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10日星期六

臺灣佛教


臺灣佛教的信仰人口約548.6萬人,佔2300萬人口的23.9%,不過,其信仰人數可能與道教、儒教或其他台灣民間信仰有重疊的情況。據美國國務院民主、人權和勞工事務局發布的資料顯示,台灣有多達80%的人口信奉某種形式,摻雜有佛教信仰因素的臺灣傳統民間信仰或宗教。因此就廣義而言,在台灣,與道教混淆的佛教人口可說廣達80%。

臺灣佛教源起
滿族清朝統治中國後,大力提倡包含藏傳佛教在內的佛教,閩南粵東地區信仰發生重大變革,除了產生吸收佛教世俗化的福建道教閭山派之外,也衍生出適合漢人(閩南粵東人)民情的佛教。此階段,觀音菩薩為佛教中,最容易被漢人所接受的信仰。

寶藏巖(觀音亭)觀音菩薩中的「菩薩」其實也是梵文的音譯,並且是簡譯,全譯是「菩提薩埵」。「菩提」是「覺」,「薩埵」是「有情」,菩薩便是「覺有情」。有情是指有情愛與情性的眾生,菩薩則是覺悟有情的老師。而對觀音菩薩的崇拜則是閩南佛教的一大特徵。
18世紀之後,觀音菩薩為主神的佛教廟宇,大量興建於漳泉與漳泉移民為主的台灣地區。此種佛寺又以巖仔居多。
巖仔,漳州人發音為(giam ah),泉州人發音為(gum
ah),本來意思是山洞,後來靠近山邊的廟就都稱為巖仔。1835年刊行的《彰化縣志》:「閩省漳泉南人謂寺曰巖」。可見巖仔在當時應專指佛寺。而「巖仔」於佛寺的正式名稱又可稱為巖或岩。以巖為名的佛寺,自18世紀後大量出現於台灣,藉由觀音信仰,將佛教教義傳至台灣,例如1752年建成的的芝山巖與1791年整竣完成的寶藏巖等。
除了巖仔之外,台灣清治時期主祀觀音的廟宇有寺、宮、閣、堂、壇、庵、巖等等的名稱區分。其中,亭為地主所蓋,寺為大廟,堂常為村廟,巖則通常蓋於山邊。另外,道教廟宇於興建時,也常將佛教的觀音,佛祖聖像列於道觀或宮寺中,是此,臺灣佛教與道教成為不可分的密切信仰。
日治時期
1895年,臺灣日治時期開始。在治理臺灣所需要的宗教扶持上,臺灣總督府捨棄19世紀末因對外戰爭勝利而興起的國家神道教,而選擇了已經在臺灣稍有根基的佛教。這種與西方世界以基督教治理殖民地的「宗教殖民」不同的「宗教感化」思維模式,也讓臺灣原住民與漢人居多的臺灣,同化於日本的速度加快。
20世紀初,隨著日本於台灣的始政開始,大量日本本土佛教來台宣教,直至1945年日治時期結束前,共有八宗十四派的日本佛教支派來台傳教,其中又以真宗本願寺派發展最佳,不過較符合臺灣民情,以菩薩神化為主的曹洞宗、日蓮宗、淨土宗等三佛教宗派也頗有發展。例如,曹洞宗就曾自費於臺北觀音山的山路上(今淩雲路)設置沿路有三十三座石觀音像的禮佛古道。
為因應現實環境,臺灣漢人與在台日人合作,並以寺廟改建、增設佛像(如地藏王菩薩)等方式於台灣各地設立許多寺院及佈教所。起初各宗派與本地佛道教傳教者,雖需為增加信徒競爭,使甲宗信徒歸向乙宗,因而其間發生少數爭執。不過臺灣佛教或民間信仰人口大增後,加上漢化且放棄原本純巫教的大量平埔族,使各佛教教派都具有一定信徒數量,在此情況下,各派「不以信徒多寡為唯一之目的,故各宗派間不再出現任何傾軋,頗為圓滑。」(溫國良編譯,《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宗教史料彙編》,台灣省文獻會,1999.6,頁58。)
