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9日星期五

美國的中國佛教研究





作者:李四龍
出處:北京大學學報,2004年第2期
126~132頁
【作者簡介】李四龍(1969-),男,上海市人,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講師,哲學博士。北京 100871
【內容提要】美國目前是西方佛教研究的學術中心,他們的研究成果對我們中國學者不無裨益。在中國佛教領域,他們與中國學者一樣,偏重於北宋以前的佛教史,特別是以禪宗為主的隋唐佛教宗派。而對宋元明清的佛教史,他們則引入社會史、人類學等方法,特別是在明末清初、近現代中國佛教史研究方面,出現了較具啟發意義的新視野。本文還關注美國學者在“佛教中國化”、“儒釋道三教關係”等問題上的研究。
【摘 要 題】佛教研究
【關 鍵 詞】美國,中國佛教,佛教宗派


美國的佛教研究是在西歐的影響下起步的,1844年1月美國波士頓《標盤》(TheDial)雜誌第四卷第三號上發表了《法華經》的英文節譯,題為“佛陀的佈道”(The Preaching/ofBuddha),這是根據法國學者布奴夫(E.Burnouf,1801-1852年)當時尚未公開出版的《法華經》法譯本譯出的。1891年美國學者朗曼(C.R.Lanmann)等人在英國“巴厘聖典學會”(PaliText Society)的資助下,出版《哈佛東方叢書》(Harvard OrientalSeries),兼帶收錄佛教研究論著,由此莫定美國佛教研究的學術傳統。一百多年以後的今天,美國卻已經取代老牌歐洲,成為西方佛教研究的中心。即使是在中國佛教的研究領域,也有相當的學術成果值得我們中國學者瞭解。


概論性的中國佛教史著作,迄今為止美國有兩部著作較為著名:1959年芮沃壽發表的《中國佛教史》(ArthurF.Wright,Buddhism in Chinese history.Palo Alto:StanfordUniversity Press,1959)(注:1990年芮沃壽還出版了論文集《中國佛教研究》(Studiesin Chinese Buddhism,ed.by Robert M.Somers,New Haven:YaleUniversity Press,1990)。),以及1964年陳觀勝出版的《中國佛教史概論》(KennethCh' en,Buddhism in China:A storical universityPress,1964)。中國佛教史可粗分為宋以前與宋以後兩大段。北宋以前的中國佛教,高僧輩出,義理宏富。與中國學者一樣,美國學者多數也偏重于宋以前的佛教史。不過,他們現在對宋元明清的佛教史也是越來越關注,而且在方法論上有所創新,引入了社會史、人類學等方法,研究視野頗值得國內同行留意。本文分四節略述美國學者在中國佛教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重點介紹他們最近二、三十年的情況。(注:若想瞭解歐美學者在60年代以前的研究工作,我另外推薦兩部工具書:一是法國學者在1928-1958年間編輯的《佛教書目雜誌》e,vol.1-31);二是日本學者花山信勝(ShinshoHanayama)編的《佛教書目》(Bibliography on Buddhism.Tokyo:TheHokuseidoPress,1961),其中也有不少講到中國佛教的研究,當然研究者不僅是美國學者,或者說當時主要不是美國學者。)

一、“佛教中國化”問題

研究中國佛教史,總是會遇到所謂“佛教中國化”的問題,這也同時意味著中國與印度佛教的比較。1973年陳觀勝出版《佛教的中國轉型》(KennethCh' en,The Chinese Transformation ofBuddhis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Press,1973),從倫理生活、政治生活、經濟生活、文學生活與教育社會生活等五個方面,分析佛教進入中國以後的適應與轉變過程。而此前出版的歐洲學者許理和的《佛教征服中國》
(ErikZürcher,The Buddhist Conquest of China:The Spread andAdaptation of Buddhism in Early MedievalChina.Leiden:E.J.Brill,1959),詮釋了佛教傳入之初如何與中國社會、文化調適的早期歷史,該書成為此後美國學者研究此類問題的起點。


