎三寶功德是啟發自性三寶與引生諸余功德的善巧方便。《普賢行願品》的具足品名,名為《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這就是說依照普賢十大行願修行是凡夫成佛的殊勝法門。凡夫要想從不自在的煩惱境界(即凡夫境界)通達到自在無礙的不思議解脫境界(即如來境界)。就請從禮贊諸佛修起,自然能夠引生諸多不可思議功德,因其下手易而成功高,既方便而又善巧,故名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彌勒菩薩的《現證莊嚴論頌》雲,無方距果遠,果近善方便。謂如沒有方便而要修成佛果是難的,有善巧方便就容易得多了。在顯教的修行法門中,發菩提心、修普賢行,可說是圓成佛果的勝善方便了。
頌文後三句「譬如木中本火性,須藉鑽等勝勢力,所謂佛種從緣生。就是說明上面一連串的重要道理。第一句譬喻木中本火性,是以木具火性,所以鑽木可以取火,來譬喻人具佛性,所以修行可以成佛。第二句須藉鑽等勝勢力,是說木雖火性,然必憑藉有人鑽木的殊勝勢力,方能生出火來,否則火亦不生,來譬喻人雖具佛性,然要憑藉修行的善巧方便,方能成佛,否則唯有長作眾生。第三句所謂佛種從緣生,佛種即是成佛之因。甚麽是成佛之因呢。眾生的本具佛性就是成佛之因。這個佛性還需要種種助緣(條件)來幫助它發育增長,所以說所謂佛種從緣生。沒有適當的助緣,佛性還是長大不起來的。所以我們如要以佛法饒益有情,必須為有情安排種種入佛的因緣,以便攝化他們信奉佛法。我們須要維護寺院,供養三寶,因為寺院是外緣三寶常住的場所,而僧寶更負荷擔正法、住持三寶的使命。我們需要弘揚佛法,讚歎三寶的功德恩德,使未信者生起信心,已信者信心增長。我們更要接引信佛的人歸依三寶,受持戒律,學修佛法。我們要告訴他們自性三寶為人人所本有,不但要歸依外緣三寶,也要歸依自性三寶,借外緣三寶的智慧德相來引發自性三寶的自性功德,是修行的善巧方便。我們要勸他們發菩提心,修普賢行,由禮贊諸佛來啟發引生種種圓成佛果的殊勝功德,因為這就是從可思議的凡夫境界通達到不可思議的如來境界的捷徑。想要成佛必先具備成佛的因緣,故曰所謂佛種從緣生。上面是為眾生佈置入佛因緣與緣生佛果的勝妙法門的扼要說明。
以上釋內體之自性三寶竟。
科 乙三、釋同別二種三寶分二
丙一、同體三寶—頌
頌 佛即是法法即僧 名義有三性不異
三寶常住同真際 亦第一義亦法身
解 上文一頌半說明自性三寶,人人皆有,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但眾生的佛性、因被煩惱我執之所障蔽,所以不曾起大作用,若能斷除煩惱我執,積極啟發自性三寶的自性功德,則凡夫就能因本具佛性的儘量顯露而很快圓成佛果。佛教徒一進佛門,必先歸依外緣三寶,即為斷除煩惱我執,啟發自性三寶的入手方便。不但是入手方便,而且亦為修行學佛,貫徹始終的勝妙資糧。這層道理如能認識清楚,透徹瞭解,對於學修佛法,是有非常重大的幫助。
今此一頌則是解釋同體三寶。同體三寶,亦稱一體三寶,謂三寶皆以平等法性為體,就本體言。三寶是一體的。所以頌文前二句說,佛即是法法即僧,名義有三性不異。由於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法五蘊所成之佛,無不從法生故,所以佛即是法。由於法法無不從佛之心海流出故,所以法即是佛,由於僧眾奉佛為師,修佛之法,受到佛法氣分的熏習故,所以僧即佛法,佛法即僧。由於平等法性,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心佛眾生,平等一味故,所以三寶同體,清淨本然,更無疑義。所以三寶的名義雖有三個,而實皆以平等法性為體,是從同一根源所發展出來的形相作用,故名同體三寶。
後二句頌雲。三寶常住同真際,亦第一義亦法身。謂三寶的體性——平等法性——常住於世,不生不滅;就時間言,豎窮三際,前際無始,後際無終;就空間言,橫遍十方,其大無外,其小無內。這個恒常不變、無有形相而遍滿法界的平等法性,亦名真如,亦名貴際,亦名第一義諦,亦名法身,亦名涅槃妙心,亦名如來藏性,名異體同,故日三寶常住同真際,亦第一義亦法身。
科 丙二、別相三寶二頌
頌 於一佛寶中 有諸身等別 於一大藏中 教理行果分
依佛教修行 三賢及十地 四果四向等 菩薩聲聞僧
解 上文同體三寶一頌是就隨緣不變的體性而言,今此別相三寶二頌是就不變隨緣的相用而言。三寶的體性,雖隨緣不變,平等一味,而三寶的相用則隨緣顯現,而有各各不同的差別。就相用言、不但佛寶的相用不同於法寶的相用,法寶的相用不同於僧寶的相用,即同一佛寶,亦有法身、報身、應化身等差別;同一法寶,亦有詮教(教化)、詮理(諦理)、詮行(行持)。詮果(證果)等差別,同一僧寶,亦有賢僧(十住十行十回向三賢位)、聖僧(初地乃至十地十聖位)、四果四向聲聞僧、緣覺僧、獨覺僧、菩薩僧等眾多差別;故頌雲,於一佛寶中,有諸身等別,於一大藏中,教理行果分,依佛教修行。三賢及十地,四果四向等,菩薩聲聞僧。;要之,同體三寶是理體,別相三寶是事相,名雖有三,性唯一體,體雖是一,用開為三,無非為眾生廣設得度因緣,使能普遍受到佛法的利益。
以上略釋同體三寶與別相三寶。同別二種寶竟。
科 乙四、依諸乘分別三寶分四
丙一、大乘三寶分三
丁一、大乘佛寶—頌
頌 自覺覺他覺行滿 具足三身五智身
菩提大悲以莊嚴 是名大乘之佛寶
解 這一科依諸乘分別三寶,不是說三寶有大小高下的差別,而是由於學修的人,根器有大小、利鈍、智愚等不同,所謂法無高下,人有勝劣,大者見大,小者見小,見仁見智,隨類各別,所以說依諸乘(即不同根器的人)分別三寶,而非三寶本身真有大小高下的差別。
今此一頌是依大乘人所見到的佛寶功德。由於大乘人根器大故,所以他所見到的佛寶功德亦大。頌雲,自覺覺他覺行滿,具足三身五智身,菩提大悲以莊嚴,是名大乘之佛寶。今依頌文解釋名詮如下。
佛的字義即謂覺了、覺悟義,複合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三重深意。自覺謂覺了自性三寶,本來清淨,本來空寂,在清淨空寂的體性上,本無煩惱,亦無生死,所以自覺也就是覺悟自性本空、清淨無生的理體。覺他謂以此自覺的理體,教化眾生,使眾生亦皆覺悟自性,珍重己靈,發心斷修,轉凡成聖,因而達到普度眾生的目的。覺行圓滿謂自覺行與覺他行悉皆圓證圓度,無欠無餘,故日覺行圓滿。
佛具三身謂法身、報身、應化身。法身是佛清淨本然的理體,無有形相,周遍沙界。報身是佛的智慧德相,自利利他,教化地上菩薩。應化身是佛隨類應現,藉以教化凡愚的妙用。複次。三身各具複數,為便陳述,列表如次:
佛 法 身 自性身——無生無滅,諸佛共有,所謂十方諸如來,共同一法身。
法性身——由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法五蘊所成。
報 身 自受用身——無邊相好,由無量善根之所引生,恒自受用廣大法樂。——唯屬自利,不為他現。
他受用身——由昔所修利他功德因緣所成,為十地菩薩現通說法。——唯屬利他,為他現故。
應化身 示生身——如釋尊示生印度,說法四十九年。
應現身——隨類應現,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
五智謂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法界體性智。
大圓鏡智謂諸佛真智照於法界事理,如理如量,離愛離憎,如大圓鏡,現象色像,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法待喻明,故名大圓鏡智。
平等性智謂諸佛智慧觀一切有情,悉皆平等,見他受苦,無異自己受苦,大慈悲心由是生起。又真如理性,名為平等,智緣此理,名平等智。又凡夫執我,自他不平,今我執亡,自他平等,故稱平等性智。
妙觀察智謂諸佛五眼圓明,妙觀成就,觀一切法自相共相,如實了知,雨大法雨,斷一切疑,令諸有情皆獲利樂,故稱妙觀察智。
成所作智謂諸佛為欲利樂諸有情故,普於十方示現身口意三輪功德,成辦諸佛拔苦與樂的本願所應作事,故名成所作智。
法界體性智謂融會貫通上述四智(初二智以根本智觀一切法體性空,一切法無我;次二智以後得智觀一切法緣生如幻,相用不空。)空有不二的智慧。如空的體陸不礙如幻的緣生,如幻的緣生正顯如空的體性,由是故能離一切相,修一切善,無住生心,熾然度生。綜合四智的體用,故名法界體性智。
諸佛五智是由五蘊所轉成的,謂轉色蘊而成大圓鏡智,轉受蘊而成平等性智,轉想蘊而成妙觀察智,轉行蘊而成成所作智,轉識蘊而成法界體性智。又平等性智、妙觀察智、因地即轉,余之三智,果上方圓。轉識成智的行相,大略如是。
大乘佛寶是以菩提大悲為莊嚴的。菩提即是智慧。菩提複具勝義菩提與俗諦菩提二種意義。勝義菩提即深般若,深般若觀一切法體性空寂、與空有相即的理體,亦即五智中的大圓鏡智、平等性智二智是。俗諦菩提即廣般若,廣般若觀一切法緣生非無,自他平等,因而生起拔苦與樂的大慈悲心,亦即五智中的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三智是。法界體性智則是融通深廣二般若,深廣不二智,亦即無上佛智。佛法內容,深廣無邊,然可以慈悲智慧,統攝無遺。如《華嚴經》說,一切佛法依慈悲,一切慈悲依方便,一切方便依於智,智依於慧,慧無依。由於慧體空寂,空故無依,故知空慧無須依他,然可為他之所依,如為智依、禹方便依、為慈悲依,故知空慧即甚深難測的真如理體。大乘佛寶以菩提大悲為莊嚴,即是以深廣般若為莊嚴,以慈悲智慧為莊嚴,可說是一切莊嚴中的無上莊嚴了。是名大乘之佛寶,是結成語。
科 丁二、大乘法寶—頌
頌 無畏無流證教法 實相中道二空理
乃至無量廣攝門 皆名大乘之法寶
解 今此一頌是大乘人所見到的法寶功德,由於大乘行者根器大故,所以他所見到的法寶功德亦大。頌文初二句,無畏無流證教法,實相中道二空理:其中大乘教法謂即文字般若,以般若教如大火聚,能燒一切煩惱我執,能破一切外道邪論,威力無比,故日無畏。大乘證法謂即觀照般若,所謂行深般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流轉,趨還滅,是度苦義,又度四瀑流(見流,欲流,有流,無明流)遠離漂溺等苦厄,故日無流。實相理體謂即貴相般若,由文字般若而疏緣貴相,由觀照般若而親證貴相。貴相理體亦名中道第一義諦,亦名人空法空二空真如,亦即上文所述的平等法性,故曰實相中道二空理。
頌文後二句,乃至無量度攝門,皆名大乘之法寶:乃至二字,簡略之辭,謂大乘佛法,法門無量,頌文不能一一陳述,今但舉六度四攝以概無量法門。六度的目的,雖亦自利利他,然其重心在於自斷煩惱,自證解脫,而四攝則全是利他,所以六度四攝皆為菩薩所必修。
梵語六波羅密,簡翻六度,謂佈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般若。前五度是修佈施等善法,第六般若度是修離一切相,斷除執著。前五度必須與般若度合修,昕謂修一切善法,離一切相,方名波羅密,方能渡煩惱生死的此岸到清淨涅槃的彼岸。修前五度而不修般若,則是世間善法,而不名波羅密。修般若而不修前五變,則般若落空,亦不名波羅密,或反有釀成大邪見——惡取空——的危險。這是修六波羅密必須注意的要點。
四攝謂佈施、愛語、利行、同事。菩薩為欲攝化有情故,對樂財者攝以財施,樂法者攝以法施,是名佈施;次則軟語隨順,勸化令信正法,是名愛語;未歸依者,令其歸依,未受戒者,令其受戒,於所教所修,未成令成熟,已成令解脫,是名利行;教人學修,自亦學修,自身能行,人必從之,是名同事。菩薩攝益眾生的善巧方便,不外此四,故四攝為菩薩必修的殊勝資糧。皆名大乘之法寶,是結成語。
科 丁三、大乘僧寶—頌
頌 不畏生死不入流 恒求自苦他安樂
度生大願無窮盡 是名大乘之僧寶
解 今此一頌是大乘人所理解的僧寶功德,亦是大乘僧寶自所期許的大宏誓願。發願以利他為重。一切自利,皆為利他,即是大乘菩薩,發願以自利為重,一切利他,皆為自利,即是小乘羅漢。菩薩為欲成熟有情故,因之自己發勤精進,斷惡修善,唯願自己快快成佛,以期具備成熟有情的能力。亦有菩薩煩惱已斷,生死已了,為悲憫眾生故,自願在生死道中救度眾生,如同地藏菩薩一樣,所謂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可見大乘菩薩大悲忘我,全心為人的精神,是非常偉大,非常值得欽佩的。頌文,不畏生死不入流,恒求自苦他安樂,度生大願無窮盡,是名大乘之僧寶,即是此類偉大精神的表顯。不畏生死謂悲故不住涅槃,不畏生死,願在生死道中甘自受苦,廣渡眾生。不入流謂雖在生死道中,然因智故,能離生死過失,不被生死瀑流之所漂溺。所以大乘菩薩發願度生,必先自斷煩惱,自離生死過失,否則即有自他俱溺的危險,故有追求悲智究竟,悲智雙運的必要。《俱舍論頌》雲:「下士為求樂,中士為離苦,上士恒勤求,自苦他安樂。』不顧自己受苦,唯願眾生安樂,是大乘菩薩的本願。度生大願無窮盡,謂即普賢行願。大乘菩薩發普賢願,修普賢行,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菩薩行願,無有窮盡,念念相績,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是名大乘之僧寶,是結成語。
以上略釋大乘三寶竟。
科 丙二、小乘三寶—頌
頌 丈六紫金三十二 阿含四諦因緣法
緣覺聲聞四果向 是名小乘之三寶
解 今此一頌是小乘人所見的小乘三寶。頌文初句丈六紫金三十二,謂即太子出家,修行成佛,身高丈六,膚色紫金,具三十二相的釋迦世尊。釋尊為欲化度五濁惡世苦惱眾生離苦得樂故,發菩提心。三大阿僧祗劫修菩薩行,最後示生穢土,八相成道,說法四十九年,巧設方便,普渡有緣,緣未熟者,亦為安立種種得渡因緣,所以釋尊悲流無盡的大恩德,不但為眾生之所敬仰,且亦為十方諸佛所共讚歎。
頌文次句阿含四諦因緣法,即謂佛說四阿含經與四諦十二因緣法。釋尊成佛初七日中對地上菩薩說華嚴經,唯被大機,中下不聞。次對初機說阿含經,轉四諦與十二因緣等根本法輪,藉以建立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有漏皆苦、涅槃寂靜四法印。四諦即苦集滅道四聖諦。苦集二諦是世間流轉因果;滅道二諦是出世間還滅因果。苦謂世間三苦八苦等苦果;集謂集苦之因,即貪嗔癡等惑業是。滅謂惑業滅盡,解脫樂果;道謂證滅之道,即修戒定慧三無漏學是。佛說四諦是要佛弟子知苦思斷集,慕滅乃修道,因而得到惑業清淨的解脫樂果。十二因緣於前贊法寶功德時已有解釋,此不重述。要之,小乘法是斷煩惱證解脫的殊勝方便,與大乘法寶有不可分離的密切關係,且是整個佛法的重要部分,所以亦稱根本乘法。佛弟子應當修根本乘法,而舍小乘人但求自利的劣心,所謂發菩提心修聲聞法,這是我們所應提倡的。
頌文第三句緣覺聲聞四果向,謂即根本乘僧寶。緣覺根利,生在佛世或無佛世,由觀一切法緣生緣滅而悟道,故名緣覺,其極果稱辟支佛。聲聞即四果四向,由於親聞世尊或善知識說法而斷惑證真,故名聲聞。四果四向謂預流向、預流果、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預流向者,謂已得無間道,無間能證預流果,修四聖諦現觀,名預流向;預流果者,謂已斷三界見所斷惑(即八十八使),已證四諦十六心觀,名預流果;一來向者,謂已得無間道,無間能證一來果,已斷欲界五品修所斷惑,名一來向;一來果者,謂已斷欲界六品修所斷惑,名一來果;不還向者,謂已得無間道,無間能證不逞果•已斷欲界八品修所斷惑名不還向;不還果者,謂已斷欲界九品修所斷惑,名不還果;阿羅漢向者,謂已得無間道,無間能證阿羅漢果,已斷色無色界七十一品修所斷惑,名阿羅漢向;阿羅漢果者,謂已斷三界修所斷惑,諸漏永盡,所作已辦,不受後有,名阿羅漢果。四果四向斷惑證滅的清淨功德,實為佛弟子所應學習的最好榜樣。