1941年,全臺灣人口共500多萬,而光是積極參與日本佛教的信仰人口就達到8萬人。其中,仍以真宗本願寺派、曹洞宗、日蓮宗、淨土宗等派為主。
正信佛教
1945年二戰結束,臺灣進入國民政府時期。稍後的1950年代,因為國共內戰與中國共產黨不允許宣揚佛教等因素,來台定居的中國大陸佛教傳道人日漸增多。不同於以往漳泉流行的觀音神化的佛教,強調「無神論」且正信的大乘佛教,在此時正式於台灣耕耘。經幾十年的宣教,佛教於1980年代中期開始於台灣流行。加上經濟發達、政治鬆綁等因素,比原本摻有道教的信仰較純正的正信大乘佛教,成為佛教的新興主導力量。不但佛教信徒增多,以往從未出現的佛經謁語也大量出現於各種場合。
2003年,臺灣佛教的信徒約有548.6萬人,佔全台灣2300萬人口的23.9%,不過,此數字可能與道教、儒教或其他台灣民間信仰有重疊的情況。這裡面又以淨土宗、禪宗及無所屬的宗派居多。如就佛教團體來看,則以中臺山的惟覺,法鼓山的聖嚴,佛光山的星雲,靈鳩山的心道,以及慈濟基金會的證嚴等五團體的影響力最大,也被人視作臺灣佛教五座山(頭)。
該五個團體雖頗得台灣社會一般人敬重,其安定社會力量也向來受肯定,不過也因團體組織過於龐大,行事風格過於入世,會引起一些議論。
慈濟在中共不放棄武力犯台的情況下執台灣善款卻前往中國大陸救災的行為遭到一些不滿、也被批評對中國人民沒有幫助,慈濟也吸收了過多慈善資源、造成其他慈善團體的困境,而且宣傳常被批為過度。
星雲早期與國民黨的密切關係及現在在政治上的發言有時也被視為不當的;而惟覺除了於總統大選期間公開支持某候選人外、其主持的中台禪寺因過於舖張浪費及募捐手段等原因而遭到相當廣泛的惡評。
也有一些佛教團體經常舉行放生活動、這樣的活動已經破壞了台灣生態。
除了五座山外,台灣佛教的派別亦另有九大門派之分,分別是:大崗山派、月眉山派、開元寺派、法雲圓光派、大仙寺派、觀音山派、萬佛山派、清涼山派、東和寺派。
另一方面,道教寺廟,甚至民間信仰中,祭祀佛教觀音或佛祖等佛道不分的情況仍舊普遍;因此在台灣,廣義的佛教信仰人口可說是達總人口的80%。
九大門派
九大門派,為台灣佛教傳衍主要派別,係指大崗山派、月眉山派、開元寺派、法雲派、大仙寺派、觀音山派、萬佛山派、清涼山派及東和寺派等派別。
台灣日治時期有所謂四大法脈、四大道場。其中基隆市靈泉禪寺開月眉山派,由江善慧主持;臺北縣五股淩雲禪寺開觀音山派,由沈本圓主持;苗栗縣大湖法雲寺創法雲派,為林覺力主持;高雄縣岡山超峰寺開大崗山派,由林永定等人開山。
藏傳佛教
藏傳佛教於1949年隨著國民政府遷台而傳入,學者將其在台傳播依1982年卡盧仁波切或1980年創古仁波切首次來台弘法為界,分為前弘期與後弘期。前弘期受政治影響,只有少數蒙古的章嘉呼圖克圖、甘珠爾瓦呼圖克圖及康區的格賴達吉仁波切、明珠仁波切,而主要以漢籍居士或喇嘛為主導,其代表人物有:君庇亟美喇嘛〈俗名歐陽無畏〉、屈映光(法賢上師)、吳潤江(華藏上師)、劉銳之、韓同、申學文(貢噶老人)、張澄基、陳健民等。代表性的道場為南方寶生佛剎、華藏諾那精舍、金剛乘學會、貢噶精舍、白馬山菩提講堂。