中印佛教之間的比較需要細緻的個案研究。梅維恒擅長中印交流史的研究,1988年他發表《繪畫與表演:中國的看圖講故事和它的印度起源》(VictorMair,Painting and Performance:Chinese Picture Recitationand Its lndian Genesis.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Press,1988),對印度文化滲透到中國文化的過程作出了形象的敍述。[1](P61-94)蕭邦(GregorySchopen)是位著名的印度佛教史專家,基於考古發現與文獻資料,他也在反思“中國化”的問題。在他看來,有些現象或許早在印度就已出現,並非是到了中國以後才有的。譬如,雖然中國佛教受儒家的影響,特別注重“孝”,但這在印度佛教也是重要的問題。[2](P110-126)1986年冉雲華發表《中國佛教思想的同化模式:印度與中國文獻裏的“無念”》。隋唐宗派佛教被認為是中國化佛教的典型,海外學者有所謂“隋唐新佛教”的稱呼。宗密(780-841年)被認為是華嚴五祖,同時又是承嗣荷澤神會(684-758年)一系的禪師,他的思想有教禪一致、佛儒一源的傾向。1991年格裏高利(PeterGregory)發表《宗密與佛教中國化》
(Peter Gregory,Tsung-mi and theSinification of Buddhis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Press,1991),在佛教中國化這個問題上又添新例。這一年,沙夫(RobertSharf)完成其博士論文《〈寶堂論〉與西元八世紀佛教的中國化》。


疑偽經,特別是幾部與中國佛教密切相關的經典的真偽,一直是中國佛教史研究中的大事,也與“佛教中國化”問題密切相關。有些經典被公認是中國人的偽作,但也確實反映了中國人在某個階段對於佛教的認識與需要。布斯韋爾(RobertBuswell)在1990年編輯出版《中國佛教疑偽經》一書(Robert Buswell ed.,ChineseBuddhist Apocrypha.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Press,1990)。該書研究了《占察經》、《梵網經》、《觀無量壽經》等經典的真實性。這位編者是美國研究東亞佛教的資深專家,以研究疑偽經《金剛三昧經》的韓國起源而著名。1989年他出版《中韓兩國禪意識形態的形成:以疑偽經〈金剛三昧經〉為中心》(RobertBuswell,The Formation of Ch' an Ideology in China andKorea:The Vajrasamādhi-Sūtra,A BuddhistApocryphon.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9)。

二、佛教宗派研究


隋唐宗派,是美國同行最為熱心的研究領域。若從佛教史的角度來看,從南北朝中後期到中唐前後,大約二百年的時間,是佛教宗派創立與繁榮的時期。1987年美國資深佛教學者威斯坦因(StanleyWeinstein)發表《唐代佛教》(Stanley Weinstein,Buddhism under theT' ang.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1987),在一定程度上交代了佛教宗派成立的社會政治背景。(注:在唐代佛教研究方面,還有一位義大利學者福安敦(AntoninoForte)值得注意。他在1976年出版了《西元七世紀末中國的政治宣傳與意識形態:敦煌寫卷S.6502的性質、作者及其功能的研究》(PoliticalPropaganda and Ideology in China at the End of theSeventh Century:Inquiry into the Nature,Authors andFunction of the Tunhuang Document S.6502,Followed by anAnnotated Translation.Napoli:Istituto UniversitarioOrientale)。)1997年美國青年佛教學者克什尼克(JohnKieschnick)發表《高僧:中古中國聖傳裏的佛教理想》(John Kieschnick,TheEminent Monk:Buddhist Ideals in Medieval ChineseHagiography.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Press,1997),把宋以前的高僧分成三類:苦行僧、神僧與義學僧,以梁、唐、宋三部《高僧傳》資料描述他們各自的宗教生活與日常生活。這也有助於我們瞭解當時中國僧人的生活實態,避免因為宗派的出現而把中國佛教看作是深陷於門戶之見而不相往來的群體。