頌文第四句,是名小乘之三寶,是結成語。
科 丙三、密乘三寶—頌
頌 大日如來金剛尊 密乘四部生圓教
住戒勤修證道等 得大法樂諸品僧
解 頌文初句大日如來金剛尊,謂密乘傳自大日如來,大日如來亦稱金剛尊,故大日如來是密乘的佛寶。頌文次句,密乘四部生圓教,謂密宗除以顯教三藏法寶為基礎外,複有事部、理部、瑜伽部、無上部四部密法;無上部中複分生起次第、圓成次第二種次第,故四部與二次第是密宗獨有的不共法寶。頌文後二句,住戒勤修證道等,得大法樂諸品僧,是就密乘僧寶而言。宗喀巴大師宗派的家風,佛弟子皆應持戒清淨,修密法更要恒住淨戒,故日住戒。密法事相繁重,儀軌眾多,而人命短促,無常迅速,故必精進勤修。在西藏由修密法而即生證果證 道,得大法樂的,所在多有,故曰住戒勤修證道等,得大法樂諸品僧。
科 丙四、常住三寶—頌
頌 金坭塑像及舍利 三藏名言教證體
剃發染衣現前眾 久住於世持佛法
解 現在釋尊已滅度,彌勒未降生,就凡夫肉眼而言,暫時不見佛寶,所能見到的唯有佛的塑像畫像與釋尊的真身舍利(如寧波育王寺所供養的),故曰金坭畫像及舍利。經律論三藏名言教體,與修行證道的勝義證法,現在尚未隱沒,故日三藏名言教證體。剃發染衣的僧眾,現仍存在,故日剃發染衣現前眾。以上佛法僧三寶的形相作用,因其留存於世的時間比較長久,故稱常住三寶。現在就賴常住三寶來承前啟後,護持佛法,使未來的眾生都能受到法流的滋潤,故日久住於世持佛法。
以上略解第一大科三寶之名體,內攝四科,一、贊三寶之體相,二、釋內體之自性三寶。三、釋同別二種三寶,四、依諸乘分別三寶竟。
問:本文解釋第一大科三寶的名體,刊登已逾七期,為什麼對於這一科要化這樣多的篇幅。
答:主要的目的在於幫助我們充分認識三寶的功德。海公上師鑒於三寶的深思厚德,廣大無邊,但為一般凡夫所不易明確了知故,特從多方面以頌文擇要宣說,來指示我們對於三寶的認識。我們信奉佛法,歸依三寶,無非認三寶是我們學習的最好榜樣,希望我們將來也能成就三寶的功德。所以現在學習愈深入,認識愈透徹,則將來成就三寶的功德也愈迅速、愈殊勝。因為多一番學習,即多一分認識,多一分認識,即多一分成就,這是必然的道理。何況三寶的功德,深廣如海,我們學習愈深入,愈覺得學習不夠、認識不夠,所謂「學然後知不足」,確是一句經驗之談。所以在這一個重要問題上,我們實在須要學習、學習、再學習,而不應得少為足,即以現前的認識為滿足。同時,我們還應感激海公上師滿懷悲心,多方指引的恩德。因為在第一大科內,上師把三寶的種種名相,如外緣三寶、自性三寶,外緣三寶與自性三寶的關係;同體三寶、別相三寶,同別二種三寶的同異。大乘三寶、小乘三寶、密乘三寶、常住三寶,諸乘三寶立名的緣由與其內容的差別;無不盡可能予以扼要的指示,使我們對於三寶的認識,不致再如從前的模糊籠統,而能得到一個比較明確的觀念。為了報答師恩,報三寶恩,報父母恩,報眾生恩,為了提高認識追求自他解脫的目的故,我們更應深入展開對於三寶名體功德的學習。
以上略提第一大科的內容要點,以便思維憶念,精密攝持。
科 甲二、歸依之因由
乙一、引佛說偈
丙一、泛說二頌
頌 眾人苦所逼 多歸依諸山 園苑及叢林 孤樹制多等
此歸依非勝 此歸依非尊 不因此歸依 能解脫眾苦
解 第二大科說明歸依的因由,其中包括三個問題,一、為甚麽要歸依,二、歸依誰,三歸依的後果如何。對此三個問題,佛曾說偈作正反兩方面的答覆。先泛說盲目歸依的不當。頌文第一句「眾人苦所逼」是答覆第一個問題為甚麽要歸依。歸依是為求離苦。因為眾人多因眾苦的逼迫而才想到歸依的。第二個問題歸依誰呢。「多歸依諸山,圍苑及叢林,孤樹制多等。』這三句曆舉一般人為圍離苦而去歸依的物件,如避到山間去,或到園苑去、叢林去、孤樹去、制多去(孤樹制多是靈廟等類的處所),歸依於各該處所的神鬼靈異。第三個問題,這樣的歸依能否得到離苦的後果呢?回答是「此歸依非勝,此歸依非尊,不因此歸依,能解脫聚苦。」由於這種歸依不過是從甲地避到乙地,向神鬼靈異求佑,這種十足迷信的盲目歸依,不能離苦,不是解脫苦難的根本辦法,所以這種歸依,並不殊勝,不足尊貴。
科 丙二、正明三頌
頌 諸有歸依佛 及歸依法僧 於四聖諦中 恒以慧觀察
知苦知苦集 知永超眾苦 知八支聖道 趣安穩涅槃
此歸依最勝 此歸依最尊 必因此歸依 能解脫眾苦
解 佛在這裏正面指出如要離苦,唯有歸依佛法僧三寶,並如實了知苦集滅道四聖諦的道理,才能真正解脫眾苦,所以歸依三寶是最殊勝,為世所尊。三寶之中,法寶就是解脫眾生的妙藥,所以對於四聖諦法,應以智慧恒常觀察。知苦謂觀苦諦,了知眾生苦惱,真實不虛。知苦集謂觀集諦,集苦之因,在於起貪嗔癡惑,造殺盜淫業,所謂起惑造業,由業召苦。知永超眾苦謂觀滅諦,惑業解脫,究竟離苦故。知八支聖道,趣安穩涅盤,謂觀道諦,修八正道(正見,正語,正思維,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是趣安穩涅槃(即滅諦)的捷徑故。由於三寶功德,清淨殊勝,究竟圓滿,所以唯有歸依三寶,修四聖諦,方能獲得解脫眾苦的後果。故頌日,諸有歸依佛,及歸依法僧,於四聖諦中,恒以慧觀察,知苦知苦集,知永超眾苦,知八支聖道,趣安穩涅盤,此歸依最勝,此歸依最尊,必因此歸依,能解脫眾苦。
科 乙二、難聞難得
丙一、離八種難二頌
頌 地獄鬼畜生 長壽北俱盧 諸邊地下賤 盲聾暗啞等
世智邪辯才 正法滅盡時 是名曰八難 難聞佛法故
解 現在我們人人都有一個身體,好像平淡無奇,並不覺得人身難得。其貴人身是非常難得,非常稀有的。佛在世時曾指大地問阿難說,大地土多,爪上土多(即手指甲上的塵垢)?阿難答言,大地土多。佛告阿難,夫人身者如大地土(造惡業故),得人身者如爪上土(持五戒故)。可知人身難得而易失。由於造惡者多,如大地土,持戒者少,如爪上土,所以來世得人身者,非常希少,如爪上土;而失人身墮惡趣者,非常眾多,如大地土。佛無妄語,故知人身難得,真實不虛。我們既得人身,應當自重己靈,善予利用,使勿空過,實為至要。
人身難得已如上述,而佛法難聞則比人身難得更難。因為世界上有許多地方,如歐州、美洲、澳洲、非洲等處,由於佛法尚未普及,向來很難聞到佛法。即如佛教流行的亞洲而言,除緬甸、泰國等幾個純粹佛教國之外,其餘如我國、日本、印度等多數國家,非佛教徒的人數是遠多於佛教徒的。足見世界上是有一大部份人沒有機緣聞到佛法。這就證明人身難得尚非難得,而佛法難聞真是難聞。我們現在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所以應當珍重這個難得的機緣,必須儘量善予利用才對。
何以人身和佛法如是難得難聞呢?因被八難之所障礙故。八難之中只要遇到一難便即失去聞法的機緣了。是哪八種難呢?一、墮地獄道名第一種難。造上品十惡,感墮地獄。地獄有八寒八熱十六大獄,或酷寒徹骨,或猛火焚身,或被刀山劍林之所砍斬殺戮,總之,地獄之苦,時刻不停,一日夜間,千死萬生,所以地獄眾生由於受苦猛厲故,難聞佛法。二、墮餓鬼道名第二種難。造中品十惡,感墮餓鬼,或因內障,或因外障,或因自體障,千年不聞水漿之名,長期受到饑餓的痛苦。內障謂食物到手化成火焰,不得受用,是名內障。外障謂飲食在前,然被強有力者之所禁止,不得受用,是名外障。自體障謂喉細似針,腹大如缸,饑火中燒,不得一飽,名自體障。所以鬼道眾生由於饑餓不堪故,難聞佛法。三、墮畜生道名第三種難。造下品十惡,感墮畜生。一切飛潛走獸,唯知二件事情,唯知求食,唯知雌雄交尾,餘非所知。所以畜道眾生由於冥頑不靈故,難聞佛法。四、生長壽天或北俱盧洲名第四種難。長壽天即色界無想天,由修無想定感生無想報,因其思想機官不起作用故,雖聞佛法,亦難得到佛法的受用。北俱盧洲眾生,壽命千歲,衣食自然,福報現成,由於欲樂如意,不知有苦故,難聞佛法。五、生於邊地或下賤眾生名第五種難。邊地眾生如非洲等處的土人,由於佛法教化所不及故,難聞佛法。下賤眾生,由於福薄慧淺故,亦複受不到佛法的利益。六、盲聾喑啞眾生名。第六種難。他們由於五官殘缺故,難聞佛法。七、世智邪辯才名第七種難。有一類世間聰明人,由於知見偏邪,不信因果故,難聞佛法。八、正法滅盡時名第八種難。正法就是佛法。釋尊授記正法住世千年,像法住世千年,末法住世萬年。過此佛法滅盡,法緣斷絕,所以那時聚生就將根本聽不到佛法了。合此八種難聞佛法的因緣,總名八難。故頌雲,地獄鬼畜生,長壽北俱盧,諸邊地下賤,盲聾喑啞等,世智邪辯才,正法滅盡時,是名曰八難,難聞佛法故。
我們現在是八難以外的眾生,因為我們既得人身,又聞佛法,更能聞到歸依三寶始終學修的勝妙法門,故應深自慶倖得離八難的稀有因緣,所以我們應如
何珍視這個因緣,提起身心,精進學修,以期自他成佛,同圓種智,庶不辜負這個難得難聞的殊勝因緣。
科 丙二、得十圓滿
丁一、依內五類—頌
頌 眾同處所依正圓 現生不作五無間
無諸邪見信業果 如是五種內圓滿
解 上文明離八種難,今當解釋得十圓滿。十圓滿是資助佛弟子修行的十種增上因緣。十圓滿複分為二,一、依內五種,二、依外五種。修行是要依靠於依報正報所謂依正二報的,故日依內五種;修行還要依靠佛法方面的法緣,故日依外五種。依外五種,下頌再述。現在先解這一頌依內五種。依內五種就是依靠於依正二報。自己的身心名為正報;身心賴以生存的一切外緣,如父母妻子,衣食住處等皆名依報。依內五種圓滿謂依正二報方面應該具備何種條件才算圓滿。回答是: 一、聚同分圓滿。眾同分是同類同道的意思,如同屬畜道,名畜眾同分;同在人道,名人眾同分。如何才算是眾同分圓滿呢。謂生在人道之中,感得根支不缺、性不頑囂的身心,名眾同分圓滿。二、處所圓滿。謂生在佛化所及、有四眾弟子的地方,名處所圓滿。三、依正圓滿。謂生在信奉佛法的家庭,或遇善友接引信佛,名依報圓滿•身心健全,解善惡語,堪能受法,名正報圓滿。四、無業障圓滿。謂前生無重大惡業,因之今生亦未自作或教他作五無問罪,名無業障圓滿。五、無信解障圓滿。謂無諸邪見,深信因果,因之信解方面不致轉變,此後亦決不造五無間罪,名無信解障圓滿。以上內五種圓滿是從大環境說到修行人自己的身心,從今生推及前生,從現在決斷將來,都希望得到圓滿的依正來作為修行的增上因緣。故頌日,眾同處所依正圓,現生不作五無間,無諸邪見信業果,如是五種內圓滿。
科 丁二、依外五種—頌
頌 大師世俗勝義法 教猶住世證未隱
四種資緣悉具足 如是名為外圓滿
解 依外五種全為佛法法緣方面的增上因緣。法緣殊勝,當然對於修行將有極大的幫助。怎樣才算是外五種圓滿呢。回答是: 一、大師圓滿。大師是指佛寶,謂遇佛出世,見佛聞法,或生在正法住世的時期,名大師圓滿。二、世俗正法施設圓滿。謂僧伽住持三寶,寺宇經像法器等教法不缺,名世俗正法施設圓滿。三、勝義正法流轉圓滿。謂比丘師弟傳承,燈燈相續,依法證得四向四果等增上功德,名勝義正法流轉圓滿。四、正行不滅圓滿。謂世俗正法猶在未滅,勝義正法未隱未斷,即合前二三兩種圓滿兼而有之,名正行不滅圓滿。所謂正法住世,必須教證二法,俱無欠缺。教證一有欠缺,即非正法住世,而轉入像法乃至末法時期了。這就是正法與像法的分界線。又正行不滅,謂依戒修行、依教修行、依法修行、依
師修行,具此四依而行名正行隨轉。離此四依即是盲修瞎練,不但沒有結果,且有走入邪險的大失。五、隨順資緣圓滿。謂修行人賴以生存的生活資料,如衣食臥具醫藥等緣,亦應具足無缺,名隨順資緣圓滿。以上五種法緣,亦從大環境說起,逐漸說到資生的四緣,都與修行有密切的關係,所以更應求其圓滿。頌雲,大師世俗勝義法,教猶住世證未隱,四種資緣悉具足,如是名為外圓滿。
以上依內五種,依外五種,共十種圓滿,都是資助佛弟子修行的增上因緣。凡未得者可以發願求得,未圓滿者求其圓滿。諸有已得已圓滿者,即應抓緊這個至極稀有的殊勝因緣,在可能範圍內,集中全副精神,修行學佛,為求徹底解脫自他苦惱而努力。
科 乙三、念死無常分二
丙一、念死—頌
頌 有情決定死 死來無定期 死至不可拒 死後何所歸
解 上文已將人身難得和佛法難聞的實際情況從多方面扼要予以說明,使我們對於一般人素所忽視和不知道的事實,得到比較清楚的認識。所以我們應當深切體會我們現在既得人身,又聞佛法的機緣是非常難得的。我們應當抓緊這個機緣,學修佛法來徹底解決我們的生死問題。這就是我們要歸依三寶的主要原因。為什麼呢。因為我們若不好好利用這個難得的機緣學修佛法來解決生死問題,我們的生命隨時將被死亡所解決,而使這個稀有的機緣,轉瞬毀滅。因為人是免不了要死亡的,此其一;死亡的來臨或早或遲是不能預定的,此其一。
死亡一旦來到,不論我們有多大能耐,事實上是無法拒絕,也無法逃避,此其三;死後將要到哪一趣受生,凡夫也是無法知道的,此其四。以上四種不可避免的情況,就是頌文「有情決定死,死來無定期,死至不可拒,死後何所歸」四句偈的解釋。人生既然免不了要死亡,就是說明人生是無常的,人死之後,能否轉生為人,就將難如登天了。所以我們應當時時以念死念無常來警惕自他,提起精神,學修佛法,方不致因循貽誤,空過一生,白白糟蹋這個稀有難得的機緣。
佛學是研究生死問題的專門科學。佛法是以了脫生死來解決生死問題的。佛法的所謂了脫生死,並不是求長壽、求不死。因為人是決定要死的,所以求長壽的人縱使壽命真的延長到一、二百歲乃至數百歲,然仍沒有把生死問題徹底解決,因為數十歲的人要死,數百歲的人也一樣要死,所以並沒有根本解決問題。佛法了生脫死的方法是佛以無上智慧從生死的根源上找到了生死的原因,只要把生死的原因徹底消滅了,生死問題也就根本解決了。所以佛以「有生必有死」 一句話來說明世間的一切生死現象,並且說明死亡必不可免,因為「生
」就是「死」的前因,既有前因必召死亡的後果故。佛複以「不生則不滅」 一句話來說明瞭脫生死的方法。所謂「不生」謂必滅除一切召致生死的原因使之不再生起,由於「因」既不生,自然不致再有死亡的後果。故日不生則不滅。這不是解決生死問題極有理論根據的科學方法麽。上文指出了「生」是「死」的前因。現在更須追究「生」的前因,又是甚麽。根據佛的無漏智慧所親證,「生」的前因在於起惑造業,惑業就是召致生死苦果的原因。惑是怎樣起,業是怎樣造的呢。眾生對著可愛或不可愛的種種環境而起貪瞠癡等煩惱,是名起惑。既起惑心,於是通過身口意三門而造殺盜淫妄等惡業,是名造業。由於起惑造業的原故,所以召致生死流轉的苦果。佛法就以「起惑造業,由業召苦」說明世間生死流轉的因果關係,也就說明苦集滅道四諦中的苦集二諦。起惑造業是集苦之因故,集諦所攝。生死流轉是惑業之果故,苦諦所攝。因必召果,果從因生,所以苦集二諦是世間流轉因果的總相。佛法既明生死流轉的根本原因,即知了脫生死的圓滿方法。方法唯何,謂即學修佛法的戒定慧三學,不於身口造殺盜淫業,不於意業起貪瞠癡煩惱,是名修道。由修道諦而證惑業斷盡不生不滅的清淨解脫境界,即是滅諦。所以道諦是解脫之因,滅諦是解脫之果,滅道二諦說明了出世間還滅因果的總相。
一般凡夫不知生死之因在於起惑造棠,所以人們在生死道中隨業流轉,無法自主,不得自在。換句話說,象生生命的主權不是掌握在自己手裏,而是操在惑業手裏。這種情況由於大家都未警覺,都不知道,如果情況判明屬實,凡稍知自尊的血性漢子,對著這種不可容忍,失卻自由,無異過著傀儡生活的現實人生,誰還甘願再被惑業所奴役,而不提出收回主權,還我自由的要求麼。由於久遠劫來眾生生命的主權一向操在惑業手中,大家習以為常,安之若素,所以數千年來除釋迦世尊外,就沒有人對此太阿倒持的可恥現象,提出問題,更沒有人對此問題提出具體的解決辦法。由於大家習以為常,積重難返故,所以我們雖然一旦覺悟,要把主權收回過來,卻也不是一蹴可幾的易事,必須發起出離煩惱的出離心,與自他解脫的菩提心,歸依三寶,學修佛法,熟練運用佛法的戒學、定學、慧學,一全套的無上法寶,與惑業作一番激烈、艱苦的長期鬥爭。因為若不與惑業拚個你死我活,就不可能收回主權,恢復自由;若不應用佛法的戒定慧三無漏學,也不能使惑業的根源與種子徹底消滅,斷除清淨。這是一場非常深刻的思想鬥爭,也是一種最極徹底的自我改造,而佛法就是指導這場鬥爭,這種改造的專門科學。這也是應用善巧方法來促成人類進化,實現智慧提高的不二法門,而佛法就能提供這方面須要研究與實踐的全面資料。所以不願再被奴役的人們,不斷追求進步的人們,如果大家認識到惑業的過患,就知道歸依三寶,實有必要,並且必須時時刻刻以念死念無常來提高警惕,精進學修,儘量利用現在既得人身、又聞佛法的難得機緣,來完成這個神聖的改造工作,使我們從惑業煩惱的重重系縛中解放出來,真正成為獨立自主、自在無礙的新人。