後弘期則以藏僧為主導,四大教派的法王及仁波切先後抵台弘法並相繼在台成立弘法中心,使藏傳佛教成為台灣80年代以後學佛熱潮的重要一支。噶舉派最早入台,較著名的如創古仁波切、卡盧仁波切、大寶法王的四大法王子(夏瑪巴、大司徒、蔣貢康楚、嘉察)都曾應邀來台並成立弘法中心或佛學會。寧瑪派則以蔣波羅曾仁波切,貝諾法王所屬白玉傳承在台的發展最盛。薩迦派則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多次來台傳法,頗受年輕一輩的台灣學佛者之歡迎,在台設有悉達多本願佛學會。90年代末,宗薩佛學院堪布貢噶旺秋在台灣完整講授《入行論》、《善顯能仁密意》、《入中論》、《俱舍論》等,深獲好評。格魯派在台灣的發展起步較遲,圖敦梭巴仁波切來台弘法,成立「經續法林」,為國際「護持大乘法脈聯合會」組織的一員。十四世達賴喇嘛於1997年、2001年兩度來台弘法,也為藏傳佛教在台弘傳掀起高潮,並成立「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安排格西長期教授藏語文基礎、《菩提道次第廣論》、佛教經典等課程。而南印度三大寺(甘丹寺、哲蚌寺、沙拉寺)及劄什倫布寺也陸續派僧侶駐台弘法並設立佛學會。
另一方面,佛法要生根發展,需要結合當地文化與民情,藏傳佛教傳入台灣亦是如此,此即為本土化(或稱中土化、漢化)的藏傳佛教。例如,日常法師創立的福智之聲,提倡以儒家的思想建立十善社會,推廣《菩提道次第廣論》研討班,弘揚宗喀巴大師教法,成立慈心有機事業、裏仁公司等。學者陳玉蛟〈釋如石〉曾將其譽為接枝自藏傳佛教的人間佛教。又如,首位台灣籍的轉世喇嘛洛本仁波切在台南縣左鎮創建以「藏密中土化」為目標的噶瑪噶居寺也頗具影響力。
日本佛教
目前在台灣,有創價學會、靈友會、立正佼成會、真如苑等佛教之新宗派與日蓮正宗、真言宗等傳統宗派在台弘法。
參考資料
呂秉怡、陳永龍,《寶藏巖社區歷史變遷、空間的社會關係及社區的文化研究》,1988年,台大土木系都市計劃組「建築與城市史導論」期末報告,1988年6月
史宓,《違建社區與財富累積--以臺北市寶藏巖為例》,2000年,中華民國住宅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
台閩古蹟網
林美容,《台灣的「巖仔」與觀音信仰》,1996年12月,臺北,《台灣佛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仇德哉,《台灣之寺廟與神明》,1983年,台中,台灣省文獻會。
林美容,台灣齋堂總表,1995年,《台灣史料研究》
台灣省政府民政廳編,《台灣省各縣市寺廟名冊》,1995年,南投,台灣省政府
中華民國內政部,中華民國道教會介紹
瞿海源,《台灣宗教變遷的社會政治分析》
2006年度國際宗教自由——台灣部分
《台灣的古蹟》,李泰昌,2004,臺北,遠足文化。
莊永明著,《臺北老街》,臺北市,時報出版社,1991年。
緒方武歲著,《台灣大年表》,台灣文化出版社,1943年。
李乾朗著,《臺北市古蹟簡介》,臺北市,臺北市民政局,1998年。
又吉盛清,《台灣今昔之旅【臺北篇】》,臺北,前衛出版社,1997年。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