在中國佛教的八大宗派裏,禪宗是研究人數最多的一塊。眾所周知,20世紀對於禪宗研究的持續熱情,首先是由於敦煌典籍的出土。其次是因為美國本土禪宗的興盛,時至今日仍有不少美國大學專門開設禪宗課程。此外,這也與一些日本學術機構——如黑田研究所(Kuroda
Institute)、鈴木基金等——的積極支援有關。美國學界與日本學者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裏有著相當密切的關係,許多美國學者曾經在日本學者門下求學,有的甚至長年在日本工作。譬如,被國際學界公認為禪學“祭酒”的柳田聖山,他的著作自上世紀70年代起就被譯為英文,並且還帶出了像傅瑞(BernardFaure)、馬克瑞(JohnMcRae)這樣目前在美國相當活躍的禪宗學者。(注:德國著名禪宗學者杜梅林(HeinrichDumoulin)也曾接受日本禪學訓練。他的著作已被譯成英文,多少取得某種經典的地位。1988年英譯出版《禪佛教史:印度、中國卷》(ZenBuddhism:A History-India andChina,MacMillan1988),1990年又出版《禪佛教史:日本卷》(Zen Buddhism:AHistory-Japan,MacMillan1990),在美國已是禪學工具書。1992年他出版《20世紀禪佛教》(Zen Buddhism in the
20th Century.NewYork:Weatherhill,1992),評述了禪研究的最新進展以及禪與西方思想的會通。)

傅瑞師承法國學者謝和耐(JacquesGernet)與日本學者柳田聖山,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發表論著以來,引起了學界的廣泛矚目。作為來自法國的佛教學者,他能自如地引用歐陸重量級思想家的著作,如塗爾幹(Emile
Durkheim,1858-1917年)、福柯(MichelFoucault,1926-1984年)、德里達(JacquesDerrida)等,使他的著作平添了許多理論色彩。他的禪宗史研究不僅涉及中國,同時也兼顧日本,系統而又有新的詮釋。涉及禪宗的主要是以下兩本著作:《當下的修辭:中國禪/日本禪的文化批判》(BernardFaure,The Rhetoric of Immediacy:A Cultural Critique ofChan/Zen Buddhis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Press,1991)、《禪的洞見與溢見:禪傳統的知識論批判》(Bernard Faure,ChanInsights and Oversights:An Epistemological Critique ofthe Chan Tradition,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Press,1993),反省了西方的禪的知識構成。他另外一部著作《紅線:性欲的佛教維度》(Bernard
Faure,The Red Thread:Buddhist Approaches toSexuality.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Press,1998)則涉及到禪修生活的戒律問題。由於他過多地運用西方的理論資源詮釋東方的禪宗思想,他的美國同行有時懷疑他的研究究竟反映禪宗古德的思想還是他本人的想法。


相比之下,馬克瑞的研究就顯得平實多了。1983年他在耶魯大學威斯坦因教授門下,完成博士論文《中國的北宗禪》,1986年在此基礎上發表了《北宗禪與早期禪宗的形成》(John
McRae,The Northern School and the Formation of Early Ch'an Buddhism.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Press,1986)。他在這部著作裏想恢復北宗禪的真實面貌,神會雖然把神秀(約606-706年)一系斥為漸教和旁系,但並不能減損這一派系在佛教史上的地位與作用。作者甚至強調,就其頓法而言,北宗禪並不遜色于南宗禪。賴特(DalesWright)是近年開始受到重視的禪宗學者,主要研究黃檗禪,著有《禪佛教的哲學冥想》(DalesWright,Philosophical Meditations on ZenBuddhi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1998),實際上是借黃檗禪研究,對禪宗作出哲學上的反省。這部著作反映了鈴木大拙(D.T.Suzuki,1870-1965年)、沃茨(AlanWatts)之後美國禪宗研究的新進展,試圖找到一種適合現代話語的解讀方式。