科 丙二、念無常—頌
頌 是日已過 命亦隨減 如少水魚 智者應思
解 如果我們決定抓緊機緣,精進學修,誓斷惑業,了脫生死,我們就應訂出五年十年或更較長時期的學修計畫,來努力完成佛法方面必須學修的功課。在整個計畫的總要求下,每年必須預定每年的學修進度,每月必須預定每月的學修進度,每日更應訂定每日的學修課程,並須逐日檢點一天的功課是否做好,有無欠缺。當每天功課做完之時,作意想念今天又過去了,在一期生死的過程中又減少了一天。如同魚池的水天天在減少一樣,以天天在接近死亡來深自警陽。有智慧的人能夠天天這樣思維,就一天也不敢放逸懈怠了,這就是頌文「是日已過,命亦隨滅,如少水魚,智者應思」的解釋。必須天天作是思維,精進學修,方能日積月累,一天有一天的進步,一月有一月的進步,一年有一年的進步,乃至最後完成要求,達到了生脫死的目的。在這裏我們更應深切體會,如果我們要想一生不空過,必須從一日不空過做起,要想年年有進步,必須從天天有進步做起,必須如是,方能保證我們的願望和計畫不致落空。所以我們必須珍惜一分一秒的光陰,就請抓緊現前一念使勿空過,這就是我們學修用功的下手處。從是日已過一頌體味它的深意,我們覺得佛法實事求是的實踐精神,是與其圓滿的理論精密結合,完全一致的。
科 乙四、觀察諸苦分二 丙一、八苦分八
丁一、生苦二頌
頌 生為苦之因 眾苦所依聚 老病諸愁憂 無常等住地
煩惱複隨生 逼迫身心等 生為死之因 無生何由死
解 本科觀察諸苦,是佛指示我們,以真知灼見來觀察和體味人生,究竟是苦是樂。根據釋迦世尊無上佛智的分析,人生是不免有苦惱的。這可以從觀察現象和推究本質來做證明。就現象言,佛指出人生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取蘊苦。——是人人所不能避免,亦為有經驗人所不否認的事實。就本質言,佛複說明人生的來由是由於起惑造業(起惑謂對著可愛或不可愛的環境而起貪瞠癡等煩惱;造業謂對境起惑之後,隨即在身口意方面造作殺盜淫妄等惡業丫既有惑業的前因,就必召致八苦的後果。所謂起惑造業,由業召苦,惑業與苦,是有不可分離、互相緣生、互為因果的連帶關係。人生既因惑業而有,所以人生是免不了苦惱的。
佛要我們觀察諸苦,不是叫我們向苦低頭,或對人生消極起來,相反的是要我們以苦為師,從苦中記取寶貴的經驗和教訓,提高警惕,學修佛法,消滅苦因,以佛法的戒定慧三無漏學來斷除惑業,惑業是召苦之因,苦因若除,我們就能從惑業苦的重重系縛中解放出來,恢復我們獨立自主,自在無礙的自由。所以不願再被惑業所奴役的人們,不斷追求進步的人們,應當重視念死無常和觀察諸苦所包含的健全意義,及其所能發揮的積極作用。由於觀察和體味自己受苦,就能生起自求解脫的出離心來。由於觀察芸芸眾生同我一樣受苦、而不求出離煩惱之可憐憫,就能生起拔苦與樂,普渡眾生的大慈悲心來。所以能把念死無常與觀察諸苦的作用儘量擴展起來,是有推動全人類走向進化、提高認識、離究竟苦、得究竟樂的偉大利益。
有人說,人生固然有苦,但亦並非全無樂趣。答,所言亦是,但人生苦多樂少,受苦時長,享樂時暫,有如明月,月圓即缺,亦如好花,好花易謝,人生樂事,亦複如是。且人生享樂,未得有患得之苦,既得有患失之苦,而享受過份,樂即變苦,如貪食者傷食,縱欲者傷身,諸如此類的事實,不勝枚舉,所以佛複以三苦來說明世間一切苦樂現象。三苦謂苦苦,壞苦,行苦。世間一切苦事皆名苦苦。世間一切樂事皆名壞苦,因樂事易壞,壞即感苦,如月缺花謝,好景不常,故名壞苦。世間一切不苦不樂的中和境界,皆名行苦。行謂遷流不停,變幻無常,逝者如斯,不舍晝夜,故亦是苦,行即是苦,故名行苦。此之三苦,不但總攝人生一切苦樂現象,亦複全攝三界有情的苦樂真相,罄無不盡。三界就是欲界,色界,無色
界。欲界眾生因有飲食男女的情欲,所以生活上苦多樂少。三苦齊全。色界眾生已無飲食男女的情欲,住禪定中,壽命甚長,純樂無苦,然生死未了,樂仍要壞,故無苦苦,唯後二苦。無色界眾生已舍色身,不但離苦,亦複離樂,長住定中,壽命更長,然仍因惑業的種子未滅,一期命終,仍將隨業受報,不得自主,故前二苦相不顯,唯現行苦之相。所以三苦全攝三界苦樂的總相,而八苦則唯人生現象的說明。三苦八苦的範圍雖廣狹懸殊,然亦可互相閨釋來幫助我們對於三苦八苦的認識。八苦的前五苦,生、老、病、死、與怨憎含苦,就是三苦的苦苦。八苦的愛別離與求不得苦就是三苦的壞苦,因為親愛聚會是樂事,追求欲得亦是樂事,今不如願,樂事變壞,故成壞苦。八苦的五取蘊苦就是三苦的行苦,因為五取蘊苦並不表現苦樂之相,而是生起眾苦之因,故是行苦所攝。
佛要我們由觀察諸苦而提高智慧?而認識世間的真相,因為不觀八苦就無法認識人生的真相,不懂三苦,更無法認識三界的真相。佛根據實事實理告訴我們三苦八苦的現象是啟發我們智慧的具體幫助。我們聞到了苦苦之後就能不被一切苦事之所迷惑,聞到了壞苦之後就能不被一切樂事之所迷惑,聞到了行苦之後就能在不苦不樂的境界中,亦複深自警惕,而不被其麻痹,更能從根源上徹底消滅召苦之因,使我們得到最極徹底的解放。我們於明瞭觀苦的許多殊勝作用之後,再來解釋八苦與觀六道苦的頌文,就覺意義深長,都是發人深省的警
句,極有熟讀深思的價值,而不致誤認為是無病呻吟的廢話了。
八苦先釋生苦。頌文「生為苦之因,眾苦所依聚」此二句總說苦因生而有,生為苦之因,生是眾苦所依所聚的處所。「老病諸愁憂,無常等住地,」此二句是說身苦,一切老病無常變壞等苦皆以身為依住之地,而起增上作用的。「煩惱複隨生,逼迫身心等」,此二句是說心苦,心苦或為身苦所引生,或因煩惱逼心,心即感苦,由於心苦,身亦痛苦,所以身心有憂戚相關、甘苦與共的密切關係。「生為死之因,無生何有死」此二句是說生為死因,有生即有死,無生方無死。所以我們應當從「無生」來解除苦惱、來了脫生死,這才是徹底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
科 丁二、老苦二頌
頌 老苦複可憐 盛色日衰減 腰弓頭似銀 面皺不樂看
念力多忘失 命根快欲斷 壽者複多憂 久憂長不死
解 老苦是更可憐憫,色力天天在衰減,腰彎如弓,發白似銀,面皮皺得不成樣子,記憶力亦多忘失,總之,老態龍鍾,壽命是不久的了。另有少數特別長壽的老人,眼看著自己的兒媳子孫一個一個死亡殆盡,孤零零剩著一個老人,使他格外感到老苦的悲哀。
科 丁三、病苦二頌
頌 四大不均平 逼惱身心苦 肉瘦皮乾枯 動止不自由
威儀難振作 受針灸等痛 樂境欲不興 時時斷命憂
解 大多數的疾病都是由於地水火風四大不均乎的原故。因四大不調而生病,因疾病而感覺逼惱身心的痛苦,因久病而致肉瘦皮乾枯,動止不自由。行住坐臥等威儀亦難振作,且要就醫服藥,乃至受針灸等痛苦。恢復康健的希望,日益渺茫,時時懷著斷命的憂慮。
科 丁四、死苦 三頌
頌 死苦痛舍離 一切攜不去 極可愛自身 眷屬良朋翼
田宅諸財物 勢位巧文藝 父母諸妻子 不能相偕去
死時萬苦煎 死後何處去 大名勢財能 皆不免於此
解 難舍的東西死時都要舍離,一切東西都帶不走,這是臨死最感痛苦的事情,如極可愛的自己色身,乃至身外的父母妻子眷屬友好,田宅諸財物,有勢有位或有特殊的文藝技巧,都要舍離,都不能相偕同去,所以死時真是萬苦交煎,苦不堪言,而死後的去處,自己更無法自主,唯有聽憑業力的驅使,在六道中,輪回受苦?雖有大名、大勢、大財、大能的人,皆不能避免此死苦的一關。
科 丁五、怨憎會苦—頌
頌 若仇怨相逢 怖報怨治罰 惡名聲逼命 避免苦複生
解 若與仇人怨家相逢,就要防他來報怨,來治罰我,來宣揚我的惡名,乃至來逼我的生命,因之時常心懷恐怖。要想避免這些恐怖,就將引生其他痛苦,因為怨仇易結不易解,既已與人結怨,就不是躲避所能躲避得了的。
科 丁六、愛別離苦—頌
頌 由世境所迫 親愛眷屬離 發起愁憂惱 悲哭等痛心
解 由於生活環境的轉變,以致親愛的眷屬要別離了,就不覺愁憂煩惱,乃至因感覺心痛而悲哭。
科 丁七、求不得苦二頌
頌 農種不獲實 商賈而失利 欲高位無階 求聞事反遭
或心灰意冷 惱喪等難堪 或苦思計較 欲求不得苦
解 農夫耕種是希望有收穫,商人貿易是希望得盈利,今若農無收穫,商而失利,就是他們的求不得苦;欲求高位而得不到高位,欲求聞達而反失令譽;在上述種種求不得苦的情況下,或心灰意冷,懊惱沮喪,以為難堪;或苦思計較,嫉人之得,悲己不得,心懷不平,更增苦惱。
科 丁八、五取蘊苦六頌
頌 貪著於五蘊 流轉苦增盛 引後有無窮 成現在苦器
亦盛苦苦器 雖暫時隨己 輿樂境共生 舍離苦複起
引起死中後 猶連鎖無盡 果縛未脫離 子縛已早生
流轉盡六道 數數取捨身 積骨過須彌 乳淚勝海深
損益業不定 勝劣趣無憑 獨來亦獨往 無人作伴侶
長劫受重苦 複不作厭棄 亦不求停息 隨風浪起止
解 佛分析我們人的成分,是由色(物質)、受(心領受)、想(心取相)。行(心
動念)、識(心了別)五類作用所綜合組織成功的。這五類作用,佛法名為五蘊。在五蘊中找不出「我」,離開五蘊更沒有「我」,「我」不過是一個假名罷了。正如房屋是由磚瓦木石等幾種材料之所造成,磚瓦木石的本身都不是房屋,離開磚瓦木石更沒有房屋,房屋亦是一個假名而已。佛說五蘊無我的道理,亦複如是。但是凡夫不信無我,偏於五蘊妄執為我。這個執取有我的妄執,佛法名之為五取蘊。故五蘊本來是客觀存在的綜合作用,一被執著,五蘊印變為五取蘊,客觀作用亦即變為主觀的我。這個五取蘊或主觀的我,就是奴役我們的魔王,教唆我們起惑造業的主使犯。既起惑業,便召苦惱,故名五取蘊苦。
無始以來,凡夫妄執有我,未聞佛法,誰知無我。根據佛說與上文的討論,我們確信,有我即有苦,無我方無苦,無我而妄執有我,即是召致苦惱的總因。佛法的全部教理,無非是說明無我的教理;佛法的全部修證就是實踐修證戒定慧三無漏學,在身語意三方面,時時處處與我執習氣作鬥爭,步步斷我執,分分證無我,直至我執斷除清淨,無我的理體,徹底顯露,就圓滿達到了離苦得樂的目的。
然大多數人是不知有所謂五取蘊苦的,所以頌文舉出五取蘊苦的五種相狀以便我們體味認識。五取蘊苦的五種相狀是:
一、引後有苦器(苦器即苦所依聚之處),謂依五取蘊(我執)而起惑造業,將引以後諸苦。頌文貪著於五蘊三明此義。
二、成現在苦器,謂依現前身心而受老病等苦。頌文成現在苦器一句即明此義。
三、苦苦器,以有身故,將受猛厲現苦如死苦等。頌文亦盛苦苦器一句即明此義。
四、壞苦器,謂雖暫遇順境,然仍難免樂壞之苦。頌文雖暫時隨己三句即明此義。
五、行苦性,謂身心遷流,隨業受報之苦。頌文引起死中後以下四頌皆明此義。此四頌含義較廣,特予扼要解釋。引起死中後一頌是敘四有輪轉義。
四有謂
一、「本有」,即現生的五蘊;
二、「死有」,即命終刹那的五蘊;
三、「中有」,死後生前的五蘊;
四、「後有」即下一生的五蘊。
引起死中後謂「本有」有引起「死有」、「中有」、「後有」的能力。四個「有」循序引生起來,輪轉迴圈,正如無盡的連鎖一樣,「本有」 一方面是前世惑業所召的果縛,一方面由於今生又起惑業,又複具備了引生「後有」或子縛的條件。所以四有輪轉下去,有如順流之船,下坡之車,具大勢力,不易制止。流轉盡六道一頌,極言在六道中流轉生死,數數取身捨身,經過了無量數的生死,以至屍骨堆積起來將比須彌山還要高;生時飲著無量數母親的乳,死時使無量數親友涕淚悲戚,把乳淚積貯起來將比大海還要深廣,以明流轉生死,無窮無盡的相狀。損益業不定一頌,損益業即善惡業,眾生或造善業,或造惡業,自己作不得主,故日不定。造善業得感勝趣(三善道)受生,造惡業將墮劣趣…一惡道)受生,隨業受報,而非憑己選擇,故日無憑。如是造業受報,死此生彼,都是獨往獨來,自作自受,別人是愛莫能助的。長劫受重苦一頌,謂無量劫來,眾生受四有輪轉的苦惱,然由於大家不明世間的真相,生死的秘奧,和五取蘊苦的相狀,以致大家對生死不作厭棄,對惑業不求停息,照舊隨風逐浪,起惑造業,遂致雖欲離苦而苦終不離。這就是眾生背覺合塵的可憐狀況。為令未覺悟的眾生早日覺悟,本文陳述三苦,八苦,尤其詳述五取蘊苦,唯期大家由是而認識世間的真相,體味到佛法的價值,終於由實踐修行而享受離苦得樂的利益,這也就是三世諸佛示現成道、說法度生的共同願望。
介紹要義
本段觀六道苦,因對人生有非常切要的關係,所以在解釋頌文之前,且先予以扼要的介紹。
佛要我們觀察諸苦,是一種善巧方便,幫助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對所經歷的事情,體究其前因後果,明白其來龍去脈,由是而認識事物生、住、異、滅的規律,和眾生生、老、病、死的規律。
本文上期已將觀察八苦的殊勝作用大略說明,現在再述觀六道苦,藉以繼續提高和擴大我們見解的水準。
觀六道苦比觀八苦範圍更廣大了,意義更深長了,作用也更重要了。八苦不過說明目前一段時期的現象,而六道苦則是貫串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三段時期連續不斷的現象。一談到前世、今世、來世,所謂三世問題,事情就比較難談了。因為前世已過去,大家都忘了,誰也不記得前生的事情•來世尚未來,更難證明究竟有沒有來生的事實。所以世間一般知識份子,對於前世後世一向是不談的,甚且不事研究而武斷予以破斥,似乎要這樣縫合科學,不這樣就是迷信了。其實不談問題,並不能取銷問題。不談問題,亦始終不能解決問題。固然過現未三世都是隨著時間的遷流,暫時安立的假名,然而三世是連續的,是分不開,截不斷的,必由過去引生現在,複由現在引生未來,未來轉瞬即成現在,現在轉瞬即成過去,完全是一種不可分離的相績作用。 一切事理,都有前因後果,來龍去脈。今生是前生的後果,今生即以前生為前因、為來龍,複以後生為後果、焉去脈。如果截頭去尾,不認有前生,亦不認有來生,唯獨承認今生是現實的,這實在是一種粗枝大葉的想法,亦且是非科學的。因為三世的相續作用,完全是連貫的。在前世後世、來龍去脈都不明白的情況下來研究利害切身的人生問題,試問能夠弄得清楚人生的真相麽。若無前世後世,則今世的真實性究在哪里。喻如若無過去未來,則現在的真實性即不存在。認為此年、此月、此日、此時是真實麽。這是轉瞬就要過去的。才說現在,即非現在,試問現在究在哪里。你能把現在挽留一分鐘使勿過去麽。不可能的。人生的生死相績,作用連貫,不可分離,亦複如是。所以三世要承認就一起承認,要否認就一起否認。決不能承認其一,否認其二。照這樣截頭去尾,支離破碎的來談問題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因為違反了研究問題的科學方法。並且不談或否認三世,究竟不能取銷三世。三世遷流是活生生的事實,在尚未透徹研究之前是不能武斷抹煞的。所以我們不欲研究利害切身
的人生問題則已,如欲研究,就非貫串三世一起研究不可。這樣才能摸清人生的前因後果、來龍去脈,這樣才是研究問題的科學方法。
問:時間是遷流不停的,但時間與人生似乎是二件事情。
答:就體性言,時間與人生是有所不同的,時間是無體的不相應行法,而人生則是有體的色心二法的總和。就行相言,則人生的遷流正是時間的遷流,時間的遷流亦正是人生的遷流,二者是二而一的。佛法之所謂三世就是合時間與人生同一的遷流行相而言的。
問:世人亦頗重視三世,例如重視和研究過去的歷史,正是重視過去的人生,又如努力現在,創造未來,更是十分重視現在和未來,足見並不忽視三世相續的人生問題。