由於“禪”並非禪宗一家獨有,所以,有些論文集也頗能代表他們的趣味與水準。1986年格裏高利編了一冊論文集《中國佛教的冥想傳統》(PeterGregory ed.,Traditions of Meditation in ChineseBuddhism.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Press,1986),討論中國佛教諸宗的禪學貢獻。1987年這位學者還編成一部會議論文集《頓與漸:中國思想裏的覺悟之路》(PeterGregory ed.,Sudden and Gradual:Approaches toEnlightenment in Chinese Thought and Traditions ofMeditation in Chinese Buddhism.Honolulu:University ofHawaii Press,1987)。詹美羅(RobertGimello)和格裏高利都是治華嚴宗的學者,兩人曾在1983年合編了《禪與華嚴研究》(RobertGimello & Peter Gregory eds.,Studies in Ch' an andHua-yen.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Press,1983)。這一年賴依(Whalen Lai)和蘭卡斯特(LewisLancaster)還合編了《漢藏的早期禪學》
(Whalen Lai & Lewis Lancastereds.,Early Ch' an in China and Tibet.Berkeley:AsianHumanitiesPress,1983)。1992年,布斯韋爾和詹美羅又編了一部論文集《解脫之道:道諦及其在佛教思想裏的轉型》
(RobertBuswell & Robert Gimello eds.,Paths to Liberation:TheMarga and its Transformations in BuddhistThought.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2)。


從總體上說,美國學者的研究興趣偏重于中唐以前的禪宗,特別是北宗禪,而對晚唐五代的禪宗史,譬如馬祖、石頭等禪師,美國學者的研究還不很多。除了像上面提到的黃檗希運(?-855年),目前還有一些博士論文涉及這段禪宗史,譬如研究洞山良價(807-869年)、雲門文偃(864-949年)等。[3]這一時期的禪師語錄也有一些被譯成了英文,主要是出於宗教傳播的需要,而非學術研究。艾普(UrsApp)譯介雲門文偃的語錄,鮑威爾(William Powell)譯介洞山良價,華森(BurtonWatson)譯出臨濟義玄(?-867年)的語錄。禪宗典籍的英譯方面,最可稱道的當數1967年揚波爾斯基(PhilipB.Yampolsky)譯注的敦煌本六祖壇經(Philip B:Yampolsky,The PlatformSutra of the Sixth Patriarch:the Text of the Tun-huangManuscript.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Press,1967)。該書的長篇序言對中國8世紀的禪學、慧能生平、《壇經》的寫作詳加評述,不失為一部力作。


天臺宗研究雖然遠沒有禪宗那麼興盛,但在美國也有了相當的發展,已有不少這方面的博士論文。1987年史蒂文生(DanielStevenson)在哥倫比亞大學以《天臺四種三昧與南北朝後期、初唐佛教的虔信主義》獲博士學位;1988年,拉(LangE.Ra)以《天臺的不二哲學:湛然與知禮研究》在天普大學獲博士學位;1993年潘霖德(LindaPenkower)在哥倫比亞大學以《唐代天臺宗:湛然與佛教中國化》獲博士學位;1994年蓋茲(DanielAaronGetz)在耶魯大學以《四明知禮與宋代天臺宗的淨土觀》獲博士學位。此外也有不少公開出版的有關天臺宗的論著。1987年多納(NealDonner)出版《頓漸相即:天臺智顗的觀點》(Neal Donner,Sudden and GradualIntimately Conjoined:Chih-i's T' ien-T' aiView.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Press,1987);1989年史華遜(PaulSwanson)出版《天臺哲學的基礎:中國佛教對二諦義的發展》(Paul Swanson,Foundationsof T' ien-T' ai Philosophy:The Flowering of The TwoTruths Theory in Chinese Buddhism.Berkeley:AsianHumanitiesPress,1989),該書對“空、假、中”三諦作了相當深入的研究。1993年多納和史華遜合著《大止觀:智顗〈摩訶止觀〉第一卷研究與譯注》(NealDonner & Daniel Stevenson,The Great Calming andContemplation;A Study and Annotated Translation of theFirst Chapter of Chih-i' s Mo-hochih-kuan.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Press,1993)。2000年慈普霖(Brook Ziporyn)出版了《惡和/或/即善》(BrookZiporyn,Evil and/or/as TheGood:Omnicentrism,Intersubjectivity,and Value Paradox inTiantai Buddhist Thought.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Press,2000)。


華嚴宗研究相對比較興盛。詹美羅教授1976年在哥倫比亞大學完成博士論文《智儼(602-668)與華嚴佛教的基礎)。1977年庫克(FrancisCook)發表《華嚴佛教:因陀羅網》(Francis Cook,Hua-Yen Buddhism:TheJewel Net of Indra.University Park:Pennsylvania StateUniversity Press,1977);1983年克裏瑞(ThomasCleary)發表《人不可思議:華嚴佛教導論》(Thomas Cleary,Entry Into theInconceivable:An Introduction to Hua-YenBuddhism.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Press,1983)。格裏高利是當前另一位重要的美國華嚴宗學者,他主要是位宗密研究專家。關於宗密研究,除了上文提到的《宗密與佛教中國化》,還有兩篇博士論文也值得留意:一篇是研究宗密的禪教一致思想,還有一篇譯注了宗密的《禪源諸詮集都序》與《注華嚴法界觀門》。
(注:Jeffreybroughton,Kuei-feng Tsung-mi:the Convergence of Ch' anand the teachings,Ph.D.diss.,ColumbiaUniversity,1975;'Alan David Fox,Elements of OminionTextual Thought in Chinese Buddhism:AnnotatedTranslations of Gui Feng Zhong Mi's Preface toCollection of Various Writings on the Chan Source' andHis' Commentary on Meditative Approuches to the Hua YehDharmadhātu',Ph.D.diss.,TempleUniversity,1988.)《大乘起信論》是華嚴宗的哲學基礎,自然也有人研究這部作者身份不詳的著名經典。1989年,格羅斯尼克(WilliamGrosnick)發表論文《體相用的範疇:真諦撰〈起信論〉的證據》。


美國淨土宗研究集中在宋以後,淨土信仰其實是宋元明清佛教的主要特徵之一。宋以前淨土思想的研究,在美國學界並不多見,只有零星的一些內容,譬如:田中(KennethK.Tanaka)《中國淨土教義的黎明:淨影慧遠〈觀經疏〉》(Kenneth K.Tanaka,The Dawnof Chinese Pure Land Buddhist Doctrine:Ching-yingHui-yuean' s Commentary on the VisualizationSutra.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Press,1990)。單純的唯識宗的研究論著,在美國更是不多見。1989年路斯豪斯(DanielLusthaus)在天普大學完成博士論文《〈成唯識論〉的哲學研究:世親、玄奘與唯識學從印度到中國的傳播》。不久前他在此基礎上出版《佛教現象學:瑜伽行派佛教的哲學研究與〈成唯識論〉》(DanielLusthaus,Buddhist Phenomenology:A Philosophicallnvestigation of Yogācāra Buddhism and the Ch' engWei-Shih Lun.NewYork2002)。此外也有一部專著研究南北朝時期真諦(499-569年)的舊譯唯識學,在美國也頻見引用。1984年保爾(DianaPaul)發表《中國六世紀的心靈哲學:真諦的〈轉識論〉》(Diana Paul,Philosophy ofMind in Sixth-century China:Paramartha' s"Evolution ofConsciousness."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4)。