答:眾人共同所造的事業,佛法名為共業。共業相當於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和國家的歷史事蹟,如政治、經濟、文化、建設等事業都是集合眾人的力量,有賴共同勞動所成就的,故可合為一類,皆名共業。個人個別所做的事所造的業,佛法名為別業。別業相當於個人的私生活,然其含義遠比私生活豐富活潑,寓意深長。共業與別業有互相影響的關係,然共業所召的後果主要是眾人所共的,故名共報,別業所召的後果主要是個別負責,所謂自食其果,故名別報。現在的主要問題是過現未三世的共業大家都已同意其有前因後果、來龍去脈的相互關係,由是認識了歷史發展的規律;我們對於過現未三世的別業,亦即所謂前生、今生、來生的三世問題,是不是亦應研究其前因後果、來龍去脈的相互關係,由是認識人生的真相,和眾生生死相績的規律。這裏正蘊藏著無窮潛力和無盡寶藏等待我們開發,我們是有責任把它儘量發掘出來以饒益有情,因為這與每一個眾生都有利害切身的密切關係。
研究三世別業,比研究三世共業,要困難些。因為研究共業是有歷史文獻足資依據,而研究前生來生就苦於沒有實物作為研究的根據。每一個人雖然都已經過無量無數的三世,然而由於我們業重智短的原故,以致除今生外,凡是前生的事情都因忘失而不知,關於來生的事情亦因尚未來臨而不知。又因我們五官的本能比較低劣,對於他人的三世情況亦複未能親有所見。因之一提起三世問題,大家就有一種生不知來、死不知去、茫然無知的感覺。所以要知道三世情況,就得信任佛語,研究佛書。佛說三世因果、六道輪回,就是指導和供給我們關於研究三世的具體資料。三世因果、六道輪回都是佛眼親見、金口親宣的事實。佛智無上,佛無妄語,我們應感佛恩而深信無疑。根據佛說三世因果、六道輪回來研究人生真相,來認識眾生生死相績的規律,則古今中外,一向認為不易解答的根本問題,諸如生死之謎、人生之謎、宇宙之謎,就將不難迎刃解答了。
三世因果,六道輪回,是一整套既扼要而又繁複,既廣博而又精微的學理——完全與現實人生相契合的學理,也可以說是眾生在生死道中,生生死死,輪轉不息,活生生實事實理的素描。然本文只能扼要的來介紹比較淺顯的原則和綱要,至其繁複的內容,廣博的事理,和精微的作用,則非短文所能詳細說明,亦非筆者有限的知識所克勝任,閱者諒之。茲依三世因果。六道輪回的順序,逐項予以扼要的解釋。
三 世
三世的相互關係上文已有部分說明。三世不應觀想似一條直線,好像有上下二端的樣子,應當觀想似一圓周,是首尾相接的,沒有起點(無始),亦沒有終點(無終)。眾生生死輪轉,如瑗無端,前前無始,後後無終的狀況,亦複如是。春夏秋冬的運行是循環往復,永無休止的,眾生生死相續,迴圈不息的狀況,亦複如是。
三世是以求生的一期生死為一世。眾生是如何生死的呢。眾生是「因」「緣」和合而生。「因」就是前生所造的業因遇緣而起現行作用(業力)。「緣」是條件,助「因」生起作用的條件須要許多,而主要則是淫境現前和父精母血。心識被業力之所驅策與有緣的父精母血相和合即入母胎結生,是名因緣和合而生。結生之前所有作為,皆是前因的積集。住胎出胎以後,由少而壯而老而死所有一切苦樂遭遇,皆是前因所召的後果,亦即屬於受報方面的事情。眾生在現世中一方面承受前因所召的苦樂果報,一方面又複起惑造業積集將召後果的業因(又為未來或下一生受報、製造前因)。直至前業所召、於今生應受的一期果報受滿,於是「因」「緣」分散而死。「因」即能藏業因的心識,「緣」即死時的屍體。如是從生到死名焉一期生死。既死之後,另有一組業因次第成熟,又驅心識投入有緣的母胎而結生,是名死此生彼。生後又複一面受報,一面造業,最後複因一期果報受滿而
死亡。如是造業受報,生死生死,造業既一天不停,生死亦一天不了。這就是生死輪轉。三世相續的簡要說明。
上述隨著業力流轉生死的相績作用,佛法亦稱四「有」輪轉,「有」即既「有」
業力,即「有」作用。是哪四種「有」呢。
四有輪轉 本有——即現生的五蘊(色受想行識)作用。
死有——命終刹那的五蘊作用。
中有——死後生前的五蘊作用。
生有——中有入胎的五蘊作用。(「生有」出胎即成來生的「本有」,故四有輪轉是首尾相聯的相續作用,亦即是業力所引的轉變作用。)
從造業到受報相隔的時間有長有短,約可分為四種類別。
一、現 報 此生造業,此生受報。
二、生 報 此生造業,來生受報。
三、後 報 此生造業,後後生乃至後無量生受報。
四、不定報 此生造業,不定現生或後何生受報。
造業與受報相隔的時間,或早或遲,何以有這樣巨大的差別。其原由是非常錯綜複雜的,主要是由於一、業力(因)有強有弱,業力強則受報快,業力弱則受報遲;二、助「因」生「果」的條件(緣>—有的具備早,則因緣就早成熟,有的具備遲,則因緣就遲成熟。
因 果
因果的原則: 一、既有前因必召後果,既有後果必具前因,決定沒有有因無果,或有果無因的事理;二、善因必召樂果,惡因必召苦果,決定沒有善因得苦果,惡因得樂果的事理。因的善惡,亦稱為業,所謂善業惡業。果的苦樂,亦名為報,所謂苦報樂報。總之,隨因感果,隨業受報,因果報應,決定是絲毫不爽的。
問:因果報應絲毫不爽的說法不就是定命論麼?
答:因果報應輿定命論完全不同。其主要不同處在於因果雖然決定,但有方法可以轉變。根據果隨因轉的原理,只要把原因轉變過來,則其後果也就隨著轉變了。所以因果事理,圓融活潑,有利無弊,決非定命論所能比擬。例如有人做了壞事,後因聞到因果道理,知道做壞事將受苦報,趕即痛切悔改,不做壞串而做好事,那末他的苦報是可以沖淡減輕的;又因他能繼續不斷做好事,則此後所召的後果,勢必都是好的,沒有壤的了。所以宣揚因果的實事實理,是有積極鼓勵人們止惡向善的偉大作用。認識因果事理之後,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語,一舉一動,都要召致報應,自食其果,自負其責,如同一釘一眼一樣,絲毫沒有推諉假借,蒙混過關的可能,就能使人提高警惕,把自己的行為,自動的整飭起來。這種自發自願,極可寶貴的自動力量,是比任何其他力量要大,所以應當儘量予以發揮,作為完成一切事業,是極可靠的保證。
問:因果報應的執行,有沒有一個主宰在管理這件事。
答:因果報應正如一部精密無比,靈活巧妙的自動機,完全不須要主宰的管理。因能召果,果必酬因,因緣和合而生,因緣分散而滅,都是法爾如是的業力作用。在一期生死之間,在人的一生之中,凡所受用的一茶一飯、一喜一憂,都是先業(滿業)所召的果報,也就是一套一套、大大小小的因緣,相績不斷在成熟、在起作用。一套因緣成熟,一套因緣消滅,一套消滅,一套又成熟,如是就演成人的一生,所以人是在因果轉變、憂喜無常中過生活。直至一期果報受滿,亦即在無量無數套因緣所組成的一組總因果演變完畢,人即宣告死亡。同時複有先業(引業)引生另一組總因果(又攝無量無數套因緣)開始次第成熟,而繼續演變其生死把戲。如是微妙難思的因果演變,法爾如是,無須管理,是完全由於不可思議的業力在起作用。只要造業一天不停,業力就將繼續不斷地起作用,故日業力不可思議。所謂不可思議,亦非不可思議,若能不斷研究、不斷學修、不斷地提高人群的智慧,則不可思議也是可思議的。不過就目前的知識水準而言,是屬於不可思議罷了。
一切後果皆由前因之所召致,所以重點唯在前因不在後果。我們面對現實的人生,必須探索明白其準確無誤的正因,不可倒果為因,亦不可非因計因,更不可認為是無因的。所謂追究原因,挖掘根源,都是叫我們在明因上用功夫,這個方向是準確的。經雲:「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菩薩於造業時小心翼翼,專造善業,不造惡業,所以他的果報是純樂無苦的。眾生不知慎於造因,無時不在起惑造業,因之其所召致的報應苦多樂少,然而光是對著苦果發急有何用處呢。複次,眾生造因的主權亦非操在眾生手裏而是操在貪嗔癡等煩惱手裏,所以生生世世做著煩惱的俘虜,而被煩惱業力之所奴役,必待深信因果,懂得眾生生死相續的原理之後,才能理會到收回主權的方法。方法唯何?方法是提高警惕,要時時刻刻提高警惕,警惕自己不再被煩惱或煩惱的偽裝所蒙蔽誘惑而造惡業;同時更要隨時隨地鼓勵自己,全心全意廣造善業。必須如是時刻用功,努力實踐,方能把已失的主權逐漸收回,成為一個獨立自主、明因識果的智人。
所以我們壓倒一切的頭等要事非他,即是止惡修善、慎於造因,以期收回已失的主權。我們應當下決心與自己的煩惱決一死戰。 一定要止惡修善。 一定要收回主權。煩惱是非常狡猾、詭計多端的敵人,在初期作戰中是不免屢戰屢敗的,必須以不屈不撓的精神,屢敗屢戰,奮鬥到底,然後才有戰勝煩惱的可能。佛開示我們有十種惡業,必須停止不作,有十種善業,應當努力實行,就是關於我們在身口意方面日常言行的指導。茲將應止的十惡業與應作的十善業分別列表如後:


應止的十惡業 一、殺生 為私利故,殺害眾生。 身三惡業 亦稱身三口四意三十種惡業 十惡應舍
二、偷盜 存心占人或占公家便宜。
三、邪淫 男女關係混亂,違反婚煙法。
四、妄語 語不真實,自欺欺人。 口四惡業
五、惡口 語不柔和,盛氣罵人。
六、兩舌 離間彼此,破壞團結。
七、綺語 有害無益的空話。
八、貪 貪財貪色貪名貪食貪睡。 意三惡業
九、嗔 惱害眾生。
十、癡 不信因果不明事理。

應作的十善業 一、不殺生 而願拔一切聚生苦,與一切眾生樂。 身三善業 亦稱身三口四意三十種善業 十善應取
二、不偷盜 而常上供下施,捨己為人。
三、不邪淫 嚴持一夫一婦的純潔生活。
四、不妄語 而言必真實。 口四善業
五、不惡口 而古口語柔和動人。
六、不二舌 而好作和合語,堅持團結。
七、不綺語 而好作有益於人的言語。
八、不 貪 而好惠施。 意三善業
九、不 嗔 而慈悲為懷。
十、不 癡 而明事理信因果。

六道輪回
六道輪回是眾生隨其前業的善惡,而受苦樂不同的果報。六道謂天道、阿修羅道、人道…一善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一惡道),合稱六道。輪回謂眾生被業力之所驅迫,在六道中輪轉生死,輪回即表示其輪轉不停,或轉生不已的相狀。茲將善惡業因、六道輪回與苦樂果報的關係,列表示其概要如後:
前因(善惡業) 後果:(六道) 報應(苦樂)
造上品十善兼修禪定 轉生天道 受純樂無苦的報
造中品十善兼有煩惱 轉生阿修羅道 受樂多苦少的報
造下品十善兼有較重煩惱、 轉生人道 受苦樂夾雜的報
造下品十惡業愚癡特甚 轉生畜生道 受苦多樂少的報
造中品十惡業慳貪特甚 ;轉生餓鬼道 受純苦無樂的報
造上品十惡業嗔恚特甚 轉生地獄道 受極猛厲的苦報
天道眾生受著不可想像的快樂,地獄眾生受著不可想像的苦惱,其苦樂不同的距離也是難於想像的。何以苦樂會有這樣巨大的差別,因為眾生業的善惡是有甚大差別,所以眾生受報的苦樂勢必與業相應而有如是甚大的差別。例如希特勒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使世上的人直接間接受到痛苦,雖經相當長的時期而餘痛猶在。這種人所造的惡業是萬死不足以蔽其咎的,故必轉生地獄長受苦報。亦有智者發表特殊好的學說,輾轉傳播,采擇實施,而使世上的人曆久受其利益,這種善業就是轉生天道的資糧。所以地獄天堂並不是虛構出來的幻想,而是眾生業因所感的果報。眾生既造幹差萬別善惡不同的業因,勢必感受六道輪回、千差萬別、苦樂不同的果報。可知三世因果、六道輪回、確是生死道中活生生實事實理的素描,亦與每一個人有切身的利害關係,故於解釋觀六道苦的頌文之前,先作一番扼要的介紹。
科 丙二、 觀六道苦分六
丁一、觀天道苦—頌
頌 諸天戰爭時 斷支殞命等 劣天被驅擯 死住不自在
解 上文已將眾生生死的規律,因果轉變的規律,六道輪回的規律,和做人何以必須努力於止惡修善的原因,逐項作了一番簡要的說明。就六道眾生苦樂比較的世間法而言,則六道之中天道最樂,阿修羅道次之,人道又次之,地獄道最苦,餓鬼道次之,畜生道又次之。這是由於各別眾生各自造了善惡不同的業因,因而招致六道輪回苦樂不同的果報。所以上文指出離苦得樂的唯一途徑,在於止惡修善,慎於造因,這是我們所應重視的第一要事。現在觀六道苦是應用佛法對所觀的境界放遠放大一些,把能觀的智慧提高深入一些,而作比較更遠大、更深刻的觀察,則不但觀三惡道是苦,即觀三善道中純樂無苦的天道亦複是苦。因為天道雖樂,然一期福報受滿,仍有樂壞之苦(即三苦的壞苦。三苦詳本文109頁);複因天道雖樂,然仍是惑業凡夫,仍有流浪生死之苦(即三苦的行苦)。所謂天道純樂無苦,不過就天眾的表面生活比較優遊自在,不受憂惱的逼迫(即三苦的苦苦)。天道眾生隨其善業大小和禪定深淺而有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如其次第前劣後勝的三大類別。茲將佛所宣示三界天眾壽命長短,和三界主要不同之處,列表於後,以見諸天勝劣情況的一斑。
欲界天 四王天 壽 五百 歲,以人間 五十 年為諸天的一晝夜
忉利天 壽 一千 一百
夜摩天 壽 二千 二百
兜率天 壽 四千 四百
化樂天 壽 八千 八百
他化自在天 壽 一萬 千六百
四王、忉利二天是地居,依須彌山住故,單修十善者感生;夜摩等四天是空居,修十善兼修定者感生,俱有男女情欲,故名欲界。
色界天 初禪 梵眾天 壽十小劫(一小劫合人間一千六百萬年)
梵輔天 壽一中劫(合二十小劫)
大梵天 壽一中劫半
二禪 少光天 壽二大劫二大劫合四中劫)
無量光天 壽四大劫
光音天 壽八大劫
三禪 少淨天 壽十六大劫
無量淨天 壽三十二大劫
遍淨天 壽六十四大劫
四禪 無雲天 壽百廿五大劫
福生天 壽二百五十大劫
廣果天 壽五百大劫
無想天 壽五百大劫
無煩天 壽一千大劫
無熱天 壽二千大劫
善見天 壽四千大劫
善現天 壽八千大劫
色究竟天 壽一萬六千大劫
注一:人壽十歲每過百年增加一歲,增至人壽八萬四千歲,於是每過百年減少一歲,減至人壽十歲,如是一增一減約計一干六百萬年為一小劫。
色界天眾,無男女相,離欲清淨,故稱梵天,修根本禪,隨禪淺深,感生色界諸天,尚有身質,故名色界。色界諸天,禪悅為食,安受定樂,比欲天妙五欲更細更勝。
無色界天 空無邊處 壽二萬大劫
識無邊處 壽四萬大劫
無所有處 壽六萬大劫
非想非非想處 壽八萬大劫
無業果色,已無身量形質,故名無色界,還有定果色,唯彼定中能見,即以定力為其壽命久暫的根據。
三界諸天雖受勝妙天福,然俱屬有漏生死,因其所修禪定是世間禪,非出世間無漏禪,所以未斷煩惱,仍是凡夫。唯色界和無色界因其定力較深,雖有壞苦行苦,暫無苦苦之相;欲界天眾除有壞苦行苦外,亦非全無苦苦,因天眾或與天眾、或與魔眾、或與阿修羅眾、亦常互相戰爭,而受斷支殞命等苦惱。又欲界天聚由於福報勝劣不同,劣天有被勝天所驅檳而感身心不寧等苦惱。又諸天縱使沒有戰爭驅擯等事,然仍不免天福享盡,五衰相現,而有去死不遠,不能久住的悲哀。又如非想非非想天壽長八萬大劫,然其最後命終之時,其不自在,與彼短命天逝者,等無有異。頌文總結以上事實,故日諸天戰爭時,斷支殞命等,劣天被驅擯,死住不自在。可知天道雖樂,並不究竟,不但具足壞苦行苦,且亦不免苦苦。所以佛告佛弟子們,修行人固然必須以止惡修善來保持人身,免墮惡道:然亦不應貪求人天福報,因為享福愈大,往往造業亦愈大,因而墮落的機緣亦愈眾多;即使享福而不造業,亦複離不開壞苦行苦的後果,其非究竟,十分明顯。故佛弟子應當目光遠大、觀察深刻,不但不求福報,且知勤修無漏禪定,以戒定慧三無漏學來斷煩惱、了生死、成佛道、度眾生,以期圓滿達到自他解脫、離究竟苦、得究竟樂的最高目標。是為觀六道苦、第一觀天道苦應有的認識。
科 丁二、觀阿修羅道苦—頌
頌 修羅多嫉妒 熱惱而興鬥 截支或斷命 雖智不見諦
解 阿修羅亦稱非天,有天之福,無天之德,因其福報與天相彷而性多嫉妒,嗔火熾盛,不如天眾的良善。由於心懷嫉妒所以動輒與天眾鬥爭,或自相殘殺,而遭截支或斷命的痛苦。有些阿修羅雖亦頗有智慧,然對於佛法二諦(真俗二諦),四諦(苦集滅道)的真實事理,全不知道。故頌雲,修羅多嫉妒,熱惱而興鬥,截支或斷命,雖智不見諦。所以阿修羅亦是三苦具足的業力凡夫。是為觀六道苦、第二觀阿修羅道苦應有的認識。
科 丁三、觀人道苦—頌
頌 人苦謂生等 苦逼如鬼獄 或修羅畜生 似天而速壞
解 觀人道苦,本文一O八頁「丙二科已有說明,同屬人道,所以人道的情況,比較容易理解。人道諸苦,輕重不等,差別萬狀,可說是六道眾苦具體而微的縮影。頌文初句人苦謂生等,是專指人道所獨有的生老病死等八苦而言。第二句苦逼如鬼獄,謂有些最苦的人或受饑餓之苦,或被奴役,或被囚禁,故其生活幾與餓鬼眾生、地獄眾生相仿佛。第三句或修羅畜生,謂有些人嫉妒成性,好勇鬥狠,有如阿修羅道;複有一類被壓迫,被剝削的人,辛苦服勞有如牛馬。第四句似天而速壞,謂對於一類生活優裕的人,雖逍遙自在有如天道,然因人道壽命短促,遠不如天福之長久,故其樂壤更快,有如曇花一現,亦如夢幻泡影,故曰似天而速壞。可知人道具備六道眾苦之相,諸有智者就不難於觀人道苦中而把六道眾苦全部體味出來。所以我們不但應對三惡道苦提高警惕,即對人天福報亦應深具戒心,慎勿貪求。因為這個貪心,就是召苦之因,是奴役我們的魔王,是我們的生死怨家,我們必須與貪嗔癡等煩惱爭個你死我活,視同勢不兩立的敵人一樣,然後才能逐漸由修佛道而斷煩惱,由斷煩惱而了生死,乃至究竟圓滿恢復我們本具的智慧德性。是為觀六道苦、第三觀人道苦應有的認識。
科 丁四、觀畜生道苦—頌
頌 畜弱肉強食 困饑渴獵等 耕負任打殺 但念水草淫
解 大魚吃小魚,弱肉強食,是水陸飛潛,一切畜生的生存規律。所以畜生是時時受著大吃小、強淩弱的威脅,無時不在互相啖食、驚惶恐懼中過生活。問:弱小生物固然如是,兇暴如獅虎等,又是怎樣呢。答:獅虎等猛獸則有困饑渴獵等痛苦。因獅虎外出其威勢氣息所向之處,能使附近小獸聞而驚覺,預先趨避,所以獅虎雖猛,常不得食,而受饑餓等困苦。獅虎又是獵戶追求的對象,或被打殺,或被活捉,終難逃出獵人的掌握。可知強淩弱者終必被更強的所收拾,所以大吃小固是畜生的生存規律,而同時亦即畜生的死亡規律,我們對此鐵的規律能不深自警惕麽。問:野獸固然如是,家畜又複如何。答:家畜則有耕負任打殺,但念水草淫的悲痛,如牛之力耕,馬之負重,是註定為人類服勞役的,餘如豕羊魚禽等是註定為人類所食用的,故曰耕負任打殺。又一切飛潛走獸生來只有二種本能,一是追逐水草,求食以維其現前生命,二是雌雄交尾,行淫以延續其種族生命,舍此以外,他非所知,故日但念水草淫,這一句是總說一切畜生,渾渾噩噩,愚蠢無知的可憐相狀。人在生時不持五戒,造作下品十惡,死後即有失卻人身,墮生畜道的危險。是為觀六道苦、第四觀畜生苦應有的認識。
科 丁五、觀餓鬼道苦—頌
頌 餓鬼業由貪 內外自體障 人間月為日 壽命五百年
解 凡造中品十惡而又慳貪特甚的人,死後有墮餓鬼道的危險,故日餓鬼業由貪。餓鬼眾生無時不受饑渴的痛苦。餓鬼饑火中燒,完全由於內障、外障、或自體障,故日內外自體障(本文九九頁已有釋明),亦即慳貪惡業所招的果報。餓鬼壽命頗長,餓鬼道的一日,相當於人間一月,所以餓鬼的一年相當於人間的三百六十五個月,而餓鬼的壽命有這樣長的五百年,這就等於人間一萬五千年,餓鬼就在這樣長的時分受著饑火中燒的痛苦。佛告佛弟子應以佈施供養來對治慳貪的病根,一方面保障免墮鬼道,一方面積聚福德資糧。是為觀六道苦、第五觀餓鬼苦應有的認識。
科 丁六、觀地獄道苦—頌
頌 地獄中輕苦 勝刺三百槊 寒熱等無間 壽命同天量
解 在生造了上品十惡,死必墮落地獄受苦。地獄之苦,猛厲異常,即就比較輕苦而言,其痛苦也勝如被刺三百槊的痛苦。槊是有鈞的刺刀,刺進去,拔出來都是痛苦不堪的,就可以想像其痛苦的猛厲程度了。地獄有八寒八熱十六大地獄,及無間地獄等差別。八寒謂有八個寒冰地獄,奇寒徹骨,能使皮肉開花。八熱謂有八個火燒地獄,烊銅鐵汁,烈火煎熬。無間地獄,苦惱最烈。在生若造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轉法輪僧、出佛身血、如是隨一的五逆重罪,死必墮於無間地獄,所謂無間是具五種受苦無間的情況: 一、趣果無間,謂既造五逆罪,必感無間報,無有例外;二、受苦無間,謂於劍樹刀山,鑊湯爐炭,備受聚苦,無有休歇;三、時間無間,謂曆劫受罪,時無間歇;四、命無間,謂自初入至數萬大劫,一日一夜萬死萬生,永無出期;五、形無間,謂此地獄縱廣八萬四千由旬(四十裏為一由旬),一切五逆於中受苦,一人亦滿,多人亦滿,因其身形所估的空間,亦複遍滿無間,身形愈大,受苦的面積亦愈大故。總之,無間之苦,最極猛厲,皆是極惡眾生業力之所招感。又地獄眾生壽命極長,與三界諸天壽量相同,以見地獄受苦,其時分也是長得可怕的。以上就是頌文地獄中輕苦,勝刺三百槊,寒熱等無間,壽命同天量的解釋。觀地獄苦之後,我們就知道造惡墮落的可畏懼,因而進一步瞭解止惡行善,修佛道斷煩惱的重要。是為觀六道苦、第六觀地獄苦應有的認識。
科 乙五、結成歸依之因由,為欲自救救人分三
丙一、重申難得難遇,並以觀無常苦深自警惕二頌
頌 人身實難得 佛法尤難遇 如須彌引針 盲龜浮木等
此身如聚沫 無常刹那盡 遊履八苦中 流轉六道輪
解 本文第二大科,詳陳歸依之因由,主要為欲救度自他,離究竟苦,得究竟樂。現在再將全科要義作一總結,使我們對於人身難得,佛法難遇的事實,進一步獲得更深刻的認識。頌文,人身實難得,佛法尤難遇,如須彌引針,盲龜浮木等,是極言人身難得,佛法難遇,如同須彌山王穿過針孔同樣困難,亦如盲龜在大海中漂溺而能幸遇一塊浮木、得救生命一樣難得。所以我們應當深自慶倖,十二萬分珍視現在難得已得、難遇已遇的稀有因緣,好好予以利用,使勿空過,實為至要。
頌文『此身如聚沫,無常刹那盡,遊履八苦中,流轉六道輪』是再一次提醒人身不但難得,而且人命危脆,人身易失,所謂浮生若夢,亦如水面的聚沫一樣,聚散無常,刹那成空。我們必須透徹瞭解無常迅速的事實,才能抓緊時間,精進學修,而免虛生浪死的大失。複次,我們還應當以苦為師,儘量吸收於八苦中聽體味到的寶貴經驗,仔細設想於六道中輪回不休之可疲厭。如是觀察自己受苦,就能生起離苦、離煩惱的出離心,觀察眾生受苦,更能發起普度眾生、離苦離煩惱的大菩提心的偉大作用。由於發心非難難常繼,所以天天觀苦,時時觀苦,更是維持發心不退,激勵發心不中斷的善巧方便。
科 丙二、歸依天神外道不能離苦二頌
頌 諸山林園苑 孤樹靈廟等 自苦既未離 他苦雲何濟
悲小雜嗔貪 執我心不平 我諦審諦觀 不能離二苦
解 初頌謂諸山林神、園苑神、孤樹神、靈廟神、乃至天龍非人等,他們自己流浪生死的苦惱尚且未離,他們有何方法來解脫我們的生死苦惱呢。所以一切天魔神靈都不值得歸依的。
次頌謂外道邪眾,小仁小義的悲心是雜有貪嗔煩惱的。他們我執堅固,心不平等,也非我們歸依的物件。總之,不論天神,不論外道,他們都沒有離開二苦(三苦,八苦)所以皆無資格可作歸依。
科 丙三、唯有三寶、能救自他、是正歸依二頌
頌 唯五智三身 十力四無畏 大悲方便語 慈心利有情
能救濟自他 是正真歸依 此歸依因由 應熟讀深思
解 唯有具足五智三身、十力四無畏、大悲拔苦、慈心與樂等無量功德的佛寶,和承佛慈力的僧寶,才能宣說究竟圓滿的無上妙法來救度聚生,離苦得樂。所以唯有歸依三寶是正歸依,是真歸依。「正」謂非如歸依天魔外道的邪歸依;「真」謂歸依三寶,必能得到離苦得樂,自他解脫的後果,成效準確,真實不虛。這就是歸依三寶的基本因由。我們對此基本因由,應該熟讀深思,並以信受奉行、實踐修持來爭取自他解脫的早日成就。
茲將如來五智、三身、十力、四無畏、分別列表釋要如後:
五智 一、大圓鏡智 佛智照境,離諸分別,所緣行相,微細難知,於一切境,不忘不愚,有漏永盡,純淨圓明,窮未來際,無間無斷,如大圓鏡,現眾色相,法待喻顯,故稱圓鏡。
二、平等性智 觀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與大慈悲恒共相應,法界一味,相續無間。
三、妙觀察智 善觀諸法,自相共相,無礙而轉,於大乘會能現無邊作用差別,皆得自在,雨大法雨,斷一切疑,令諸眾生,皆獲利樂。
四、成所作智 為欲利樂諸有情故,普於十方示現變化三業(神通教化),成本願力所應作事。
五、法界體性智 是上四智之體性(空),總持四智的全分妙用(緣生)。緣生性空,空故緣生,緣生與空,相助出生,二互不違,圓融無礙。寂照不二、自他不二、空有不二、真俗不二、性相不二、體用不二智,亦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

三身 一、法身(體) 廣大無邊,遍一切處,無有形相,諸佛所共。
二、報身(相) 智慧所成的功德莊嚴相,自受法樂,教化菩薩。
三、化身(用) 悲願所成,隨類應化,拔苦與樂,普度眾生。



佛十智 一、是處非處智力 知眾生無量諸業
二、業 智 力 知諸三昧禪定
三、定 智 力 知諸眾生根性上下
四、根智力 知諸眾生種種樂欲
五、欲 智 力 知諸眾生種種界分
六、界 智 力 知一切道所至處相
七、至處智力 知一切道所至處相。
八、宿 命 明 知千萬生姓名苦樂夭壽等。
九、天 眼 明 見聚生死此生彼,業海升沉,六道輪轉。
十、漏 盡 明 知自他有漏永盡,不受後有。

四無畏 一、一切種智無畏——(智德圓滿) 自利
二、漏盡無畏——(斷德圓滿)
三、說障道法無畏——(悲智圓滿)(廣明惑業苦流轉之相) 利他
四、說盡苦道無畏——(悲智斷圓滿)

(開示斷惑證真離苦得樂的佛法)
五智、三身、十力、四無畏,是佛無量功德的幾項主要功德,是佛悲圓菩提滿的無上功德,也是我們修行學佛所欲成就的最高標的。唯有成就佛的功德,才能收穫究竟離苦得安樂的圓滿後果。所以我們如果全心全意為眾生利益打算,對眾生的生活和生死問題籌畫既徹底而又圓滿的解決辦法,唯有教化眾生歸依三寶,學修佛法,逐漸成就佛果功德,才能使大家悉皆獲致究竟離苦得安樂的圓滿後果。這是歸依三寶的積極因由,貴更值得我們熟讀深思的。
以上釋第二大科歸依之因由竟。
科 甲三、歸依之受持分二 乙一、受得—頌
頌 決定信樂歸三寶 無諂誑驕從師受
千里無僧佛前受 後遇僧時速具儀
解 本文第一大科,甲一、三寶之名體,廣陳佛法僧三寶種種殊勝功德,目的在於啟發我們信仰三寶,歸敬三寶的意樂。第二大科,甲二、歸依之因由,說明為甚麽要歸依三寶,為欲救濟自他,斷除煩惱,了脫生死,修成佛道,因為唯有度生成佛之後,才能究竟離苦得安樂故。明白了三寶功德和歸依之因由之後,現在第三大科,甲三、歸依之受持,是指示我們應如何歸依,才算如法,才得稱為三寶弟子,才能真實受用歸依三寶的殊勝利益,由是而長養法身慧命,和引生自性三寶的功德。
頌文初二句決定信樂歸三寶,無諂誑驕從師受,是說如法歸依須要具備一、決定心,二、信樂心。三、從師受的三種條件。茲予分別申釋如次:
一、決定心——透徹認識貪嗔癡等煩惱(惑),殺盜淫等惡業,是纏縛我們流轉生死、不得解脫的仇敵冤家,因之發起出離煩惱、了脫生死的決定心;並知除三寶外無餘人法可作究竟之歸依,如天神外道等,他們自己的苦惱,尚且未除,
何能教導我們離苦得樂,了生脫死呢。
二、信樂心——深信樂欲三寶有「實:德=能」,深信歸依之後,能得自他解脫的後果。深信樂欲是極言信心堅固,毫無疑惑,不可動搖,並因信心深切而生歡欣鼓舞的樂欲,如是清淨無染,從心坎深處發生出來的信心,才是深信樂欲的相狀,也是佛法對於信仰所下的定義。既明信的定義,當知信的物件。佛教徒信仰甚麽?佛教徒信仰三寶,因為三寶有「實」「德」「能」,所以三寶是值得信仰的物件。茲釋三寶有「實」「德」「能」的要義如次:
1.信三寶有「實」「實」謂實有,真實,事實,不是寓言,不是幻想,不是離開事實的理論。
深信本師釋迦牟尼佛於二千五百餘年前在印度修行成道,確是歷史上真實不虛的事實。(信佛寶真實)
深信佛所說的佛法,如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四諦、十二因緣、六度、四攝等,確是拔苦與樂、斷惑證真、成效顯著、真實不虛的無上法寶。(信法寶真實);
深信歷代高僧大德,代佛弘化,以佛法饒益眾生,並由真修貴學而了生脫死、證果證道,都是真人真事、真實不虛的事實。(信僧寶真實)
以上是深信外緣三寶,真實不虛。
又信我們人人具有自性三寶。我們皆有知覺,就是自性佛寶。我們能辨是非邪正,就是自性法寶。我們愛好清淨,厭憎煩惱,就是自性僧寶。「覺」「正」「淨」是與生俱來的自性三寶,這也是我們容易體會的事實。(信自性三寶,真實不虛心)
我們對此外緣三寶和自性三寶的實事實理,深信無疑,就是信三寶有「實」的簡要說明。
2、信三寶有「德」——深信佛寶有斷、智、悲等無量功德,法寶有究竟圓滿「教」「證」功德,僧寶有聞、思、修,戒、定、慧等清淨功德。深信我們可藉歸依外緣三寶的因緣,由憶念外緣三寶的功德來啟發培育我們自性三寶功德的增長。如是對於三寶功德,深信樂欲,就是信三寶有「德」的解釋。
3、信三寶有「能」——深信佛寶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十力、四無所畏、十
八不共法等無邊功能;法寶有拔苦與樂、斷惑證真的無比功能;僧寶有上求下化、弘揚佛法、窮未來際、饒益有情的無限功能。如是三寶功能,我今受持三歸,依教學修,我亦能得能成,是為信三寶有「能」的說明。 •由於深信樂欲三寶有「實」「德」「能」,所以對著三寶生起歡欣鼓舞,滿懷熱忱的信心,這就綜合成為信樂心的具體內容。
三、從師受——准上二義,對於歸依三寶,生起了決定心,和信樂心之後,於是請師上座,自在座下,無諂(不虛偽)、無誑(不妄自尊大)、無驕(不自恃財能色力)、無慢(不自高舉),虔誠恭敬,如法奉行傳授三歸的儀式,故日決定信樂歸三寶,無諂誑驕從師受。
頌文次二句,千里無僧佛前受,後遇僧時速具儀,謂只有出家比丘才有資格作我們的歸依師。千里之內若無比丘,則比丘尼亦可,若無比丘、比丘尼,則沙彌亦可,若無沙彌,則正學女、沙彌尼亦可。若千里內全無出家五眾,方許自在佛前方便歸依,但後遇僧時應即補具歸依的儀式。因為佛以住持佛法的使命交付出家僧眾,僧為荷擔如來家業的內護,亦為三寶之一,正是我們歸依的物件,所以歸依儀式必須請比丘主持才算如法。複次,在歸依時經過一番師弟問答承諾的儀式,能使我們印象格外深刻。這種印像,留在心中,能起一種無形(無表)作用,幫助我們的自性三寶、法身慧命的發展增長,這就形成歸依戒的無作戒體,所以歸依必須從師(僧)受得,才算手續完備,符合佛制。
科 乙二、行持分二 丙一、別學分二
丁一、應止—頌
頌 不歸天神外道等 不惱不害於有情
不輿外道人共住 違此三法失歸依
解 前科明歸依三寶如何受得,此科明受得歸戒之後,複應天天行持,使勿忘失,更使我們的身心日漸能與三寶的行願相適應。所以歸依受得之後,就算萬事大吉的觀念是不對的。行持的內容複具一、別學,二、共學,三、附學三重含義。一、別學唯是歸依戒所別有的規條。二、共學謂於歸依三寶之後,在日常生活中,時時處處,不忘三寶,使歸依與生活密切結合,理論與實踐打成一片。三、附學謂應隨分隨力附帶所應學修的八項主要科目。所以歸依三寶必須如法發心、如法受得,受得之後十更應如法行持,才能真實受用歸依三寶的利益,和發展自性三寶的功德。
在別學下複分應止(止持),應作(作持)二小節。頌文不歸天神外道等,不惱不害於有情,不與外道人共住,違此三法失歸依,是先說明應禁止的三種非法事件。 一、禁止歸依天神外道、及其典籍、及彼邪眾,因彼無三寶貴德能故,有礙對三寶的正信故,將生舍三寶、斷善根、墮三途、受苦報的危險故。二、禁止惱害有情,因是惡業行故,有傷菩提心故。三、盡可能不與外道人共住,避免與他們密切交往,因初學易受不良影響故。這是歸依戒在止持方面所制定的法則。違此三法的任何一法,輕則使歸依戒受到損傷,重則失卻歸依戒體,且將因犯戒而墮三途受苦,其後果是非常嚴重的。
科 丁二、應作—頌
頌 歸敬如來是我師 歸敬正法證教體
現前僧眾賢聖等 直至菩提永歸依
解 此頌專就歸依戒的作持方面而言。所謂作持就是關於修行應做的事情,佛要我們積極去做,不做則是犯戒。所以歸依戒應當天天修,天天憶持歸依三寶,使我們的身心漸與相應。故佛弟子應有念念不忘三寶,永久歸依的心願。茲將頌文前三句列表釋要如次:

一、永歸依於如來 本師釋迦牟尼如來