三、北宋以後佛教史研究


至於宋元明清佛教史,在美國學界日益受到重視與關注,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是逐年增加。詹美羅教授對宋代佛教頗有研究,寫了有關北宋“文字禪”的論文。[4](P371-473)他還對遼代佛教予以特別的重視,在哈佛大學開設“遼代佛教”的討論課,從傳世文獻與考古材料兩方面探討遼代佛教裏華嚴與密教思想融合的問題,從而在唐宋佛教的轉型過程中讓人觀察到唐遼佛教一脈相續的可能。
福克(Griffith
Foulk)長於考察禪宗乃至中國佛教的制度史,偏重于宋代禪宗。他在1987年完成博士論文《佛教寺院傳統裏的禪宗及其空間》,1993年又發表重要論文《宋代禪宗裏的神話、儀式與寺院實踐》。1993-1994年他與沙夫合作,撰成《中國中古時期禪畫的儀式用途》,這篇論文有助於我們瞭解禪從中國到日本的傳播。還有人專門研究了延壽、契嵩(1007-1072年)等人的思想,威特爾(AlbertWelter)發表《永明延壽與〈萬善眾歸集〉》(Albert Welter,The Meaning ofMyriad Good Deeds:A Study of Yung-ming Yen-shou and theWanshan t' ung-kuei chi.New York:PeterLang,1992)。有一篇博士論文談“契嵩與11世紀中國佛教”。還有一篇比較早的博士論文談及“居士的禪悟:大慧與宋代新宗教文化”。在具體研究的基礎上,也有一些論文試圖描繪宋代佛教的整體特點。譬如,1991年加登納(DanielGardner)撰文《宋代思想方式與話語方式:對“語錄”的一些思考》;1994年,威爾納(MarshaWeidner)編輯《末法時代:中國佛教的圖景,850-1850》(Marsha Weidner,LatterDays of the Law:Images of ChineseBuddhism,850-1850.Lawrence:Spencer Museum ofArt,1994),敍述唐代會昌法難之後的中國佛教。

明清佛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明末清初,主要是旅美華裔學者從事這項工作。1979年徐頌鵬(Sung-penHsu)發表了《明代佛教領袖:憨山德清的生平與思想》(Sung-pen Hsu,A BuddhistLeader in Ming China:The life and Thought of Han-ShanTeCh'ing.University Park:Pennsylvania UniversityPress,1979);1981年於君芳(Chun-fungYu)出版《中國佛教的更新:祩宏與晚明的綜合》(Chun-fung Yu,The Renewal ofBuddhism in China:Chuhung and the Late MingSynthesis.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Press,1981)。這些最初都是他們的博士論文。2002年哈佛大學有一篇大陸留學生的博士論文以明末清初的禪宗復興為背景,通過黃檗一系的三位禪師密雲圓悟(1566-1642年)、費隱通容(1593-1662年)、隱元隆琦(1592-1673年),討論黃檗宗從中國到日本傳播的過程。[5]


其實,歐美學者對於明清佛教的研究,主要從屬於他們漢學裏的明清史研究,往往是從社會史的角度出發研究民間宗教,並不專屬佛教學者的工作。譬如,歐大年(DanielOvermyer)在1976年發表《中國民間宗教教派研究》(Daniel Overmyer,FolkBuddhist Religion:Dissenting Sects in Late TraditionalChina.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6);韓書瑞(SusanNaquin)在同一年出版《中國的千年反抗:1813年八卦教起義》(SusanNaquin,Millenarian Rebellion in China,the Eight TrigramsUprising of 1813.New Haven:Yale UniversityPress,1976);1980年柏林(JudithBerling)出版了關於林兆恩(1517-1598年)三一教的研究論著(Judith Berling,TheSyncretic Religion of Lin Chao-en.New York:ColumbiaUniversity Press,1980);孔斐力(PhilipKuhn)1990年發表《叫魂》(Philip Kuhn,Soulstealers,the ChineseSorcery Scare of 1768.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Press,1990);1992年韓書瑞與於君芳又合編《中國的朝聖與聖地》(Susan Naquin &Chun-fung Yu eds.,Pilgrims and Sacred Sites inChina.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Press,1992);2000年,韓書瑞這位出色的美國中國史專家又出版了她的一部新著《北京:1400-1900年的寺廟與城市生活》(SusanNaquin,Peking:Temples and CityLife,1400-1900.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Press,2000)。目前在加拿大工作的蔔正民(TimothyBrook)1993年出版《力量的籲求:佛教與晚明士紳社會的形成》(Timothy Brook,Prayingfor Power:Buddhism and the Formation of Gentry Societyin LateMing China.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Press,1993),研究晚明寺院受士大夫資助的情況,在僧俗互動的關係中探討晚明社會的宗教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居士佛教在明清之際走向興盛的歷史背景。