十方三世一切如來
二、永歸依於正法 教體——以言語文字,開示我們了生脫死的方法,使我們由是而疏緣無我真如的理體。
證體——以實踐修持成就我們由戒生定、由定發慧、由疏緣而親證無我真如的理體。
三、永歸依於僧眾 聖僧——已見道證無我的僧眾。
賢僧——十住十行十回向,尚未見道的三賢位僧聚。
現前僧——現前所見或所化現的凡矢陪。

頌文第四句直至菩提永歸依,謂自歸依的一天開始,直至修行成佛證得無上正等菩提,在此一段時期內,生生世世,不離三寶,不舍歸依,這是比普通盡形壽歸依更形殊勝的圓滿歸依。本文題目稱為歸依三寶始終學修攝要頌,其目的即在提示歸依三寶,是始自凡夫、終至鹹佛、應當學修、不可中斷的主要課程,亦即說明直至菩提永歸依的重要性。我們於歸依時及歸依後,天天績發直至菩提永歸依的勝願,能使我們在修行道上得到保障,不致誤入歧途,亦不致枉走彎路,而能直趣菩提、快快成佛,所以其利益是非常殊勝的。
科 丙二、共學—頌半
頌 常念三寶勝功德 恩德無邊應供養
於諸眾生發宏願 凡所興求白三寶
晨夕三七作歸禮 守護歸戒如愛命
解 上節別學是歸依三寶後天天應修關於歸依戒所制定的別有條文,即應』者三,應作者三。本節共學是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上處處不忘三寶常存寶的誠意「由是熏習自性,長養慧命,逐漸轉變凡夫身口意的造業三門,而成諸佛菩薩戒定慧的功德三輪。這是非常重要的行持方法,有潛移默化的殊勝功能,因為我們於言語行動間能夠堅持憶念三寶,自必能使我們的言語行動日漸近心三寶,而與三寶的行願相適應,也就使自性三寶的功德,獲得滋長發展的機緣。聽以從粗俗的有漏境界而入清淨的無漏境界,從可思議的凡夫境界而入不思當, 的解脫境界,是有路可通的,而本科所介紹的別學、共學、附學,關於歸依三寶的行持方法,就是初學入門、切實可行、通達此路的不二法門。我們應當深切體味其方法的善巧和其行持的方便,而努力實踐、精進學修,就能知道其成效的靈驗和其作用的不可思議。本節頌文是就我們日常生活上舉例提示憶念三寶的方去。茲將六句項文順次釋要如次:
一、常念三寶殊勝功德,以三寶功德為我們行動的模範,並以澄清我們的思想,端正我們的心念。
二、三寶對我們有拔苦與樂的大恩德,為報三寶恩故,凡諸受用,如受用飲食時,受用新制衣服時,應觀想首先供養三寶,然後自己受用。這樣做一方面成就供養功德,一方面可以減少自己福報的消耗。
三、對著一切眾生,晨夕各發三次拔苦與樂的宏願,也就是發四宏誓願,即: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拔苦),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與樂)。這是諸佛菩薩所發的宏願,我們歸依三寶,希望能與三寶心心相印,所以也應天天學、天天發。
四、凡有興作(如做重要工作)或所求願皆先呈白三寶(除常事),以期得到三寶有形無形的加持,能使我們的事業順利成就。
五、了知三寶利樂,晨夕各作三次、七次或廿一次歸依,即合掌恭敬,默念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三遍或廿一遍。(共學可攝別學,別學不攝共學。)
六、守護歸依戒(即應止應作各三法)如人愛命一樣愛護,雖戲嬉時亦不戲言我舍三寶。因戲言亦能生起不良作用,使人們純潔的信心被其染汙。戲言尚且如此,何況真的動了我舍三寶的心念,則其染熏作用將更不堪設想了。悲心段切的佛弟子不但如愛護眼珠一樣愛護自己的歸戒,亦如愛護眼珠一樣兼愛一切佛弟子的歸戒,若見佛弟子的歸戒有受損傷的危險時,應當憶念守護歸戒如愛命的頌文而善巧予以糾正才對。應當如救生命一樣的來救其法身慧命脫離險境才對。
以上六法是舉例以明共學的內容,其主旨無非要我們念念不忘三寶,也無非要我們念念不忘眾生,因為三寶的行願就是以拔苦與樂,普度眾生為行願,我們歸依三寶,即當發菩提心,行菩薩行。《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說:「複次,善男子,言恒順眾生者,謂盡法界虛空界、十方刹海所有眾生,……我皆於彼隨順而轉。種種承事,種種供養,如敬父母,如奉師長及阿羅漢、乃至如來,等無有異。於諸病苦,為作良醫。於失道者,示其正路。於暗夜中,為作光明,於貧窮者,令得伏藏。菩薩如是平等饒益一切聚生。何以故?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焉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何以故?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成佛)。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花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複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花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善男子,汝於此義,應如是解,以於眾生心平等故,則能成就圓滿大悲,以大悲心隨眾生故,則能成就供養如來。菩薩如是隨順眾生,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順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這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之一,對於恒順眾生所發的大願,亦即我們所應努力學習的行願。所以我們應當聯繫群眾,深入群眾,念念不忘眾生,全心全意為眾生拔苦與樂而努力。我們歸依三寶不為自求安樂而歸依,應為自他解脫度生成佛而歸依,這才是大乘歸依共學法門的極則。也才是深契佛心暢佛本懷的行願。
科 丙三、附學分八 丁一、精進心二頌
頌 決定信樂歸三寶 常恒勤修無止息
於戒止持呵五欲 棄貪嗔等諸蓋纏
了境正信正念心 慧定施戒護願等
三業專一殷勤修 如是功德向三寶
解 歸依三寶於如法受得之後,複應經常如法行持,方能生起歸依三寶的殊勝功德,和真實受用歸依三寶的無比利益。佛弟子們有已歸依而未如法發心,有雖發心而不行持,有行持而不專一殷勤,有殷勤而不恒常持久,皆唯但種善根而不能獲得真實受用,都是很可惜的。海公上師為欲彌補這些缺憾起見,滿懷悲心,一再指示,於歸依前應先如法發心(決定心,信樂心),正歸依時應知如法受得,受得之後更應如法行持,行持複不應悠悠泛泛,無所用心。行持具有別學,共學、附學、三種內容,要專一殷勤,要恒常持久,才能逐漸生起歸依的功德,和受用歸依的利益。上文已將別學、共學、扼要說明,本節再將附學八種,分別申釋,以供虔誠的佛弟子們信受奉行。
附學第一是精進心,即行持要勇猛精進,切忌懈怠放逸。不論世出世法,如欲有所成就,皆非精進不可。專一、恒常、殷勤、是成就一切事業的必要先決條件,也就是精進的具體內容。精謂精粹不雜。不雜故專一,不雜故精粹,不雜故能集中身心,注其全力於一件事上,而為將來的成功鋪平道路。進謂有進無退。世間一切,不前進即後退,不可能站住不動的。稍知自愛的人,誰不要求進步,誰也不願落後。要想前進而不落後,就非殷勤努力和恒常持久的努力不可。所以精進一個名詞很好的含攝了專一、恒常、殷勤的三項要義,也就說明了要有精進,才有成就,精進為成功之母,是決定不移、無可非議的定律。
精進為成功之母是大家公認的事實。現在的問題是精進心如何啟發起來,和如何能經常的堅持下去。初頌前二句,決定信樂歸三寶,常恒勤修無止息,正是指示發起精進,和堅持精進的方便。佛弟子必須以決定信樂心明確認識三寶是我們歸依的物件,因為唯獨三寶有「實」「德」「能」殊勝功德,唯獨三寶有使眾生究竟離苦得安樂的大恩德故。能以決定信樂的心情來念三寶的功德恩德是發起精進的方便。能夠常念不忘,念茲在茲,則是堅持精進,避免退墮的方便。能夠如是恒常勤修而無止息中斷,就能由歸依外緣三寶而啟發自性三寶的本具勝用,乃至由本具勝用的儘量發展,而成就自在無礙、常樂我淨的無上佛果。
佛教徒中,信心具足的固然很多,但亦不免有中途退心的,雖其原因非一,然其主要的因由,不外乎對三寶的功德恩德認識不夠,因之信心也就不決定,自然更談不到精進心了。所以佛弟子應知讚歎三寶功德的重要。唯有在透徹認識三寶功德的基礎上才能建立堅定不移的信心。本文第一大科,甲一、三寶之名體,廣贊三寶的功德恩德,即為啟發對三寶的信心,為受用佛法的殊勝利益奠定基礎。
如欲保持長時精進,曆久不懈,一方面固然需要常念功德,以事鼓勵,一方面還須要改造身心,設法從煩惱雜染的重重纏縛中解放出來,成就一個清淨無染的法器。初頌後二句,於戒止持呵五欲,棄貪嗔等諸蓋纏,正是告訴我們改造身心,從粗到細,由外向內的四個步驟,即一、不做戒律所禁止的惡事,二、呵棄五欲。三、呵棄三毒,四、呵棄五蓋。因為這些都是精進的敵人,能使人們走向放逸,所以必須予以各個擊破,以確保精粹不雜,有進無退的精進本色。
頌文「於戒止持」就是第一要我們不做戒律所禁的惡事,如歸依戒的應止者三,及七眾別解脫戒佛所制止的事情,悉皆嚴持不犯,就能保持身心清掙,使我們的戒體完美無缺,一塵不染。
頌文「呵五欲」就是第二呵棄五欲。五欲即貪財、貪色、貪名、貪食、貪睡、五種貪欲。五欲是一般人共所追求的物件,然而人們常因追求五欲而身敗名裂。五欲亦稱五花箭,因其披著如花的外衣,而其本質卻是一件殺人的兇器,不但毒害色身,且能害及法身慧命,使墮三途,長受苦報,故日、人間妙五欲,地獄五條根,其後果是極可怕的。 —、五欲過患,行相粗故,人所易知,貪嗔癡三毒過患,行相較細,人所忽視。然五欲是三毒的發展,而三毒則是生長五欲的根源,故於呵棄五欲之後,還要進一步呵棄三毒,才是斬草除根的辦法。頌文「棄貪嗔等」就是指示第三呵棄三毒。
然而無漏佛法認為如是改造人生,還不徹底,還非究竟,因為野草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所以如欲達到徹底改造的目的,還必須消滅五欲三毒的種子(亦稱習氣)。種子唯何。即五蓋是。•五蓋是與生俱來的五類習氣,即貪欲習氣、嗔恚習氣、掉舉惡作習氣、昏沉睡眠晉氣、疑的習氣。五蓋過患,行相更細,更為常人所不覺察。五蓋能把我們的整個身心,乃至法身慧命,遮蓋起來,長期的遮蓋著,而我們還如睡在夢中,毫不覺察,故名五蓋。因其迷人的魔力非常隱蔽深入,且是五欲三毒抽芽生根的種子,故於呵棄五欲三毒之後,必須更進一步呵棄五蓋,才能使身心的改造,徹底清淨,究竟圓滿。頌文「棄貪嗔等諸蓋纏」是指第四呵棄五蓋。
既知五欲等過患,當述呵棄對治的方法。五欲三毒是精進持戒所能對治,而五蓋卻非單靠持戒所能為力,必於持戒之外,進一步修持定慧,方有辦法。戒定慧三無漏學是對治五蓋,消滅習氣的有效工具。必待五蓋習氣消滅之後,人生才算得到徹底的改造,才能真正從五欲三毒等重重包圍中解放出來,成就解脫,恢復自性的清淨功德。這裏我們可以見到唯有佛的無上智慧,才能透視人生,洞徹究竟,分析問題,深入底蘊。也唯有無上佛法,才能進行人生的徹底改造,從甚深的底蘊上改起,比脫胎換骨更要徹底。也唯有承傳佛法的僧寶,在離佛已遠的今天,仍能把改造人生、深入底蘊的戒定慧三學,具體且有系統的教導我們,使我們仍能依教修持來進行最極徹底的自我改造。這裏我們就可以體味到三寶功德的殊勝,和三寶恩德的深厚。我們要在感恩戴德的基礎上來建立對於三寶的信心。請問這種信心,究竟是正信,還是迷信,這種改造人生的方法,究竟是科學還是不科學,且俟下面補充說明陳述之後,請大家自己判斷好了。
次頌了境正信正念心,慧定施戒護願等。三業專一殷勤修,如是功德向三寶:這是總標附學八種的名目。前二句標舉念心、慧心、定心、施心、護心、願心等六種名目,第三句是說精進心,第四句是說回向心,合之就是附學的全部要目。附學八心實以精進心為主體,餘七都是精進的眷屬,所以但求能夠發起精進,堅持不懈,則念等七心自然一一次第生起,因是精進的附屬法故。職是之故,首說精進,而亦兼及餘七。反過來說,若以念等七心,各自為主,則各各皆賴精進的幫助方能發揮念等七心的增上作用。如在修念心時,能夠身口意三業相應,專一殷勤,則念心的作用增上,功德亦更殊勝。念心如是,修慧心等亦複如是。所以精進與念等七心,是有互為主從,互作增上的微妙關係。至於念等七心的各別說明,且俟隨後各頌分別申述。
問:本頌首句,了境、正信、複具何義。
答:正信是引生精進的主要條件,上文已予反覆說明。了境則是保持精進使勿退心的重要關鍵。了境是要我們用智慧來認識環境。環境有順有逆,順境能使人們麻痹,逆境則令人們沮喪,都將使人舍精進而趨向懈怠,所以要有智慧警惕自己,遇順境不被順緣所迷,遇逆境不被違緣所障,要有勇氣毅力來支配環境 •而不被環境所支配。這是了境的主要內容。複次,我們還要很好的來掌握時間,尤其在國家社會主義改造的偉大時代,更需要很緊湊的把時間安排好。我們必須把晚睡遲起、擺龍門陣、乃至緩慢拖拉等浪費時間的壞習慣,儘量改正。我們要養成早起的好習慣,就利用早晨修持佛法r使與日常工作不相妨礙。我們要做
時間的主人,這也是了境應知的要節。
問:本頌逐句都已解釋,唯獨第二句中還有一個戒字,尚未交代。
答:戒即戒律。戒律包含止持作持兩大作用。止持是屬於不應作的事件,上頌「於戒止持」已有說明。作持是佛開示我們應做的事情,如別學、共學、附學等都是佛弟子應修的功課,所以我們能夠殷勤修行,就是持戒在積極方面的實踐。頌內標一戒字,是要我們時時處處不忘持戒。
科 丁二、念心二頌
頌 常念三寶恩 殊勝諸功德 孝子念父母 戲語不言舍
念念不去心 道種因積集 加持難思議 他生猶熟客
解 初頌前二句是再三叮囑,要我們常念三寶的恩德功德,因為這是生起一切功德的根本修法。後二句以孝子念慕父母,不忍言舍之心,來譬喻佛弟子的仰慕三寶,應當有過之而無不及,才—不辜負佛子的稱號。次頌謂我們如能殷切的仰慕三寶,念念在心,則我們自性本具的菩提道種,成佛之因,由是積集,且能感召三寶的加持,不僅現世,生生世生都將得到不可思議的加持,如同熟客一樣「關係密切,不相舍離。
加持的意義相當於正確的領導和無私的幫助。不論世出世法,凡能有所成就,皆從眾緣和合而生,決不是一個人或少數人的功勞,而是全法界互作加持的成果,故當歸功於領導方面的賢明領導,和人民大眾有形無形直接間接的幫助,佛弟子重視加持與回向,意即如是。
科 丁三、慧心—頌
頌 慧心謂擇法 知功過得失 魔等不能動 斷除諸惡見
解 本頌贊慧心是贊佛法的加行智慧。加行是「加工用行」的簡稱,即在「加工」時應「用」的修「行」方法(操作法)。依照佛法,加工修行,不斷的改造身心,提高智慧,如同原料經過加工,使成器材一樣,如是智慧,名加行智慧。慧心具備四大功能,謂決擇法義,能知功過得失,魔不能動,斷諸惡見。
何謂決擇法義。謂智慧能辨一切法的法數、法相、法義、法性。一切法謂有為法、無為法、有漏法、無漏法、善法、惡法、淨法、染法、小中大法、初中後法。儘量發展善法淨法,努力對治惡法染法。結合自己的需要,訂出修行的功課,如是決定取捨總名決擇法義。
何謂知功過得失。謂知三寶功德,知五欲過患•茹歸依功德,知退心過患站持戒功德,知犯戒過患•知精進功德,知懈怠過患。常念功過,深自警惕。功過既明,得失自知,如是方能保證修行不致中斷,名知功過得失。何謂魔不能動。五欲三毒、五蓋習氣即自心的內魔。順境逆境、順緣違緣即環境的外魔。三業清淨,八風不動,名魔不能動。
何謂斷諸惡見。不信因果,執斷滅見(認為人死即斷滅,沒有相續的後世),是惡見中的大惡見。以正知見,斷彼惡見,名斷諸惡見。(惡見比煩惱鋒利,亦更不易糾正,成見深故。) ,
科 丁四、定心—頌
頌 由慧力歸依 心定如山王 諸魔不動搖 違緣心更固
解 由於智慧的力量對三寶生起決定的信心而歸依,這樣的信心,其堅固將如須彌山一樣,絲毫不為內外魔難所動搖。有了決定信心之後,雖遇違緣障難,不但能不動心,而且由於違緣的磨練與考驗,能使經驗和智慧更加豐富,信心也就格外堅固了。(亦稱違緣加持)
問:戒定慧三學是佛法改造身心的主要法門。戒的主要功能在於防治身口二業的惡行,使言語行動合乎法度。定是增上心學,主要具備三大功能,一、調練意業,二、能伏煩惱現行。三、澄清妄想,集中心力。慧即無漏慧學,主要具備四大功能,一、引生般若,二、能滅煩惱種子(般若如大火聚,觸著即燒),三、能證無我(破我執後,煩惱即無著腳之所)四、成就解脫。戒定慧三學是能對治的法門,身口意三業及煩惱習氣是所對治的病症,能治所治針鋒相對,能所分明,應病與藥,治標治本,無病不治。鑒於三學是由戒生定,由定發慧,可見慧從定生,要先有定而後有意。然今附學八心,何以先說慧心,次說定心,其故安在。
答:智慧是總名,分析起來有多類別。為便瞭解,可先歸納而為三類,即世俗智慧、加行智慧、般若智慧,其各別的主要功能有如下表:

世俗智慧 善於分析問題 生活能力強 為求改善生活問題 有漏智慧
善能掌握原則
善於處理世務
長於文藝技術
加行智慧 決擇法義 生死觀念重 為求解脫生死問題
能知功過得失
魔不能動
斷諸惡見
般若智慧 能見實相 了脫生死 問題得到徹底圓滿的解決 無漏智慧
能滅煩惱種子
能證無我
成就解脫

三智之中,唯獨般若智慧是定所生。要有加行智慧才肯信奉佛法,歸依三寶,受戒修定。所以加行智慧,定前先有,般若智慧,定後方生。至於世俗智慧則是世人所擅長的。世俗智與加行智,雖同屬有漏智慧,然二智兼長的人為數極少。多數是非顧此失彼,即顧彼失此,尤其不知有所謂加行智的人更估極大多數。其所以然的主要原因,在於一般人一向沒有注意到生死問題,或雖注意,然迄未找到圓滿解決的方法。事實上,生活問題與生死問題,確是現實存在的二大問題,所以確有兼籌並顧的必要。欲求徹底改造人生,圓滿解決二大問題,在尚未獲得其他更妙的方法之前,鑒於戒定慧三學對於處理是類問題,是具有堅強的理論根據,與卓越的事實成就,則我們就應重視加行智,如同重視世俗智一樣,並使二智結合,交流經驗,融會貫通,儘量利用,以期發揮更大的力量為眾生的利樂服務。
大家知道團結就是力量,因為力量集中的原故。若把已集中的力量繼續不斷的予以有組織的集中,則其力量不將更大麽。所以有組織的集中火力汽力,就能開動數萬噸輪船、數十節火車、乃至運載數十噸東西飛升高空。有組織的集中水力,就能產生幾十萬乃至百余萬千瓦電力,使無數工礦得到動力,百千萬人得到光明。如是乃至原子能所已表現的偉大能力。這些事情在一千年前是認為不可能的,而在今日則是熟見的常事。可知有組織的集中心力來進行有益的工作,鍥而不捨,持之以恆,是能使力量輾轉發揮而產生出無限的力量,使效能不斷增上而提高到不可思議的高度。除非認為效能的提高是有限度。然而事實決非如是,效能是可以無限度提高的。佛法的禪定(止觀)正是直截了當進行身力心力的集中,且是有組織的,繼續不斷的,無有止境的高度集中,一方面不斷的改造身心,一方面不斷的提高智慧,提高效能。得定之後引發出來的神通變化,乃至三寶的不思議功德,這是由於智慧與效能的無限提高所成就的殊勝作用。除非不信智慧與效能的發展是無止境,否則就沒有理由來否認這些事蹟的可能性。根據佛所親證的事實,不可思議的智慧德相,原是人人本具的自性功德(即自性三寶),不過因被煩惱執著之所障蔽而不證得,若把煩惱我執斷除清淨,則自性功德,悉皆現前,一切問題,悉皆解決。這就證明佛法是研究人生,改造人生的專門科學,是人類最可寶貴的文化遺產,這裏正蘊伏著無限潛力,無量寶藏,等待人們的開發,而加行智正是開發這個寶藏的金匙。凡是熱愛祖國,悲憫眾生的人,肯將這把金匙,據為已有,而不公諸同好麽。 •
科 丁五、施心四頌
頌 施他量可量 受報有後現 如來正法僧 不可量受現
報恩除罪業 去貪少守護 資福調練身 恒常施不斷
要恭敬淨財 豐盛不儉草 整肅亦莊嚴 親身行為妙
不圖他觀美 不圖他忻贊 善願為他故 正等菩提觀
解 上文已將附學八目的前四專案,即精進心、念心、慧心、定心、分別解釋,初步證明佛法是改造人生、提高智慧的專門科學。今將解釋附學的後四項目,即施心、護心、願心、回向心。前四項目重在自我改造,自利成份較多,後四項目則由自利而利他,目的在於饒益大眾。
本頌是說施心,施謂佈施,亦稱供養,凡以財物、勞力、技能、才智,隨緣隨力,幫助他人,使人受用離苦得樂的利益,皆名佈施。佈施是一種隨時隨地皆可實行的應用課目,具有非常殊勝的作用和利益。佈施不但使受施的人得離苦惱,受用得樂,而且亦令行施的人獲得自我改造的更大利益。因為佈施不僅是一種捨己為人的善行,而實則自他兼利,能使行施的人於佈施供養的實踐中,養成一種關懷他人、照顧他人、和幫助他人的良好習慣,乃至啟發見義勇為的忘我精神,乃至成就自他不二的無我功德,所以怖施是在實踐上進行自我改造,舍己忘我,乃至徹證無我的善巧方便。
『忘我』『無我』的對面就是「有我」,因有我故,「我」就成了執著不忘的主體,佛法名為「執我」,亦名「我執」。因執我故,乃複聯帶貪著於我寒欲衣、我饑欲食等身外之物,因為衣食住行乃至眷屬名位等等,皆我所賴以生存的必需條件,亦是我所享用的東西,凡是一切身外之物,佛法總名「我所」我所資生之具)。現實的「我」和「我所」,佛法並不否認有其作用,佛法不但承認「我」「我所」是有作用,而且認定其作用是可以不斷改善和提高的,不過如果「貪愛執著」於「我」「我所」,則其作用不但不易改善,而且相反的就要生起不良作用,召致許多苦惱及禍患來了。所以「執我」是召苦之因,要由舍己忘我而證無我,才能真實受用離苦得樂的利益,而佈施即為從實踐上學習舍己忘我,乃至無我的勝善方便。
問:「執我」為召苦之因,因其貪義比較隱晦,故請詳細予以說明。必待透徹認識「我執」過患之後,才能相應地認識到對治「我執」的重要。 •
答:由於堅固執著「我」「我所」故,即生種種貪欲之心,而人生的一切苦惱與禍患,多分皆由貪欲執著之所釀成。貪著的過患,上文於解呵棄五欲時已有陳述,今更引伸予以發揮,以見貪著害人之烈,貴非始料之所及。由於貪著而未得患得,既得患失,而患得患失的過程,就是無限苦惱與無量禍患的發展過程。由於患得患失而造種種損人利己、逞私害公、乃至剝削掠奪、欺詐恫嚇等惡行。貪著有得,則貪得無厭十永難滿足。貪求不得,則嫉忌嗔恚,到處尋釁。總之,由於利慾薰心的原故,貪著能使人們愚癡,乃至瘋狂,乃至倒行逆施,至死不悟。所以小之如人們唯利是圈的不法行為,大之如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空前慘禍,乃至今日美帝國主義者企圖武裝德日,霸佔臺灣等侵略陰謀,和其在朝鮮、在越南、在我國的大陳島、以暴力劫走俘虜與平民等滅絕人性的血腥罪行,以及叫囂原子戰爭的訛詐政策,如果撇開種種熟聞的原因不談,而唯窮究其內心的動機,挖掘其最極深隱的思想根源,可以一言以蔽之日,無非是一個貪得無饜的野心在興風作浪,發號司令。因為貪心不能放任,偶一放任,即可由最初貪睡貪食等小貪,逐漸擴展而成得隴望蜀、永無饜足的大貪。所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是說明貪心發展,無有限量。可知貪欲加禍人群的過患,既大且烈,而且是變化多端,無有窮盡的。現在我們全人類的和平生活,正在受到美帝國主義者最極狂妄的嚴重威脅,我們一面固當聯合全世界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嚴正的、不斷的、發出正義的吼聲來譴責美帝的干涉我國內政,和破壞世界和平的醜惡罪行,堅決要求一切美國武裝部隊立即從臺灣——我國不可分割的領土——撤退;一面更當挖根窮原,徹底揭露貪欲野心的過患,與其對治的方法,為進行人類思想改造、和實現世界持久和平,奠定最極穩固的基礎。
問:人類的苦惱與禍患皆因貪得無厭而生,而貪得無厭複因我執堅固而起。由是證明了我執的過患,和對治我執的重要。請再詳釋以佈施來對治我執的殊勝作用二方面藉以澄清一般人對於佈施的誤解,一方面亦以顯示佈施功德的偉大,與其方法的善巧,使大家發起佈施供養的勝心,於實踐中來轉變我執堅固的病根。
答:我們從無量劫來,執「我=我所」,執著堅固,牢不可破,以致我執的習氣成為一切習氣中最極根深蒂固,最難改除的習氣。所以光在理論上呵斥我執的過患,讚歎無我的功德,充其量,可以暫時發人深省,然不易根治執我的習氣。猶如欲砍大樹,光說不砍,則樹是永遠砍不掉的。對治我執必須配合理論,於實踐上行動起來,亦複如是。且我執亦不是揮動利斧,用力猛砍所能砍掉的。因我執正如大樹的主幹,砍樹如果先砍主幹,則主幹倒下,將有壓死人命的危險,所以砍樹老手,必從先砍枝幹入手,必待四周枝幹砍除盡淨,方將主幹設法砍倒。對治我執,必先對治執著「我所:身外之物),亦複如是。因「我所」正如大樹體上的枝幹故。所以欲去我執,必從施捨身外之物為初步下手的方便。由漸漸小小的佈施
練習起來,以減輕執著「我所」的習氣,由執「我所」習氣的減輕,而漸轉變執我的習氣,乃至根本治癒執我的病症。同時複因漸漸小小的施捨以擴展人們的心量,以培養人對人的同情心、關懷心、照顧心、幫助心,乃至由舍己忘我而成就無我的功德。這就扼要說明了佈施功德的偉大,與其治病救人方法的善巧。所以菩薩六度,佈施居首,因為佈施具備治標治本眾多作用,與自利利他無量功德故,佈施是持戒的前方便故,佈施亦是持戒在作持方面的首要專案故,佈施為理論與實踐打成一片的功德行故,佈施亦為隨時隨地,隨緣隨力皆可實施的勝方便故,佈施是以利他為目的,而於無形中達成自我改造的巧方便故,佈施亦是以自利為梯階,而於實踐中,進行普度眾生,自他成佛的圓滿行故。佈施的利益,廣說無盡,知道了如上舉出的幾項主要利益之後,就可以解除一般人不肯佈施,不願佈施,或推託無力佈施,或雖行施而仍感肉痛等誤解。若能由是而更發起上供下施,踴躍施捨的勝心,則其對己對人、對國家、對世界所能發揮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力能推動歷史、向光明的大路邁步前進,並為普遍實現國與國間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的五項原則,創造條件。經過以上的說明,可以幫助我們認識一項基本原則,即一切苦惱由於貪欲,一切貪欲,由於執著。所以若要除苦,必先斷貪,若要斷貪,必先去執,而佈施正是去除執著的勝妙方便。由於佈施能夠兼利自他,自始至終,完成其拔苦與樂的神聖任務,所以我們應當讚歎佈施,提倡佈施,鼓勵人們,廣行佈施。就廣義言,凡是對國家,對人民,積極勞動,多盡義務,少享權利,皆是佈施。就狹義言,除努力做好其所擔任的本位工作以外,再以餘力余時支助他人,名為佈施。以上廣狹二義的佈施,悉皆值得讚歎、提倡和鼓勵。
本頌讚歎佈施,主要是以佛教徒為對象。佛教徒除應積極工作盡其公民應盡的義務之外,複應供養三寶,盡其佛弟子應盡的義務。然而世間上決定沒有但盡義務而無權利的事情。佛教徒供養三寶,表面上似乎是義務而非權利,而實則行施的人於無形中所能得到的利益,無有限量。茲就頌文,解釋供施三寶的殊勝功德如次:
初頌雲:「施他量可量,受報有後現,如來正法僧,不可量受現。」施他謂佈施三寶以外的他人,功德非無,然有限量。佈施的果報,也隨施者誠意的深淺而有現世受報,後世受報的差別。唯獨供養佛法僧三寶,則其功德不可限量,因三寶功德無有限量故,而且報應迅速,能使施者現生受報。 •
次頌雲:「報恩除罪業,去貪少守護,資福調練身,恒常施不斷。」供養三寶,利樂無窮,主要除前頌所舉、一者功德無量、二者現生受報、二種利樂之外,本頌續舉:三者報三寶恩,四者懺今生罪,五者除宿世業i八者去貪欲心,七者減少守護財物的麻煩,八者積集福德資糧,九者能使身心調練,便利修行改造,十者供養三寶即使僅僅一次,則三寶住世一天,施者功德,亦複恒常等流,相續不斷。
三頌雲:「要恭敬淨財,豐盛不儉草,整肅亦莊嚴,親身行為妙。」謂施供要虔誠恭敬,要用來路清白的淨財來行供養。在可能範圍內供養要豐盛而不儉薄,隆重而不草率。要整齊肅穆,莊嚴端正,而且以親身行施最為殊妙,因為見聞親切,可以受到一種深刻的、有益的形象化教育故。
四頌雲:「不圖他觀美,不圖他忻贊,善願為他故,正等菩提觀。」如上所述的恭敬供養,不是為圖他人的美觀好看,亦非為圖他人的忻喜讚歎,為的是藉施供的因緣,而發願以佛法來拔苦與樂,利益象生,願以供養佈施的功德,回向法界有情,悉發菩提心,皆共成佛道。
由於無上佛法,超越一切,所以供養三寶的功德,亦複超越一切,所謂「眾流海為最,眾星月為最,一切福田中。三寶為上最。」這是說三寶為眾生培福的無上福田,所以供養三寶的功德,堪稱上最,如同眾流不能與海比大,聚星不能與月比明一樣。以三寶為實踐供施的物件,由漸漸小小的施捨,而至於難舍能舍,難行能行,一方面成就無上功德,一方面逐漸從貪欲執著的纏縛中解放出來,為自他進行身心改造、為世界確保持久和平、創造有利條件,奠定穩固基礎,這不是一舉而眾善悉備的勝妙方便麽。
科 丁六、護心—頌
頌 護三寶護戒 護內心善法 七眾皆有責 各各護不同
解 三千年來,佛法之能流傳世間,不靠經濟,不靠權勢,既不憑藉政治,亦不憑藉武力,唯獨依靠佛法內容的充實,而為廣大人民所信受,所以者何?實因佛法的一切理論,無不根據實事(理不離事的教法),佛法的事修法門,無不根據實理(事不離理的證法),由於教證正法完全以實事實理為根據,所以佛法是無懈可擊的無漏法,是斷惑(斷除煩惱執著)證真(徹證事理的真相)。拔苦與樂,最極究竟,悉皆圓滿的無上法寶,故非任何外力所能破壞,而為頭腦清醒的人民所共樂受。為求如是無漏無上的法寶長住世間,饒益有情,故佛弟子應負弘宣聖教,護持三寶的重大責任。護法工作,頭緒多端,亦不簡單,而首先當從護持佛法的戒律入手,因為戒律是佛法的根本,所謂戒法住世,佛法住世,戒法興佛法亦興,戒法衰佛法亦衰,戒法滅佛法亦滅,戒法的興衰即是佛法興衰的溫度錶。所以護持三寶應當首先護持戒法,實為一切護法事業的基本工作。護持戒律的主要作用在於護持人人本具的內心善法,如信、慚、愧、無貪、無嗔、無癡等,由於戒法的作持關係,而得培育、茁長與發展的機緣,同時人人皆有的內心惡法,如貪、嗔、癡、匣、疑、煩惱執著等,由於戒法的止持關係,而被揭露、呵棄、乃至斷除清淨,由是完成改造身心,斷惑證真的目的。以上說明佛弟子皆有護三寶、護戒、護內心善法的責任,及三護安排的層次,與其值得護持的原因。
佛弟子由於年齡、性別、身份、與受戒程度的不同,約可分為「七聚」類別,即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正學女、優婆塞、優婆夷。前五總名出家五眾,後二總名在家二眾,合之則稱七眾。出家五眾是佛法的內護,主要負有住持三寶,弘宣聖教的直接責任。在家二聚是佛法的外護,主要使命在於供養三寶,以便僧團四緣(飲食、衣服、臥具、醫藥)無缺,安心辦道。複次,比丘受持比丘戒,比丘尼受持比丘尼戒,沙彌、沙彌尼受持沙彌戒,正學女受持正學女戒,優婆塞、優婆夷受持五戒、八戒,由於七眾弟子所持的戒條繁簡不同,所以各各所護的戒法,與其相應的內心善法,亦複深淺不同,故頌第三句雲「各各護不同」。然七眾所護雖有不同,只要各就本份所應護持的而護持之,就能同樣得到改造身心,成就解脫的殊勝功德。以上說明七眾弟子護法的各別責任,而總的目的無非以無漏佛法來自利利他,來饒益眾生,使大家都能成就究竟離苦得安樂的無上功德。
科 丁七、願心二頌
頌 立志光遠 不怯不弱 殷勤策勵 滿四宏願
世世生生 得逢三寶 如法修行 護自三寶