美國的近現代中國佛教研究,因為有了哈佛大學已故資深教授威爾奇(HolmesWelch)的三部力作,所以顯得對國內學者頗具啟發意義。
1967年、1968年,他先後發表《中國佛教的實踐:1900-1950年》(HolmesWelch,The Practice of ChineseBuddhism:1900-1950.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Press,1967)與《中國的佛教復興》(Holmes Welch,The Buddhist Revivalin China.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Press,1968)。1972年他又發表《毛澤東時代的佛教》(Holmes Welch,BuddhismUnder Mao.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Press,1972)。國內學者近年來對1949年以前的近現代中國佛教史作出了較多的研究,可喜可賀,但對1949年以後的中國佛教仍然少有人問津,目前當事人多已老邁,他們的離世將會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許多史料也因此面臨毀滅的危險。到2003年,大陸的中國佛教協會已成立了50周年,但願國內學者能從此打開研究現代中國佛教的新局面。據我所知,有些美國大學的博士生在大陸收集資料,準備研究現當代中國佛教,實際上也已完成了一些這樣的博士論文。


從總體上來說,美國對宗派佛教的研究主要是從教理出發,而他們的佛教史則偏重于社會史的角度。這種研究或者取材於明清小說或民間文學,從中瞭解切近中國人日常生活的佛教,譬如余國藩研究《紅樓夢》裏的佛教,於君芳研究民間文學裏的觀音形象;或者關注一些佛教聖地,譬如普陀山、五臺山等,研究這些宗教場所對於民眾的實際影響力。


對於宋以後的佛教史,美國學者的研究多半遵循社會史的方法。特別是對現代中國佛教史,更是需要依靠社會史的研究手段。裴裏斯(ArnoldPerris)在1986年發表《施食:海峽兩岸佛教音樂與佛教的考察》。實際上,對宋以前的佛教史,美國也始終有一批學者強調考察當時中國實際的佛教生活,所以就有這樣的著作問世:太史文(StevenTeiser)《中國中古時期的鬼節》(Steven Teiser,The Ghost Festival inMedieval China.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Press,1988),《〈十王經〉與中國中古佛教裏地獄的形成》(Steven Teiser,Scriptureof the Ten Kings and the Making of Purgatory in MedievalChinese Buddhism.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Press,1994)。佛教儀式與制度,是佛教社會史研究尤為關心的事情。上文提到的福克(GriffithFoulk)也是這方面的代表人物。近些年他們的博士論文也往往涉及這方面的選題,如1996年耶魯大學有一篇博士論文《〈禪苑清規〉的校注與研究》。

四、儒釋道三教關係及其他

儒釋道三教關係的研究,與思想史、社會史都有關係。1986年巴雷特(TimothyBarrett)完成博士論文《李翱思想中的佛、道、儒三家》,這篇論文在1992年正式出版(TimothyBarrett,Li Ao:Buddhist,Taoist.orNeo-Confucian?Oxford:Oxford UniversityPress,1992)。1987年切貝爾(DavidChappell)編了《中國中古社會的佛道實踐》(David Chappell ed.,Buddhist andTaoist Practice in Medieval ChineseSociety.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Press,1987)。在這一年,喬根森(JohnJorgensen)發表論文《禪宗正統譜系:儒家儀式與祖先崇拜在中唐時期禪宗尋求合法性中的角色》 。