解 願心就是發願。發願為修行樹立目標,無願則修行即無方向。修行為滿願的必要過程,無行則心願無法圓成。願以導行,行以滿願,願行相應,成佛決定。所以發願與修行實有非常密切的關係。然初學修行,當從基本三學修起,其功課先易後難,由淺入深,而初學發願,則當一開始即發成佛的大願。因為願大則將來的成就亦大,願小則將來的成就亦小。喻如筍竹,大筍必成大竹,小筍唯成小竹,小筍是決定難長大竹的。發願的大小關涉將來成就的高下優劣,亦複如是。所以初學入門應即發起普度眾生悉皆成佛的大願,而修行則可一步一步,次第進修。這中間不但毫無矛盾,而且有相輔相成的微妙作用。是項願行相資的微妙關係,貴為三世諸佛,歷代祖師,體驗所得的寶貴經驗,我們應當歡喜信受,如法發願,才不辜負海公上師殷殷指授的恩德。
初頌「立志光遠,不法不弱,殷勤策勵,滿四宏願。」立志就是發願。立志要光
明遠大,就是要我們發四宏誓願,即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是諸佛因地,修菩薩行時所共普發的無上大菩提願。我們不必自感怯弱而不敢發,大家都應放膽的發,天天發,時時發,使我們所求的目標,顯明親切,如在眼前。但為使大願不致落空起見,還要在實踐上輔以殷勤的修行,或遇障難,策勵其心,堅持不懈,如是精進行持,自能逐步有成,滿四宏願。
次頌「世世生生,得逢三寶,如法修行,護自三寶。」凡是發菩提願,修菩薩行,有願有行,願行相應的佛弟子,決定能夠世世生生,得逢三寶,既逄三寶,決定能夠如法歸依,如法修行,藉外緣三寶的熏習,而獲得自性三寶充分發展的機緣,乃至因行圓滿,成就佛果。以上說明初學發願與將來成佛是有非常密切的微妙關係。我們應當以十分感激的心情來接受這個最極寶貴的經驗。
科 丁八、回向心二頌
頌 以此勝功德 回向於自他 夢中心常念 究竟無舍離
我及父母眾 恒依止三寶 直至菩提座 永久作歸依
解 佛法的回向,含義頗豐,主要是把自己的修行功德: 二回顧一番,作一總結;二、積集歸納,使勿散失;三、安頓妥貼,使起作用。起哪些作用呢。起一、回自向他作用,二、回因向果作用。三、回事向理作用。何謂回自向他。謂以自己的修行功德,上供下施,而不據為已有。上供謂以修行功德,上供上師三寶,為報上師三寶的教化恩德;下施謂以修行功德,下施於法界眾生,為報法界眾生的長養恩德。唯願父母眷屬,法界眾生(包括自己),早成佛道。何謂回因向果。謂一切因行(即因地所修的別學、共學、附學、乃至六度萬行的行持功德),悉皆回向無上佛果。別無所求,唯求自他成佛。何謂回事向理。謂以身口意三業的禮拜、讚歎、供養、懺悔等事修功德(事丫回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理)。唯願求證無上正等菩提。如是回自向他,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如法回向,能使一點一滴的修行功德,輾轉生起等虛空徧法界的廣大作用,故回向不可思議,功德亦不可思議。然不可思議亦非不可思議,只要如教修行,徹底的改造身心,不斷的提高智慧,則不可思議就將成為可思可議的常事。所以現在我們不必對不可思議而懷疑,須知一切作用,由信方起,疑信參半,就生不起回向的大作用了。
以上解釋初頌前一一句,自他成佛回向的含義,是回向的主要部分。頌文複舉三個附帶回向:即一、初頌後二句,不舍三寶回向;二、次頌前二句,自他依止三寶回向;三、次頌後三句,直至菩提永歸依回向。此三附帶回向,性質亦甚重要,最好與自他成佛的主要回向,都於每天功課臨了時,回向一遍,這就很好的總結了、歸納了、和安頓了一天修行的功德。
附學八法是自利利他一整套的修行法門。為自利故,需要勤修念心、慧心、乃至回向(精進心)。為自利故,需要念念不忘佛、法、僧、戒的四證淨功德(念心)。為自利故,要有加行智慧(慧心)。為自利故要有不可動搖的決定心,由戒生定,由定發慧,由四禪八定而百千三昧,乃至最後以金剛喻定,斷金剛習氣而修成佛果(定心)。以上為自利方面不可缺少的四法。若欲由自利而利他,則佈施即為自己與他人發生聯繫的橋樑(施心)。既與群眾取得聯繫之後,將以何法利益眾生。當以無漏無上的佛法饒益眾生,故護持三寶貴為必要。然無上佛法,法門無量,唯以戒法利人,最為切要,因戒法是斷惡修善生定發慧的根本法故,故護戒和護內心善法更為護法的中心工作(護心)。既與聚生取得聯繫,亦有利生的具體辦法,就可放膽發起自他成佛的大願(願心)。以願導行,以行滿願,而回向即為每天的功行作一總結,並為圓滿大願,積集資糧(回向心)。以上是利他方面不可或少的四法,合前四法即成自利利他一全套的行持八法。
以上釋附學八目,及釋第三大科,甲三、歸依之受持竟。
斷 疑 啟 信
上文已將何謂一二寶,和歸依三寶的主要意義,次第說明,即:甲一、三寶之名體,是說明三寶的殊勝功德,藉以幫助我們認識三寶,認識歸依外緣三寶是可以長養成熟我們本有的自性三寶,念念不忘三寶功德,就是長養成熟自性的的善巧方便。甲二、歸依之因由,是說明為甚麽要歸依三寶。歸依的主要因由,是由於人身難得而易失,而百千萬劫難遭遇的佛法,更是不易聞到,所以正當難得的人身我已得到、難聞的佛法我已聞到的時候,我們應如何珍重這個稀有難得的機緣,慎勿空過,要好好地利用我們短促的有生之年,以佛法來自度度人,離苦得樂。甲三、歸依之受持,是說明歸依之前應斷疑生信,正歸依時應如法受得,受得之後應如法行持。行持方面又複開示別學、共學、附學三類課程,要我們如教學修,生起作用,由是而改造身心,提高智慧和本能,逐漸修成三德圓滿的佛果,因而達到斷惑證真,離苦得樂的最後目標。
受持歸依是不論顯教密教,各宗各派,凡是發願自他成佛的佛教徒皆應學修的基本修法,故名歸依三寶始終學修攝要頌。
可惜內地佛教徒大多數對於受持歸依基本法門卻未予以應有的重視,大家不過視為例行故事的宗教儀式,沒有認識其所以然的重要性。由於三寶與歸依都是佛法的根本,由於根本佛法之不被重視,不事培育,因之佛法也就日漸衰微了。複因多數佛教徒欠缺基本法門的學修基礎,因之也得不到佛法的真實受用,起不了轉變身心的殊勝作用,不過種些善根,至多得到些相似受用,而多未曾獲致如所期望的利益。我們注意到今後佛法盛衰的關鍵是在我們身上,在於對三寶有無認識,對歸依是否重視。海公上師早於二三十年前明見及此,故集《歸依三寶始終學修攝要頌》為振興佛法指出方向,並將方式方法一氣說明。我們焉報佛恩、師恩、國土恩、眾生恩,為盡佛弟子護三寶護戒護內心善法的責任,我們應當積極弘揚三寶的功德和受持歸依的利益,儘量發揚佛教的優良傳統,以期在改造身心提高智慧方面,對於國家人民有所貢獻,這是我們佛教徒應當努力的首要任務。
諸佛菩薩之可尊敬,在於如說能行(為自利故以求證入)。如行能說(為利他故以便告人)。依照佛法的教理、實踐學修,再以學修的成就來證明佛法真實不虛。所以學修佛法必須行解相應,說修一致。如果說而不修,縱使說得天花亂墜,頭頭是道,至多亦不過種種善根,而生不起殊勝作用。這類行解脫節、說修不一致的現象,是我們眾生的通病。佛垂憐憫,故引如人說食終不能飽的譬喻來警惕我們。因為正當饑餓的時候,如果沒有食物吃下肚去,而唯說說食物的名稱和滋味,則其饑餓終不得飽。佛教徒但說不修,或修不如法,其無真實受用,亦複如是。佛複引用如數他家寶、自無半文錢的譬喻,來闡明佛法固是斷煩惱開智慧的法寶,但若不用這個法寶來自己用功、自斷煩惱,這就與如數他家寶、自無半文錢的窮漢沒有兩樣。又如《三摩地王經》雲:【我雖宣說極善法,汝若聞已不實行,如諸病者負藥囊,終不能治自體病。】入行亦說:【此等應身行,唯言說何益,若唯誦藥方,豈益諸病者。】以上譬喻都在說明一項事實,即佛法是以無我為體,而有真實作用,但作用必待條件具備方才生起。由於佛法無我,所以佛法是以客觀事物發展的規律為根據,並與規律相隨順,故佛法亦稱法界等流之法。由於客觀事物的發展規律是有作用,所以佛法所能發揮的作用亦複真實不虛。佛法反對一切主觀主義思想和主觀唯心論思想,因為這些都是妄想執著(我執)的具體顯露,正是佛法所破斥、所欲斷除的對象。可知佛法並非無的放矢、無病呻吟的空談,而貴是一語破的、一針見血的法要。佛法的「教理」是用種種方法幫助我們追究病源,認識病根;而佛法的「修證」則要我們針對病根,全力進攻,必待妄想執著對治清淨,然後無我功德方能成就。這就扼要說明「教」「證」正法的全體大用。所以佛教徒亦唯在理解與修行的密切配合下,在解行相應的必要條件下,才能成就功德,生起如所期望的作用。我們佛教徒同樣多是凡夫,難免沒有盡如人意的地方,但不能錯怪環境,更不能錯怪佛法,唯當自我檢討,看看自己在解行和實踐方面是否有須改善或不甚到家的地方。
複次,解行相應,真實學修的佛弟子,其所成就的功德,亦非一般人所易見到。因為越有功德的人,越不願被人知道。而虛懷若谷,厭棄名聞,更是佛囑佛弟子們應具的本色。而且功德愈隱藏而愈清淨,功德一被顯揚,將使功德轉瞬變質。喻如香水,密封瓶中,則時愈久而愈芬芳,一旦開瓶去塞,則香氣不久四散,無複遺留。香喻功德,功德之宜隱藏不宜顯揚,亦複如是。可知佛教徒亦不能憑其表面現象來衡量他的功德,或來判斷佛法的內容和價值的。
問:修行人亦有遭遇違緣障難的,這與歸依三寶謂有利益的說法作何融通。
答:根據造因感果的規律,修行人或於前世、或於今世,由於無知是免不了造有惡業的。此惡業因,今適遇到助因生果的外緣具備無缺,於是因緣成熟而受果報。這是法爾如是的因果規律,並不因為信奉佛法而可消滅,釋迦世尊亦曾示現馬麥金槍等報應,何況凡夫。故佛教徒深信因果決定,唯知競競業業慎於造因,所謂隨緣消前業,終不造新殃。這是說佛教徒若遇前業所召的達緣苦報,不必怨天尤人,應由自己負責忍受,但此後決不為非作歹,再造新的惡業。這是信因果的佛弟子們所抱定的不變宗旨。
複次,一切後果,隨因而轉。造因若轉惡為善,則感果亦將轉苦為樂,故佛教徒亦信因果可以轉變。根據因果轉變的真實事理,修行人所遭遇的違緣,往往是重報輕受,因為多分已被修行功德之所沖淡。假使沒有修行功德的幫助,則報必更苦難。所以受持歸依的利益,並非沒有,不過不是一般人所易測知罷了。
複次,初學修行,當求順緣,順緣能使人們信心堅固,法喜充滿,然有增長我慢,趨向放逸的流弊。故有功行的久修弟子亦有厭順緣而求違緣的,利用違緣來折伏我慢,策勵精進,並且是斷煩惱,開智慧的勝妙方便。所以宗喀巴大師的大弟子開珠仁波卿(即班禪大師的前身二生專修違緣,如果三天不遇違緣,就覺禪命乾涸,殷切求願,其刻苦砥勵不怕與困難作鬥爭的積極精神,誠不愧作佛弟子的模範,故其智慧第一,要非偶然。
可知佛教徒對於達緣障難的看法,隨人程度,各各不同,然與信佛的利益不相違礙,則是顯而易見的事實。
科 甲四、歸依三寶之功德利益分三
乙一、現前利樂七頌
頌 現前大威勢 度自他八苦 王賊兵獄難 水火風饑渴
貧窮諸災厄 應念得消除 諸毒不能害 惡咒不能著
諸天龍鬼神 精只魔魅等 熒星輿惡星 藥叉羅刹眾
一切非人禍 災害不能侵 遠危難鬥諍 橫夭決不臨
身強家宅安 財位速成就 求子女眷屬 一一皆如願
日夜身心調 睡眠無惡夢 衣食住病藥 四緣悉隨順
正壽增色力 愚癡者轉慧 樂施增富饒 見善且勇為
解 本文末後第四大科,甲四、歸依之功德利益,是以受持歸依所能引生的功德利益來勸善啟信,總結全文。清淨佛門,唯信方入,為欲啟信,必先斷疑。故對最易滋生誤會的疑問,先予解釋清楚,即為斷疑生信掃清道路。由於三寶功德真實不虛,所以歸依功德決不唐捐。由於三寶功德廣大無邊,所以歸依功德亦複說不能盡。茲依頌文將受持歸依所能引生的無量功德,歸納而為三類:即一、現前利樂,謂在現世生活方面所能引生的利樂;二、後時利益,謂在今世後世,關於學修佛法方面所能引生的利益;三、究竟利益,謂歸依三寶,發菩提心,精進學修,究竟能成,過無不離,德無不圓的無上佛果。這就是佛弟子志求佛道,因圓果滿的最高目的,亦是海公上師為利後學,集此頌文的究竟旨趣。
本節先釋現前利樂。頌初六句謂受持歸依的佛弟子,現前有大威勢,能度自己和他人的八苦,縱使遇到王難、賊難、兵難、獄難,或遇水災。火災、風災、饑渴貧窮等苦厄,都能逢凶化吉,應念銷除。 頌次十句謂佛弟子能夠不為諸毒所害,惡咒所著,亦不(包括龍、鬼、神、精只魔魅、災星、惡星、藥叉、羅刹)等禍祟災害之所侵犯,對著危難鬥爭能夠遠離,橫逆夭折等意外亦不臨門。
以上是關於消災方面的利樂,頌後十二句則是關於增福方面的利樂。謂佛弟子於受持歸依時能使身心強健,家宅安寧,求財求位,能速成就,子女眷屬,悉皆如願,不論日夜,身心調柔,睡眠安穩,無有惡夢,修行四緣(衣、食、臥具、醫藥。),隨自需要,順利獲得。修行人由於淨命生活,所以正壽不夭,色力日增,能轉愚癡而增智慧。由於樂施不倦,故能轉貧窮而成富饒,改變自私自利的習氣,而引生見善能為,忘我勞動的積極精神。
科 乙二、後時利益三頌
頌 常逢善知識 有暇聞正法 了知正因果 修為無倒錯
家庭常雍樂 悉作修行侶 得世人尊仰 出言人皆信 •
能建立三寶 救濟諸苦困 生死若客遊 不憂墮惡趣
解 上節是生活方面的利樂,本節是修行方面的利益。利樂與利益有些差別,利樂是就現世而言,利謂此世樂,而益則是他世樂。能感此世他世的樂果故名後時利益。初頌謂如法行持的佛弟子能夠常逢善知識(親近善士);得八有暇、十圓滿,故能常聞正法(聽聞正法),了知正因果相,深信因果決定、因果轉變的事理(如理作意)完全依教修為,故能無倒無錯,順利上進(法隨法行)。以上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是初學入道的四個方便。
次頌謂修行人的眷屬親友,因受感化,悉作修行的伴侶,故其家庭,恒常雍樂,出言人皆信,為世所尊仰。
三頌謂修行人在弘法利生方面,更能建立三寶,作如來使者,以佛法來教化眾生,救濟苦困。在自利方面,由於慎於造因,勤於行持,故能離生死過失,不隨業力流轉,而隨願力來去,所以行動自在,視生死若客遊,再也沒有墮惡趣的憂慮。這是修行人自行化他,此世後世,所能成就的利益。
科 乙三、究竟利益二頌
頌 能如法修為 由戒生定慧 從初地至十 漸入如來位
度現生父母 並累世宗親 宏願無窮盡 行普賢大行
解 本節究竟利益,是偈頌的結尾,故以自他究竟成佛,總結全文,也是虔誠佛弟子,自從歸依三寶,發菩提心,修菩薩行,積集無邊資糧所能成就的無上果德。由於悲圓菩提滿,福慧兩足,功德究竟,故名究竟利益。
初頌明自覺圓滿,謂佛弟子能如法歸依,如法發心,如法修行,行解相應而生定發慧,成就解脫,由見道而登初地,由修十波羅密行而至十地等覺,由金剛喻定斷最後一品金剛無明而證無上妙覺,而入如來寶位,是謂自覺圓滿。
末頌明覺他圓滿,覺行圓滿,謂既成佛已,過無不離,非僅斷其一分,,德無不圓,非僅成其一品。故能大雄大力,興慈運悲,以無量善巧,度無量眾生,自現生父母,累世宗親,乃至法界含識,悉發菩提心,皆共成佛道。由於宏願無窮盡,行普賢大行,故能覺他圓滿,覺行圓滿。
海公上師悲願宏深,為度自他離苦得樂斷惑證真故;為使改造身心,提高智慧,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故;為使無量無數無邊眾生,皆入無餘涅盤而滅度故;為令正法久住,報佛深恩,成熟有情,嚴淨國土故;為以佛莊嚴而自莊嚴,莊嚴法界故;為願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究竟成就故;所以海公上師集此攝頌,暢佛本懷,普利眾生。只要我們對此稀有教授教誡,生歡喜心,信受奉行,我們就能無欠無餘,全分承受無上甘露。宗喀巴大師勸發菩提心贊雲:「有情究竟離苦得安樂,要當成佛一切乃堪能。」故唯自他成佛,方才功德圓滿,利益究竟。再無別的功德勝此功德,亦無別的利益過此利益,故以受持歸戒所能引生的佛果功德,無上利益,結成全文。
海公集頌,義蘊如海,法施無量。筆者末學淺智,實未能表達如海的勝義於萬一。幸蒙三寶恩師的加被,和同學道友的鼓勵,勉竭駑鈍,成此淺解。倘有不順密意之處,尚希諸善知識,惠予指教,筆者幸甚,正法幸甚。
最後讓我們滿懷信心,發願回向:
諸佛正法賢聖僧 直至菩提永歸依
我以所修諸善根 為利有情願成佛
以此歸依發心頌 供養法界父母眾
普願見聞皆隨喜 修普賢行圓菩提

頌解吉祥圓滿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