最後談談美國學者對中國佛教藝術的研究以及漢語佛典的翻譯。阿部(StanleyK.Abe)在1991年發表論文《西元五世紀石窟寺的藝術與實踐》;1988年卡斯威爾(JamesCaswell)發表《書寫與非書寫:新編雲岡石窟史》(James Caswell,Written andUnwritten:A New History of the Buddhist Caves atYungang.Vancouver: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Press,1988)。20世紀90年代,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翻譯出版了兩部重要的漢譯佛典,華森英譯《法華經》(Burton
Watson trans.,The Lotus Sutra,1993)與《維摩詰經》(BurtonWatsontrans.,Vimalakīrti Sutra,1997)。史料方面則有蔡安妮(KathrynAnn Tsai)譯出了《比丘尼生平:西元四—六世紀中國比丘尼傳》(Kathryn Ann Tsaitrans.,Lives of the Nuns:Biographies of Chinese Nunsfrom the Fourth to Sixth Centuries.Honolulu:HawaiiUniversity Press,1994)。


從事中國佛教研究的美國學者,既有專治佛教的學者,也有從事中國史的美國漢學家,甚至可能是搞東亞地區研究的專家。從種族上說,他們既可能是美國土生土長的西方人,也有可能是移民到美國的西方或東方學者,甚至是最近才去美國的中國內地學者。這種族裔的多樣性,既體現出美國佛教研究極強的國際合作性,也使他們的佛教研究具有相當的活力,特別是在方法論上有不少地方值得我國學者借鑒。我這篇文章不可能也沒有必要介紹他們的全部工作,如想進一步瞭解西方學者對中國佛教乃至中國宗教的研究,不妨參看湯普遜(LaurenceThompson)編的三卷本《西文世界的中國宗教:英法德文分類書目》,該書一直收到1995年。

【參考文獻】
[1] VICTOR MAIR.India and China:Observations onCultural Borrowing[J].Journal of the Asiatic Society31(3-4):61-94.
[2] GREGORY SCHOPEN.Filial Piety and the Monk in thePractice of Indian Buddhism:A Questionof'Sinicization'Viewed from the Other Side[J].T' oungPao70:110-126,1984.
[3] WILLIAM FREDERICK POWELL.The Record ofTung-shan:An Analysis of Pedagogic Style in Ch' anBuddhism[D].Ph.D.dis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Berkeley,1982;Urs Erwin App,Facets
of the Life andTeaching of Chan Master Yunmen Wenyan864-949[D].Ph.D.diss.,Temple University,1989.
[4] ROBERT GIMELLO.Marga andCulture:Learning,Letters,and Liberation in Northern Sung
Ch' an[A].In Robert Buswell and Robert Gimelloeds.,Paths to Liberation:The Marga and its
Transformations in BuddhistThought[C].pp.371-437.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Press,1992.
[5] JIANG WU.Orthodoxy,Controversy and theTransformation of Chan Buddhism in SeventeenthcenturyChina[D].Ph.D.diss.,Harvard University,2002.


作者簡介:
李四龍,男,1969年生,現任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講師。1987-1991年就讀於上海復旦大學哲學系科哲學專業,獲學士學位;1991-1993年在航天部上海新中華機器廠機關工作;1993-1999年就讀於北京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專業,以“智*思想與宗教派佛教的興起”獲得博士學位。2001-2002年為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學者,在哈佛燕京學社、哈佛大學世界宗教研究中心訪問學習。 作者的研究重點為中國佛教史、佛教哲學與比較宗教學。迄今已發表《民俗佛教的形成與特徵》、《現代中國佛教的批判與反批判》、《佛教教育的學科設置和學制管理》等論文十餘篇,《佛教征服中國》、《當代學術入門:神學》等二部譯著,以及《中國佛教與民間社會》一部通俗讀物。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